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试讲稿
一、复习导入
整理文章顺序
二、精读课文
师:知道老师读哪一部分时,脑子里会出现“美”一词吗?
生(读):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师:对,老师在读作者描写路上的景象时,觉得是美的。我们知道,一切美景都在于具体景物的美。看看,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映出红、油桐、沙土、溪流。
师:作者是如何描写映山红的美的?
生(读):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师:知道“精神”是什么意思?
生:旺盛。
生:鲜艳。
生:比盆栽的更美。
师:作者如何描写油桐花的美?
生(读):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师:你读出了油桐花的什么特点?
生:很多。
师:你从哪儿读出了很多?
生:这儿一丛,那儿一簇。
生:一丛,一簇,让人感到花儿到处都是,开得特别旺盛。
师:作者如何描写沙土的美?
生(读):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师: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别处的沙土一般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的。
生:黄的。
师:而这里是——
生:粉红色的。
师:作者如何描写溪流的美?
生(读):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师:知道“时而”是什么意思?
生:有时。
师:对,时而就是有时的意思。请把时而换成有时,再读读描写溪流的句子。
生(读):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有时宽,有时窄,有时缓,有时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师:仔细看句子,想一想,作者描写溪流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在讲述着什么时而变化着。
生:山势时而在变化。
师:溪流宽时,山势就会——
生:宽。
师:溪流窄时,山势就会——
生:窄。
师:溪流缓时,山势就会——
生:平坦。
师:溪流急时,山势就会——
生:很陡。
师:怎么样?读着作者描写路上的情景,你的脑海里是否也一样出现“美”二字?
生:会。
师:美就美在有了漫山的映山红。读——
生(读):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师:美就美在有了旺盛的油桐花,读——
生(读):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师:美就美在这里的沙土与众不同,读——
生(读):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师:这样的映山红,这样的油桐花,再加上这样与众不同的沙土,那将是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呀!读——
生(读):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个别读、齐读)
师:美乎?(指着板书:美?)
生:美也!(将“?”改为“!”)
师:如此美的景色,如此美的语言,要是背下来,那将是更美的事?
(三分钟背诵)
(学生齐背,不能熟背的看着朗读)
奇乎?奇也!
师:大家想想,老师读了哪一部分,脑海里会出现“奇”二字呢?
生:读描写“内洞”的部分。
师:请大家齐读第6自然段。
(生齐读)
师:能说说内洞的特点吗?
生:黑。
师:读读你能读出内洞黑的特点的句子。
生(读):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师:这还真黑呀。简直就是伸手——
生:不见五指。
师:内洞还有什么特点?找出句子读一读。
生(读):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师:虽暗,却能感觉到内洞相当宽广。想象一下,可能有多大?
生:有十几个教室那么大。
生:有我们的操场那么大。
生:有我们这幢教学楼那么大。
师:听出来了。内洞的特点除了黑,还很大,但这“大”的特点是大家的一种猜测、估计。看看,这内洞还有什么特点?
生:奇。
师:读读句子,谈谈见解。
生:(读)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
师:哦——,知道汪老师为什么“哦”了一声?
生:知道为什么叫双龙洞了?
师:为什么?
生(读):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师:真是奇呀!还有吗?
生(读):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有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一一指着学生,让其他学生想象石钟乳和石笋的形状像什么。)
师:大胆想象,这是什么?
生:猴子。
生:大象。
生:小狗。
师:同学们猜测的是像动物,除了像动物,还像其它的吗?
这是什么?
生:神仙。
师:对,可能是神仙——
生:铁拐李。
师:可能是神仙——
生:托塔李天王。
师:可能是神仙——
生:如来佛祖。
师:除了神仙,还有可能是其它的吗?这又是什么?
生:大盘子。
生:小树。
生:百宝箱。
师: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可谓是——
生:变化多端。
师:知道“变化多端”是什么意思吗?
生:形状的变化很多,千姿百态。
生:石钟乳和石笋的形状非常丰富。
师:对,除了形状变化丰富,颜色还——
生:各不相同。
师:颜色各不相同,就是——
生:颜色各异。
师:形状如此丰富,颜色也如此丰富,难怪作者说——
生(读):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师:奇乎?
生:奇也!(把“?”改成“!”
四、洞口
师:请看洞口。你有什么感觉?
生:大、高。
师:还没把重点词说出来。
生:很有气势。
师:哪个词能说明有气势?
生:突冗森郁。
师:你怎么理解?
生:形容树木高高突起,枝叶茂盛。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突兀不是指树木突起:而是指山峰高耸的样子。
师:完全正确请你们把气势读出来!(指名读)
师:的确很有气势!
五、外洞
同学们进洞吧。你又看到了什么?有何感觉?
生:非常大。我还知道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不觉得拥挤。
生:其实就是进一步说明大。
师:说得太棒了!你看到这句话会想到哪些课文?
生:《参观人民大会堂》、《太阳》、《鲸》。
师:这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大?
生:列数字的方法。
师:叶老先生还用了其他的说明方法吗?
生:还用了打比方。
师:请你找出来,好吗?
生:“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生:“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也是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的。
师:这么大的外洞,怎么把它读出来呢?
(生非常自觉地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