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口部运动结合语音训练对脑瘫患儿舌根音异常的疗效分析
黄美貌,黄任秀,张靖,罗明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柳州)
摘要:目的 探讨口部运动结合语音训练对脑瘫患儿舌根音异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舌根音异常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
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音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口部运动治疗训练。两组分别治疗3个月,
采用舌根音评估表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习得率90.0%,对照组治疗后习得率73.3%,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口部运动结合语音训练对脑瘫患儿进行舌根音矫正训练,舌根音音位习得率提高,训练方法效果明显。
关键词:脑瘫患儿;口部运动;语音训练;舌根音构音异常
中图分类号:R767.9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4.043
黄任秀,张靖,等.口部运动结合语音训练对脑瘫患儿舌根音异常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76,本文引用格式:黄美貌,
89.
0 引言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1]。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及继发性肌肉
[2]
骨骼问题。有研究表明,脑瘫患儿约有50%伴有构音障碍
[3]
和言语障碍,影响脑瘫患儿学习、交流、社交等,因此积极开展对脑瘫患儿言语障碍治疗,尤其是构音障碍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以往训练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脑瘫儿童舌根音构音障碍的特点,探讨口部运动治疗结合语音治疗对脑瘫患儿舌根音构音异常的疗效,为临床上脑瘫儿童构音障碍训练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柳州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进行康复治疗的60例舌根音构音异常的脑瘫患儿,男38例,女22例,年龄4-6岁。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脑性瘫痪;②年龄4-6岁;③家长知情并同意参加训练。排除标准:①听力障碍、严重智力障碍、精神疾患;②口部结构异常;③训练时间不足3个月。将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6岁,平均年龄(5.1±0.9)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6岁,平均(5.2±0.8)岁。两组患儿在年龄和性别及舌根音构音清晰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吸吮法:把吸管放在牙齿前面的下唇上,嘱患者吸杯子里准
备的食物,同时配合抵抗法、唇部拉伸法技术等来提高唇肌的力量及唇的运动功能;舌部:舌后位运动训练:嘱患者张开嘴巴,治疗师将压舌板放在患者上齿龈处,将压舌板向下压嘱患者用力上抬舌后部产生抵抗运动,持续10s,训练过程中可同时配合发舌根音等提高舌后部上抬的能力。1.2.2 语音训练
在进行语音定位矫正训练之前,先对患儿进行辨音训练,让患儿先认识到自己错误发音,再到听觉、视觉刺激,最后到语音定位训练。/g/音训练:治疗师示范发音/g/音口部尽可能张开,头部后仰45°,让患儿触摸感受治疗师发音时,下颌发音部位的震动感,针对患儿舌根部上抬困难及舌前音化,治疗师协助患儿头部正确后仰45°,并使用清洁的压舌板帮助患儿确定舌根部的具体发音位置后,将压舌板向后推压舌根部,诱导舌根部上抬,同时防止舌体向前移动,鼓励患儿反复模仿练习发音,直至目标音正确发出。如患儿舌根部能主动正确上抬时,应诱导患儿发/a/音,逐渐过渡到元音/u/与/g/的组合发音,难度从易到难,再泛化到/g/与复合韵母/ai/、/an/、/ang/、/en/、/eng/、/ong/等其他音节的发音。/k/音训练:它与/g/音舌位接近,在/g/音的基础上练习咳嗽,模式是咳嗽-发音-咳嗽-发音。/h/音训练:嘱患儿张口用力做哈气动作,试发无声/ha/、/he/,再逐渐发出有声/ha/音,直至诱导出/ha/、/he/等音,再逐步过渡到/h/与复合韵母的发音,以上发音训练应从易到难,反复练习直到音位习得。
1.2 方法
由言语治疗师对患儿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训练。训练时
要求在安静、光线充足的治疗室里进行,并且要求在患儿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每星期训练5d,每天30min,对照组进行语音训练,观察组进行口部运动训练结合语音训练。1.2.1 口部运动治疗1.2.1.1 口部触觉刺激
取干净棉签蘸取冰水缓慢放入口腔内,依次按顺序按摩刺激上下牙龈、两侧颊肌黏膜、由舌尖至舌根,反复进行数次约3-5min。
1.2.1.2 下颌、唇、舌运动训练
下颌:咀嚼法:先通过按摩的方法将颞颌关节和肌肉放松,再根据下颌关节打开的幅度和咀嚼肌的力量选择咀嚼的类型,将“咀嚼器”的一端放入患者口中,让患者张大嘴咬住“咀嚼器”,并大幅度的咀嚼,在咀嚼的同时发元音/a/、/i/、/u/,或者在咀嚼的时候同时数数等。抵抗法:将大拇指的指尖放在患者的下颌缘上侧,将食指弯曲放在患者的下颌缘下侧同时沿同一方向施加一定的力量,嘱患者向不同的方向用力,反复训练。从而增加下颌的分级控制能力及协调性;唇部:
1.3 评价方法
由同1名经过培训、不知晓分组情况且不参与的治疗师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舌根音评估表[4]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例数、百
2
分比描述,组间采用χ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的舌根音的音位习得率高,观察组总的习得率是90.0%,对照组的习得率是73.3%,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习得率对比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χ2P
例数3030--习得(n)
2722
未习得(n)
38
习得率(%)
90.073.35.445<0.05
(下转第89页)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4期
苦,重度混合痔患者保守多无疗效,而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也是
[3-6]
多种多样,疗效确切不一,统计本院2013年至2016年采用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我们的手术体会:①要有良好的麻醉,使肛门充分松弛,采用截石位,简单方便,暴露良好。②肠道消毒要彻底,防止直肠上端内容物污染手术视野,术后感染。③单纯的外剥内扎法或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远期效果不好,复发率较高。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或TST等医疗费用高,并发症较多,治疗上亦有争议,我们自2013年以来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68例,取得满意疗效,痊愈58例,好转8例,复发2例,其中痊愈率为85.3%,好转率为11.8%,复发率为2.9%。患者平均住院(6±4)d,完全愈合时间(25±5)d,无1例出现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及排便困难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排便通畅、时间缩短,多数每日1-3次。无其它并发症。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伴有直肠前突及直肠粘膜内脱垂的患者术后便秘症状改变特别明显,为出
[7]
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提供了福音。手术之后采用科学的辅助治疗和饮食护理对促进康复,提高术后远期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如中医、中药、饮食疗法等已广泛被临床证实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多运动、多饮水、多纤维素食物为主要内容的“三
[8]
多”式家庭护理要求已作为普遍采用的术后康复指导。尤其
89
是术后1周后嘱其提肛运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肛门扩
约肌功能,预防痔疮及脱肛复发颇有功效。此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实用性强,安全有效。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1265.[2] 张东铭.直肠膨出手术[J].结直肠盆底外科解剖与手术学,2013,6(1):
509-527.[3] 佟咏梅,于杰,赵洪斌.外剥、内扎加注射消痔灵液治疗环状混合痔[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9):136-136.[4] 陈平.外剥内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6,3(4):94-95.[5] 王华军.保留齿线外剥内扎加小剂量消痔灵注射法治疗混合痔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4):52-53.[6] 王秉升.小切口外剥内扎加清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8):32.[7] 聂枫.祛毒止痛洗剂配合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7):1109-1110.[8] 赵兴明.手术治疗直肠前突研究进展[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2):141-144.
3 讨论
(上接第76页)
口部运动治疗是指利用触觉和本体感觉刺激技术,遵循运动技能发育原理,促进口部(下颌、唇、舌)的感知觉正常化,抑制口部运动异常模式,并建立正常的口部运动模式的
[5]
治疗过程。脑瘫儿童由于自身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从而无法在发声中控制构音器官而导致构音障碍,而构音器官是指由下颌、唇、舌、软腭、悬雍垂、口腔、鼻腔以及咽腔等器官构成,其中下颌、唇、舌的运动功能是影响构音的主要因素。脑瘫患儿普遍存在口部运动障碍和口面部感知觉异常,导致
[6]
脑瘫患儿流涎、进食、言语等一系列障碍。舌根音发音需要舌根部与软腭相接或接近,气流在此部分受阻发出的音。需要下颌配合适度打开使舌前部避开硬腭方可正确发出,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对脑瘫患儿下颌的低位控制训练及舌根的上抬训练,有利于脑瘫患儿舌根音的矫正。
口部中的下颌、唇、舌等是重要的构音器官,它们各自的灵活运动及协调运动是产生清晰、有意义语音的必要条件[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舌根音习得率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正常的口部正常的运动模式及良好的口部运动功能对构音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也说明口部运动治疗结合语音训练对脑瘫儿童舌根音障碍矫正比单纯的语音训练取得的效果更佳。
口部运动训练对和构音有关的口部器官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原来很少得到运用的唇舌及下颌得到充分运动,进而改善其运动功能及其下协调性,为构音障碍矫正奠定良好的基础;口部运动结合语音音位习得训练区别于传统的言语矫正,一般传统的语言治疗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让孩子来
(上接第81页)
学习的,口部运动结合音位习得通过把口腔的肌肉准确定位
和大脑的认知系统结合在一起,进而有效纠正错误的音位,习得正确的发音方法,改善发音的清晰度和准确度[8]。由于脑瘫患儿自身疾病因素,对任何技能的习得和保持比正常同龄儿童困难,因此,治疗师在训练的过程中对患儿要有足够的耐心,必要时多多鼓励患儿,训练时注意观察患儿的情绪和反应,以患儿心理需求为情感切入点,取得患儿的信任及配合,顺利开展训练。本研究只探讨脑瘫儿童舌根音障碍矫治的有效方法,没有对舌尖音、舌边音、唇音等进行研究及探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 唐久来,秦炯,邹丽萍,等.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J].
中国积分医学杂志,2015,30(7):749.[2] 李晓捷,唐久来,冯丙祥,等.脑性瘫痪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9):1520.[3] 纪静丽,李欣,侯梅,等.脑性瘫痪患儿口运动与构音障碍特征及其临床评定[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1(4):479.[4] 徐丽娜,李峰,张艳云,等.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舌根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和康复训练[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6,34(6):595.[5] 卢红云,黄昭鸣.口部运动治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10.[6] 郑钦,沈敏,何龙文,等.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61.[7] 黄昭鸣,杜晓新.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刘晓秀.学龄前语音障碍儿童听辩音训练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0):17-18.
可缺少的手术技能,也是进一步操作LA手术的基本条件[8]。
综上所述,LA手术和OA手术相比,LA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LA手术需要一定的OA手术及腔镜操作基础,术中也有中转开腹的必要性,减少术中一些并发症发生,故LA手术还不能完全取代OA手术。参考文献
[1] 林福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06例治疗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8):
623-624. [2] 田成武,朱华文.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比较[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2):114.
[3] 董蓓.超声刀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中的应用[J].心理医
生,2017,23(26):132-133.[4] 李垚.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5例体会[J].保健文汇,2018(1):200.
[5] 王存川.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彩色图谱[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5(5)111-116.[6] 许海麒.浅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
文摘,2016,16(31):82-82,92.[7] 曾淼.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
养,2017,27(34):103.[8] 张全义.浅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
文摘,2015,15(70):46-46,49.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