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

2023-09-15 来源:好走旅游网


项目编号: 项目类型:( A )A.个人 B.集体

湖南科技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

项目登记表

项目名称: 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 对应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任课教师: 黎永鸿 系别年级: 计算机系08级 专业班级: 通信0803班 项目负责人: XXX 学号: XXXXXXXX 联系电话: XXXXXX

2010年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填 表 说 明

一、本项目登记表请用A4纸打印,字号格式学生不得随意修改,于左侧装订成册。 二、封面上方的项目编号学生不填(打印时勿删)。 三、项目类型。个人项目填A;集体项目填B。

四、项目名称。在已公布的社会实践调查选题范围内,按具体调查内容自行设计。 五、对应课程,即该学期所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六、项目负责人。个人项目填写本人;集体项目必须有负责人一个,成员应以5人为上限。

集体项目记分按排名先后依次递减。

七、项目组成员基本信息。个人项目填写本人;集体项目除填负责人外还填写其他成员信息。 八、选题意义、实施方案及过程记录按社会实践调查情况如实填写。 九、项目成果正文。必须采用打印稿,字数不少于3000字。 十、附属材料。可以使用照片等材料。

一、项目组成员基本信息

序号 1 2 3 4 5 6 姓名 性别 学号 专业及年级班级 分担的工作 得分 附项目组调查报告评语

分别从选题论证、项目实施过程、项目成果等方面的评价和意见(教师填写) 二、选题意义 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民族、文明中,为什么只有中华民族、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多年?主要就在于它的文化。是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文化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在空间上整体地看问题,整体观;在时间上变化地看问题,发展观;而且透过现象,寻找本质,深入地辩证地来看问题,本质观。当代大学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使当代大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二、使当代大学有一种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三、使当代大学生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四、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继承下去。 1

三、实施方案

方案一:与大学同学进行探讨。 一、进一步深刻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报刊资料、新闻媒体、网络媒介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二、与同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从身边的大学同学当中了解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三、分析中国传统现状的原因。 把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与看法分门别类。看同学们是否认识全面、态度正确、观点多样。 四、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在大学生校园的契合点。 分析同学们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校园文化的结合点,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 方案二:利用网络查询资料,发起调查投票。 一、利用网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各地的存在现状 二、分析投票数据,归类比较。 三、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家影响的程度及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的态度。 四、过程记录

2

分次分阶段记录。包括社会实践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及分工等。 第一阶段,2010年7月1日——7月2日在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报刊和书籍。 第二阶段,2010年7月2日——7月29日在去广东的那段时间,沿途仔细观察广东各地的各种事物中包括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传统文化在在广东的传承情况,调查广东地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第三阶段,2010年8月4日——8月11日,在以投票网站发布自己的调查问卷,广泛收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出路的看法。 第四阶段,2010年8月28日——9月1日,和湖南科技学院各系的同学进行广泛的交流,调查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收集学校的活动资料,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存在方式。 第五阶段,2010年9月2日7月1日9月3日,在学校整理各项数据,得出结论,写出调查报告。 。 五、项目成果正文(可以是调查报告、论文、访谈录等形式)

3

前言 现在一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们就会想起《功夫熊猫》,《长今吟》,中韩端午节之争,海外“孔子文化”的热潮等等一系列的中国传统文化。自 19 世纪中叶特别是 “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 我们已经历了几次对传统文化的省察和反思。但是一百年省察和反思的结果, 却是把中国近代落后的板子在了传统文化的身上, 传统文化承担了中国近代落挨打、 积弱积贫的一切责任, 于是, 蔑视、 嘲笑、 批判 否定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就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流思潮。但事实是, 这种情绪化、 非理性化的行为除让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空前的摧残破坏外, 还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成千上万匪夷所、 滑稽可笑的人和事, 留下了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这个民族去思考去反省的问题。进入 90 年代, 中国政府作出了弘扬民族文化以振奋民族精神的政治选择, 我们这个民族开始以理性的心态而不是情绪化的心态再次反思我们的民族文化, 一百多年前先辈们提出的那些最基本的问题又再次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当然, 对待传统文化, 需要我们辩证地看, 并非一切都好, 一切都具有现代价值, 它有精华, 但也有大量封建糟粕的东西,如权力崇拜、 个人崇拜, 封建等级观念, 专制主义、 个人迷信、 封建家长制、 闭关锁国、 践踏知识与人权、 任人唯亲, 唯书唯上, 官本位, 皇权思想, 依附性人格, 缺乏国民、 公民意识,缺乏民主、 法制观念, 缺乏创新意识, 缺乏科学精神, 重农抑商, 重义轻利, 重群体轻个体, 反对竞争, 轻视效率等等。这些都是封建落后的东西, 还对我们当今的社会有很多负面的影响, 需要我们去判断去甄别去筛选去批判, 但过去那种对传统文化不问青红皂白, 一概怀疑、 否定和批判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而当代大学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太对则是关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亡与繁荣,而大学校园这个文化传播与创生的产地更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摇篮。

调查问卷 一、你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 1.很重要 2.有一些作用 3.可有可无 4.有消极作用 5.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选项 百分比 很重要 55.7% 有一些作用 44.3% 可有可无 0 有消极作用 3.2% 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3.4% 二、对于传统文化的现状,你认为: 1.势力仍然很强大 2.还有影响 3.很难判断4.正在消逝 5.已荡然无存 选项 百分比 已荡然无存 0 正在消逝 42.3% 很难判断 10.3% .还有影响 44.3% 势力仍然很强大 23% 三、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如评剧、豫剧、秦腔、黄梅戏、粤剧等),你 1.非常喜欢2.可以去看看 3.不感兴趣 4.非常讨厌 选项 百分比 非常喜欢 7.7% 可以去看看 42.3% 不感兴趣 43.3% . 非常讨厌 6.7% 四、对传统文化的未来,你觉得: 1.很乐观 2.比较乐观 3.很难说 4.不乐观 5.很悲观 4

选项 百分比 .很乐观 2.3% .比较乐观 23.7% .很难说 47.7% 不乐观 26.3% 很悲观 0 五、有提案把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对此你: 1.非常支持 2.比较支持 3.不表态 4.不赞成 5.反对 选项 百分比 六、对仁、孝、忠等传统道德,你所受的教育: 1.自小耳濡目染54% 2.课外书上有看过 41% 3.难以判断 0 4:被教育是过时的东西0 0 选项 百分比 自小耳濡目染 59% 课外书上有看过 35% 难以判断 11% 被教育是过时的东西 0 非常支持 33.3% 比较支持 36.7% 不表态 16.7% 不赞成 10% 反对 3.3% 七、对于古代经史子集,你 1.爱不释手6% 2.偶尔翻阅79% 3.敬而远之13% 4.深恶痛绝2% 选项 百分比 爱不释手 5% 偶尔翻阅 48.3% 敬而远之 36.7% 深恶痛绝 10% 八、四大文学名著,你: 1.都多次看过 2.都看 3.看过其中一两部 4.都没看过 5.没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 选项 百分比 都多次看过 3.3% .都看过 10% 看过其中一两部 60% 都没看过 36.7% 没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 0 九、对于北京奥运会中国印会徽,你认为: 1.完美地代表中国 2.有传统韵味3.一般 4.老土 选项 百分比 .完美地代表中国 10% .有传统韵味 70% .一般 20% 老土 0 十、“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现在: 1.一直是我的理想% 2.我会考虑 3.别人的事 4.已经过时 选项 百分比 一直是我的理想 40% .我会考虑 26.7% 别人的事情 23.3% 已经过时 10% 十一、对某一门传统艺术,如书法,你 1.精通2.大致掌握一些3.学过点皮毛4.一点不懂 5

百分比0.60.40.20百分比.精通大致掌握一些学过点皮毛一点不懂 十二、世界华人对中国认同,你觉得最重要的因素是: 1.民族 2.国家 3.文化 4.其他 百分比60%40%20%0%民族国家文化其他 百分比 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被调查的学生面广泛,同学们的反映多样,在一部分学校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身影少见,尤其是在理工类的学院这种情况更是普遍,在文史类的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好一些。但是有一点是可喜的大部分人都意识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对于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性,但这种文化应该是何种文化却是没有界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还有待探索。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 必须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在尊重和肯定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不能脱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并非指死的过去的东西, 而是指活的现在的东西, 是指对后世有价值有影响有作用有益的东西, 是一个动态系统。中国要实现现代化, 只能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出发, 否则现代化便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中国特色就是中国要实现现代化, 必须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在尊重和肯定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不能脱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并非指死的过去的东西, 而是指活的现在的东西, 是指对后世有价值有影响有作用有益的东西, 是一个动态系统。中国要实现现代化, 只能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出发, 否则现代化便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6

探讨会 通过和同学的探讨交流,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进一步的理解,其实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缺乏了解,感觉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生力,和现代文明有种脱节的存在。但是一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同伴们很多时候会谈到《功夫熊猫》,《大长吟》等等在国外越演越烈的中国文化传统热,还有中国和韩国的端午节之争,海外孔子文化热,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以一种热潮的方式在海外上演。而我国的继承情况却是很生涩,很多同学不想谈论中国传统文化。 探讨会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必定是我们大学生,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必定会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再只是那些学者的生涩研究,她需要通过娱乐,通过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通过与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结合走向大众。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 对一个民族来说, 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它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 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 那样: 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 主要是经济实力、 技术实力, 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 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 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 而中华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全球化的滚滚浪潮, 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 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 归宿感的最后一道壁垒。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 可能会亡国; 但是, 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 就要亡种, 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 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 日本人的唯一标志。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民族心理、 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 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民族性的消亡, 只有那些既能够适应全球化, 又能够保持自己民族特色 7

的传统文化才能够存在和继续发展,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反过来说, 越是世界的就越是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 保持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立性, 确认传统文化的民族身份就显得日益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真、 善、 美的人生境界, 它所注重的是生命的存在问题、个人的德行问题、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 因此, 它是生命存在之学、是道德践履之学、 是理想人格之学、 是内圣外王之学、是安身立命之学、 是人生智慧之学。如关于对待物质利 益的态度, 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 认为富与贵, 都是人们所希望得到的, 但是, 对待物质利益,不可放纵欲念, 没有节制, 而要做到 “欲而不贪” , 要掌握中和适度的原则, 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 更不能见利忘义, 损人利己。传统文化给我们提 供的是一种大思想大智慧, 它认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短暂的, 生死、 富贵并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而道德学问的提升、人生境界的升华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 传统哲学把立德、 立功、 立言作为人生 “不朽”的三件大事, 把 “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作为人生值得忧虑的大事。主张道德自律、修身养性、 慎独, 它要在纷繁多变的世界中寻找一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 要在功名利禄、 醉生梦死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孔颜乐处” 。在传统文化看来, 只有寻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本, 才能实现平治天下的宏伟目标, 因此, 我们说, 传统文化不在于 一 种 有 限的、 狭隘的功利之用, 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 人生之大用, 它对于慰藉人的心灵, 变化人的气质, 涵养人的德性, 纯洁人的情感, 提升人的精神, 开阔人的视野, 都有极大的帮助。 总结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的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由于他们在校期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专业知识(很多高校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很窄),除了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较少受到有关人文学科多方面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不少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知之较少,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特别是缺乏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的熏陶,致使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有所下降。许多理工科大学生毕业后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可以说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和大学生的修生养性结合起来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培养我们传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走的更远,我们的民族才能更加有凝聚力,我们的国家才能有立于不败之地的的力量。 8

六、附属材料

附属材料目录:(如摄影照片、实物原件等) 序号 1 材料名称 陈丛耘,孙汝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朱建良.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2). 1 数量 学报 类型 2 3 4 5

1 学报 材料粘贴处: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