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4-06-07 来源:好走旅游网


类别:小学数学

汉丰一校 熊炳琴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在小学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新课程下的教材对重要的数学内容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教材都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根据所呈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新课标倡导教师要用“活”教材,“活”用教材,用创新的观念和手段来对待教材,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对教材内容要大胆取舍、整合、挖掘,才能提高驾御教材的能力。我校严老师执教《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课就作了很好的尝试。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书本上的应用题改编成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

案例1:

师:前几天我们学校开展了“绿化长江,重庆行动”捐款活动,我们班级共捐款多少元?

生:160元

师:那么六年级(二)班也捐款,捐款数是我们班的3/4。 师:根据你调查的数据和呈现的信息,你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生1:六年级(二)班捐款多少元? 生2:两个班共捐款多少元? 生3:我班比二班多捐款多少元? 生4:„„

师接着说:“我班捐款数同时也是五(一)班的4/5,五(一)班捐款多少元?”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从案例1可以看出教者结合学校开展的“绿化长江,重庆行动”捐款活动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的背景中感知数学,激发学

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注重提供参与机会,探索数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数学活动,其一,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其二,数学活动是指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我们的教师似乎已经习惯通过例题的讲解得出法则,再让学生依据法则进行反复的操练,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这样的课不仅对学生适应于未来生活没有太大的帮助,而且会影响到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积极情感的体验。我校孔老师在上《0×5=?》一课时,可以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的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

案例2:

教师创设情境:动物王国聚会,小鹿、小兔、小熊、猴子、松鼠来参加,每个动物一筐5个水果,吃光后一共剩多少个水果,学生通过吃水果情境直观的认识到每个筐里水果吃光了可以用“0”来表示,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0×5=?接着教师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主动猜想,多种算法。教师围绕0×5=?重点展开探索,让学生想办法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汇报:

生1:每个筐0个,5个筐5个0

生2:5×5=25 4×5=20 3×5=15 2×5=10 1×5=5 0×5=0 生3:0+0+0+0+0=0 生4:几与0相乘得0

从案例2可以看出教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2)验证猜想,探究算法。学生在重点探究后,孔老师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让学生自己举几个得数是“0”的算式,用刚才自己的方法再尝试计算,然后小组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讲给其他同学听,并比较哪种方法好,说明理由。

(3)比较归纳,得出方法。在上面这个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已经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感悟到:0与数相乘得0;一个因数是0,积

是0;0和任何数相乘得0。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过程,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计算方法,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案例2可以看出教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基本掌握算法,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

3、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互助交流。

新课标出台后,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说明我们的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如果仔细观察,就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的学生刷的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声,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老师让小组回答问题时,小组里的人推来推去,显然,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注重合作学习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合作学习,在没有任何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像“小华买了6个苹果,又买了4个苹果,小华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就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而某学校向老师在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节课,当学生展示两条直线不同位置关系图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再进行编号,然后提出了很有合作学习价值的问题:大家想一想?这些两条直线不同位置关系图,可分成几类?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分一分。接下来小组同学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分类。

4、重视数学实际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教学必须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数学课题,最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王老师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后,出示这样一道题:“六·一”节为了表彰优秀学生与进步生,王老师到文具店买一种钢笔奖给学生。其中一个文具店给出的优惠是买十送一,另一个文具店买十支以上按九折优惠计算。同样的一种钢笔,标价为5元,王老师要买22支,请大家做参谋:王老师应在哪一个文具店买比较合算?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认真列式计算,小组讨论交流,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样,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我们全体教师在此领域不断探索方法、总结经验。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位教师脚踏实地、努力进取,小学数学的课堂会更加精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