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安全风险管控

来源:好走旅游网
浅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安全风险管控

摘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首先概述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基本概念,接着从入廊管线、施工方式、安全性影响因素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特点,然后探究了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安全风险控制现状及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旨在通过对管廊施工安全风险的研究,为广大城市建设者的实际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促进我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管控

从历史流转、功能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初起建设时,我国整体上比较落后,而建设时间也比这类基础设施在世界上初建要晚了大概125年,其后,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下,我国不断改进城市建设完善程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推动我国成为世界基础设施建设超级大国,而综合管廊的长度里程到2020年达到总长度约1万公里。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概述

在城市建设中,除了表面的建筑主体外,为了保障人们正常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水、电、燃气等能源物质能够安全、准确、快速运输到城市居民所需的地方,需要在城市地下安装地下管线,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就是指有两种以上地下管线集中设置的隧道空间。

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特点

地下综合管廊中的线路需要根据城市基础环境条件、建设程度、居民需求等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考虑,研究国内外的不同类别管廊项目施工建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入廊管线的种类特点

一般来说,综合管廊中常见的入廊管线主要有给水线、电力线、通信管线、热力管道、中水管、燃气管、供冷管、垃圾运输管道、重力污水管、压力污水管、工业排放管道、雨水排放管、通信线路等。 B.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方式特点

其施工方式主要有明挖法、明挖现浇法和盾构法等,一般根据城市气候条件及地理条件来选择,例如对于地质比较松散且地下水不多的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明挖现浇法施工,对于地下水含量比较高且天气炎热蒸腾作用比较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采用盾构法施工,对于地下情况多变、但整体水含量不高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区采用明挖法施工等。 C. 影响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安全性的因素特点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虽然不如外现的建筑主体等工程项目那么一眼就能望见,但却是隐藏于城市地下的重要基础管道通路,而其施工时的安全风险影响因素也有很多,例如人员因素、工程所涵盖物的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以下通过这些因素分析它们对于综合管廊施工安全的影响。 1.工程所涵盖物的因素

本部分影响因素包括施工安全设施、项目设计、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所用设备、管线防堵防腐安装、管线迁移等,若这些因素出了问题,将直接加大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风险。 2.环境因素

本部分影响因素包括气温、湿度、风力、降雨、地质等,若环境恶劣不适宜施工,或环境条件与所选施工方式不合理,则将直接加大施工风险。

3.人员因素

本部分影响因素包括工人的安全意识、工人操作技能水平、工人职业素质、场外人员干涉等,若操作工人缺乏安全意识、或对施工操作技能水平不足、有外来人员干涉损害等问题,将加大地下综合管廊的安全风险。 4.管理因素

本部分影响因素包括管理者组织管理能力、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设备、职业素质培训管理、安全标志、报警仪等,若有管理水平不足或设备失效等问题,将加大企业施工的安全风险。

三、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安全风险现状

管廊工程管理首先需要从施工前期做好地质勘探和综合分析工作,通过专家们的实地考察来确定合理可行的施工建设方案,防范建设过程中的事故风险。而且还应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对区域地下各种设施的情况综合了解,在管线改迁及土地拆迁过程中防止对管线和构筑物的破坏。以工程安全质量为建设核心,确保所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符合城市的抗震减灾、使用年限等标准;以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为重要手段,这也是建设工程是否能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关键步骤;以工期控制为重要管理内容,避免拖延怠工、问题返工等现象的发生,防范不必要的施工风险;以配套设施建设为辅助保障,完善化、规范化的配套设施包括照明、消防、通风、监控和给排水等,能够为地下综合管理建设施工提供辅助性的重要建设保障,防范因其他因素控制不足而导致建设施工受到各种风险影响。 地下综合管廊的安装涵盖电气、消防、城市水循环、给排水、热力管道、燃气通风、管道本体建设等多种设施建设的专业化协同施工,因此要控制安全风险问题具有很大的工作难度。而且,所有的施工材料都需要经过专门的投料口吊进廊中,在有限的空间中,不同工种也具有不同的安全风险问题。在地下综合管廊的有限廊内空间中,浅段和加深段交错分布,地面坡道起落不定,加上材料在进入管廊后还需要做二次运输和安装,共同加大了材料在运装过程中的机械性、碰触性损伤,尤其是大口径管道的多管线施工,更是从工程所涵盖物的因素加大了安全风险。并且,潮湿密闭的地下空间加大了施工过程的难度,若在通风、照明和监控等设施建设和安装上不到位,将可能直接导致人员中毒、施工者窒息、管道火灾、漏电触电等事故。而且,对那些需要在前期做登高作业的项目,例如电气、消防施工前期的高处配管和铺设桥架,都有高处坠落安全风险。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安全风险控制受到很多施工特性的影响,例如多种设施专业化协同施工,施工材料投料难,材料在管内运输易损坏,地下空间难施工,高处作业有坠落风险,深基坑变形,承压水突涌等问题。这些特性不仅加大了安全风险,也让安全风险管理更具挑战性。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以下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四、基坑围护结构安全风险控制

在南方城市如上海的综合管廊工程大多采用明挖法施工,则必然出现基坑围护安全风险,管廊结构局部区段如过河段,则必须于河流湖泊河床下通过,此处的基坑深度基本上都要达到十多米,甚至将近二十米,如此深基坑必然大大增加安全风险,存在基坑围护变形、渗水、管涌、基底隆土,承压水涌出,甚至基坑坍塌等安全隐患。故必须采用有效的基坑围护方式,包括重力式搅拌桩挡墙、地下连续墙、桩列式挡墙等作为围护墙钵,基坑内部加设多道内支撑形成立体围护支撑体系等施工围护方案,增强基坑的稳定性及坑内作业的安全和便捷;深入研究承压水特点,制定可靠安全降水方案,确保基坑安全。

五、地下综合管廊安装施工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A.标准化的管道安装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一般还会设置供操作人员做检修的检修口、管线安装的吊装口、监测管线及其中能源运行状态的监测系统等装置,这些管线通路和配备装置在城市建设者的统一规划和设计下,共同建设成为居于城市地下,但为人民生活提供能源通路保障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这些管道,应当以“无危则安,无缺则全”的安全理念来进行安全风险管理。 B.控制人员因素

施工管理首先要抓工程建设各方的责任心,其中人是关键因素。一方面可以通过环境中的安全标示、警示提醒等方式,提升施工人员对于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并在安全培训中提升施工人员对于防范安全事故的知识储备和认知处理,训练其在发生安全事故后的处理能力。实现岗位工作对应责任制,以有效的奖惩和追责措施来对人员的安全性操作和施工进行规范。 C.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为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安装施工的安全,可以通过保障施工各方面的防护安全,即从施工的设备、设施建设或施工工艺等方面防范事故发生,并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期准备,例如工人的防护服、施工防护栏、设备自动断电程序等。这样,如果工人有操作失误,或者设备发生故障,也能防止劳动者受到伤害,达到防护安全。推进各项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新材料、高性能材料的发展,借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来防范风险问题。目前的地下综合管廊一般的设计寿命是100年,这既要求管廊的建设技术要能够保护管线,并且防范风险灾害的发生;也要求对管廊内只有几十年使用寿命的管线进行新材料研发。让地下综合管廊能够在先进的监测技术、施工技术和建设材料下,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低风险的运行,也实现防范地下综合管廊各种风险的目的。 D.加强工程管理

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地下综合管理工程项目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也给参与建设各方带来不同程度的各种风险。因此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则来做安全风险控制,避免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工程所涵盖物的不安全状态,需要从施工管理上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有效的施工管理能够激发各方建设人员的责任心,更好的保障施工的技术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并以对安全风险的警醒态度来为保证施工安全提供组织措施。杜绝管廊机电施工中“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火灾”与“中毒与窒息”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结语

地下综合管廊也将继续发挥其作为城市地下重要管道枢纽的作用,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建设施工时,应当针对管廊特点,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针对具体的风险问题及建设项目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一定能实现安全事故“零”目标。 参考文献:

[1]综合管廊安全运维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研究[D].许高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技术标准应用研究[J].杨树才.现代隧道技术.2014(02)

作者简介:姜金标 男 上海 汉 本科 工程师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施工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