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和启示
内容摘要: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场旨在挽救统治危局的革新运动,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自身局限,改革终告失败,清政府最终走向覆亡。
关键字:清政府、不得不、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宪政、辛亥革命
1.改革背景
那是一个值得全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时期。八国联军侵华,尽管有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的英勇抗敌,但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中国战败了。首都北京成了侵略者烧杀抢掠的天堂,中华民族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屈辱和深重灾难。侵略者是无情的,在弱肉强食法则的支配下,她们奉行了一套侵略逻辑:我打了你一棍,震痛了我的手,所以你必须付出代价。向侵略者祈求或投降是无用的,反而会遭嘲笑、鄙视和变本加厉的侵略。全民族奋起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越来越多的指向了腐败的清政府。
清政府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展开了垂死的挣扎。对外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背负上巨额外债;另外,由于清政府的岁收入不足以支付巨额外债,而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这样清政府就不得不每年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借款利息,而财力匮乏的清廷不得不将此转嫁到广大人民身上。一方面,老百姓不得不支付清廷的沉重赋税;另一方面,各级管理更借收税之名巧立名目,对广大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敲诈。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奋起反抗,深刻震撼了清朝统治。再者,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清政府治理国家的自主权受到极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而这更暴露了清政府的虚弱,人民群众对清政府的失望是革命党获得了更大的市场,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面对摇摇欲坠的统治,最高统治者慈禧老太后坐不住了,不得不改弦更张,抓起了两年前拼死反对的维新变法的大旗。
2.对改革措施的评价
早在慈禧逃难西安的时候,就发布了改革上諭,痛下决心改革图强。改革是从经济领域里开始的,不能不说清廷的的经济改革是一场推进经济近代化。首先,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看,都是为了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不仅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上升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同外国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更重要的是笼络了资产阶级上层人士,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统治秩序;其次,这种经济改革也有利与人们思想的解放,是清政府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创新。以往朝代,她们所实行的经济政策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重农抑商,而清政府却大力鼓励发展工商业,不能不说是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否定,而对这一实行了数千年政策的否定确实需要极大的改革魄力﹑决心和勇气;同时,这种政策也是对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的“重农抑商” 、“农本商末” 、“重义轻利”思想的巨大冲击,引起了人们价值关念的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追求开始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清廷的的经济的改革是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经济改革的成果来看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据统计,1895年至1911年,新设立的资本额超过万元的民族资本厂矿达800家,资本总额超过了1.6亿元。清末新政前,民族工商业的轮船行于内河时往往不得不插上美英等国的国旗来逃避各级官吏的勒索;而且,由于缺乏法律的保护,各级官吏往往会巧立名目公开吞没民族工商业的财产。
清政府在改革文教制度方面也有着不小的作为。清政府曾下令将各省府县的书院的书院改为大学堂中学堂小学堂,这样就建立了近代化的三级教育体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清政府于1905年废出了科举制度,这标志着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年的封建式的选官制度的终结,从此,读书不再只是为了做官,中国人“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清政府对文教制度的另一贡献就是留学制度化,并赐予归国留学生进士或举人出身,待遇的提高无疑提高了人们出国留学的积极性。文教的近代化无疑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和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一方面,使人们在东西方的对比中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和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的落后,人们反抗的欲望更强烈,使清政府的统治再也不能稳定下来,加速了它的灭亡,从这方面说清政府的改革无异于自掘坟
墓;另一方面,思想的解放又促进了经济和政治的进步,“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与经济和文教改革的相对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治改革的惨淡收场。清廷的政治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将原有制度的调整阶段和新制度建立阶段。在原有制度的调整方面,主要进行了中央行政机构的调整,就是新添和裁撤了一些机构,如:裁撤詹事府等闲散无用机构,增添外务部学部等新机构,改革的目的是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节省开支,但结果却形成了新的重叠机构,如:督办政务处和军机处的并立、户部和财政处的并立,这无疑造成了新的冗官冗费。政治改革第二阶段将西方的君主立宪用于中国的制度创新阶段。从根本上说,清廷是极不愿实行宪政的,但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它还是启动了实施宪政的步骤,清政府的不情愿是宪政运动失败的原因。清政府的宪政一方面是为了欺骗国内舆论、笼络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由于清廷是列强在华利益的维护者,列强当然希望清廷通过实行宪政来巩固统治,从而更好的维护列强在华利益。这就注定了清廷借宪政之名行专制之实,这就与立宪派的愿望背道而驰,清廷的不良动机是导致宪政失败的重要愿因。不得不指出,政治改革的失败是清末新政失败的直接原因。
3.失败原因
总结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指新政发起者策划者的因素,客观因素指非主观因素。两者之间有存在着联系。
从主观来看,慈禧本人是赞成改革的。维新变法时,光绪皇帝的许多的变法措施都是得到她首肯的,她自己也说过变法图强是她的夙愿。但这并没改变她顽固派的本质。如:她对宪政持消极态度,规定的立宪期达九年之久,分明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她所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由于过分强调君权,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宪法,纯粹是维护专制的工具。作为新政中枢的督办政务处是由奕忻、李
鸿章、张之洞、铁良等洋务派官僚组成,给人一种感觉:清末新政实质上是洋务运动的继续,君主立宪并不是新政的选项。这些说明了,清末新政的初衷应该是建立一个类似于俄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相对富强的国家,只是后来迫于形势才采取了实行宪政的姿态。直接导致宪政失败的是皇族内阁,因为它充分暴露了清政府以宪政之名行专制之实的阴谋。失败是要付出代价的: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分崩离析。另一方面,新政的失败还在于清廷在文教领域的政策失误,放松了对人民的思想的控制。如:清政府曾糊涂的允许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这无疑于自己挖自己的墙角,结果先进思想从思想上瓦解了清政府的统治,为后来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笔。
另一方面,清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也是残缺不全的。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受到两方面的压迫。首先,列强凭借技术优势关税和在华投资设厂的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不断挤压民族资本的生存空间。然而作为洋人的朝廷的清政府是不可能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的,反而大肆出卖中国利权;另一方面,封建主义是是阻碍民族资本发展的另一障碍,在封建土地制度下,广大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极端贫困,既不能为民族资本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也不能提供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封建土地制度是清政府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清政府是不可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否则就是自杀。由此看来,清廷一方面要发展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又不远扫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民族资本的压迫,其经济改革从根本上是失败的。
从客观上来看,清政府的经济改革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制造出了大量的反对力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带来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清政府的死敌——革命党实力的壮大;另一方面,清政府的各项改革措施都是需要钱的,财政困乏的清政府就将这笔花销加到了广大人民的身上,结果加剧了清政府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统治危机加剧。终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清末新政也就告终。
4.改革的启示
清末新政虽然失败了,但对今天的改革却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首先,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顺应历史潮流;再者,人民才是改革的主体,改革必须调动人参与的积极性,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应由全体人民共享。只有这样,改革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并最终走向成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