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2024-04-26 来源:好走旅游网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上课之前,总是要研究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课堂练习等工作,备课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备课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做到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必须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教师的备课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多下工夫: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所谓目标准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上要考虑三项内容:一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目标。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三是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目标。

(二)鲜明突出的教学重点难点

几乎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

1

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首先,教师必须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师应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其次,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重点和难点确定以后教师还要考虑: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思路清晰、有条不紊的教学步骤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把握了重点和难点后,还要考虑教学步骤的安排,做到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下面以高考语文考点知识复习步骤为例,高考语文考点知识复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流程:1、《考试大纲》及能力层级要求→2、考点要点及分解释要→3、基础知识储备要求→4、课本内容回归→5、典型题例分析,命题方式研究→6、命题趁势预测→7、规律方法总结→8、练习测试验证→9、专题讲座。

(四)简单、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以高考语文考点知识复习为例结合高考语文考点知识复习的基本流程,可采用的课堂结构模式为:1、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2、高考考点研究,课本内容回归,知识点储备→3、第一轮练习,根据已有知识积累答题→4、第二轮思考,思考高考语文考点三问题,即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办→5、第三轮检查,查找有关辞书资料,修改答案→6、第四轮更正,小组合作学习,更正答案→7、第五轮讨论,班级讨论学习,进一步更正答案→8、归纳整理思路,总结方法技巧→9、测试验证。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必须是简单的、可操作的。

(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特别是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并把它落实到备课、教学各个环节中去,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又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备课必须

2

科学、有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我觉得这其中应该把人放在整个教学环节的第一步,也就是让备好学生成为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人”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在某种意义上得由老师来帮助养成。作为老师要尊重“主人”,尊重个性差异,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研究学生、要把全体学生的情况备进教案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把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要考虑到。这些内容既要有利于学生能自己主动学习,又适宜于他们能与老师、同学展开合作,还要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我们整个的教学工作就会有一个新的局面。

(六)强调课内课外的结合

备课还要强调课内课外的结合。教师可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这就要求我们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如实物、图片、数据等),自己向家庭、亲友、社会人士作社会调查,自己制作有关学具,自己设计学习方法等。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作很好的铺垫,还能使教师预测到学生的需要,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情感状态,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使教师在备课时,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课内外结合,不但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锻炼,而且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七)讲究实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要讲究实效,要保证学习活动不流于形式,保证课堂学习交流的效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工作非常重要。一要合理分工,以实现合作,尤其是学习内容较丰富的学习活动。二是活动安排要有层次。传统课堂也有师生交流,课堂上教师也提问了大约五、七个或八、九个学生,但参与交流的学生太少了,原因是活动层次少,不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满足不了每一个学生的交流需求,因此新课程小组学习的学习形式应运而生。

3

从小组学习的层次看,第一层次为若干人,保证每一个学生的交流;第二层次为小组推出的代表向全班交流,目的是纠正交流中的偏颇,强化正确的信息,及激励学生成长;第三层次视情况需要与否安排教师的讲评,进一步强化正确的信息。有这三个梯度,交流基本实现了“网状”式的覆盖,既保证了每一个学生的交流学习,又保证了这种交流学习的效果。因而在备课中,教师要在分工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上精心安排,还要在激励每一个学生完成分工的任务、在倾听和选拔优秀学生参与第二层次的交流上下功夫。

另外,还应进行课后备课,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备课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是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