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急性阑尾炎的CT检查与诊断

2022-12-18 来源:好走旅游网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6月 第2卷第11期

急性阑尾炎的CT检查与诊断

樊冬梅

(江苏省海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海门 22612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CT检查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细致分析这些病例资料的CT表现、分型以及诊断应用价值。结果:在30例疑似确诊患者中,经CT检查确诊是急性阑尾炎的有7例,急性阑尾炎合并周围炎的有9例,阑尾囊肿有9例,炎性肿块的有3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有2例。检查后患者直接的CT表现为阑尾增粗、结石和阑尾壁增厚;间接的CT表现为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当中呈现条索状影、肿块或者囊肿,周围间隙有气体游离。结论:CT检查手段在诊断以及排除急性阑尾炎疾病当中有着突出作用,利用CT手段对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能够尽快确诊和排除,降低误诊和漏诊概率。【关键词】急性阑尾炎;CT检查;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8)11-0118-03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确诊的过程中必须将典型性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作为有效依据,但是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将近1/3的阑尾炎患者在临床症状方面并不具备典型性,如果不能够选用恰当的检查方法,很容易发生漏诊或者误诊的问题,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临床上通常借助影像学检查手段,比方说X线平片、超声诊断等对患者进行急性阑尾炎的检查和诊断,但是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当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而CT检查手段,尤其是螺旋CT在实际应用当中则显示出突出价值有助于快速准确的对急性阑尾炎病症进行诊断,降低误诊和漏诊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CT检查资料,现将检查诊断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过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且具备完整的CT检查资料。30例患者当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为8~77岁,平均年龄(42.5±3.6)岁,体重为20~89kg,平均体重(50.7±11.9)kg。

懒等原因,未能及时下地活动,造成切口处粘连未能及时分开,随着粘连时间加长,逐渐形成粘连带。(2)术后切口感染也可能造成粘连,感染后[3],由于炎症反应,炎性细胞渗出增多,可加剧局部粘连,本组病例有14例术后切口感染,占比约9.1%。(3)疤痕体质也容易造成粘连,此类体质由于变态反应,可造成切口处非细菌性炎性反应,从而使粘连加剧,本组病例有13例属于疤痕体质,占比约8.5%。(4)术后腹带的应用,可增加子宫与腹壁、膀胱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增加了粘连的可能性。(5)保留导尿管,使膀胱长时间不充盈,使子宫前壁与膀胱后壁或者前腹壁接触时间延长。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认为,子宫肌由平滑肌纤维组成,共分四层,依次排列为纵行、环形或斜行、斜形、纵行[4],产后随着子宫的恢复,子宫逐渐变小、变薄至正常,由于粘连的存在,在腹壁子宫粘连时,子宫位置不能回复到正

1.2 方法

检查方法:运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对30例患者进行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的中下腹部进行5mm厚度的非增强性扫描,在发现病变的位置展开1mm重建薄层扫描。在30例患者当中,要求13例患者在接受CT检查之前口服3%含碘水溶性对比剂,剩余17例患者不服用对比剂。11例患者在常规扫描后接受CT增强扫描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全部数据均纳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当中进行处理分析。2󰀁󰀁结果

在30例疑似确诊患者中,经CT检查确诊是急性阑尾炎的有7例(23.33%),急性阑尾炎合并周围炎的有9例(30%),阑尾囊肿有9例(30%),炎性肿块的有3例(10%),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有2例(6.67%)。检查后患者直接的CT表现为阑尾增粗、结石(图1)和阑尾壁增厚;间接的CT表现为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当中呈现条索状影(图2)、肿块(图3)或者囊肿,周围间隙有气体游离。

常,主要是纵行肌肉纤维被粘连带牵拉,逐渐变长,同时,会出现粘连部位由于牵拉而出现的不适、隐痛、腹部牵拉痛,加压后局部疼痛加剧,子宫膀胱粘连者,个别患者会出现尿急、尿痛或者排尿后不适的情况,类似于急性尿道感染的症状。【参考文献】

[1]张海萍.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和腹腔镜检查对盆腔粘连不孕的临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4):3725-3727.[2]王利平.超声在诊断子宫与周围组织粘连的临床价值研究[J].饮食保健,2017,4(5):36-37.

[3]蔡旭.宫腔镜检在创伤性子宫粘连诊断及处理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2):235-236.

[4]吴琼蔚,谢晖亮,马成斌,等.宫腔粘连767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5):354-357.

1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6月 第2卷第11期 医学影像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其发病率处在较高水平。而要想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确诊的话,需要凭借患者典型性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作为重要根据。但是在临床实践当中,有将近1/3的患者症状并不具备典型性,所以在实际检查和确诊当中遇到了较大的挑战,更是容易加大漏诊或者误诊的发生概率,不仅仅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还会引起医患矛盾纠纷,为医疗工作的展开带来难题。有相关资料表明,在对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阑尾切除术后,有将近30%的患者显示为正常阑尾。临床上通常会选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最为常用的方法有X线平片、超声检查等。但是上面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当中存在较大局限性,这样的局限性会影响到诊断的准确度[2]。因此,临床上开始加大对急性阑尾炎检查手段的研究工作,积极运用现代医疗技术和现代化的医学设备优化诊断方案。CT检查手段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产生和在临床当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螺旋CT在检查急性阑尾炎方面有着准确度高以及检查速度快的特点,能够成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重要手段。

急性阑尾炎的CT检查适应症:临床上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会把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和实验检查结果作为依据,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受到年龄、性别、病情程度、阑尾尖端位置等差异化因素的影响,在临床表现方面会存在明显的不同,甚至是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急性阑尾炎常常被误诊为肠胃炎、胰腺炎、胸膜炎、卵巢病变等疾病。出现误诊的原因较多,较为普遍的原因有:第一,部分老年人难以运用准确的语言对自身的典型阑尾炎症状以及发病史以及发病史进行描述,进而容易导致病程延误,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治疗的话会出现阑尾包块,会进一步加大临床诊断的难度。第二部分,中年妇女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不明显,通常会与宫外孕、附件炎、痛经、输卵管疾病等混淆开来。老人以及中年妇女也因此成为急性阑尾炎影像学检查的重点人群。将CT手段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检查和诊断有着突出价值,通过螺旋CT薄层扫描方法可以显示阑尾大小以及形态,同时还可以观察阑尾间隙和周围脂肪的病理变化情况。此外,CT检查法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来说也有着较为突出的诊断价值。在此次研究当中就有6例患者疑似胆囊炎,存在全腹疼痛的症状,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不明显,在运用了CT检查之后进行了疾病确诊[3]。

急性阑尾炎的CT检查方法:在对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CT检查过程中,扫描层厚通常设置为5mm和10mm,扫描范围是中下腹部,同时也可以扩展到全腹部。只有采用这样的扫描方法才可以发现患者不同部位的阑尾影情况,进而准确及时的发现阑尾周围存在的异常状况。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检查的过程中,通常不会运用增强扫描的方法,但是这样的扫描方式仍然能够区分增厚的阑尾壁以及阑尾腔当中的液体,同时也可以鉴别出炎性肿块和肿瘤等问题。运用增强扫描方法的情况通常有以下几种:第一,在CT平扫检查当中发现患者的阑尾肿大超过15mm。第二,在触摸患者下腹部时能够触及肿块。第三,患者疑似存在阻塞性阑尾炎。在完成螺旋CT检查之后,还应该间隔1或者1.5mm重建横断面以及完成多平面重建。采用这样方法的目的在于更加全面立体的掌握患者阑尾的断面形态,及时发现患者阑尾的异常情况。在后续的检查当中可以运用先进的成像处理技术有效识别阑尾脂肪组织之间存在的气泡影,发现周围的其他炎性病变。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方法:在CT检查当中,急性阑尾炎病症的直接表现是:阑尾增粗、阑尾壁增厚、边缘呈现出模糊状态,整体密度高于周围组织,阑尾管状结构消失,阑尾壁和炎症分界不清晰。由急性阑尾炎造成的盲肠和阑尾连接处的壁增厚,在实际诊断当中特异性高达100%,只是敏感性相对较低。阑尾盲肠周围炎的直接表现是:右下腹部的阑尾和盲肠周围脂肪存在模糊的间隙以及条索状影;阑尾周围有渗出性液体。通过这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准确可靠的诊断这一病症。阑

119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6月 第2卷第11期

38例意外胆囊癌的CT和MRI影像分析

侯梅华1,田广磊2,黄建国1

(1新疆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探究意外胆囊癌患者的CT、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择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意外胆囊癌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在术后进行病理分析,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同时,在术前为所有患者采取CT检查与MRI检查,并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总结意外胆囊癌的影像学特点。结果:38例患者中确诊14例,漏诊24例,其中CT漏诊14例,MRI漏诊14例,两种方法同时漏诊4例。38例患者中24例为浸润癌,其中有16例影像学特征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4例呈弥漫性增厚,4例无法显示;8例为结节癌,其中有6例增强患者呈不均匀性强化,病灶轮廓不清晰,邻近的胆囊壁明显增厚;6例为肿块型癌,在MRI平扫后可见均匀信号,T1和T2信号稍长,并伴有多发性胆囊结石。结论:不同类型意外胆囊癌具有不同的征象,临床应提高对其征象的认识,以提高对意外胆囊癌的筛选效果。【关键词】意外胆囊癌;CT;MRI;影像学;征象【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8)11-0120-02意外胆囊癌又名偶发胆囊癌与亚临床胆囊癌,是指临床在治疗良性疾病切除胆囊时未在术前发现恶性表现,及至术中、术后进行病理诊断才被意外发现的胆囊癌。相较于一般胆囊癌,意外胆囊癌在临床处理上具有着相对特殊性,目前尚无统一意见,并且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在各报道中也有所不同[1]。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案选择,临床需要将术前CT与MRI检查结果作为参考依据。本文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意外胆囊癌患者,试探究其CT与MRI影像特征及诊断结果。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意外胆囊癌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主要症状有:黄疸、恶心呕吐、上腹痛、纳差、发热等。回顾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具体包括:(1)性别构成: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6例;(2)年龄分布:年龄最小者43岁,最大者73岁,平均(58.24±11.32)岁;(3)癌灶位置:胆囊体部16例,胆囊底部14例,胆囊颈部8例;(4)肿瘤直径:最小3mm,最大33mm,平均(18.52±3.17)mm;(5)Nevin分期:I期(病灶在胆囊黏膜内)6例,Ⅱ期(侵及肌层)16例,Ⅲ期(侵及胆囊壁全层)12例,IV期(侵及全层且有淋巴结转移)4例。

1.2 方法

38例患者中有30例使用CT技术进行检查,其中8例行平扫,22例行增强扫描;34例患者行MRI扫描其中行平扫的有6例,行增强扫描的有28例;在一周内先后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的有26例。

1.3 观察指标

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术前CT检查与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总结意外胆囊癌的影像学特点。

1.4 统计学方法

纳入到实验研究中的患者其所有临床数据均以21.0版本的SPSS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均以(n,%)表示,行卡方值检验。若数据在统计计算后得到P<0.05的结果,则结果均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

38例患者中确诊14例(36.84%),漏诊24例(63.16%),其中CT漏诊14例,MRI漏诊14例,两种方法同时漏诊4例。38例患者中24例63.16%)为浸润癌,均漏诊,其中CT与MRI平扫显示8例,16例CT或MRI增强扫描结果显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厚度大于3mm,且分界清晰,局部黏膜线强化中断,其中有4例患者的病灶分别位于胆囊体的下壁与上壁,给予回顾性冠状面重建,可发现病灶,另

尾穿孔的直接表现是:阑尾脓肿、外阑尾结石、蜂窝组织炎、阑尾壁缺损等。在此次研究当中,阑尾穿孔患者出现脓肿的例数所占比例一较高,而要进行准确诊断的话,需要运用增强扫描方法。利用CT检查法还能够诊断阑尾炎性包块和盲部肿瘤等疾病。阑尾炎性包块的病灶在患者的肠道外,通常情况下会沿回结肠系膜向内延伸扩展,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壁层腹膜结节改变;盲部肿瘤肿块是将肠道作为中心,逐步向周围蔓延扩大而形成的疾病,如果肿瘤疾病不断恶化的话会出现肠壁增厚、腔狭窄、转移性淋巴结等表现。

综上所述,CT检查手段在诊断以及排除急性阑尾炎疾

病当中有着突出作用,利用CT手段对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能够尽快确诊和排除,降低误诊和漏诊概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参考文献】

[1]王旭.多层螺旋CT诊断阑尾炎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4,(15):22.

[2]张德志.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6,(4):295-297.

[3]唐振国.急性阑尾炎CT检查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3):341-346.

1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