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目前企业运行来看,大部分企业对于法家“条例”与儒家“道德”两个层面的文化应用较为重视,一方面这是由于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工业时期”用工素质要求与流动程度有关。但是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当下,市场竞争与企业环境更为恶劣,对于企业管理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基于现代企业管理出发,对老子思想的应用进行浅谈。 一、组织层面
1、“道”对组织运行的指导
企业组织在运行时,通过“道”的指导可以确保发展的轨道的正常。虽然老子思想中的“道”难以用语言文字去形容和描述,但落实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却要求组织以企业的“使命”作为发展之“道”,以“合作”作为组织处理竞争关系中的不争之“道”。
(1)组织的发展之“道”——使命。
使命是指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和如何使企业得以存在的基本行为规范及指导原则,是组织的稳定标志,它超越了产品或市场的生命周期、技术突破、管理时尚和个人领袖。对缔造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使命是最持久、最显著的因素。它包括组织的核心目的和核心价值观。有效的核心目的是组织的灵魂,反映了人们在组织中工作的理想和动力,而核心价值观则是一个企业重要和永恒的信条。 (2)组织的不争之“道”——合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组织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老子的“不争”思想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为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的“不争”思想是积极的“不争”,倡导在竞争中学会“不争”,利用他人的力量取得成功。组织在处理竞争关系的时候,秉持不争之“道”,采用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方式,能够有效地减轻竞争的压力,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力,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助于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2、“柔性管理”对应组织结构和制度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习惯等不断变化, 满足“个性消费者”
的需要,是当代生产经营的必然趋势。知识性企业生产组织上的这种巨大变化必然要反映到管理模式上来,导致管理模式的转化,使“柔性管理”成为必然。由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型则意味着组织的结构和制度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它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是扁平和灵活的,人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变化迅速反应和调整管理。相对应地,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和弹性的工作制度成为组织变化的趋势。 (1)扁平化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扁平化就是通过破除公司自上而下的垂直高耸的结构, 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裁减冗员来建立一种紧凑的横向组织,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富有柔性和创造性。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一方面使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更加畅通和便捷,另一方面使市场上快速变化的需求能够更快地传递给组织,使得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和快速变化的,以满足组织“柔性管理”的要求。 (2) 弹性工作制度
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灵活地、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柔性管理对组织制度的变化提出了要求,表现出对弹性工作制度的呼吁, 尽管弹性工作制度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是组织实施柔性管理做出改变的一大趋势。 二、管理者层面
1、“无为而治”的管理办法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管理者如何进行管理提出了要求。“无为”作为一个宏观的管理原则,意味着对私人活动束缚、干预的减少或放松,从而有利于私人活力和积极性的提高。“无为而治”要求管理者在原则和规章的指导下,充分尊重个人的人格和尊严,给每一级部下与其职责相应的充的全面发展。模糊管理要求有限的规范、不十分清晰的界限以及人际关系。 2、“以人为本”的管理精神 (1)注重人才的培养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 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
大迷。”老子十分讲究合理使用人才的策略,主张成功的管理者要做到物尽其用, 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使员工得到工作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要求管理者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发展战略,通过形式多样的培养方式与方法,提高员工的素质,满足员工学习的需求。 (2) 倾听员工的声音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就要求管理者多倾听员工的声音。员工的声音一方面意味着顾客的声音,是企业了解顾客需求,做出市场反应的必要信息来源,另一方面则代表着员工对于组织的评价和其自身的需求。
(3)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子。”“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管理者对待员工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满足他们物质和心理方面的各种需要,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和工作效率,使员工有一种家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三、员工层面
1、“始于足下 ”的工作态度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要想实现组织的高效运作和有效管理,员工必须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目标,保持自身的发展与组织目标的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员工应该怀抱一种“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的思想,秉持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不骄不躁,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不好高骛远,通过完成一些基础的工作来不断地积累经验,持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修养,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不为己”的奉献精神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益于组织,但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或直接确认的行为,是个人无条件的行为。它至少包含七个维度:助人行为,运动家道德,组织忠诚,组织遵从,个人首创性,公民道德和自我发展。组织公民行为是“不为己”的奉献精神的体现,是一种完全出于个人意愿,既与正式奖励制度无任何联系,又非角色内所要求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助于提高组织功能的有效性,是组织对员工行为的一种期许,同时,它也更是员工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该
努力奋斗的方向。 四、结论
综上所述,老子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主要可以从以上三个层面进行。从总体上来看,其可以很好的弥补了“条例”与“道德”管理的僵硬部分,盘活企业的整体性管理,为现代企业转型带来更多的“活力”与“柔性”,强化企业生存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