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简答题

2024-02-20 来源:好走旅游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简答题

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

(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请就“课程结构”相关内容谈谈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进步性。

答: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涉及的问题,从纵向来看,即怎样依照党的教育分针和素质教育理念来设计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管理职责的分配,以确保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学习的权利;从横向来看,即在每一个教育阶段怎样

有计划地安排儿童的学习机会以及基本标准,以利于每一位儿童的全面的、均衡发展。

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求突破?

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

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3.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4.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小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什么是建构主义教学观?有哪些特点?

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

特点:1. 方法的导引性与支撑性。

2. 学习环境的内容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

3. 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支持反思和自我调控的功能。

4.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共创互动合作、支持双赢的学习文化。

5. 教学情境的浸润性功能。

五、当前的课程改革体现哪些课程理念?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六、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特性?分析这种设置的合理性?

1.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也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2.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

3.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4.这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②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③推进学生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目标是什么?研究性学习内容有哪些?研究性学习的一段程序是什么?

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目标定位:①获得亲自参与控究和积极体验。

②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学生分享与合作。

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⑤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⑥激活各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3.内容:①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上的主要特点。

②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

③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和组织时应该重视的几个方面。

④研究性学习的层次差异性。

4.一般程序:①开设科普讲座,参观访问;②指导选题;③组织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④实施研究;⑤处理结果,撰写报告;⑥交流研讨研究成果。

5.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①进入问题情境阶段;②实践体验阶段;③表达与交流阶段。

6.基本特点:开放性、问题性、社会性、实践性。

7.研究性学习分为两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类。

八、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首先在于我们对“什么是教育”的思考。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所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相互规事实上、对立统一的基本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教育,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2.也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

3.我们不能对“课堂上的收获”作狭隘的理解,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也应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和提升,所经受到的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所获得的感动和鼓舞,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

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 的情愫。这必

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九、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有哪些内容?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3.有效教学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十、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哪几个要素?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否则就无法评价。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以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十一、“自主学习”的四个特征是什么?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十二、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2.当学生在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3.当教学内容能够采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4.为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6.当学生能够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7.当学生被鼓舞或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10.学生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十二、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1.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

2.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3.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

4.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5.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十三、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需要注意什么?

1.校本课程是指为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而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我们恰当地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而“教育与生活”意味着:

①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③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与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教育关照学生的生活,意味着教育关注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并致力于完整的人的发展。

④“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本身也标示出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十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哪些策略将有助于增进教学的效果?

1.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2.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4.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5.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

6.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7.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8.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9.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联;

10.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11.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和错误。

十五、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1.“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像的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集结在客观条件与主观要素的网络关系之中。因此,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社会交流中形成的一种沟通与合作的现象。

2.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①教学是个体发生的过程,它贯穿并渗透了儿童语言发展的全过程。②教学,不管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大都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语言并以此为媒介进行的;③教学尤其训练着一定的认知方式与沟通方式。

3.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一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的过程。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学习共同体”首先是合作文化的环境,每一个成员之间应有更多的合作与关怀。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来发展合作精神。激发道德勇气,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其次,由于“儿童时代是语言学习的时代”、“学习共同体”的最基本目标应当是发展每一个儿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基本的语言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十六、教科书的内容有什么特征?

1.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

3.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与探究。

4.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5.有利于师生互动。

6.体现范例性课题原则。

7.鼓励学生想像和思考。

8.教科书编写留有较大的余地。

十七、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什么?

1.关注考试科目的成绩与关注考试外的学习;

2.关注知识与技能;

3.关注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

4.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5.关注学生的需求;

6.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

7.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8.关注学生的尊严。

十八、教师间交流有什么好处?

1.心理支持——能有人与我们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是一件好事。

2.新想法——我们的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

3.示范合作——我们需要展示给学生,在我们说合作很有益时,我们也在力行我们所倡导的信念。

力量——作为一个集体我们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

减少工作负担——通过分享材料、计划和资料及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

动机——与同事合作可以配合我们试验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支持变革——人们试图单独实施革新时,经济不会发生革新的变化。当教师集体参与时,教育改革会更成功。

十九、你对新课程教学中与“文本对话”是怎样理解的?

教学过程的逻辑就在于它以独特的现实情境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随着教学环境“信息化”的逐步实施,师生得借助于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沟通,达到互织共织。

1.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技术性媒体开拓了沟通的新的难度并且导致质的变化,虚拟的沟通愈益占支配的地位。教学原本就是“人工的环境”,并即借助教学的媒介过程习得“人类本质能力”,发展人格特征。这就是教学的特性。

2.社会的急剧变化往往使表少年游离于家庭与社区之间,孤立于人群之外,减少了直接的共同经验。他们一方面疏于同人们的交际,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对话的要求。

3.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和学校的甄别功能,教学不能充分满足这些要求。而对这些情况,“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才显得更加重要。也就是说,要求教师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自豪感,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教学环境“信息化”与“生活化”。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新课程教学要既源于具体情境又超越具体情境,要为学生提供与文本对话情境,为孩子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撑。

二十、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一)整合教学与课程。

教师、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二)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在教学中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就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三)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本质。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四)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课堂教学应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亮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十一、为什么说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1.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各科资源。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了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2.学生的发展必须依靠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教师必须做好准备以便能给在能力、需要和学习方法诸方面各有不同的学生提优质的教学。

二十二、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的内涵

1、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全面、均衡的原则。

2、各学科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应体现均衡性,而绝不是平均分配。

3、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均衡的原则。

二十三、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

1、从课程职能倾向的维度上,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个体本位或社会本位的价值观,这类价值观在课程结构中体现为课程结构是遵循了促进个体发展的价值取向抑或遵循了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

2、从课程内容遴选和组织的维度上,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知识本位、能力本位或观念本位的价值观。

3、从课程设计和开发主体的维度上,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教师本位或学生本位的价值观。

二十四、课程结构的表现方式

1、描述性方式。是指以文字语言表述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及其各自在学校课程体系所拥有的地位的方式。

2、数量化方式。是指对各种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拥有的地位进行数量化表达的方式。

3、应用性方式。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将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具体展示出来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隐含了前述两种要素各自的比重关系。

二十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十六、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2、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二十七、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二十八、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指导

1、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2、实施研究性学习时,教师的重要工作是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3、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

4、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的目标定位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时段选择不同的切入口,形成不同的操作特点。

二十九、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1、改变学习方式,扩展学习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三十、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

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负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三十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原则

亲历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协同性原则;整合性原则。

三十二、教师在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1、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自己的主要职责在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教育情景,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强迫学生或把学生束缚在书本、课堂的圈子里。

2、教师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掘各种教育资源,重视积累相关材料,不仅能根据课程实施指南实施课程,而且能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和设计过程。

3、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要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做好学校与家庭、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协调工作,善于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支持本课程的实施。

4、教师要积极参与本课程的研究探索工作,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吸纳新知识,改善能力结构,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提高自身素质。

三十三、课程组织的统整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1、学科关系的统整:旨在消除学科分离或界限分明的课程体系中不同学科之间水平关系的学科联络或科际统整。

2、学科内容的统整:科目内部的微观统整,或提纲挈领的把原来孤立的但具有相关性的课程要素加以统整。

3、学生个体经验的统整:从学生个体所获得的经验出发,兼顾学生个体间与个体内结构倾向与功能的个别差异,侧重其态度、动机和兴趣,对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经验的活动进行的统整。

三十四、教材的内涵

1、为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知识体系所勾画的事实、概念、法则和理论。

2、同知识紧密相关的、有助于各种能力形成并熟练的、系统习得的、心理作业与实践作业的各种步骤、方式与技术。

3、与知识和能力体系紧密相关的、奠定世界观基础的、表现为信念、政治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认识、观念与规范。

三十五、教材与教科书的区别

教材是成套化的系列,绝不仅仅限于教科书。教科书是在学科课程的范畴之中系统编制的教学用书,它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无论从教材编制的系统性上,还是从专家或行政权力机构审查的权威性上看,教科书都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或是教材系列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那种将教科书视为唯一绝对的教材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是不恰当的。

在我国,国家有义务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标准化教材,这种教材就是我们正在编制的实验教材。当前,对这种教材的开发是以成套化进行的,即围绕教科书,成套的同步推出教师的教学指导书、视听教材和学生辅助读物等,但更重要的是,新的教材开发政策还鼓励一线教师自主开发适宜的教材。这是因为,教材的本质是在特定目标下,为特定的教师和学生编制的,所以教材归根结底必须由教师自主编制或对现成的教材进行再加工,这是一线教师必须拥有的权利。在此前提下,我们有必要严格的将教材与教科书区分开来。

三十六、自主学习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试。

三十七、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进行评价的内在化。

三十八、教学过程由以下事件构成

1、引起注意和唤起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2、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

3、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

4、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5、促进保持和迁移 。

三十九、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1、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2、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

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

四十、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以下途径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的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和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和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

3、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4、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5、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四十一、学校课程的构成

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个组成部分。

国家课程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目标上侧重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共同素质,内容上强调一致性、共同性、发展性,实施方法上强调强制性,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专家,一般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

地方课程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定。这是一种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本地发展需求的课程,具有区域性、本土性的特点。一般比较侧重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乡土课程等。地方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专家,它一般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四十二、教师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新的评价系统中,应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诊断和反思,注重学生的意见和家长的反馈信息,通过多方力量评价,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改进教学行为的信息,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教师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边系统,它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层次也比较多,既要进行多方面横向比较,又要进行发展性纵向比较;既要进行定量精确评价,又要进行定性模糊评价;既要进行自我评价,又要进行他人评价,以此着力构建全方位动态性教师教学评价系统 。

3、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必须体现其评价工作的民主性,做到教师人人都是评价者,人人都是被评价者,评价的全过程必须是民主性最大限度的认同,必须着力强化教师参与评价的主体意识。

四十三、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的工作环节。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2、设计评价工具

3、搜集和分析反映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