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阅读指导教案
2
3
4
提供鉴赏阅读方法:
1、注重语感 语感,是指读者的语言感受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基本条件。
2、展开想象 想象,是指读者的形象思维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
3、深入体验 体验,是指读者的情感反映活动。
4、力求领悟 领悟,是指读者的理智认识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高级层次。
五、布置作业,进行欣赏阅读。
自选书籍阅读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并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做好读书笔记和摘录。
3、感想型笔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写笔记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感想型笔记的类型、作用及其方法,在实践中体会。
2、激发学生对笔记的兴趣,养成边读边思和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1、整理一下自己以前记的笔记,准备交流,布置阅读《二泉映月》。 2、准备练习用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尝试导入。 1、 复习展示:
①说说什么是读书笔记。你写过哪些读书笔记?②谈谈读了《二泉映月》感想。 2、学生交流,
3、小结板题:笔记是在读了某一篇文章或得到了新的知识后自己的见解。读书笔记已学过读书摘记。
今天我们要学一种新读书笔记:感想型笔记。 4、学生自由地谈谈对笔记的认识。
5
5、交流阅读《二泉映月》感想。
①阿炳对命运的抗争,②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③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明确要求,尝试练习。 1、点拨概念和方法:
①记笔记前要认真阅读,注意重点,做好批注。 ②掌握感想型笔记的要点。
(1)可以谈谈自己读了文章后的随想。
(2)针对文章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进行尝试练习。课后补充课文《二泉映月》写感想型笔记。 3、全班交流,了解感想型笔记的基本要素:
①交代所读作品名称。②简介作品内容。③读后感想。 ④插入与“感受”联系的事例,进行夹叙夹议。 三、训练交流,感悟方法。
1、出示练习:找课外书中的文章进行练习,认真读完后进行笔记。 2、组织交流,总结写作方法:
①读懂作品,这是写好笔记的第一步。 ②归纳出读后感想。 ③选定所要引用的原文内容。 ④寻找有关事例。 ⑤谋篇布局,安排写作提纲
3、学生练习,组织交流。 4、弄清写作方法 四、 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布置作业:在课外阅读中运用方法,练习感想型读书笔记,开展班级感想型读书笔记展示活动。 开展阅读,做也感想型读书笔记。
4、五步阅读法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明确五步阅读方法和途径,并能在实践中加以体会,不断提高。 2、认真处理好五步阅读的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了解阅读掌握的情况,准备练习的幻灯片。
6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尝试导入。
1、说说你平时进行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有什么收获? 2、学生交流,小结板题:
近五年来大家学了许多阅读方法,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好处,今天我们又要学一种阅读方法,这就是五步阅读法。
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画读法、朗读法、划读法、议读法、摘读法、避读法、疑读法、三步读书法、名人读书法。 3、学生交流谈感受。
①获得了知识。 ②提高了阅读能力。 ③提高了写作水平。 ④提高了思想水平。 二、明确要求,尝试练习。 1、老师出示五步阅读步骤:
①浏览:概要地读一读该书的提要、目录,对书有大体的了解。 ②发问:一边粗读一边提问。
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到四到,也就是边读、边思考、边圈点、写眉批写心得,做读书笔记。
④复述:回忆书中的内容,看自己发问 ⑤复习:隔一段时间再重复一次。
2、进行尝试性练习。课后补充课文《杂交稻之父》进行五步阅读。 3、组织交流。教师小结;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己的钻研。将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写眉批写心得,做读书笔记,以保存“知识印象”;自我检查学习促进巩固记忆,获得新的体会。 明确要求。
(1)浏览(2)发问(3)阅读(4)复述(5)复习 学生尝试练习,小组讨论。 ①浏览:培育杂交水稻
②发问:外国人说不行,为什么袁隆平还要培育? ③阅读:共8节,分四段。第一节批“伟大” ④复述:想想培育过程。 全班交流。巩固五步阅读法
7
三、训练交流,感悟方法。
1、出示练习:找课外书中的文章进行练习。
2、说说你学了五步阅读后的感想。 学生练习,组织交流。 四、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出示练习,自选文章进行五步阅读,思考从中你又得到了哪些知识。 开展五步阅读,做笔记。
5、批注笔记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明确批注笔记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体会;初步掌握批注笔记方法和途径,提高阅读的能力。
2、通过训练,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复习以前的读书笔记,准备相应的阅读课本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迁移,尝试导入。
1、提问反馈:我们都学了哪些读书笔记?你平时常用什么方法阅读呢? 2、揭示课题:批注笔记:
3、解题:批注笔记法就是在阅读时把文章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它的作用就是提出自己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 学生复习回顾以前所学读书笔记,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提纲式笔记、摘录式笔记、提要式笔记、感想式笔记…… 二、明确要求,尝试练习。
⒈让学生说说如何理解批注读书笔记方法。 2、教师介绍批注笔记方法:
批注笔记内容:①注释: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 ②提要:在读书中,边看边思考,标节段写大意。 ③批语:各种感想、见解、疑问。
④警语:值得重要的地方,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
8
3、进行尝试练习。
4、组织交流,进行小结。批注笔记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这样就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然后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常常会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5、谈谈对批注笔记的初步理解。 批注笔记的形式有3种:
①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②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③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6、学生尝试练习,小组讨论。
①注释:如启蒙:让初步学习的人获得入门的知识。 ②提要:第四节后写上妈妈在月光下为我唱歌谣。 ③批语:在题目边上批“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为题目? ④警语:在结尾节后写上“重要”。 7、全班交流,说说运用批注笔记的好处。 三、训练交流,巩固方法。
1、 出示练习:找自读课本上的文章进行练习。 2、 组织交流,进行小结。 说说批注笔记法的 运用方法。
①边读边思 ②发现重点和和疑问 ③标好节次及段落 ④写好批注 四、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课后自选文章阅读,写好批注笔记。 开展阅读,做批注读书笔记。
6、抓事件读写人
【教学目标 】
1、了解和理解写人文章的特点,运用抓事件读懂写人文章的方法,领悟人物特点。
2、初步认识定人文章语言特色,培养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
1、则有写人文章的幻灯片
9
2、了解学生的阅读写人文章情况。 【教学过程】
一、检测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题目:选择什么题目是记事文章?有什么共同点? ①钱学森②天游峰的扫路人③广玉兰④海天骄子⑤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小结: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会遇到许多人物,会给我们教益、启迪、留下美好回忆。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阅读写人文章。 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记事文章有①钱学森②天游峰的扫路人④海天骄子
共同点是六要素:①都写一个主要人物②用一件或几件事件 写人记叙文就是选取一件或几件事情,刻划人物特点的文章。 二、出示范例,体会方法
1、出示故事《钱学森》,《海天骄子》填充: 人物 事件 特点
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填充内容及体会人物的特点。 3、组织讨论,总结阅读记事文的方法。
①读一读,了解文章内容。 ②找出人物和事件。 ③思考人物特点。 ④体会故事感情。 4、学生小组讨论,说写人记叙文的内容及人物特点。 5、全班讨论写人记叙文阅读方法。 三、实践体验,感悟方法
1、出示课外阅读写人记叙文,用刚才方法读懂它的。再想一想告诉我们人物的特点?
2、全班交流,巩固方法。
3、评选阅读之星,给阅读之星颁奖。 小组讲人物事件及表达的人物特点。 全班比赛,总结方法。 推荐和评选阅读之星。 四、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
用学到的方法阅读课外书籍,参加全班读书笔记展示。 回去读书,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写好读书笔记
10
7、领悟表达
【教学目标 】
1、知道领悟表达的重要和方法,培养敢于自我表达和判断。
2、学习文章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提高表达和阅读能力,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明义激趣,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领悟表达 2、明确领悟表达的意义。
明白领悟表达的意义。表达方法一般指文章的“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等,就是作者的写作方法,阅读时领悟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就能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二、 尝试练习,明确要求
1.尝试练习,出示《天游峰的扫路人》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提出思考问题; ①主要写了什么?②文章是怎样选择和安排内容的?③怎样来突出老人的个性?④还有什么样地方写得好? 2、组织交流。
3、小结:领悟表达的方法
①了解文章主要内容。②琢磨选材和内容安排 ③揣摩表达方法。④品味开头与结尾。 学生尝试阅读。
①主要写扫路人不辞辛劳地工作,多没感到苦。反映老人开朗、豁达,崇尚自然的特点。
②按事情顺序安排:山峰险、遇老人、作交谈。 ③语言、对比、环境。
④开头:山峰险和结尾笑声描写,令人回味。 学生理解。
三、读写结合,巩固方法
1、运用阅读《天游峰的扫路人》领悟文章表达方法,仿写一段文章。
11
2.组织检查交流。
3.小结:读文章要学会自己去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对文章的鉴赏能力会逐步提高,习作也会越来越好。 学生用这种方法进行写作。 小组交流。
四、 布置作业,巩固方法
要求学生回去运用领悟表达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学生用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课外书进行课文预习和读写结合。
8、快速阅读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实践,使学生能领悟快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读书好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课前准备】
1、一张写有短文的幻灯,了解学生的抓住快速阅读情况 2、学生回顾抓住快速阅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尝试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和短文,限时3分钟让学生说出郑和处西洋的基本情况。 题目:《郑和远航》
2、组织讨论:抓住重点的方法。
3、小结:一目十行。一眼看十行是不可能的,但用来形容读书敏捷,这就是速读。当今科技飞跃发展,各种书籍浩如烟海,要浏览大量书报,确实需要点“一目十行”的本领。
学生说出郑和处西洋的基本情况和读书方法。
基本情况: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出洋七次,经过三十多上国家,达到了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表现了中国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 方法:①集中注意力。 ②一句一句地看。 ③边看边记
12
二、介绍方法,体会文意
1、介绍方法。快速阅读的七条要领 ①不要反复浏览。
②采用“筛选”式阅读法。 ③要默读,不要朗读。 ④要聚精会神地阅读.
⑤提倡有理解地阅读,抓住实质性的关键词。 ⑥运用要领记忆的基本方法。
⑦运用多种形式,经常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 2、组织阅读《三打白骨精》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 3、教师小结。
学生学习方法,学生阅读,小组内交流,说说快速阅读要注意什么? ①不回读。 ②不出声。 ③不集中。 4、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说阅读方法。
①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②扩展自己的视距。③培养自己的有意注意。 三、体验尝试,感悟方法
1、出示练习《水浒传》选回运用速读方法进行练习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3、给阅读之星颁奖。
4、学生自读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 5、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四、实践体验,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回去自选内容进行快速阅读,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说一说你的理解,讲给你的父母听一听你的收获,让他们也来夸夸你。 回去实践,并写下你懂得的意思以及快速阅读体会,记在你的读书笔记本上。
9、阅读外国作品
【教学目标】 知道反复读是读懂外国作品的主要方法,了解外国作品阅读应经历有三个阶段,激发学生阅读外国作品的兴趣。
【课前准备】 课前阅读《穷人》、《凡卡》、《鲁滨逊漂流记》、《童年》等作品。 【教学过程 】
13
一、检测激趣,明标导入
1、出示书名:《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童年》、《昆虫记》问这是什么作品?读这些作品有什么困难?
2、小结,说明原因,激发学习兴趣。因为国情不同,外国的人名、地名又长又拗口,给学习造成很大障碍。那么,这座“文山”如何铲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的方法。 回答老师问题: ① 这都是外国作品。
②尝试说说读外国作品有什么困难:难于理解,效果不佳。 了解原因,明确本课目的 二、合作讨论,弄清方法
1、组织讨论阅读外国作品的方法和途径。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①阅读文字阶段。标人物,理内容。 ②感悟理解阶段。解人物,探特点。 ③整理记忆阶段。记作者,学特色。
3、尝试阅读《福尔摩斯的推断》,你读了几遍,知道了什么?感悟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印象?
4、小结;①反复阅读了解主要内容。 ②阅读要与思考相结合。 ③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人物特点。 小组交流,全班讨论。
①先通读一遍,克服障碍。②再细读一遍,理解内容。③最后精读,提高水平。 尝试阅读《福尔摩斯的推断》。 ①福尔摩斯推断军曹的故事。 ②正确推断是仔细观察的结果。
③福尔摩斯是个善于观察,正确推断的人。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特点。 三、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1、提出要求:交流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童年》的体会。
2、教师小结:还可以运用阅读前言、序言、寄语、导读等来加快阅读的速度。 学生小组讨论。
14
①走近作者,了解时代背景; ②分清主要人物及事件;
③把握人物特点,探讨选材、构思、语言特点。 3、全班交流。 四、课后拓宽
读读画画 课后进一步阅读外国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雾都孤儿》,做好读书笔记参加全班展示。 学生回家阅读外国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雾都孤儿》,参加阅读交流。
10、《昆虫记》
【教学目标】
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人手一本《昆虫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听昆虫音乐、看昆虫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2.(出示法布尔的图片)
3.作者及其背景介绍: (投影出示文字资料)
法布尔,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实验生理学奖。
师:请你轻声读读这段文字,看看通过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
15
后九卷。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生交流)
二、了解《昆虫记》:
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来观察、研究“虫子”,他专为“虫子”写出十卷本的书,不能不说是奇迹。《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中国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在他的笔下,每一类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音符”:被人大加赞美的“勤劳”蚂蚁原来是它虫利益的损害者;黄蜂会在地下建起自己的“星球”;吵翻整个夏季的蝉原来是个聋子;赤条蜂会像一个神经科医生般巧施麻醉术,让自己的猎物昏而不死,使幼虫可以在自动保鲜的食物上长大;美丽的孔雀蛾生到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找配偶,它仅有两三天时间的寿命,只来得及在世上找一个伴侣……这就是世间最奇妙的秘密——生命。
过渡:大家想去看看经典名著《昆虫记》吗,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一下这本书! 三、书中片段赏析: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其笔下,昆虫的灵性栩栩如生,昆虫世界成了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 1.片段一
“蟹蛛是一只非常漂亮的小东西。虽然它们的身材并不十分好,像是一个雕在石基上的又矮又胖的锥体,但是它们的皮肤比任何绸缎都要好看,有乳白色的,有柠檬色的,有碧绿色的。它们中间有些特别漂亮:腿上有着粉红色的环,背上镶着深红的花纹,有时候在胸的左边或右边还有一条淡绿色的带子,人们见了别种蜘蛛都敬而远之,但对美丽的蟹蛛却怎么也怕不起来,因为它实在长得太漂亮,太可爱了。
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它那狰狞的样子和激动的动作的确把那些或怀有恶意或无辜的外来者吓了一跳,把那些鬼鬼祟祟的家伙赶走以后,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
16
岗位上。
——第二卷 蟹蛛
蟹蛛有哪些特点?蟹蛛的生活习性如何?蟹蛛是如何工作的?
想读这个故事吗?来,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和法布尔一起感受蟹蛛的可爱吧!怎么读这个故事呢? 2.片段二
萤火虫稍稍探察了全身都藏在壳里,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儿的捕猎对象,认为可以开始工作了。这时萤火虫打开它的工具,这工具很简单但细小的肉眼看不见,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出来。这是两片编程钩状的颚,十分锋利,但细得像一根头发。从显微镜里可以看到,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槽。这便是它的工具。
萤火虫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好像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用一个“扭”字来形容萤火虫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比较恰如其分。萤火虫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每扭一次,还要稍加休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效果如何。牛的次数不多,至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萤火虫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可以说是闪电般的,毫无疑问,他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播到蜗牛的身上了。这些看似温和的蜇咬,却能产生快速的效果。 如果蜗牛的壳和它的支持物没有贴紧,这么一来,萤火虫就可以安静地美餐一顿。 ——第一卷 第九章 萤火虫 五、总结推荐:
1.几个小故事就已经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了,书的序言里面有一句话: 大家一起读。(看书齐读。)
2.同学们,这么畅销的一本书,感动了一个世纪的一本书,吸引了全世界读者的一本书,也一样吸引住了我们。我想呀,目录里还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去看看!我们还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再来读读法布尔《昆虫记》的另外几卷书。下一回,想不想把自然界中奇妙的昆虫故事说给老师听呢?例如,瓢虫、蜣螂、……要是你喜欢,就也买来读一读吧! 六、点拨读书方法:
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
2.阅读这些都是我们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写作特色等最快的方法。尤其是
17
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也可以先去读这些内容。
3.除了内容提要,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11、《上下五千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3.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几则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读过哪些中国历史故事?选择最喜欢的讲给大家听。 2.简介《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该书作为当代中国通俗历史文化的经典,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必读书。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著名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裁减,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全书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自远古至清朝鸦片战争前,共收有260多个历史故事。
《上下五千年》由林汉达等编著。林汉达,浙江宁波人,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他致力于汉字改革和文化教育工作,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
3.老师也喜欢看《上下五千年》,其中有两个故事我很喜欢,大家想听吗? 二、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上下五千年》版本较多,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借来的书: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制读书卡片。
18
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规定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1~2月内完成。 三、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
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上下五千年》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谈谈自己有哪些收获,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
1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把握作品的语言的优美和隽永,体会感受作者与生命作斗争的精神。 2、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人假如失去了视觉,失去了听觉,失去了语言,永远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之中,那将是多么的可怕和不可想像的事啊。海伦•凯勒,就遭遇了这样极大的不幸。但她却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中而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姓;一位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的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以其勇敢的方式和杰出的成就震撼了世界的人类的“精神楷模”。那么,海伦•凯勒巨大的生命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奇迹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们找到了答案,了解了海伦•凯勒的精神源泉,那就是她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类的友善情感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二、整体感知
1.从文题来看,这是作者设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快速跳读课文,这三天光明带给海伦一种怎样的感受?
2.眼睛是心灵的门窗。它既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是人们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秋波一送,表达千般风情;眼神一瞥,会有万种暗示。
19
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你能想象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的渴望吗?
提问: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三天美妙的时光
(自读课文,理清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动内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勾画出来。) 三、亮点探究
1.“有了”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为什么“首先”要“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
2.如何理解作者在能见到光明的第三天,最后一眼要看的是喜剧,欣赏人类精神世界的喜剧的泛音?海伦•凯勒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3.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有视力的人”对诸多“奇观”的“忽略”,如何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怎样认识海伦•凯勒心中的“奇观”?
4.“有些场面是令人愉快的,让你内心喜悦,可有些情景却使你感到悲哀和忧郁。对后者我也不会闭上眼睛,因为它们毕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它们闭上眼睛就等于紧锁心灵,禁锢思想。”怎样理解这段话?海伦•凯勒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5.“假如”是一种假想,从海伦•凯勒的实际情况来看是不可能实现的,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见、所闻和所感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文章朴素的表达方式对体现真实性有什么作用? 四、结束全文:
同学们,我们从海伦的三天光明中,丝毫没有看到恐惧、凄凉、悲哀,看到的是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的爱。纵观全文,我们看海伦是用一颗怎样的心去“看”外部世界,去安排这想象中的三天光明旅行的。 学生能联系课文内容、阅读资料的简介,讨论、交流。
13、《伊索寓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伊索寓言》有整体而清晰的认识,接触更多的《伊索寓言》小故事。 2、了解《伊索寓言》的作者。
3、听读《伊索寓言》中的小故事,了解其寓意。
20
【教学准备】
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二、学习文章
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板书:[人物形象:狐狸、狮子、狗……] 2、哪些寓言故事非常熟悉?你读过哪些故事?
3、在没有读过的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故事情节,看看与你想的是否一样? 三、边读边聊 1、说说人物
(1)在这些(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说说《蝉和狐狸》中的蝉。(善于观察,机警、聪明的人) 具体表现:仔细观察,察觉有诈,摘树叶试探
用一句话概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2、明白寓意
以《蝉和狐狸》为例,在读过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或事呢?交流心得:例故事中:《亡羊补牢》中的牧羊人;《装病的狮子》中的狐狸……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最近所读的《伊索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四、拓展延伸
《伊索寓言》中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地方:
1、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幽默夸张,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
21
14 品冰心作品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阅读冰心作品的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用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
(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2
三、回顾学习方法
回顾在学习《海伦 凯特》时用 “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 四、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五、推荐名句段
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老师推荐名段。(课件展示)
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旨在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通过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动,我们对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家冰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她作品的人们。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冰心作品。
师生的情感都融入冰心作品的 “爱”中。冰心的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
23
语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 管陶中心学校24
2017.9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