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线测量
1。1管线定位及高程控制测量
⑴管线定位即在地面上测出管线起止点和中部冬期拆点位置,即图纸点控制坐标点进行测设,采用极坐标法与角度交合法,基测角精度采用30分,量距精度1/5000,并分列计算测设的点位误差。 ⑵管线分期分段施工时,必须考虑管线衔接,进行全面联测,其偏差调整后再交付施工。调整原测量厂区内管线与厂房内管线连续时,以厂房内管线为准;厂区外管线与厂区内管线连续时,以内管线为准;扩建管线与原有管线连续时,以原有管线为准;管线与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关系不符时,以原有构筑物为准.
⑶管线施工时高程控制测量:管线施工过程中需随时引测高程,为方便施工应设管线定位线测设临时水准点。水准点应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地方,标志明显,后继管线以间距200m水准点为直.
1。2、管涵施工测量
⑴施工控制桩的测设:管线定位中线点以每20m处设一点,投点容量±10mm,量距往返闭合差不大于1/2000,管线中线定出后即可按开槽宽度,撒灰线开挖。由于管线中线点在施工中要被挖掉,不能再指示下道施工,故要测设施工控制桩,分为中线控制桩和井位控制桩两种,其测设方法如图示。当管道直线段较长,场地条件允许时,在中心线一侧测一条与中线平行的轴线,以为控制开挖宽度和构筑物位置.
⑵槽口放线;槽口宽度是据设计要求的管道直径大小、埋深及土质情况计算而定,本工程采用解析法计算(另详专项方案). ⑶施工测量:管线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主要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控制桩线和临时水准点进行。为施工方便,该工程采用测设水平桩的办法,即沿沟槽两边每15m打两根木桩,作清槽底、打垫层和安放管道的依据,管道中心线及井位等用施工控制桩来测量.
管道基础支垫测量(方案2):管线定位并经复核后,即可测设管架基础心桩。其直线投点容量±5mm,基础间距丈量容量为1/2000,然后据中心桩测设管架基础控制桩,测量容量为±3mm。管道基础施工后在其上测设中心线及标高,测量容量±3mm。
管线竣工测量:管道工程竣工后,为如实反映施工成果,应及时进行竣工测量,整理并绘制全面的竣工资料和竣工图。该方案确定管线须在回填前测量出转折点、起止点、窨井的坐标和管顶标高,编绘竣工平面图及纵向断面图,实际可据设计变更修改。
2、管道基础开挖:分段进行,与后续工序密切配合,由于管道埋深均在2m以内,采用开直槽法开槽.
3、铺筑管基与下管:据设计要求,采用砼条基做管基,管道铺设方案在以下两种方案中选择:方案1,先打平基,待平基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稳管,后浇(或砌筑)管座及抹带;方案2,先做管墩垫块,抄好顶部控制标高,然后稳管,最后浇筑砼基础及抹带,若遇地基不良者,采用方案1施工。
4、管道接口:按设计要求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抹带采用重量比为1:2。5的水泥砂浆(水灰比不大于0.5),管带应严密无裂缝,用抹刀分两次抹压,第一层为全厚的1/3,其表面要粗糙,以便与第二次(层)结合紧密。为了增加抹带接口的闭水能力和接口强度,在水泥砂浆抹带中加入一层2#铁丝编织而成的钢丝网(网眼7*7mm)。接口操作程序如下: ⑴管子抹带部分的管口先凿毛,再下管.下管后,用垫块放稳找正,再在管口凿毛处刷2mm水泥砂浆一道。
⑵抹头层水泥砂浆厚约10mm并应压密,使其与管壁粘结牢固. ⑶上铁丝网,并用18-22#镀锌铁丝包扎。
⑷待头层水泥涛浆凝结后,抹二层水泥砂解剖学,厚约10mm,并同样包上第二层铁丝网,两层网搭接缝再错开.
⑸如只用单层铁丝网时,第二层水泥砂浆就要抹平,初凝后抹光压实.
⑹撒二层水泥砂浆初凝后抹第二层水泥砂浆,初凝后抹光压实. 5、冬期施工:冬季进行水泥砂浆接口时,当日最高气温低于0℃时,水泥砂浆应采用热水拌和,水泥不应超过80℃。冬季施工可采用掺氯盐法配制砂浆,掺盐量控制如下:
当最低气温在0-3℃时,掺盐量为水泥用量的2%; 当最低气温在-4至-6℃时,掺盐量为4%。
冬季施工水泥砂浆接口,应覆盖草帘或麻袋片养护。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应先覆盖松散稻草100厚,然后再盖草帘或麻袋。或直接用木架把草帘或麻袋架在管带上进行养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