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
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中药药剂学任务:学习、继承和整理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和经验;汲取和应用现代药学及
有关学科中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设备、仪器、方法等加快中药药剂的现代化;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并提升原有药剂的质量;踊跃找寻中药药剂的新辅料;增强中药药剂基本理论研究
3)中药药剂学地位作用:联系中医中药的桥梁,中药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来源则:依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依据药物自己性质选择剂型;依据
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5)三小三效五方便。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便:服
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储藏方便。 6)中药药剂学常用的术语:
1) 药物与药品: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疗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含原料药和药品。药品是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疗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理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许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 制剂:依据药典或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拥有必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
药品,称为制剂。 3)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合适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当前
常用的有40多种。 4) 5)
方子:依据医师暂时处方,将药物或制剂经配制而成,注明详细使用对象,用法和用量的制品。
成药:系指能够不经医师处方公然销售的制剂
7.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夏禹期间已经发现曲,能酿酒和发现酒的作用;汤剂最早使用剂型,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记有药酒和汤剂:《五十二病方》记有丸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为近代制剂工艺规程的雏形;唐《新修本草》(载药844,特色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最早的药典;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官方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第一部制剂规范,建立特意生产成药和特意经营管理的机构
8. 质量控制剖析法:显微判定法,理化判定法
9. 药剂分类:按物态分类 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 液体剂型随和体剂型。按制备方法分类 将主要工序采纳相同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按分别系统分类 真溶液型药剂、胶体溶液类剂型、乳浊液类剂型和混悬液类剂型、固体分别体剂型等。按给药门路和方法分类 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10.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录药质量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11.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秀药品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GMP有国际性的、国家性的、和行业性的三种种类。GLP:指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二、中药调剂
1.中药调剂:指依据医师处方将饮片和制剂分配成方子供给用的操作工程。特色暂时分配。 1) 处方:处方是医疗和药剂配制的重要书面文件。狭义地讲,处方是医师诊疗患者病情后,
为其预防和治疗需要而写给药房的分配和发出药剂的文件。广义地讲,凡制备任何一种药剂的书面文件,均可称为处方。它拥有法律、技术和经济上的意义。处方在技术上写了然药品名称、数目、制成何种剂型及用法用量等。 2) 法定处方:系指国家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及各省市地方标准所收载的处方。它拥有法律
的拘束力。 3) 协议处方:系指医院药房与医师依据常常的医疗需要,相互磋商所拟订的处方。 4) 经方与古方:经方系指《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中所记录的处方。而古方系
泛指古典医籍中记录的处方。从清朝到现在出现的处方称为时方。
1 /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总结
5) 6)
医师处方:系指医师对病人治病用药的书面文件
单方验方秘方:单方,比较简单的处方,1~2种药。验方,民间累积的经验处方,简单有效。秘方,秘而不传的单方验方。
2.医师处方内容:处方前记,处方正文,配制方法,服用方法,医师署名
3.中药处方正文1处方正文所拟用的中药以“君臣佐使”及药引子等药味按次序摆列2饮片,中
成药,西药分别开写处方3饮片处方药名用正名或习用名,有特别炮制或用特别炮制品需注明炮制类型有特别煎法也需注明(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另煎)饮片剂量单位用g饮片处方以单剂量书写(一日用量)4中成药处方同西药处方
4.西药处方:1处方头,以Rp或R开端2处方中各样药物,主药,辅药,矫味药,赋形剂3服
用方法,往常以Sig为标记
5.中药斗谱的摆列原则(1)按处方需要摆列:依据临床用药状况将药物分为常用药、次常用药
和不常用药。(2)按方子构成摆列(3)按入药部位摆列(4)按需特别保留的药物特别摆列:用特别容器储存,一般不装药斗。特别保留药物件类以下:毒性药设专人专柜保留(品种见后)。易燃药(如火硝。硫磺。艾叶炭等宜装在缸.铁箱内。)远离火源和电源。名贵细料药(如西洋参,红参,鹿茸,羚羊角,麝香及牛黄等。)专柜寄存,专人保留。
6.配伍禁忌药品:相须,相使:共同作用。相畏,相杀:减少,除去毒副作用。相恶,相反:拮
抗作用。十八反: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其含义是,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党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监炙傅莫相依。其含义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妊娠禁忌药品:有些药物能伤害胎儿,造成打胎,甚至有致畸形作用。妇女在孕期对这些药物应作妊娠禁忌药。大凡毒性药、峻泻药、化瘀药、热性较强药和芬芳走窜药,均属妊娠禁忌用药范围。
7.并开药物:并开药物系指处方中将2~3种药物归并开在一同。企图:一是疗效基真相同的药
物,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都拥有养阴、益胃、清心肺作用;二活即指羌活和独活,都拥有祛风胜湿、止痛作用;焦三仙即指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三药,均有消食健胃作用,因此常并开同用。二是配伍时使其产生共同作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其配伍能增强滋阴降火作用。脚注:包含炮制,煎法及服用要求
8.分配处方:配方时按处方次序逐味称量,不称拼盘药,多级处方先称取总量,而后再用递减法
(退打法)使分剂量平均正确
9.配方取药“三三制”药名,与标签,实物三次查对;取药,称准,倒药时各看一次药物与用量。
三、药剂卫生
10.药剂卫生:药厂、医院制剂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药剂制备过程中增强文明生产,
保证产质量量,防备微生物污染的重要举措
11.预防污染的主要环节:1药物原料2协助资料3制药器材4环境条件5操作人员6包装资料 12.中药厂建设基本要求:环境、布局、设备、水源
13.中药含菌量(1)胶囊剂:含药材原粉者,细菌数每克不得过5000O个,霉菌数每克不得过
5OO个。部分含药材原粉者,细菌数每克不得过1000O个,霉菌数每克不得过5OO个。(2)茶剂、冲剂:含药材原粉者,细菌数每克不得过1000O个,霉菌数每克不得过5OO个。(3)胶剂:细菌数每克不得过1000个,霉菌数每克不得过1OO个。(4)煎膏剂:细菌数每克不得过1OO个,霉菌数和酵母菌数每克均不得过1OO个。(5)膜剂:细菌数及霉菌数每lOcm2不得过1OO个。(6)气雾剂:细菌数及霉菌数每毫升均不得过1OO个。(7)药酒:细菌数每毫升不得过5OO个,霉菌数每毫升不得过1OO个。(8)口服兼外用制剂:应分别切合口服及外用药品卫生标准。(9)用于完好表皮粘膜的不含药材原粉的外用制剂,细菌数每克或每毫升不得过1000个,霉菌数每克或每毫升不得过1OO个。(10)含药材原粉的制剂,细菌数每克不得过1000O个,霉菌数每克不得过5OO个。(11)不含药材原粉的制剂,细菌数每克不得过100O个,霉菌数每克不得过10O个
14.灭菌方法:观点1无菌:系指物体或任一特定的介质中,没有任何活微生物存在。2灭菌:
2 /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总结
系指采纳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把物体上或介质中所有细菌及其芽胞所有杀死。3消毒:系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物体上或介质中的病原性微生物。4防腐:系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克制微生物的生长、生殖。亦称抑菌。
1物理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2湿热灭菌法:利 ○
用饱和水蒸气或开水。3紫外线灭菌法:灭菌力最强的是254nm的紫外线4微波灭菌法:
2滤过除菌法:1微孔薄膜滤器2垂熔玻璃滤300MHz到300kMHz5辐射灭菌法:β,γ射线○
3化学灭菌法:1气体灭菌法2浸泡与表面消毒法 器3砂滤棒○
15. 无菌操作法:指药剂生产的整个过程均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查验方法:
试管接种法,薄膜过滤法
16.防腐剂(又称抑菌剂)系指能克制微生物生长生殖的物质。要求:1自己用量小,无毒,刺
激性2在药剂中的溶解度能达到抑菌的有效浓度3性质稳固4无特别气味5能对全部微生物有防腐力
17.中药固体类药剂防腐:1原药材办理2辅料办理3包装资料办理4控制生产过程污染5注意
环境及个人卫生6成立必需查验制度
18.常用防腐剂1苯甲酸与苯甲酸钠2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亦称尼泊金类,在含吐温的药液中不
宜采纳本类作防腐剂3山梨酸4乙醇 四、 粉碎与筛析
1.粉碎:借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碎成规定细度的操作过程
粉碎的目的:便于药剂的制备与分配;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出;增添药物的表面积,促使药物的溶解与汲取,提升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为制备多种剂型确立基础 粉碎的原理:损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
2)粉碎方法 一1混淆粉碎:常用的有串料、串油等方法。串料(串研):处方中含有大批黏液
质、糖分或树胶等黏性药料,如熟地黄、枸杞、大枣、桂圆肉、山萸肉、黄精、玉竹、天冬、麦冬等。串油:处方中含有大批油脂性药料,如桃仁、柏子仁、酸枣仁、苏子、胡桃仁等。蒸罐:先将处方中其余中药粉碎,再将用合适方法蒸制过的动物类的皮、肉、筋、骨(乌鸡鹿胎)及部分需蒸制的植物药(何首乌就黄芩熟地酒黄精红参),经干燥,再粉碎成所需粒度。2独自粉碎:将一味药物独自进行粉碎的方法。合用于宝贵细料药,如冰片、麝香、牛黄、羚羊角等;毒性药,如马钱子、红粉等;刺激性药,如蟾酥等。二1干法粉碎2湿法粉碎 水飞法:如朱砂、炉甘石、珍珠、滑石粉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可用水飞法制得极细粉。但水溶性的矿物药如硼砂、芒硝等则不可以采纳水飞法。 加液研磨法:如樟脑、冰片、薄荷脑等的粉碎。 3.低温粉碎:如乳香、没药等,树脂、树胶类药物,糖分、黏液质、胶质许多的人参、玉竹、牛膝等药物,及中药干浸膏等,经过低温增添脆性,易于粉碎 3)粉碎机械 1.小型截切式磨粉机2.锤击式粉碎机3.柴田粉碎机4.全能磨粉机5.球磨机6.流能磨
4)筛析:是将固体粉末按粗细不一样分别的技术。筛,即过筛,系指经过拥有必定大小孔径的工具使粗粉和细粉分别的操作过程;析,即离析,系指粉碎后的药物粉末借助空气或液体流动或离心力,使粗粉与细粉分别的操作。
筛析的目的:将粉碎好的颗粒或粉末分等,以知足制备各样剂型的需要;起混淆作用,保证构成的平均性;实时将合格粉末筛出,提升粉碎效率
5)筛:以目数表示筛号及粉末的粗细,多以每英寸(2.54cm)有多少孔表示分为冲眼筛和编织筛
6)筛的种类:一号、10(筛目孔/英寸)二号、24三号、50四号、65五号、80六号100七号、120八号、150九号、200
7)依据药粉细度,粉末分等以下:最粗粉:能所有经过一号筛,但混有能经过三号筛不超出20%的粉末。 粗粉指:能所有经过二号筛,但混有能经过四号筛不超出40%的粉末。 中粉指:能所有经过四号筛,但混有能经过五号筛不超出60%的粉末。 细粉指:能所有经过五号筛,并含能经过六号筛许多于95%的粉末。 最细粉:能所有经过六号筛,并含能经过七号筛许多于95%的粉末。 极细粉:指能所有经过八号筛,并含能经过九号筛许多于95%的粉末。
8)微分:或称粉体,指固体细微粒子的会合体 五、 散剂
3 /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总结
1.散剂:系指中药或中药提取物经粉碎、平均混淆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1.散剂的特色:长处是散剂表面积较大,因此拥有易分别、见效快的特色。散剂制法简易,剂量
可任意增减,运输携带方便,弊端是其臭味、刺激性、吸湿性及化学活性也相应增减,挥发性成分易消散,一些腐化性强及易吸潮变质的药物,不宜配成散剂。 2.散剂的质量要求:药物均为粉末。一般内服散剂应经过六号筛,儿科和外用散剂应经过七号筛,
眼用散剂则应经过九号筛。散剂应干燥、松散、混淆平均、色彩一致。制备含有毒性药、名贵药或药物剂量小的散剂时,应采纳配研法混匀并过筛。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及眼用散剂应在洁净避菌环境下配制。
3.按医疗用途可分为内服散剂与外用散剂。内服散如乌贝散、益元散等,外用散如金黄散、冰硼
散等。按药物构成可分为单散剂与复方散剂。前者系由一种药物构成,如蔻仁散、川贝散等。后者系由两种以上药物构成,如婴儿散、活血止痛散等。按药物性质不一样,可分为含毒性药散剂如九分别、九一散等;含液体成分别剂如蛇胆川贝散、紫雪等;含共熔组分别剂如白避瘟散、痱子粉等。按剂量型可分为分剂量散剂与非剂量散剂。前者系将散剂分红独自剂量由患者按包服用,如多半的内服散剂;后者系以总剂量形式发出,由患者按医嘱自己分取剂量,如多半的外用散剂。
4.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粉碎 过筛 混淆 分剂量 质量检查 包装与储藏。 5.特别散剂的制备方法:
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因为其应用剂量小,常增添必定比率量的赋形剂制成稀释散或称倍散或用倍散法稀释后使用。
含低共熔混淆物的散剂 低共熔物:两种或更多药物混淆后有时会出现湿润或许液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含液体药物的制剂
④眼用散剂 过九号筛,药物多水飞,无菌条件下进行
6.注意 倍散法:倍散的稀释比率可按药物的剂量而定,如剂量在0.01g-0.1g者,可配制成10
倍散;如剂量在0.01g以下,则应配成100或1000倍散。配制倍散时,应采纳等量递加法,稀释混匀后备用。
7.混淆的原理:切变混淆,对流混淆,扩散混淆。
1分剂量方法:目测法(估分法),重量法,容量法 2.包装与储存:注意防湿
3.常用的混淆方法:打底套色、等量递加 1) 打底套色法:系指将量少的、色深的药粉先放入研钵中作为基础,既是“打底”再将量
多的、色浅的药粉渐渐粉刺加入研钵中,轻研混匀既是“套色”。 2) 等量递加法(配研法):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淆器中混淆平均,
再加入与混淆物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这样倍量增添直至加完好部量大的组分为止。药物比率量相差悬殊时使用 3) 酌情办理比率量,密度,色彩
4.质量检查:1混淆平均度检查(肉眼检查法,含量测定法)2粉末细度测定3水分测定4散剂
的装量差别及检查方法 六、 浸提、分别与浓缩、干燥
1. 中药成分与疗效:有效成分 协助成分 无效成分(无生物活性,不起药效) 组织物质 2. 浸提是采纳合适的溶剂和方法使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浸出的操作。 3. 浸提常用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
目的是提取中药材中有效成分。
1)煎煮法:合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固的中药。 2)浸渍法:分为冷浸渍法,热浸渍法,重浸渍法。
3)渗漉法:分为单渗漉法(粉碎,湿润,装筒,排气,浸渍,渗漉),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和
逆流渗漉法。
4)回流法:分为回流热浸法和回流冷浸法
5) 水蒸气蒸馏法 6)超临界流体提取法(CO2) 1.常用的分别方法:沉降分别法(重力)、离心分别法(离心力)、滤过分别法(常压,减压,加
压,薄膜)
4 /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总结
2.精制目的:提升疗效。减少用量,增添制剂稳固性
3.精制方法:1水提醇积淀法:水提醇积淀法是先以水为溶剂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再用不一样浓
度的乙醇积淀去除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2醇提水沉法:先以适合浓度的乙醇提取中药成分,再用水出去提取液中杂质。适于蛋白质,黏液质,多糖等杂质多的药材。3透析法4盐析法 4.浓缩:浓缩与蒸馏皆是在沸腾状态下,经传热过程,将挥发性大小不一样的物质进行分别的一
种操作。但浓缩只好把不挥发或难挥发性的物质与在该温度下具挥发性的溶剂(乙醇或水)分别至某种程度,获取浓缩液,不以采集挥散的蒸汽为目的;而蒸馏是把挥发性不一样的物质尽可能完全分别,并以生成的气体再凝固成液体为目的的,即一定采集挥散的蒸汽。 5.浓缩的方法:常压蒸发,减压蒸发,薄膜蒸发多效蒸发(顺水式,逆流式,平流式,错流式) 6.中药浸提的过程:浸润与浸透阶段,解吸与溶解阶段,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7.常用浸提溶剂: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石油醚,脂肪油,甘油与丙二醇 8.浸提协助剂:酸,碱,甘油,表面活性剂
9.影响浸提要素:中药粒度,中药成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浓度梯度,溶剂pH,浸提压力,
新技术的应用 10.干燥:是利用热能除掉含湿的固体物质或膏状物中所含的水分或其余溶剂,获取干燥物件的
工艺操作。 11.结晶水:化学联合水,一般风化去除 药剂学中不视为干燥过程。
联合水与非联合水:联合水系指存在于物料渺小毛细管中和细胞中的水分。联合水难以从物猜中完好除掉。非联合水系指存在于物料表面的湿润水及物料孔隙中和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易除掉。
均衡水分与自由水分:物料与必定温度、湿度的空气相接触时,将会发生清除水分或汲取水分的过程,直至物料表面水分所产生的蒸汽压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相等,物猜中的水分与空气中的水分处于动向均衡状态为止。此时物猜中所含的水分称为该空气状态下物料的均衡水分。。物猜中所含的总水分等于自由水分与均衡水分之和。 12.影响干燥的要素:被干燥物料的性质,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与流速,压力、干燥速度和方法 13.干燥方法:烘干法,鼓式干燥法,吸湿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喷雾干燥法,沸腾干燥法,冷
冻干燥法,红外线干燥法,微波干燥法 七、 浸出药剂
➢浸出药剂含义:系指采纳适合的浸出溶剂和方法浸提中药中有效成分,直接制得或再经必定的
制备工艺过程而制得的一类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酒剂、酊剂、糖浆剂、煎膏剂、中药合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浸出药剂的特色:(1)表现方药各样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色(2)减少服用量(3)部分浸出药
剂可作为其余制剂的原料 ➢剂型种类:(1)水浸出剂型(2)含醇浸出剂型(3)含糖浸出剂型(4)无菌浸出剂型(5)其
余浸出剂型 ➢汤剂(汤液):汤剂系指以中药饮片或粗颗粒为原料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成的液系统剂 。药
材粗粒与水煮,去渣取汁称“煮散”。开水浸药称“饮”
➢煎器的选择:搪瓷器皿和不锈钢锅多用,铝、铁、铜、锡器具不宜。 ➢溶剂(水):水质讲究,须饮用水;水量合适,一般药材量的5~8倍或浸过药面2·10cm ➢煎煮方法:加热方法先武火,后文火;煎煮次数,一般2~3次;煎煮时间依药性而定,一般
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特别办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榨汁
➢煎煮对药效的影响:①成分增溶而增效②成分挥发或积淀而无效③除去或降低毒副作用④产生
新化合物
➢煮散:将中药材粉碎成粗颗粒或粗末与水共同煎煮后,滤取药液或连同药渣服用的液体剂型。
特色:既拥有汤剂的特色,又比汤剂节俭药材,能短时间内煎出成分,节俭能源、人力物力。 ➢茶剂定义: 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用开水泡服或煎服的制剂总称。种类 茶块,
袋装茶,煎煮茶
5 /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总结
1) 酒剂
➢含义:药酒别名酒剂,系指中要用蒸馏酒浸提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 ➢特色:多供内服,并加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
➢制备方法:冷浸法,热浸法,渗漉法,回流热浸法。 ➢质量要求:酒剂所用白酒应切合蒸馏酒的质量标准,内服药酒应以谷类酒为原料。酒剂应澄清,
但在储藏期间同意有少许轻摇易散的积淀。酒剂要求拥有必定的pH、含醇量和总固体量。 2) 酊剂
➢含义:酊剂系指药品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亦可用流浸膏稀释
制成。
➢特色:多供内服,少量供外用。不加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除还有规定外,含有毒性药品的酊
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药物10g;其余药物的酊剂,一般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g。 ➢制备方法: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渗漉法。
➢质量要求:酊剂应为澄清液体。久贮后如产生积淀,先测定乙醇含量,并调整至规定浓度,若
仍有积淀,可将积淀滤除,在测定有效成分,并调整至规定标准。 ➢酊剂与酒剂的差别:看上边特色。 3) 糖浆剂 ➢ 含义: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中药提取物或芬芳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 特色:中药糖浆剂一般含糖量应不低于45%(g/ml) ➢ 制备方法:热溶法,冷溶法,混淆法。 ➢ 质量要求:糖浆剂的质量要求:同意有少许轻摇易散的积淀。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
气体或其余变质现象。 4) 煎膏剂
➢含义:煎膏剂系指中药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剂型。
➢特色: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固性好,便于服用等长处。主要以滋补为主,多用于慢性疾
病。
➢制备方法:煎煮,浓缩,收膏,分装。
质量要求:煎膏剂外观应质地细腻,稠度适合,有光彩,无浮沫,无焦臭、异味,无返砂(有些煎膏剂在储藏必定的时间后,常有糖的结晶析出,俗称返砂)。加入炼蜜或炼糖的量一般不超出清膏量的3倍。其相对密度、不溶物以及卫生学检查均应切合现行《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 5) 中药合剂
➢含义:合剂系指中药用水或其余溶剂,采纳适合方法提取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
➢特色:保证制剂的综合疗效;见效快速;应用方便;减少服用量。弊端是不可以随证加减。 ➢制备方法:浸提,净化,浓缩,分装,灭菌。
➢质量要求:成品在储存期间只同意有微量轻摇易散的积淀。 6) 流浸膏剂和浸膏剂
1.含义:流浸膏剂或浸膏剂系指中药用适合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或所有溶剂,并调整
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两种剂型。蒸去部分溶剂呈液状者为流浸膏剂;蒸去所有溶剂呈粉状或膏状者为浸膏剂。 2.特色:
1)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中药1g;起码含20%以上的乙醇,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其成品中
亦需加20%~25%的乙醇作防腐剂。
2)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中药2~5g;浸膏剂不含或含很少许溶剂,有效成分较稳固,可久贮。 3.制备方法:
1)流浸膏剂:浸渍,渗漉,浓缩,调整含量,成品。
2)浸膏剂:一般多采纳渗漉法、煎煮法,有的也采纳回流法或浸渍法。 4.质量要求: 1)流浸膏剂:应切合该制剂含药量规定;成品中起码含20%以上的乙醇;应装于棕色避光容器内。 2)浸膏剂:应切合该制剂含药量规定;应在避光容器中密闭储藏。 ➢煎膏剂中炒糖的目的,返砂问题。
炒糖的目的:在于使糖的晶粒熔融,去除水分,净化杂质和杀死微生物。控制糖的适合转变
6 /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总结
率,还可防备煎膏剂产生“返砂”现象。 八、 液体药剂
1)液体药剂中的药物能够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在必定条件下分别以分子或离子、胶粒、颗粒、液滴状态分别于液体分别媒(溶剂,下同)中构成分别系统。
2)依据分别相粒子大小及分别状况的不一样,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型、胶体溶液型、混悬液型、乳浊液型四类。按应用方法,液体药剂可分为内服、外用和注射三大类。包含多种剂型,内服的如合剂、溶液剂等;外用的如洗剂、搽剂、含漱剂、滴鼻剂等等。
3)液体药剂中的分别介质统称为分别媒,被分别的药物称为分别相。此中溶液型和胶体溶液型药剂的分别媒亦称为溶剂;乳浊液型药剂的分别媒又称为外相或连续相。
4)液体药剂的含义:液体药剂系指药物分别在液体分别介质中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液态剂型。特色(1)比相应的固系统剂的分别度大,汲取快,作用快速。(2)易控制浓度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性。(3)便于分剂量,易于服用。(4)流动性大,能深入腔道。 5)常用溶剂1水与乙醇2甘油3丙二醇4脂肪油5液状白腊6二甲基亚砜
6)表面活性剂含义:凡能明显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由亲水基和疏水基构成。多半是长链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是“两亲剂”。
7)表面活性剂种类:溶解性分类,水溶性和油溶性;可否离子化分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8)表面活性剂基天性质: 1.亲水亲油均衡值,因为表面活性剂分子是由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所构成,因此它们能在水-油界面上作定向摆列。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的强弱,是以亲水亲油均衡值来表示的,简称为HLB值。表面活性的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HLB值愈低,其亲油性愈强。2.昙点,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上涨而加大,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降落,使溶液变污浊,甚至产生疏层,但冷后能够恢复澄明,这种由澄明变污浊的现象称为起昙,这个转变温度则称为昙点。3.表面活性剂的毒性,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以阳离子型毒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毒性最小。溶血作用的次序是: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类。吐温类溶血作用的次序是: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
9)表面活性剂的用途:(1)增溶剂(2)乳化剂(W/O型和O/W型)(3)湿润剂
10)溶解是指溶质分子进入溶剂分子中形成溶液的过程。溶解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形成的难易,由分子间(A-A)、溶剂分子间(B-B)及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A-B)的相互作用的亲和性所决定。A-A、B-B、A-B间的分子间作用亲和力(分子间的力)又决定于各自的极性。所谓“相像相溶”,即指极性大的物质在极性大的溶剂中溶解,而极性小的物质在极性小的溶剂中溶解。
1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在必定温度和压力下的饱和溶液的浓度称为某溶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能够用多种方式表示。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
12)增添药物溶解度方法:增溶作用1.影响增溶的要素(1)增溶剂的性质(2)被增溶物的性质(3)增溶剂HLB值的影响2.使用增溶剂注意事项(1)注意表面活性剂的毒副作用。(2)注意增溶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助溶作用:在一些难溶药物的水溶液中加入第三种物质时,能增添难溶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而不降低其活性的现象,称为助溶或助溶性,该第三种物质是低分子化合物时(而不是胶体物质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称为助溶剂。制成盐类:一些难溶性弱酸、弱碱,可制成盐而增添其溶解度。 应用混淆溶剂:某些药物在混淆溶剂中避弹衣溶剂中更易溶解。改变部分化学构造 某些难溶性药物常在其分子构造中引入亲水性基团,增添它在水中的溶解度。
13)各种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色
a)液体药剂含义:系指药物分别在液体分别介质中制成的液态剂型,可供内服或外用。特色:
汲取快;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油性药物易服用,汲取好;易于分剂量。
7 /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总结
b)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别在溶剂中形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真溶液。
主要有溶液剂、芬芳水剂与药露、甘油剂、醑剂等剂型。
c)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质点大小在1~100nm范围的分别相分别在分别介质中所形成的溶
液。种类:亲水胶体溶液,疏水胶体溶液(溶胶),保护胶体溶液,融变胶体溶液,凝胶。性质:1能经过滤纸不可以经过半透膜2属于动力学稳固系统3属于热力学不稳固系统4有显然的丁达尔现象5有电泳现象6有浸透压7亲水胶体溶液粘度大。制法:亲水,利用溶胀;疏水,分别法和凝集法。胶体溶液的稳固性:陈化:高分子溶液在搁置过程中会自觉地齐集而积淀。盐析:加入大批电解质使积淀
d)乳浊液也称乳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构成的非均相分别系统,此中一种液体常常是水或
水溶液,另一种则是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液体,统称为“油”。分别的液滴称为分别相、内相或不连续相,包在液滴外面的液相当为分别介质、外相或连续相。液体分别相分别于不相混溶介质中形成乳浊液的过程为乳化。乳浊液种类:油成液滴分别在水中,称为水包油(即O/W型)乳剂;若水为分别相,油为分别介质,称为油包水(即W/O型)乳剂。乳浊液制法:水相加到含乳化剂的油相中(干胶法)油相加到含乳化剂的水相中(湿胶法)油相、水相混淆后加至乳化剂中。乳浊液的稳固性:1乳化剂的性质2分别相的浓度3粘度与温度4乳化剂的用量5乳析与破碎6乳浊液粒子的絮凝7乳浊液的转相8乳浊液的败坏
5.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别于分别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系
统剂,也称混悬剂。稳固性要素:湿润,混悬微粒的沉降,混悬微粒的电荷与水化,絮凝作用,晶型的转变与结晶增添现象,分别相浓度与温度。混悬液稳固剂的种类:湿润剂,助悬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制法:分别法,凝集法。
6.按给药门路与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药剂:洗剂,搽剂,滴耳剂,滴鼻剂,漱口剂,灌洗剂,
灌肠剂
7.矫味,臭剂:甜味剂,芬芳剂,胶浆剂,泡腾剂,化学调味剂 九. 注射剂 1. 注射剂的含义:注射剂(亦称针剂),系指药物制成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
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等,专供体内注射的一类剂型。
2. 注射剂的特色:1药效快速,作用靠谱2合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药物3合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病人 4可使药物发挥定位定向的局部作用
3.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①无菌②无热原③澄明④安全⑤等渗⑥pH值⑦稳固
4. 注射剂的分类:按分别系统分①溶液型注射剂②混悬型注射剂③乳浊液型注射剂④注射用
粉剂
5. 给药门路: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 6. 热原的含义:热原是微生物(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产生的内毒素,微量即可惹起
恒温动物体温异样高升。构成: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内毒素是产生热原反响的最主要致热物质。内毒素是有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构成的复合物,此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特征:水溶性,耐热性,滤过性,不挥发性,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以及超声波损坏。 7. 污染热原的门路:由溶剂带入;由原辅料带入;由容器或器具带入;由制备过程带入;
由使用过程带入。 8. 热原除掉方法:除掉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吸附法,离子互换法,凝胶滤过法,
超滤法,反浸透法。除掉容器或器具上热原的方法:高温法,酸碱法。 9. 检查法:家兔检查法鲎试验法
10. 注射用水的制备1原水办理2蒸馏法3反浸透法4综合法 11. 注射剂的附带剂:注射剂中除主药外,还可依据制备及医疗的需要增添其余物质,以增
添注射剂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稳固性,这种物质统称为注射剂的附带剂。
12. 分类:1增添主药溶解度的附带剂,包含增溶剂和助溶剂(吐温-80有降压溶血作用,胆汁
有界面活性作用)2帮助主药混悬或乳化的附带剂包含助悬剂和乳化剂3防备主药氧化的附带剂(1.抗氧剂 2.惰性气体3.金属离子络合剂)4克制微生物增殖的附带剂常用抑菌剂5调整pH(4~9)的附带剂6调理浸透压的附带剂(氯化钠,葡萄糖。浸透压调整方法:冰点降低数据法,氯化钠等渗当量法,等渗【浸透压与血浆相等】溶液与等张【与红细胞张力相等】溶液。)7减少痛苦的附带剂(苯甲醇,盐酸普鲁卡因,三氯叔丁醇) 13. 注射剂容器的种类和质量要求:种类:安瓿(硬质中性玻璃1,2,5,10,20ml);西林小
8 /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总结
瓶;输液瓶;软包装 14. 中药注射液中的鞣质常用的去除方法有:①明胶积淀法(改进明胶法,胶醇法):即在
水提浓缩液中加入明胶后,不滤过,而直接加乙醇(75%)办理,可减少明胶对某些有效成分的吸附;蛋白质与鞣质在ph4~5时反响最敏捷②醇溶液调pH法(碱性醇沉法)③聚酰胺吸附法 15. 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杂质异物检查(澄明度,ph值,蛋白质,鞣质,重金属,砷盐,
草酸盐,钾离子)安全性检查(灭菌检查,热原检查,刺激性检查,过敏试验,溶血试验) 16. 澄明度问题:去除杂质,调理适合ph值,热办理冷藏,合理采纳增溶剂助溶剂和助滤
剂,采纳超滤技术 17. 输液剂的含义、种类和制法
含义: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人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100ml以上)注射液。 种类: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胶体输液;含药输液。
质量要求:适合ph值,适合浸透压,澄明无菌无热原反响,无毒,无抑菌剂 制法:浓配法,稀配法
血浆代用液:用于因出血,烫伤,外伤所惹起的休克或失血之证,但不可以取代全血。 粉针剂: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简称 其余注射剂:混悬液型,乳浊液型 18. 眼用溶液的含义、质量要求、附带剂种类和制法
含义:眼用液系统剂系指供洗眼、滴眼或眼内注射用以治疗或诊疗眼部疾病的液系统剂。 质量要求:无菌,澄明度,pH值,浸透压,粘度
附带剂种类:pH值调理剂,等渗调理剂,抑菌剂,粘度调理剂,稳固剂、增溶剂与助溶剂
十.外用膏剂 a)外用膏剂的含义:外用膏剂系指采纳适合的基质将药物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
种类。
b)外用膏剂的种类:按剂型分为软膏剂、膏药、橡皮膏三种主要的膏剂。此外,近似软膏剂的剂
型有糊剂及涂膜剂。按基质和形态分为软膏和硬膏。
c)药物透皮汲取过程:包含开释、穿透及汲取进入血循环三个阶段。开释系指药物从基质中离开
出来并扩散到皮肤或粘膜表面上。穿透系指药物经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局部组织起作用。汲取系指药物透入皮肤后或与粘膜接触后在组织内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浑身作用。
d)透皮汲取门路:完好的表皮、毛囊、皮脂腺、角质层细胞空隙和汗腺。 e)皮肤的条件(1)应用部位:表皮各层的厚薄、毛孔的多少。(2)皮肤的温度与湿度:温度高
有益于药物的汲取,皮肤在湿润时有益于药物的汲取。(3)损坏病变皮肤:有时能加快药物的汲取,贮库效应,溃疡皮肤浸透性是正常皮肤的3~5倍
f)药物的性质:药物的溶解性,脂溶性药物比较易于汲取。拥有脂溶性又拥有水溶性的药物简单
穿透皮肤而被汲取。
g)基质的构成与性质:乳剂基质能使药物较易透皮汲取,以水包油型为最好,油包水型的汲取率
较次。
h)基质中含有其余附带剂的影响:二甲基亚砜拥有带着药物穿透皮肤的作用;表面活性剂加入到
油脂性基质中能增添药物的汲取;不一样的赋形剂对药物浸透有必定影响,丙二醇与表面活性剂同用,能促使水溶性药物经过毛囊门路的浸透。
i)软膏剂:系指药物、中药细粉、中药提取物与适合基质混淆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剂型。特色:对
皮肤有保护、润滑及局部治疗作用。要求:①拥有适合的稠度、粘着性和涂展性,无刺激性②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相互混淆,并能汲取分泌液。③能作为药物的优秀载体,有益于药物的开释和汲取。不与药物发生配伍禁忌,久贮稳固。④不阻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⑤易洗除,不污染衣服。
j)黑膏药:系指中药、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资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
剂。
k)软膏剂的常用基质种类: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软膏。
l)软膏剂的质量评论:基质质量检查,酸碱度,稳固性,刺激性,药物开释穿透与汲取
9 /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总结
m)眼膏剂:药物纯净,条件洁净无菌 n)软膏剂的制法:
i.研和法:基质为油脂性半固体,可与药物直接研匀至涂后无颗粒感
ii.熔和法:基质为油脂性且熔点不一样,常温下不可以混淆平均者;主药可溶于基质或中药需
要植物油加热浸提时可用熔合法。 iii.乳化法:基质为乳剂型时用乳化法。 o)黑膏药基质的原料与办理:植物油(麻油),红丹,药料的办理
p)黑膏药的制备:提取药料,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膏药对皮肤的局部刺激),摊涂膏药 q)黑膏药的质量要求:应漆黑、无红斑,对皮肤无刺激性。 r)橡皮膏(亦称橡皮硬膏):系指以橡胶为主要基质,与树脂、脂肪或类脂性物质(辅料)和药
物混匀后,摊涂于布或其余裱背资料上而制成的一种外用剂型。 s)糊剂:含多量粉末的软膏剂。
t)涂膜剂:用有机溶剂溶解成膜资料及药物而制成的外用剂型
u)贴膏剂:贴膏剂系指将药物溶解或混淆于天然或合成高分子资料基质中,摊涂于婊背资料上,
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此中以水溶性高分子资料为基质的贴膏剂称为巴布剂。 十一、栓剂
1)栓剂:系由药物和基质混淆制成,专供归入肛门、阴道等腔道的一种固体剂型。
2)分类:作用分类:在腔道起局部作用的,主药由腔道汲取至血液起浑身作用。应用部位分类:
肛门栓与阴道栓两种。
3)特色:药物不受胃肠道pH或酶的损坏而失掉活性;可防止刺激性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
药物收肝脏首过作用的损坏,同时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便于不可以或不肯吞服药物的患者使用。不足之处在于使用不如口服方便。 4)制法:热溶法,搓捏法,冷压法
5)置换值: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栓剂基质的重量之比值称为置换值。
6)置换值的计算:设纯基质的空白栓重为G,含药栓重为M,含药栓中每个栓的主药重为W,那
么M-W即为含药栓中基质的重量,而G-(M-W)即纯基质栓剂与含药栓剂中基质重量之差,亦即为与药物同体积的基质重量。
7)置换值(f)的计算公式为:f=W/[G-(M-W) 8)制备每粒栓剂所需要基质的理论用量X=G-W/f
十二、胶剂
1.胶剂:胶剂系指用动物皮或骨、甲、角等为原料,以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膏状。经干燥后制
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剂型。制备时加入必定量的糖、油、黄酒等辅料。胶剂的原辅料选择与制备方法 2.分类:(l)皮胶类:系用动物的皮为原料,经提取浓缩制成。牛皮制成的胶现称黄明胶,猪皮
制成的胶现称新阿胶。(2)角胶类:主要指鹿角胶。其原料为雄鹿角化的角。(3)骨胶类:系以动物的骨骼提取浓缩制成。有豹骨胶、狗骨胶及鱼骨胶等。(4)甲胶类:系以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或鳖科动物鳖的背甲为原料,经提取浓缩制成。前者称龟甲胶,后者称鳖甲胶。(5)其余胶类:凡含有蛋白质的动物药材,经水煎提取浓缩,一般均可制成胶剂。比如,霞天胶以牛肉制成;龟鹿二仙胶是以龟板和鹿角为原料,经提取浓缩而成的混淆胶剂。 2)原料选择:皮类:驴皮以张大,毛色墨,质地肥厚,伤少无病者良。角类:鹿角分砍角与脱角
两种。龟甲与鳖甲:血板:颜色鲜亮者质佳。豹骨与狗骨:质润饰黄之新品为佳。 3)辅料选择:冰糖,油类,酒类,明矾,阿胶。
4)制备方法:原料的办理,煎取胶汁,滤过(六号筛)澄清,浓缩收胶(将澄清胶汁先用薄膜蒸
发去除大多半水分,再移至蒸气夹层锅中,持续浓缩至相对密度达1.25左右时,加入豆油,搅匀,再加入糖,搅拌使所有溶解,持续浓缩至“挂旗”时,在强力搅拌下加入黄酒,此时锅底产生大气泡,俗称“发锅”,待胶液无水蒸气逸出时即可出锅。),凝胶与切胶(胶液浓缩至适合的程度后,趁热倾入已涂有少许麻油的凝胶盘内,置空调室内,调理室温为8~12℃左右,约经12~24小时,胶液即凝成胶块,此过程称为胶凝,所获取的固体胶称凝胶,俗称胶坨。用自动切胶机将凝胶切成必定规格的小片,此过程俗称“开片”。),干燥与包装。 十三、胶囊剂
a)胶囊剂系指药物装于空胶囊中制成的药剂。依据囊材的性质,胶囊剂(Capsules)分硬胶囊、
10 /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总结
软胶囊(胶丸)、肠溶胶囊和结肠靶向胶囊等。
b)特色:可掩饰药物的不良气味;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可提升药物的稳固性;可准时定位开释
药物。
c)明胶是制备空胶囊的主要资料,其余还有增塑剂附带剂和水。空胶囊套合方式有平口和锁口。
胶囊内填补物要过五号筛。 d)制备方法:压制法,滴制法 e)质量要求:水分不超出9.0%
十四、丸剂
1.丸剂的含义:丸剂系指药物细粉或药物提取物加适合的赋形剂制成的球形剂型。主要供内服。 2.丸剂的分类:按制备方法分类(1)塑制丸(2)泛制丸(3)滴制丸。按赋形剂分类可分为蜜
丸、水丸、水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
3.特色:传统的丸剂作用缓慢,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疗;某些新式丸剂可用于抢救;可和缓某些药
物的毒副作用;可减缓某些药物成分的挥散;丸剂的弊端是服用剂量大。 4.赋形剂:水,酒,醋,药汁 1) 水丸:指中药细粉以水或依据制法用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水剂。
特色:以水或水性液体为赋形剂,服用后在体内易溶散、汲取,显效较蜜丸、糊丸、蜡丸要快。且不含其余固体赋形剂,实质含药量高。
水丸的制法:泛制法(原料的准备,起模,成型,盖面【干粉,清水,清浆】,干燥【含水量9%,干燥温度80度】,选丸) 2) 蜜丸:系指中药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蜜丸的制法:塑制法,水蜜丸泛制法
蜂蜜的质量要求:半透明,带光彩,浓稠,呈乳白色或淡黄色。用碘试液检查,应无淀粉、糊精。有香气,滋味甜而不酸、不涩,洁净而无杂质。 蜂蜜的炼制(常压炼制,三至四号筛过滤)
嫩蜜:将蜂蜜加热至105~115℃,使含水量为18~20%,密度1.34,色彩无显然变化,稍有黏性。适于含许多油脂、黏液质、胶质、糖、淀粉、动物组织等黏性较强的中药制丸。 中蜜:又称炼蜜,温度达116~118℃,含水量10~13%,密度1.40,出现浅黄色有光彩的翻滚的平均细气泡,用手捻有粘性,适于黏性中等的中药制丸。蜜丸几乎都采纳炼蜜。
老蜜:温度达119~122℃,含水量在10%以下,密度1.40,出现红棕色光彩较大气泡,手捻之甚黏,滴水成珠。适于黏性差的矿物性和纤维性中药制丸。 蜜丸常发生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表面粗拙,原由:①药猜中含纤维多;②药猜中含矿物或贝壳类药过多;③药粉过粗;④加蜜量少并且混淆不均;⑤润滑剂用量不足。一般是将药料粉碎的更细些,加大用蜜量,用较老的炼蜜,给足润滑剂等方法解决。亦可将含纤维多的、矿物药等药味加以提取,浓缩成稠膏兑入炼蜜中。
2.蜜丸变硬,原由:①用蜜量不足;②蜜温较低;③蜜炼制的过老;④个别含胶类药比率量许多,合坨时蜜温过高而使其烊化又冷固。针对以上原由,将蜜量用足并使蜜温适合,炼蜜程度掌握适立即可解决之。
3.皱皮,原由:①炼蜜较嫩而含水分过多,当水分蒸发后蜜丸萎缩;②包装不严,蜜丸在湿热季节吸潮,而在干燥季节水分蒸发,使蜜丸频频产生胀缩现象而造成;③润滑剂使用不妥;其解决方法是将蜜炼制必定程度,控制含水量合适;增强包装使之严实,最好用蜡壳包装;所用润滑剂适合并平均。
4.返砂,蜜丸在储藏一准时间后,在蜜丸中有糖等结晶析出,此现象称为“返砂”。原由:①蜜质量欠佳,“油性”小,含果糖少;②合坨不平均;③蜂蜜炼制不到程度。对此现象其解决方法一是改良蜂蜜质量,采纳“油性”较大的好蜜;二是对蜂蜜增强炼制,控制炼蜜程度。 5.空心,当将蜜丸掰开时,在此中心有一个小缝隙,常有饴糖状物析出,其原由主假如制丸时揉搓不够。对此战胜的方法是增强合坨和搓丸。
6.发霉或生虫,原由:①药料加工炮制不净,残留微生物或虫卵等;②药料在粉碎、过筛、合坨、制丸及包装等操作中污染;③包装不严实,在储存中污染。其解决方法应严格按卫生标准要求,防备微生物和虫卵等带入或再污染。 3) 浓缩丸:系指中药或部分中药提取的清膏或浸膏,与适合的辅料或其余中药细粉或以水、
蜂蜜或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11 /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总结
糊丸:系指中药细粉以米粉糊或面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蜡丸:系指中药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4) 滴丸:系指中药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合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缩短冷凝
制成的丸剂。
特色:起效快速,生物利用度高;生产车间无粉尘,有益于劳动保护;滴丸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用药不为多,爽口服、腔道用和外用,可起到长效作用;载药量小,相应含药量低,服药剂量大。 5) 丸剂的质量检查:外观检查: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蜡丸表面应圆滑无裂纹,丸
内不得有蜡点和颗粒,滴丸应大小平均,色彩一致,表面的冷凝液应除掉。水分:蜜丸含水不得超出15%,水丸、糊丸不得超出9%,蜡丸不检查水分。 9)制备水丸对药粉的要乞降赋形剂种类
对药粉要求:用于起模的药粉,往常过5号筛,黏性应适中。供加大成型的药粉,除还有规定外,应用细粉(5号筛)或最细粉(6号筛)。盖面时,应用最细粉,或依据处方规定采纳方中特定中药的最细粉。
水丸的赋形剂种类:水,酒,醋,药汁。 10)水蜜丸、浓缩丸的制法
泛制法: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
塑制法: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水蜜丸 滴制法:滴丸。
糊丸:泛制法,塑制法 蜡丸:塑制法
11)水丸包衣的目的:掩饰恶臭异味,使丸面光滑,雅观,便于吞服;防备主药氧化、变质或挥
发;防备吸潮及虫蛀;依据医疗的需要,将处方中一部分药物座位报以资料包于丸剂的表面,在服用后第一发挥药效;包肠溶衣后,可使丸剂安全经过胃,转运至肠内再溶散。资料:药物衣,保护衣,肠溶衣 十五、颗粒剂
1)含义:系指中药提取物与适合的辅料或中药细粉混匀,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剂型。
2)特色:保持了羰基汲取较快、作用快速的长处,又战胜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服用量大、易
霉变等弊端。载药量大,服用、携带、储藏、运输均较方便。 3)种类: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泡腾型颗粒剂
4)制法:水溶颗粒的制备:中药提取(多用煎煮法,含挥发油的双提法),精制,制粒(手捏成
团,触之即散,赋形剂量不超出稠膏量5倍),干燥,整粒,质量检查,包装。 十六、片剂
1)含义:中药片剂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赋形剂压制而成的片状剂型。
2)特色:往常片剂的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剂量正确;质量稳固;服用、携带、运输和
储存等都比较方便;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溶出度慢,小孩昏倒着不以吞服含挥发性成分片剂药效易失。
3)按给药门路联合制法与作用分类以下:口服片剂,口腔用片剂,外用片剂与其余片剂
口服片剂,口服片剂是应用最宽泛的一类,在胃肠道内崩解汲取而发挥疗效。 (1)一般压制片(素片)(2)包衣片(3)咀嚼片(4)泡腾片:系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内服或外用片剂。泡腾片遇水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使片剂快速崩解。这种片剂特别合用于小孩、老年人和不可以吞服固系统剂的病人(5)分别片:系指遇水能快速崩解形成平均的粘性混悬液的水分别体。(6)多层片(7)长效片 口腔用片剂(1)口含片(2)舌下片(3)口腔贴片 外用片剂(1)阴道用片(2)外用溶液片 其余片剂:微囊片
3) 片剂的赋形剂(辅料):除除主药之外的全部附带物料的总称 性质:填补作用,粘合作用,吸附作用,崩解作用,润滑作用 片剂辅料种类:
a)稀释剂和汲取剂(统称填补剂):稀释主药,主药含量太少时,增添体积,浸膏量多、黏性太大
时,降低粘性。包含:淀粉,糊精,糖粉,乳糖,硫酸钙二水物,磷酸氢钙
12 /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总结
b)湿润剂和黏合剂:若药物自己拥有黏性,如中药浸膏粉及含有粘性成分的中药细粉等,只需加
入不一样浓度的乙醇或水,既能湿润,并引发其自己的黏性,此乙醇或水称为湿润剂;当药物自己没有黏性或黏性不足,需另加黏合剂制粒,压片,黏合剂能够说液体或固体粉末。常用水,乙醇。
c)崩解剂:使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吸水膨胀崩散或碎片,战胜粘协力,机械压力。 d)片剂的崩解机理:毛细管作用(如淀粉类、纤维素类);膨胀作用(羧甲基淀粉钠);产起作用
(泡腾崩解剂);酶解作用(崩解剂相应酶)
4)润滑剂:用于增添颗粒流动性,有润滑作用的物料。作用:润滑性,抗粘附性,助流性 5)片剂的制备方法:湿颗粒法压片 (应用最宽泛)干颗粒法压片(滚压法,重压法) 6)制粒方法:挤出,流化喷雾,滚转,喷雾
7)压片:单服颗粒重=干颗粒总重/单服次数 片重=单服颗粒重/单服次数=每片含主药量/干颗粒
测得的主药百分含量
8)压片事发生问题与方法:1松片:片剂的硬度试验不合要求(片剂压成后置中指和食指之间,
用拇指轻轻加压就碎裂称松片)2粘冲:压片刻,冲头和模圈上常有细粉粘着,使片剂表面不但、不平或有凹痕3崩解时间超限4裂片:片剂遇到振动或经搁置后,从腰间开裂或顶部零落一层,称裂片。5片重差别超限6叠片7变色表面斑点8饮食受潮 9)包衣的种类:分为糖衣、薄膜衣、半薄膜衣、肠溶衣四种
10)包衣的目的:提升药物稳固性,掩饰不良气味,隔绝配伍禁忌成分,雅观 11)片剂包糖衣的方法:滚转包衣法,悬浮包衣法,干压包衣法
12)片剂质量检查:分为化学、物理及卫生学三个方面。化学方面的检查如主要药物的鉴识和含
量测定等;物理方面的检查如外观、重量差别、硬度、崩解时限及包装状况等;卫生学检查要求片剂中不得含有致病菌、活螨及螨卵、细菌及限制细菌总数等,有些片剂应作主药溶出度检查;还有些片剂主药含量少还应作含量平均度检查等。 十七、气雾剂 1)含义:系指中药提取物或药物细粉与适合的抛射剂装在拥有特制装置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
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细雾状、泡沫状或其余形态喷出的制剂。
2)特色:见效快速,保留性好,剂量正确,副作用小;操作复杂,易无效,遇热撞击易炸,多次
使用会致使皮肤不适,中药气雾剂含量测定难以实行
3)分类:分别系分类(溶液型,混悬液型乳浊液型)医疗用途(呼吸道吸入气雾剂,皮肤粘膜用
气雾剂,空间消毒气雾剂)相的构成(二相,三相)
4)构成:有药物与附带剂、抛射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4部分构成。 5)其余气体药剂:气压制剂(包含喷雾剂,雾化剂),烟剂烟熏剂,香囊
十八、其余剂型 1) 丹药的含义、种类和应用
含义:系指用汞及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经少炼制成的不一样结晶形状的无机化合物。 红升丹:水银,火硝,白矾。应用:拔毒,除脓,去腐生肌。
白降丹:水银,火硝,皂矾,硼砂,食盐,雄黄,朱砂。应用:拔毒消肿。 制法:升法(药物经高温反响,生成物凝附在覆盖物内测面而获取的结晶状化合物)降法(药材经高温反响,生成物贬职下罐中,冷却析出结晶状化合物)半升半降法 2) 膜剂:系指药物与适合的成膜资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 3) 海绵剂,纸型片,锭剂糕剂,钉剂线剂条剂,灸剂熨剂棒剂
13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