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春秋战国时期教育是怎样的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这一时期(公元前770~前221)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和封建制社会形成的时代。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进入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的新时期。西周末年﹐奴隶主贵族的官学已经形同虚设﹐昔日庄严神圣的官学出现了学生无心读书﹐整天游荡嬉戏的局面。这是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日趋没落的反映﹐到了春秋时期﹐连虚设的官学也几乎不存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教师可以随处讲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有了较广泛的联系。由于各家各派相互抗衡﹐又相互补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这既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同时又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各家各派的大师辈出。孔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孔子私学
孔子大约在30岁时﹐开始讲学﹐创办了儒家学派的第一所私学。颜渊﹑曾点﹑季路等就是他最早的学生。孔子平时在曲阜城北的学舍讲学﹐出外游历时﹐弟子们也紧相随。孔子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声﹐弟子也就越来越多﹐孔子私学成了规模很大的教学团体。孔子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地区﹑不分贵族与平民﹐都可以入学。孔子私学的学生主要是由平民所组成的﹐据近人考证﹐孔子学生真正来自贵族的﹐只有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孟懿子等少数几人。
孔子私学教育的对象从贵族推广到平民﹐适应了当时士阶层的兴起﹐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孔子私学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培养从政的人才。“学而优则仕”包涵着这样的意思﹐即不学﹐或者虽学而不优﹐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用它来补充世袭制﹐这一点对于奴隶制传统是有所突破的﹐对以后20XX年多年的封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私学﹐以六艺作为教育的内容。这是儒家私学有别于墨家﹑法家私学的基本特征。孔子私学里主要的科目是“诗﹑书﹑礼﹑乐”﹐目的在于灌输奴隶主阶级的政治﹑道德思想﹐是为了“复礼”。
但是﹐孔子私学所传授的也不都是宣扬奴隶主阶级意识形态的东西﹐其中一部分是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以及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奴隶主贵族的反抗﹑控诉的材料。例如﹕《尚书》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据清代顾栎高的《毛诗类释》中的统计﹐《诗经》讲到的动植物达 334种﹐而且记录了大量关于动植物的形态﹑物性﹑栽培和饲养的方法。孔子通过办私学﹐把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六艺推广到平民中去。孔子私学里﹐要求学生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因而特别重视道德教育﹐而且积累了不少经验。首先是重视树立学生的道德信念﹐并予以感情的陶冶与意志锻炼﹐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道德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在春秋末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40多年﹐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是其它学派的私学所不及的。它在学术思想上的贡献和影响﹐也是当时没有哪一家私学可以相比的(见孔丘)。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在教育上影响最大的是孟子私学和荀子私学。他们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学说。
延伸阅读: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曾是孔子讲学的材料。他使得这些濒临灭绝的官学通过私家讲学流传发扬光大,从而哺育战国百家诸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开端,这是孔子重大的历史功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