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发展心理学练习题02答案

2022-01-26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一、单项选择题

1___将儿童的心灵比喻为一块“白板”,他认为后天经验决定了这块“白板”上将出现什么图画。D A达尔文 B卢梭 C比内 D洛克

2当外部刺激作用于格式时,格式会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纳入到现有的格式中去,这个过程称为 B

A平衡 B同化 C顺应 D内化

3皮亚杰认为,___的儿童获得了象征性机能。B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弗洛伊德认为,__a_是代表道德性社会约束力的人格结构。 A超我 B本我

C自我

D里必多

5在产前发展过程中,对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最敏感的阶段是c A合子阶段 B胎儿阶段 C胚胎阶段 D围产期

6在___,儿童的再现记忆开始发展起来C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前幼儿期 D幼儿期

7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A 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生活活动

8马西亚认为,青少年的同一性发展可以分为___种类型。C A二 B三 C四 D五

9艾里克森认为,老年期的任务是发展出___感,克服绝望感。B A勤奋 B自我完善 C同一性 D亲密

10老年人记忆的减退主要表现为___的减退。d A意义记忆 B远期记忆 C感觉记忆 D再现记忆

二、多项选择题

11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用_abe__来解释儿童行为的发展。 A经典条件反射 B观察学习 C平衡过程 D内化

E操作条件反射

12适用于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的实验设计有ce A横向研究 B跨文化研究 C纵向研究 D收养研究 E序列研究

13采用“陌生情境”研究法,可将儿童依恋类型分为acd A安全依恋型 B敏感依恋型 C回避型 D矛盾型 D中间型

14前幼儿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abcde A镜像再认

B“独占”意识 C掌握人称代词 D 对他人的同情 E命令他人

15、维果斯基认为,根据言语的机能,可将儿童语言分为bcd A社会性言语 B 自我中心言语 C 内部言语 D 外部言语 E情境性言语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6、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这标志着科学童心理学的诞生。

17、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必须掌握(一定的中介手段即工具)才能发展出高级心理机能。 8、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绘人测验是非言语测验,也称作(文化公平智力)测验,它们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56 19、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感染)(药物)(辐射)和(营养不良)这四类。65

20、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从头到脚)(从中心到外周)从大肌肉到小肌肉。79 21、(佛洛依德)认为,游戏是儿童释放焦虑、补偿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的手段。 22、幼小儿童经常犯两种语义错误,即(过度概括”)和(“概括性过低”)。 23、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三个水平。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4、内部言语: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25、守恒(概念):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26、他律道德:在前运算阶段后期(4到7岁),这个时期儿童道德意识的特点是将道德规则看成事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因此皮亚杰将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意识称为他律道德。

27、组群效应:横向研究将社会发展不同造成的差异当成是年龄增长所引起的发展变化。

28、前言语思维:儿童自身活动获得的,对事物之间,人与事物之间,最简单,最直接关系的认识,比感知觉活动更复杂,这种活动被称为前语言思维。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埃里克森关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观点。

自我同一性是指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尝试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面临的核心危机就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如果青少年可以利用先前形成的关于自我的认识适应他们所要担负的角色,为自己提供应付生活的策略,则可以

建立起自我统一性。如果个体无法发展一种统一的,自我的感觉,无法适应各种角色,缺乏稳定的价值观念,难以作出适应的就业选择,就会出现同一性混乱。

出现同一性混乱的青少年,往往不能适应环境的生活角色,或表面上承担一定角色,却又很快变化角色,此外,这些人还可能获得社会文化环境所不予认可的角色,如反社会或犯罪等。

30、请说明语言在记忆中的中介作用的发展特点。

语言在记忆中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运用语言复述的策略中。儿童运用语言复述策略的发展要经过‘中介缺失’和‘说出缺失’两个发展水平。最终才能达到自动的运用复述策略。 研究表明,4、5岁的儿童属于中介缺失的水平,在中介缺失阶段,儿童完全不能运用语言这个中介手段来帮助记忆。

6、8岁的儿童属于说出缺失的阶段,在‘说出缺失’的水平,儿童虽然不能自发的运用语言来帮助记忆,但在成人的提示下进行复述也有助于提高记忆。

10岁及以上的儿童以克服说出缺失,可以自发的运用语言复述来帮助记忆了。

31、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感觉运动阶段(0-2岁)的儿童是没有道德意识的,因此他们不能形成对事物的内部表征。

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开始产生道德意识,将道德规则看成事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因此称为‘他律道德’。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开始进入自律道德阶段,开始将道德看成是为大多数人利益所达成的共识。

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道德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儿童开始能自己创设规则。

举例:皮亚杰通过儿童对故事的评价,证明了不同阶段的道德发展水平,故事是关于因为贪玩或者是因为出于好心而使桌面染上墨渍的小男孩,要求儿童评价娜个孩子更淘气,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为那个墨渍大那个更淘气,而具体运算阶段认为贪玩的孩子更淘气,说明考虑了动机。

32、为什么说儿童认识发展过程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自我中心是指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低而表现出思维上的种种不足,指个体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 去自我中心的表现为,从不能区分自我与外界到摆脱对动作和直接感知觉的依赖,能够区分自我与外界,能表征他们的心理世界,获得观点采择能力。

六、论述题(共26分) 33、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14分)

在发展心理学中,始终存在着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通常称为遗传与环境之争。相关理论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交互作用论。 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 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的华生。

二因素论,试图调和环境和因素的作用,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交互作用论认为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交互作用论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二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染色体与分子内的物质环境相互作用,基因也存在移位和变化等。

其次,基因的作用存在时间表,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是影响时间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最后,遗传的作用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决定的只是一种倾向性或易感性,个体是否表现出遗传的性状或心理特征,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

在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和不同时期,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会有所不同。 交互作用理论还认为,个体自身在其心理发展中起着能动的调节作用,心理结构作为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反过来会影响遗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

34、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12分)

(关于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弗洛伊德,华生,班杜拉强调哺乳活动的重要性,哈洛认为触觉上的舒适感而非食物的满足才是依恋的主要来源,埃里克森强调母亲对婴儿敏感,关怀的态度将使婴儿产生依恋,鲍尔比认为婴儿具有先天的依恋模式,强调先天因素在依恋发展中起的重要作用。)

1综合有关依恋发展的理论,可以看到,先天因素是依恋发展的基础,婴儿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确实有助于引起成人的关注和照顾,有助于婴儿的生存,但婴儿不像低等动物那样刻板,也不是完全受遗传决定的,婴儿的可塑性很强,经验在依恋发展过程的作用不可低估。在后天经验中,母亲或他人给予婴儿身体的爱抚以及对婴儿细致的照顾,在婴儿依恋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验决定着依恋的对象,性质,强度等特点。婴儿的依恋是一种逐渐发展起来的情感体验,与小鸭子一生下来就定型的刻板反应有着本质的不同。

2依恋的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依恋作为最早的爱的情感表现,为婴

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岛,使婴儿有信心去探索更广阔的外部世界,良好的依恋关系使儿童长大后对他人更友好,合作,情绪更稳定,对事物好奇心更强,因此依恋的发展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由于依恋关系的存在,儿童乐于接受依恋对象的帮助,指导和要求,并主动模仿和认同于依恋对象,因此,依恋关系是儿童顺利社会化的一个保障,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