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1、微观经济学: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的经济行为,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
2、西方经济学: —微观 亚当斯密《国富论》
(重数学逻辑推理) —宏观 凯恩斯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3、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个体的行为 ——在消费时
如何选择购买什么及购买多少 ——在生产时
如何确定生产什么及生产多少。 4、经济学存在的前提:1、资源稀缺性;2、欲望的无限性。 5、市场: 竞争性市场:市场中有大量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任何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左右价格。例如:农产品市场
非竞争性市场:少数生产者或消费者控制市场价格。例如: OPEC 6、市场价格:
名义价格(Nominal price)是指商品或服务在出售时的绝对价格。 实际价格(Real price)是指相对于基准价格或不变价格的价格。 7、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是一个综合指标。 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基期8、 =名义价格当前实际价格CPI当前(基期=100)9、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个体的决策,包含大量的理论与模型,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市场是一组相互作用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集合,市场价格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市场可以按地域和产品范围来界定;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必须使用实际价格来代替名义价格。
第二章:需求及供给分析
1、需要与需求 【需要】:或欲望,人们对某种要求的渴望,包括: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主观的。
【需求】买者在某一价格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效用:人们从消费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主观的。
①效用的差异性。效用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对某人有效用的,对其他人未必有效用。——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②效用是经济学的概念,不考虑其伦理性。
③从是否可计算的角度分为: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 3、边际效用:
追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吃包子的故事,审美疲劳。 MU=ΔTU/Δq= dTU/dq(基于基数效用论的假设)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消费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效用是决定商品需求价格的主观标准,并决定商品消费的意向。
--
--
4、需要表、需求曲线、需求函数相互关系:相互转化,互为依托。均是分析需求的有效工具。
5、需求规律:一般而言,商品或服务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反向变动。 6、需求变动、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化,其他条件不变——需求量变化,一条需求线上点的移动。价格不变,其他条件变化——需求变化,一组需求线的移动。
7、需求弹性:用于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用公式表示为:E=Q变动%÷X变动%
式中:E为需求弹性;Q为需求量;X为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即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每变化1%,需求量将变化百分之几。 8、价格弹性的计算:
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 / 价格变动% = (ΔQ/Q)/(ΔP/P) =(ΔQ*P)/(ΔP*Q) 9、弧弹性的计算方法: 10、需求曲线按价格弹性的不同分类 (1)完全非弹性需求曲线 E =0 (2)完全弹性需求曲线 E =∞ (3)单一弹性 需求曲线 E = 1 (4)一条倾斜的直线
11、(1)弹性需求E 〈1 (2)非弹性需求 E > 1 (3)单元弹性E =1
p p
12、 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d 价格上升 价格下降 d 弹性需求 销售收入下降 销售收入上升 单位弹性需求 销售收入不变 销售收入不变 非弹性需求 销售收入上升 销售收入下降 q q 1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 商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2 替代品的多少、性质是否接近与可获得性 3 购买商品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比重 4 考察的时间长短 5 处于哪种收入阶层 14、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 :(1)E 〉1 高档品 (2)1〉E 〉0 正常品 (3)E〈 0 低档品
15、需求收入弹性对经济决策的启示:1、经济大幅波动时,高收入弹性行业受影响大,低收入弹性行业受影响小。2、高收入弹性产品作为奢侈品促销,低收入弹性产品作为经济型产品促销。
16、需求收入弹性应用注意事项:
(1)人们的消费结构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而改变。 (2)不同行业发展速度不同,行业选择非常重要。
--
--
(3)合理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 (4)收入弹性大的行业,其风险也大 17、恩格尔法则和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法则: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食物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不断减小。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 18、需求交叉弹性的计算:
交叉弹性= Y产品需求量变动% = △Qy/Qy = △Qy Px X产品价格变动% △Px/Px △Px Qy 19、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分类:
(1) 替代品 E 〉0 (2) 互补品 E〈 0 (3) 独立品 E = 0 20、供给规律(法则):
1.含义:供给条件保持不变时,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供给曲线向右向上倾斜,斜率为正。 2.原因:是边际成本上升的结果。供给曲线反映边际成本,厂商按照边际成本索取价格,形成了生产者剩余。
21、供给分析: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1.供给量的变化 2.供给的变化
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 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左移。 22、1.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价格及其变化方向,价格水平及其变化引导供求数量的调整,依靠市场力量自动调节资源配置。
(1)供过于求,Q s>Qd,买方市场,P↓,Q s↓,Qd↑→→→ Q s = Qd (2)供不应求,Q s<Qd,卖方市场,P↑,Q s↑,Qd↓→→→ Q s = Qd 23、市场均衡及其条件:
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是最终趋向于市场均衡。也称为市场出清market-clearing ,即不存在超额需求或超额供给
(1)含义:在供求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市场价格保持稳定不变的状态称为市场均衡。此时的价格称均衡价格Pe,交易数量称为均衡产量Qe (2)条件:Q s = Qd
(3)均衡的实质;市场均衡是利益均衡,表明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社会福利(消费者剩余加生产者剩余)最大。 24、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限制价格和支持价格) 1.限制价格: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下,用数量管理代替价格管理。(限制价格用配给制)
2.支持价格: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生产过剩政府收购)
第三章:效用论
1、效用的含义:主观的满意程度。
2、总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消费中所得到效用量总和。
--
--
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量是一单位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定时间内,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增加,他从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的差额。(基于边际效应理论产生的)
5、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维持效用水平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消费数量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6、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X1商品所要放弃X2商品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7、预算线的含义:在收入和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
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各种组合。 X1 A P1X1 + P2X2 = I 阴影部分的区域(包括直角三角形 的三条边),被称为消费者的预算 可行集或预算空间。
B O X2 8、 预算线的变动:
第一种: P1和P2都不变,收入I发生变化。
第二种: 收入I不变,P1和P2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第三种: 收入I不变,P1发生变化而P2保持不变。 第四种: 收入I与P1和P2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9、最优购买行为: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的条件:购买的组合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最优购买组合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
只有当既定的预算线 AB和无差异曲线 U2相切于E点时, 消费者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
10、均衡点和均衡条件: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
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 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在均衡点上,用一单位某种商品去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等于市场用一单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理论假设:以1899年至1922年美国制造业的生产函数为研究对象,制造业的投资分为三类,第一,以机器和建筑物为主要形式的固定资本投资。第二,以原料、半成品和仓库里的成品为主要形式的流动资本投资。第三,对土地的投资。
他们认为:以上三类投资中,在商品生产中起作用的资本,不包括流动资本。因为流动资本属于制造过程的结果,而非原因。同时,不包括对土地的投资。因为,土地价值的异常增值对生产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他们的生产函数中,资本这一要素只包括对机器、工具、设备和工厂建筑的投资。而对劳动这一要素的度量,他们选用的是制造业的雇佣工人数。
Q= a Lβ1 Kβ2 K与L代表的是资本和劳动的数量,Q为产出量。 结论:根据这一配置,要大大降低劳动要素的投入,增加资本要素的投入。(要素的调整以
--
--
长期生产为假设条件,即所有要素投入可变。)
2、 资本与劳动的比率高,称为资本密集型技术系数,反之称为劳动密集型技术系数。 3、等产量曲线:表示了所有能够获得相同产量的生产要素组合。(以长期生产为前提) 4、短期与长期: 短期:在此期间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能改变;这些数量不能改变的要素称为固定要素; 长期:在此期间内,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以改变。
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一种投入要素持续增加, 达到某点后所引起产量增加量将会递减
(即 MP 递减)。边际报酬递减的前提条件:1)技术保持不变;2)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数量不变。
6、劳动生产率:
7、规模报酬:度量企业规模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规模报酬递增: 当所有投入要素增加一倍时,产出增长超过一倍。 规模报酬不变:产出与投入按相同的比例增长。
规模报酬递减: 投入要素增加一倍,产出增加低于一倍。
8、规模报酬的函数解释:Q= a Lβ1 Kβ2
(1)β1+ β2›1,规模报酬递增,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扩大规模来增加产出可行; (2)β1+ β2‹1,规模报酬递减,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扩大规模来增加产出得不偿失; (3)β1+ β2=1,规模报酬不变,生产率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能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章:成本分析
1、机会成本:放弃将资源用于其他方面的机会所产生的代价。 2、沉没成本:
特点:1、已经支出且不能回收; 2、对企业决策没有影响。 两种误区:害怕走向没有效益产出的“沉淀成本”而不敢投入;
对“沉淀成本”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
--
--
3、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总成本包含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发生变化 变动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4、等成本曲线:成本最小化的要素投入选择
等成本曲线C = wL + rK
等成本曲线: 引起相同支出的所有K和L的组合的连线。
等成本曲线也可表示为:K = C/r - (w/r)L
等成本曲线的斜率: 等于工资率与资本成本之比。表明在不改变成本的前提下可以用劳动来替代资本。
5、组合使用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以确定产量一定时要素成本最低的组合状态。
6、企业扩张路径:扩张意味着扩大再生产,即所有资源投入可变。 一个企业的扩张路径是指在各种产量水平下成本最小状态的集合。
7、范围经济: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 8、在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其他产品和业务时,可以充分利用既有的管理知识,管理经验和人员来进行管理,而不必增加新的投入,节约交易费用,这一点在纵向一体化这种范围经济的特殊形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9、与规模经济的区别:A、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其生产过程可能不存在规模经济,但是却可能获得范围经济;B、一个工厂用较大规模只生产某一种产品可能会产生规模经济,但是却不可能获得范围经济;C、范围经济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包括品种与规格)获得的经济性,规模经济强调的是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
10、学习曲线:随着产品累计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以一定的比例下降。 它度量了劳动者经验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11、学习曲线影响企业的决策:1) 确定进入一个产业是否有利可图;2) 确定在既定的规模和累积产量水平下,何时可以盈利。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1、根据市场特征,将市场划分为四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2、市场特征: ①厂商的数目; ②产品的差异程度; ③单个厂商对价格的控制能力; ④ 厂商进入与退出市场的难易。
3、完全竞争市场的四大特征:①市场上有大量买者与买者;②每一厂商提供的产品均同质;③所有资源自由流动;④信息完全。 4、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
--
5、生产均衡条件:MC=MR
6、企业亏损仍然组织生产的原因:收入可以弥补固定资产的亏损。
7、企业的短期停业决策:指在某个特定时期,由于当前的市场条件而不生产任何东西的短期决策。
8、退出指离开市场的长期决策。(TR 12、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LAC=SAC 13、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的长期决策: 一、 若生产中得到的收益小于其总成本,企业就退出。 若TR 第七章:垄断经营 1、垄断:是一种极端市场结构,其特点是在具有强大进入壁垒的市场中一家厂商生产、提供高度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 2、垄断产生的根本原因:进入障碍 3、政府创造的垄断:当政府给予一个企业在一些市场上出售某 4、种物品的专门权利时,就限制了进入。专利和版权法是政府为公共利益创造垄断的两个重要例子。例如:盐业专卖 5、政府对垄断的态度:1、努力使垄断行业更具竞争性;2、管制垄断者的行为;3、把一些私人垄断变为公有企业;4、什么也不做。 -- -- 第八章:寡头垄断 1、寡头市场:也称为寡头垄断,是指一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有几家大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其特征是:厂商数量少,厂商相互依存,价格稳定,厂商进出有壁垒。 2、古诺模型: 法国,奥古斯丁·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 定义 (1)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 (2)相互间无勾结行为; (3)相互间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 (4)各自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假设条件 (1)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同质产品 ; (2)生产成本为零 ; (3)共同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 ; (4)两厂商准确了解市场需求曲线 。 (5)厂商均消极地以己方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 3、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己方降价,竞争者会跟进降价。 己方提价,竞争者不会跟进提价。 故,单个寡头厂商面对一条价格比高比价格下降更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 第九章:博弈论与竞争策略 1、零和博弈:是指在博弈中,一方的得益就是另一方的损失,所有博弈方的得益总和为零。 2、上策与纳什均衡: 上策:是指对某博弈方来说,不管其他博弈方采取什么策略,他所采取的能给他带来最大得益的策略。 纳什均衡:指的是在给定竞争对手的选择行为后,博弈方选择了它所能选择的最好的策略。 -- -- 每一个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并非每一个纳什均衡都是上策均衡。上策均衡是纳什均衡的特例。 3、智猪博弈: 不论大猪选择“揿”还是“等待”,小猪的最优 选择都是“等待”,在预期小猪“等待”的前提下,大猪的最优策略便是“揿”。也就是说,这个案例的纳什均衡便是图中右上角表示的策略组合及其效用组合:大猪“揿”、小猪“等待”。 启示:多劳者不多得;产权明晰。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1、一般均衡:研究各个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条件是如何互 相影响的,从而决定多种商品的价格。 2、反馈效应(feedback effect): 某市场价格和数量的调整会引起相关市场的调整,而相关市场的调整又导致该市场价格和数量的进一步调整。 3、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 对任意消费者、任意生产者、任意产品、任意生产要素而言都有: MRSXYA = MRSXYB 交换的最优条件 MRTSLKX= MRTSLKY 生产的最优条件 MRTXY =MRSXY 生产与交换的最优条件 4、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1、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状态。 2、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3、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 4、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各种形式的外部影响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将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 5、科斯定理:1、科斯第一定理。若交易费用为零,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2、科斯第二定理。若交易费用为正,不同的产权初始界定会导致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3、科斯定理对外部性的含义。只要明确界定产权,企业之间会通过市场交易和谈判来消除或减弱外部性。(例如:工厂烟尘对晒衣服的影响。) 6、公共物品: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7、理解道德风险: 狭义理解:信息不对称背景下,人们购买保险后降低了对防盗行为的激励,导致事故发生机率上升,被称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针对控制某种事件负面影响采取的措施,反而导致这类事件发生概率上升。 广义理解:信息不对称背景下,某种措施、政策、制度,由于改变了行为主体激励机制,导 -- -- 致某种负面事情发生概率上升。 8、逆向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它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和市场失灵。 9、“木马计”的两个例子: 1、股东—经理:股票期权计划;2、雇主—雇员:工资报酬计划。 第十五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1、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越大,分配越不平均; 基尼系数=0,绝对平均; 基尼系数=1,绝对不平均。 PS: 1、失业类型: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区分为: L 100(1)非自愿性失业:技术性失业, (2)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80 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3)隐蔽性失业等不同类型。 60 2、企业类型:合资、独资、国有、私营、全民所有制、集体所 40 A 有制、股份制、有限责任等。 D 3、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地20 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B 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是一国所拥有的 H 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0 20 40 60 80 100一个国民概念。 4、国内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5、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促进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增长不考虑成本等因素,只注重结果而不考虑代价;经济发展考虑成本等因素。 7、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不断上涨的经济现象。 8、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收支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经济政策。 9、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提供的原因:公共物品的特征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争性。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