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二:“双人钻”
在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后,一凡和皓轩兴奋地在小门旁边追逐着爬来爬去,一会儿的功夫两人高兴过头猛的“并排”着一起“闯入”了刚刚搭建成功的小门,不料“哗啦”一声全倒塌了,我悬着心转头看看刚刚站起的皓轩,脸上写满了失落,但坚韧的他默默的整理好所有散落的纸箱再一次进行搭建,这一次,他面临了比上一次更加困难的考验:皓轩依然平放了两摞四个奶箱高的箱子当立柱,但是封顶的长方形箱子不管皓轩怎样变换方向都不够长,不能搭在足够宽度的奶箱上,懊恼、无助写在了皓轩原本乐观的脸上,看到这里,我的内心也很纠结,纠结于我要不要点拨孩子一下,对于一个小班的孩子来讲,他之前自己解决的种种问题,足以让我刮目相看,但如果现在直接给了孩子答案,他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己发现、探索、解决的过程,享受不到那种成功的喜悦,并且通过详细解读《指南》了解到:“孩子仅仅聆听语言的说明是不能学到东西的,孩子要通过自身整个身体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才能得到教育,通过手及身体的接触才能使身心和头脑运作起来。”而我更加认为体验失败对孩子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决定不急于给予孩子方法,而是投放了一个大号纸箱在建筑城里,然后毅然选择了默默的观察、等待。沉默许久,皓轩拖着沉重的步伐在班里转来转去,有时我甚至觉得他好像看到了这个大纸箱却不动声色的离开了......不晓得孩子是
放弃了探索还是在另辟蹊径。时间过了很久,我似乎不再抱有孩子能自行解决这个问题的幻想。当我正想要引导孩子一下时,皓轩竟然回过头来拿起了我“特意”投放的大纸箱,看样子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来拿的,难道孩子之前“目测”到它不合适么?实在没有合适的了才愿意拿来“将就”试试?只见皓轩毫不犹豫的将这个长箱子作为封顶搭在两旁的立柱上,由于长箱子长度较长,皓轩又不能同时调整两边的立柱,于是指挥好朋友一凡:“把你那边的箱子靠近我一点,再靠近一点,用手一推。”一凡照做不断的调整立柱的宽度,很快准备就绪了,约好一凡,两人同时钻进小门,小门岿然不动,他们成功啦,开心的雀跃起来,我看到了皓轩嘴角洋溢的幸福感!
分析:通过这个镜头,我庆幸我没有轻易打扰、盲目指导孩子,因为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并不只是单纯的玩着高兴,而是专心的投入到了这件事情当中,这种投入产生了震撼的感动和喜悦。今后我要更加相信孩子,因为他们是天马行空、无所不能的天生创造者,静待花开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和尊重。
镜头三:“师幼钻”
就在他们欢声笑语、你追我赶爬来爬去的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这份孤单,太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分享他们的喜悦与成功。于是追赶着他们,似乎我又回到了童真的小时候,这个和谐的画面至今想起来心里都暖暖的。可是,万万没想到因为我高度的原因我的“一钻”小门再次被我破坏了,好内疚、自责......又徒增了他们的烦恼。而此次失败皓轩好像并没有像之前那么伤心难过,没有怪我,还安慰我说:“没关系,我修一修就好了。”他好像已经抓到了其中的精髓,三下五除二,拿下封顶,直接又加上一层奶箱,共五层,刚好够我的高度,盖好封顶对我说:“我们再一起试试吧,”之后,成功是必然的了,我好佩服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先前不管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对于孩子来说是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才使得再次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孩子可以走捷径寻求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问题。
小班的孩子好动,喜欢钻爬类的游戏,大多是通过动作,通过接触具体事物和具体形象,来感受信息、积累经验地学习,所
采取措施
以我认为小班幼儿的学习内容以箱子搭建为例,不在于学习内容的深浅,而在于内容是不是孩子喜欢的,能否激起孩子学习的热情,能否引起孩子探索和持续的兴趣,那么作为教师在高度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之时,更要作幼儿的牧者,而不是“纤夫”。我
认为“ 尊重儿童,解放天性”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退到幕后,把课堂还给孩子,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所以,在教学组织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借助于孩子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动力,来创造最大的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让课堂使之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课堂,迎接积极学习的又一飞跃。 因此,在幼儿的自主学习中,借此纸箱搭建的成功经验,幼儿还到户外进行大型积木的搭建与探索,发展了幼儿的空间感及获取成效 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仅注重孩子究竟获得多少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孩子在学习中的成功体验和经验的积累,在自主学习中开出自信的花朵,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