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校互动”有效性实践分析
2023-05-30
来源:好走旅游网
课题◆探索◆研讨 研讨 “互联网+家校互动’’有效性实践分析 冯振中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常熟215500) [摘 要]中职学生的教育主要靠学校的传授和引导,但也离不开家庭的密切合作与支持,家校合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 发挥着重大作用。通过对“互联网+家校互动”平台的搭建和“互联网+家校互动”模式的构建以及家校互动有 效实践的分析,旨在为中职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互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6)23—0053—01 一、实践背景 平台的沟通模式,以信息发布为主的“翼校通+QQ群”的家校互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对于中职 动发布模式;以信息互动为主的“QQ群+微信”大平台的家校互 学生来说,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再加上家长的知识、能力有限 动讨论模式;以个人展示为主的“博客+QQ群”模式,以家校紧密 等问题,很多家长渐渐淡出了对孩子的教育。而随着互联网的普 联系为主的微信群家校朋友圈模式。在案例实践研究过程中,通 及,“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改变着教 过班级案例和学生个案的实践研究,我们不断调整沟通平台建设 育方式。于是,如何利用“互联网+”这个资源,有效搭建家校沟通 和沟通模式构建,以家校有效沟通为目标趋向,在沟通平台、沟通 平台,有效构建家校沟通模式,帮助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进行 模式、有效性上不断完善,为本实践研究画上了句号。 了有效性实践研究,现分析如下。 四、取得的成效 二、实践时间 一年来,在不断的实践、总结、实践中,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不 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 断提高,同时,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也不断提高。首先,我们对家校 三、实践过程 互动的必要性有了新认识。在中职德育过程中,虽然认为家校合 (一)调查研究阶段 力对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些认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问题产生以后,首先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了解情况,借鉴 实践得少,实践效果不显著,没有深刻的体验。通过研究实践,并 他人经验。一是问卷调查,以某班全体家长群体为样本,发放50 且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成功与体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职德育更 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5份,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撰写调 需要家校互动,良好的家校沟通是中职学生成功教育的关键,只 查报告,对家校互动的现状进行全面梳理。二是文本研读,通过 有家校形成合力,才能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氛围,才能实现学 万方数据库平台,以“互联网+”“家校互动”为关键词,共搜索文献 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其次,家校互动的沟通平台和模式应该 42篇,通过文献的研读,借鉴同类学校在家校互动方面的经验。 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沟通的 (二)案例实践阶段 喜好而变化。不同的沟通任务、对象、时间,选取的沟通平台与模 在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接着进行了案例实践,以便搭建“互 式也相应不同,它的评判标准就是有效性,能够有效形成教育合 联网+”平台和构建“互联网+”模式。我们选取了两个方面的案例 力,解决教育问题。最后,家校互动中,家校关系应该是朋友圈的 加以研究,一个是班级主题教育,通过“互联网+”平台,吸引家长 关系。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平时家校关系比较紧密的,在解 参与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互联网+家校互动”平台构建实践研 决学生问题时往往家校都会奔着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沟 究。另一个是个案研究,以本班的小宇同学为个案,通过家校互 动,班主任从初步了解到深入掌握小宇同学的情况,通过“互联 通交流,不会由于误会而激发矛盾,问题往往能顺利解决。这就要 网+”平台,与家长互动教育。在这个个案中,家长与教师面谈了 求家校关系的构建,应该是朋友圈的关系。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 家校关系构建提供了可能。我们努力构建以微信群为特征的家校 一次,但教育效果却是明显的。 (三)实践检验阶段 关系朋友圈,紧密家校关系,提高家校教育水平。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初步搭建了“互联网+家校互动”沟通平 “互联网+”家校沟通模式的实践,在家校合作中发挥着重要 台,也初步构建了家校互动的有效模式,但这样的平台和模式有 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中职教育效果。“互联网+”家校沟通模式是 一待进一步检验。我们选取了两个案例进行实践检验,一个是校 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形成 “7s”管理案例,在案例实施过程中,以学生参与、家长参与为目 新模式。“互联网+”家校沟通模式也需要与传统沟通模式相结 标设计定向,关注家校互动的过程和有效性,最后在学校评比过 合,注重情感交流,营造家校朋友圈。“互联网+”家校沟通模式需 程中,获得了校二等奖,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另一个是校“中英 要充分利用云服务、大数据,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一切,还需要我 学徒制”班招生案例,我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顺利地完成了 们不断地探索发展。 从学校动员会、学生宣讲会、报名、审核、考试、面试的所有工作。 参考文献: 通过两个案例的成功实践,对“互联网+家校互动”平台和模式的 [1]刘小溪.家校互动支持平台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J].中国 构建进行了完善。 电化教育,2007(2). (四)总结提炼阶段 [2]吴燕姗.中职学校家校互动平台的研究[J].师道教研, 通过~年来的案例实践研究,我们建立起了基于“互联网+” 2013(8). 一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