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灵山古刹,游凤凰山峦; 礼观音圣像,览洛河风情。” 香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原第一古刹---宜阳灵山寺。灵山寺又名报恩寺,报忠寺,玉泉寺、悬泉寺等。坐落于灵山主峰山腰,全寺因山而建,背依灵山,面临洛河,不仅以山清水秀、建筑精美遐迩,还以其历史久远、香火鼎盛和白马寺东西呼应,称为姊妹寺。白马寺作为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而作为其小妹的灵山寺,其始建年代却是个谜。据《宜阳县志》和现存碑刻所记:灵山寺扩建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而始建年代,则不应晚于唐武周时期,距今至少1300余年的历史。亦可能在汉魏间,为白马寺创建后向周边辐射最早的寺院之一,距今1800年左右。
关于“灵山”的来由,民间相传是周灵王葬于此的缘故。也因为此山跟当时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灵鹫山非常的相似。因而得名。灵山又名“凤凰山”,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四灵兽(凤凰、麒麟、龟、龙)之首。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自古以来就是传说中最重要的吉祥神奇之物,据说凤凰能火中再生,象征美好、才智和吉祥。在佛经中,被称为“涅槃”。灵山主峰两侧与次峰之间的岭脊自然下凹,形成优美的弧线,状如凤凰展翅,翩翩欲飞。
木牌楼前
我们眼前的这条公路是安虎公路,这里距宜阳县城7公里,洛阳市30多公里。这座牌坊是一个三门四柱七顶的木牌楼,它的等级仅次于北京故宫。大家知道,只有在皇宫才能是九顶,寺庙即使等级再高也只能是七顶。木牌楼上“灵山圣境”这四个字是由我们中国当代艺术大师欧阳中石先生所写。
广场东边为佛香街,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佛教文化一条街。总面积10050平米,共两条街,四排房子,近400套店面,主要经营佛事用品、旅游纪念品、特色风味小吃等项目。等会出来有时间大家可以进去逛逛。
佛家讲“心诚则灵”。希望大家都能够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跟我一起进入寺庙,相信现在的灵山寺一定会带给您更多的灵气。 景区入口山门
这座山门位于景区中轴线上,大门采用清代仿古建筑,黄瓦覆盖,在古代,黄色的琉璃瓦有在皇宫和皇家寺庙才能使用,说明此门等级之高。设有三门,中间大两边小,象征佛教“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何为“三解脱门”,就是告诫世人放下功名、利禄、情欲三种非分之想,进入佛门净地,学习佛法,慈航普渡,解脱世间困厄。 观音广场
我们通常讲“入乡随俗”,当然,寺庙也有寺庙的讲究。到了这里,我们也要遵循佛教上的一些礼仪。首先,我们要做到三戒:戒口、
戒心、戒行为。戒口是我们到了这里,就不要讲一些粗话、脏话和一些对佛菩萨不敬的话。戒心是我们要将来此之前一些工作上、生活上的琐事暂且搁置下来。保持一颗清净之心,静静地跟佛菩萨对话。戒行为是我们来到寺庙里,三尺头上有神灵,大家不要去吸烟,因为佛菩萨接受的是香火,而不是人间“烟火”。另外,我们也不要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进大殿的时候,男士先跨左脚,女士先跨右脚。千万不要去踏门槛,因为门槛相当于佛祖的肩膀。此外,墨镜要摘掉,希望我们能正视佛菩萨,而不要带有色眼镜去观望。帽子、伞也要合起来。寺庙向来是清净之地,所以我们也不要大声喧哗。
我们眼前的送子观音像总高度为69.9米,其中底座共三层,第一层高8米,其余两层高4.7米,莲花座高6.6米,法身39米,已经成为洛阳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观音两侧分别侍立善财童子和龙女,那么送子观音是怎么出现的,相传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举行庆贺会。 五百人在赴会途中遇一怀孕女子。女子随行,不料中途流产,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女子发下毒誓,来生要投生王舍城,食尽城中小儿。后来她果然应誓,投生王舍城后生下五百儿女,日日捕捉城中小儿喂之。释迦牟尼闻之此事,逐趁其外出之际,藏匿她其中一名儿女。鬼子母回来后遍寻不获,最后只好求助释迦。释迦劝她将心比心,果然劝化鬼子母,令其顿悟前非,成为护法诸天之一。 又名“暴恶母”、“欢喜母”。在中国民间将她当作送子娘娘供奉。在佛寺中,造像为汉族中年妇女,身边围绕着一群小孩,手抚或怀抱着一个小孩。展现了观音的慈悲与博大情怀。三层底座分别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内
容:一层是化身,展现观音三十三应身,是游客体验朝拜的场所;二层是杨柳、千手、送子、丰财四观音;三层是大悲咒观音八十八像,四周供奉观音。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信仰在中华民族可谓妇孺皆知,影响深远。洛阳灵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庄严菩萨道场,弘扬大士圣德,乃广纳群言,发起建造灵山送子观音露天立像,供诸众瞻礼或福,得大吉祥。
自古以来,灵山以“灵山八景”和“灵山六绝”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香客。灵山被人称颂的八大圣景,即:悬崖垂绣,仙掌石栖,庆去洞布,翠停息机,孤峰远眺,山拟鹫岭,洛溪众环,涧号泉鸣。 “灵山六绝”:寺门向北开,山门城楼状,碑刻墙上挂,僧尼同院住,彩胡脸上现,鸟柏满山见。请大家同我一起,慢慢的揭开灵山的神秘面纱。 山门
我们眼前的山门是单檐歇山顶,形似城楼,高约4米,方约100米,重修于康熙十年(1671年),1980年重修,下有洞门,为寺院原来的山门,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灵山寺”匾额嵌于正门上方。穿过东门在山门的上方可以看到“雨时行”三个字,这是居士们对灵山灵验的真实写照,同时又折射了虔诚信使们的美好心愿,这三个字怎么念都可以,雨时行,行时雨,都是祈求佛祖保佑、法雨广布、给人带来福气、平安之意,也可以理解为愿佛祖保佑好雨知时节,适时适
度下,这才是雨时行的真正意义。里面供奉四面观音,她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时时保护着世人。墙壁的四周有16幅壁画,是她的各种化身,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据说围着慈悲阁顺时针走三圈,代表时来运转,可以消灾去难。 钟楼、鼓楼
山门两边是新建的钟楼,鼓楼。大家都知道“晨钟暮鼓”,认为白天敲钟晚上击鼓,其实不然,不论早晚,寺庙都既要敲钟又要击鼓,所不同的是,早晨是先敲钟后击鼓,晚上是先击鼓后敲钟。常规的是每次紧敲18下,慢敲18下,不紧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复两遍,共108下。中间各念两句经文。之所以是108下,就像我们的念珠是108颗,台阶108级,是因为,佛家讲,人有108种烦恼,而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贪、嗔、痴。敲击108下相当于是走过了佛教中所讲的108个法门,从此以后,人的烦恼都抛之脑后。
来到寺庙里,都要去给佛菩萨上香。那么究竟为什么呢?“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我们大家知道,人跟人沟通最初是通过气--语言,时间长了,是通过心--情感。而人跟佛祖沟通确实要通过香火的,只有通过缕缕清香,佛祖才会知道我们此行有什么目的,希望佛祖帮助我们办成一些什么事情。“灯到佛明,香到佛知”。所以在烧香之前,要点灯,灯相当于是佛菩萨的眼睛,当你点亮了两个莲花灯,就相当于点亮了佛祖的眼睛,让他看到我们的到来。它也是智慧之灯,长寿之灯。自己的香要在自己的灯上点,取其意为香火不断。我们在庙里请的灯香及任何护身佛,法器,布施的每一分功德,都是为自己
及自己的家人种下了福田。 天王殿
现在映入我们眼前的是天王殿,始建于明,清康熙五十四年重修,1981年落架大修。进入殿内首先看到的是弥勒佛,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事,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人。来到寺庙里,我们所见的佛一般都是大肚弥勒佛,他常持一布袋乞食,并口诵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他面带微笑,告诉我们。作为人道,注定苦乐参半,所以我们开心的时候和不开心的时候都不要太过于执着,因为一切都是暂时的。注定跟浮云一样转瞬即逝。
东西两边分别坐的是四大天王。分别主管的是一年四季的风调雨顺。
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佑众生,护持国土\".居须弥山黄金地,身为白色,手持琵琶,职调。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居须弥山琉璃地,身为青色,手握宝剑, 职风。、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居须弥山白银地,身红色,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或蛇。职顺。
北方多闻天王:又名毗沙门,“多闻”多识,以福德名闻于四方。居须弥山水晶地。身为绿色,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职雨。
在房后这个匾额上,我们可以看到“慈航普度”四字,是清道光十八年(1838)二月由宜阳、嵩县两县信士们敬献的。它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只要真心拜佛就能得到佛祖的保佑,度过苦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千年银杏树
此刻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挂满红色许愿条的树,这是一颗白果树,学名银杏树,身粗3围,高约35米,属落叶乔木,果仁可吃,也可入药,木质细密,可供雕刻,是我国特产,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是我省重点保护树种,这棵树有两个奇特之处,一是怀抱子,二是身上有疙瘩和乳状的东西,常言说千年疙瘩万年母,母抱子,子扶母,相互依托,互相成长,怀抱子更加适应了广大信众求子很灵的心愿。到灵山拜佛,顺拜此树可以子孙兴旺,辈辈发达。据说山门前边的那颗银杏树与这棵是夫妻,树根本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它为了守护整个寺院,甘心折掉一枝树根,跑到山门边上。所以现在我们看起来山门的那颗比较小。 玉佛殿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玉佛殿,又名大悲阁、中佛殿,殿为飞檐歇山顶式样,属金代建筑。殿内原供奉观音像,后被毁,现供奉的是1992年由傅作义将军之侄媳从缅甸迎请回来的三尊玉佛,中间释迦牟尼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这三尊佛像目前是我省最
好的。在墙壁的四周挂有24副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详细的记载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一生所历。
大殿后边坐的是韦陀菩萨,它是释迦牟尼的护法神将,所以正对着大雄宝殿。我们经常所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也就是我们到了一个寺庙中,如果一个僧人也没有,只要看韦陀菩萨手上的金刚杵,就知道这个寺庙是什么等级的寺庙。金刚杵总共有四种摆放姿势:一种是扛在肩上的,就像五台山上的“菩萨顶”,说明这座寺庙是皇家寺庙,至高无上;一种是杵在地上的,说明这座寺庙是子孙庙,我们可以在这里烧香拜佛,只是不供香客们吃住;还有一种是斜搭在胳膊上的,说明这所寺庙可供短暂的吃但是不管住;最后一种像我们眼前这样,横放在胳膊肘上面,说明我们这座寺庙是一个十方庙,既可以在这里吃,又可以住。以后我们看了韦陀菩萨,就一目了然了。
最值得我们称赞的是殿后墙壁上镶嵌的“南无阿弥陀佛碑”和“灵山寺游记碑”,这是全国极少有的,可称为三绝,三绝是有和尚撰文、和尚书写、和尚刻石。 万善桥
参观完这两幅碑文,我们来看一下眼前这个七级四面石塔,它高约7米,方约0.7米,有九块构建组成,第一块为塔基;
第二块为四面状,每面刻一龛,龛内造四罗汉像;第三块为圆盘;第四块成四面状,南北两面各刻一龛,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像,其余两面刻塔铭;第五块凿作四坡状屋面形;第六块为四方柱,每面刻一佛;第七块为圆盘形;第八块为四面方柱,每面刻一佛龛;第九块为塔顶,四面状,每面刻为三角形。计全塔共刻有佛、菩萨、罗汉像三十余尊。我们可以看到石塔上30尊佛像个个油光发亮,不知经过多少游人香客抚摸过。据说抚摸这些佛像可以祈福消灾,身上哪个地方有病,就触摸佛像那个部位,可包治百病。香客们把这些佛像称为“摸摸爷”。这座塔大家看看不是一个年代的,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后由热心居士拼凑而成,进寺游人香客大都要在此焚香叩拜,抚摸消灾。如果有兴趣,不妨一摸,有病治病,无病健身。
前面这座拱形的桥叫万善桥,取意万善同源,所有信众要通过万善桥才能到佛祖处,否则被认为是心不诚,引意为要多做善事、好事,才能真心拜佛。 大雄宝殿
穿过万善桥,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们这座寺庙中最重要的一重大殿大雄宝殿,“大雄”是人们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说他巨大,大无畏。首先我们看这一块石碑(道光年间),看似普通,多年来给人留下了不解谜团。此石被人称为是预报天气石。有经验的僧人头一天
看石的变化,可知未来三天内天气情况。有水印是引起,水印散开有风,中间出水要下雨,水流的多少可知雨下的大小,很准确。请了一些专家来解释,目前还解释不清楚,比较一致的猜测是可能与洛河水以及山脉是水上石结构有关系。
大殿重修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重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飞檐歇山顶建筑,在我国大部分寺庙,大雄宝殿里坐的是横三世佛。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而在我们本座寺庙中。殿内佛坛上供奉的是三身佛:正中间坐的是佛的法身像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凝聚所成的佛身;左侧是佛的报身像卢舍那佛,体现修成佛果而得到光明智慧;右侧为佛的应身像释迦牟尼佛,体现为教化僧徒和普度众生而感应显身。这几尊泥塑作品均系明代作品,体态端庄,面容安详,造像艺术精湛,据说三尊佛像的原胎,是用周灵王墓上的三棵大柏树就地雕成的。堪称国内保存最完好的艺术珍品。最珍贵的地方是佛像均有类似祥云、灵芝形状的彩胡,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极其少见。这也是灵山寺与其它寺院的不同之处。灵山佛像留胡须有二种说法:一种是佛教发源地印度,佛像多留胡须,佛教传入中国后,早期塑像保留着古印度的造像风格;另一种说法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民间盛传,明末,李自成进河南时,到处拆寺毁佛,而李
自成的母亲非常信佛,特别是一僧人告知她说李家强占别人风水,将来要瞎一只眼灵验后,李母更加信佛。但李自成攻开封、洛阳时和尚们是股劲敌,导致李的部队伤亡很大。李见和尚就杀,见佛像就毁。一天,李母梦见佛祖托梦说,挂胡子的佛像不能毁,否则李自成将无葬身之地,李自成遵照母亲的训示,才使灵山佛像保全。实际上是李母偷偷派人画上去的,这只是个传说而已。佛像彩胡是泥塑时就有的,它告诉人们佛祖可以送福气给大家,同时告诉人们佛像面北,也是男性身材,这样的佛像应该在武皇之前就有的。这一传说有史料依据,李自成之父救了江南不过五,强占别人风水,其儿媳扎瞎老苍龙一只眼,李自成组织人在宜阳和嵩县交界处开过金矿和银矿,并把部分财宝存在宜阳县某个山头下。究竟哪种说法合理,千百年来无从考证,也成为灵山的一个千古之谜,大雄宝殿的大件均为800年前金代建筑,是研究800年前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 碑刻墙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灵山寺内有名的碑刻墙。据考证,建墙时间于明末,当时灵山主持负责修建的。镶嵌着历代名人骚客的诗文碑刻28幅,其中有民国总统碑1块,明尚书碑3块,兵部尚书王帮瑞2块、吏部尚书李文1块,省长碑8块,县级碑13块,其余为名士所写。最值得称道的是叶秉敬的《灵山酌水赋》,其书法可谓当代行
书书法字贴,行云流水,其文章文辞华丽,可称双绝,是书法爱好者临摹与学习的宝贵资料,也堪称灵山寺镇寺之宝。《灵山酌水赋》大意是我到宜阳县检查工作完毕,宜阳县令牟道行及周边15个县令邀我到灵山看看,写下点东西。我感到他们很真心,便一同到灵山。聚会时他们喝酒,我喝白开水。在我的诱导下,大家共饮白开水,喝得都很开心。天快黑了,我们又到洛河上划船,相互对诗说词,有的还放声歌唱,尽兴后弃船而归。叶秉敬文化功底深厚,写酌水赋其深意为:茶禅之道的精神,体现了大乘佛教悲智双运、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真谛。每一个人都是一片茶叶,只有投入沸水,将小我提升为大我,将大我转化为无我才能为社会奉献一切。 藏经阁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藏经楼,又名千佛殿,明代所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为硬山式二层建筑,上层为藏经室,珍藏有佛籍圣典300余册;下层是灵山寺方丈做法、讲经和居住的地方,平安佛供奉于此,讲到平安佛,这里有一个现代的故事。平安佛镏金佛是河南省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秘书长王秀成先生从泰国请回的。1993年10月王先生出访东南亚,在泰国孤儿院捐款后,泰国慈善团体为表谢意赠送镏金平安佛像。在飞机起飞到长沙上空时,飞机颠簸摇摆,机组人员无计可施,即决定返航检修,飞机在
颠簸中返回。谁知,脚架又放不下来,在飞机场盘旋了二十多分钟,无法着陆,大家都十分焦急。这时一位年老的乘客突然郑重提示,把佛像扶正托起,飞机马上恢复了正常,安全于郑州着陆。后经省佛教协会同意请放在灵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