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动点角度
关于动点问题,又从两个角度从寻找满足条件的点的位置角度
从由动点问题探究题目中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角度(1)从寻找满足条件的点的位置角度
例1:如图1,在△ABC中,ABAC1,点D,E在直线BC上运动,设BDx,CEy. (1)如果BAC30,DAE105,试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BAC的度数为,DAE的度数为,当,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时,(1)中y与x之
A 间的函数关系式还成立,试说明理由.
D 分析:根据角之间的关系找关系
解:(1)在△ABC中,ABAC1,∠BAC30,
B
图1
C
E
∠ABC∠ACB75
∠ABD∠ACE105 又∠DAE105,
∠DAB∠CAE75
又∠DAB∠ADB∠ABC75 ∠CAE∠ADB △ADB∽△EAC
ABBD ECAC 即
1x1,所以y y1x
(2)当,满足关系式290时,函数关系式y1仍然成立 x 此时,∠DAB∠CAE 又∠DAB∠ADB∠ABC90,
∠CAE∠ADB
△ADB∽△EAC仍然成立 又∠ABD∠ACE,从而(1)中函数关系式y1成立. x
,B的坐标分别为(4,,,0)43,动点M,N 例2:如图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
1
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M沿OA向终点A运动,点N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M作MP⊥OA,交AC于P,连结NP,已知动点运动了x秒. (1)P点的坐标为( ,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试求△NPC面积S的表达式,并求出面积S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 (3)当x为何值时,△NP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简要说明理由.
y C P N B O 分析: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 例3:(12分)如图6,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A点的坐标为(0,1),直线x=1交x轴于点B。P为线段AB上一动点,作直线PC⊥PO,交直线x=1于点C。过P点作直线MN平行于x轴,交y轴于点M,交直线x=1于点N。
(1)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求证:△OPM∽△PCN;
(2)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设AP长为m,四边形POBC的面积为S,请求出S与m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
(3)当点P在线段AB上移动时,点C也随之在直线x=1上移动,△PBC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求出所有能使△PBC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y x=1 M 图2 A x A M P N C O x B
图6
0
解:(1)∵OM∥BN,MN∥OB,∠AOB=90, ∴四边形OBNM为矩形。
0
∴MN=OB=1,∠PMO=∠CNP=90 ∵
AMPM,AO=BO=1, AOBO ∴AM=PM。
∴OM=OA-AM=1-AM,PN=MN-PM=1-PM ∴OM=PN
0
∵∠OPC=90
0
∴∠OPM+CPN=90
0
又∵∠OPM+∠POM=90
2
∴∠CPN=∠POM ∴△OPM∽△PCN (2)∵AM=PM=APsin450=2m 2∴NC=PM=
2m 22m 222m-m=12m
22∴BN=OM=PN=1-
∴BC=BN-NC=1-
例4:(2005,河南)如图7,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点P是BC上不与点B、C重合的任意一点,
连接AP,过点P作PQDC于点Q,设BP的长为xcm,CQ的长为ycm。
①求点P在BC上运动的过程中y的最大值; A ②当y=
D 1cm时,求x的值。 4分析:先证ABP与PCQ相似,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出x与 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①y有最大值,当x=2时,y最大=1(cm) ② 当y=
B P 图7
Q C 1cm时, x的值是23或23 4(2)从由动点问题探究题目中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角度
例6:(2005,泰州)如图2,ABC中,BC=4,AC=23,∠ACB=600,P为BC上一点,过点P作PD∥AB,交AC于D,连接AP,问点P在BC上何处时,APD的面积最大?
分析:如设BP=x,则点P在BC边上的运动转化为x的取值变化,并且图形中APD的存在条件制约了x的取值,所以0 关于动线问题,主要从两个角度从直线的平移角度 从直线的旋转角度3 (1)从直线的平移角度 例1:(2004,河南)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顶点A的坐标是(0,2),一次函数y=x+t的图像l随t的不同取值变化时,位于l的右下方由l和正方形的边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阴影部分) ①当t取何值时,S=3? 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S与t的函数图象。 分析:直线y=x+t与直线AC平行,所以, 当t取不同值时,说明直线l与y轴有不同 的交点,但平行关系不变,从而也断定了 DM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① 当t=4-2时,S=3。 (1) (2) ② s12t2(0t2) s412(4t)2(2t4) s4(t4) (2)从直线的旋转角度 例:(2005,福建三明)已知,如图,线段AM∥DN,直线l与AM、DN分别交于点B,C,直线l 绕BD的中点P旋转(点C由D点向N点方向移动)。 ①线段BC与AD、AB、CD围成的图形,在初始状态下,形状是ABD(即ABC),请你写出变化过程中其余的各种特殊四边形名称; ②任取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图形,测量AB、CD长度后分别计算每一个图形的AB+CD(精确到1cm),比较这两个和是否相同?试加以证明。 三、从图形的翻折、平移与旋转角度 例:如图3、图4、图5,以矩形OABC的两边OA和OC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 系,A点的坐标为(3,0),C点的坐标为(0,4).将矩形OABC绕O点逆时针旋转,使B点落在y轴的正半轴上,旋转后的矩形为OA1B1C1,BC,A1B1相交于点M. (1)求点B1的坐标与线段B1C的长; (2)将图3中的矩形OA1B1C1沿y轴向上平移,如图4,矩形PA2B2C2是平移过程中的某一位置, BC,A2B2相交于点M1,点P运动到C点停止.设点P运动的距离为x,矩形PA2B2C2与原矩形 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4 (3)如图5,当点P运动到点C时,平移后的矩形为PA3B3C3.请你思考如何通过图形变换使矩形 PA3B3C3与原矩形OABC重合,请简述你的做法. B1 C B3 y y M B B2 y C3 A3 M1 B C(P) C2 C B C1 A2 A1 P O 图3 A x O 图4 A x O 图5 A x 解:(1)如图3,因为OB1OB32425,所以点B1的坐标为(0,5) B1COB1OC541 (2)在矩形OA1B1C1沿y轴向上平移到P点与C点重合的过程中,点A1运动到矩形OABC的边BC上 11. 511当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0≤x时,如图4,由△B2CM1∽△B2A2P, 533x1133x得CM1,此时,yS△B2A2PS△B2CM134(1x). 42243323452即y(x1)6(或yxx) 884811当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4时, 522216322(x4)yxx求得yS(或) △PCM13333时,求得P点移动的距离x(3)部分参考答案: ①把矩形PA3B3C3沿BPA3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对折. ②把矩形PA3B3C3绕C点顺时针旋转,使点A3与点B重合,再沿y轴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5 ③把矩形PA3B3C3绕C点顺时针旋转,使点A3与点B重合,再沿BC所在的直线对折. ④把矩形PA3B3C3沿y轴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绕O点顺时针旋转,使点A3与点A重合. 提示:本问只要求整体图形的重合,不必要求图形原对应点的重合. 是否存在问题 此类问题,通常先假设存在,然后根据题设条件和动点位置的变化,利用特殊图形的性质、面积计算公式或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等方法,建立动点与线段、面积之间的关系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推导是否得出矛盾,若得出矛盾,则不存在;反之,不能得出矛盾,则成立,并根据假设求出符合要求的解。以下从多角度分析此类问题: 代数中的存在问题: 例1:已知方程a(2xa)x(1x)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若s(1) 当a2时,求s的值; (2) 当a取什么整数时,S的值为1? (3) 是否存在负数a,使s 的值不小于25?若存在,求出a的区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根据根系关系找关系 从是否存在点的角度 例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B=8cm,CD=2cm,AD=6cm.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 速度沿AB向终点B运动;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D、DA向终点A运动(P、Q两点中,有一个点运动到终点时,所有运动即终止).设P、Q同时出发并运动了t秒. (1)当PQ将梯形ABCD分成两个直角梯形时,求t的值; (2)试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四边形PBCQ的面积是梯形ABCD面积的一半?若存在,求出这样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x1x2 分析:根据边之间的关系 例2:已知抛物线yaxbxc,经过点A(0,5)和点B(3 ,2)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现有一半径为l,圆心P在抛物线上运动的动圆,问⊙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P 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若存在,请求出圆心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若⊙ Q的半径为r,点Q 在抛物线上、⊙Q与两坐轴都相切时求半径r的值 解:(1)由题意,得; 2c5b=-4 ………3分 解得3bc92c=56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4x5 …… ……4分 (2)当⊙P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 设点P坐标为(x0,y0),则 则当⊙P与y轴相切时,有x0=1,x0=±1 由x0= -1,得y0141510P,10),…… ……5分 1(1由x0= 1,得y014152P,2) …… ……6分 2(1 当⊙P与x轴相切时有y01 ∵ 抛物线开口向上,且顶点在x轴的上方.∴y0=1 2 由y01=1,得x04x051,解得y0=2,B(2,1) 222 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圆心P有三个,其坐标分别为: P1(1,10),P2(1,2),P3(2,1) ………… 8分 (3)设点Q坐标为(x,y),则当⊙Q与两条坐标轴都相切时,有y=x 由y=x得x4x5x,即x5x50,解得x222255 …… 2 由y=-x,得x4x5x.即x3x50,此方程无解 ∴⊙O的半径为 r55 2例3:抛物线y = ax2+bx+c (a≠0)过点A(1,-3),B(3,-3),C(-1,5),顶点为M点.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试判断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OM=90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 (3)试判断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K,使∠PMK=90º,说明理由. 7 例4:已知⊙O1与⊙O2外切于O,以直线O1O2为x轴,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直线AB切⊙O1于点B,切⊙O2于点A,交y轴于点C(0,2),交x轴于点M,BO的延长线交⊙O2于点D,且OB:OD13(1)求⊙O2的半径长;(2)求直线AB的解析式;(3)在直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MO2P与MDB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5: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x(m1)xm2 ,的图像与x轴交与A B两 点,点A在x轴负半轴,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与y轴交与点C,且OB=3OA。 (1)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设抛物线的定点为D,过点A的直线y211x与抛物线交与点E。问:在抛物线的对称轴22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使得ABC与以B、D、F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点G(x,1)在抛物线上,求出过点A、B、G的圆的圆心坐标。 例6:已知:如图圆D交Y轴于A、B,交X轴于C,过点C的直线:y22x8与Y轴交于P。(1)求证:PC是圆D的切线;(2)判断在直线PC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SEOP4SCDO,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直线PC绕点P转动时,与劣弧AC交于点F(不与A、C重合),连结OF,设PF=m,OF=n,,求m,n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 例7:已知:如图,⊙P与x轴相切于坐标原点O,点A(0,2)是⊙P与y轴的交 点,点B(22,0),连结BP交⊙P于点C,连结AC并延长交x轴于点D, (1)求线段BC的长; (2)求直线AC的函数解析式; 当点B在x轴上移动时,是否存在点B,使△BOP相似于△AOD?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8:已知抛物线y125xk1xk与x轴的负半轴交于A,B两点,且OA=3OB. 22(1)求抛物线解析式; (2)若直线yax1(a2)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试确定a的值; (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C,在(2)中的直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ACP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 8 写出所有这样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9:(本小题12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平行四边形0ABC的边OA在x轴上. ∠B=60,OA=6.OC=4,D是BC的中点,延长AD交OC的延长线于点E. (l)画出△ECD关于边CD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E1CD,并求出点E1的坐标; (2)求经过C、E2、B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3)请探求经过C、E1、B三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P、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ECD相似,若存在这样的点P,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这样的点P,请说明理由. 是否存在直线、线段的角度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3,0)为圆心,以23为半径的圆与x轴交于B,C两点,与y轴交于D、E两点, (1) 求D点坐标; (2) 若B、C、D三点在抛物线yaxbxc(a0)上,求这个抛物 20 线的解析式。 (3) 若A的切线交x轴正半轴于点M,交y轴于负半轴点N,且∠OMN 。 =30,试判断直线MN是否经过所求抛物线的顶点?说明理由。 2. 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5,AD=4,BC=10. 点E在下底边BC上,点F在腰AB上. (1)若EF平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设BE长为x,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EF的面积; (2)是否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B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是否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分成1∶2的两部分?若存在,求出此时B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 .解:(1)由已知条件得: 梯形周长为12,高4,面积为28 过点F作FG⊥BC于G 过点A作AK⊥BC于K 12-x 则可得:FG= ×4 5 1224 ∴S△BEF= BE·FG=- x2+ x(7≤x≤10) 255(2)存在 224 由(1)得:- x2+ x=14 55得x1=7 x2=5(不合舍去) ∴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与面积同时平分,此时BE=7 (3)不存在 ′ 假设存在,显然是:S△BEF∶SAFECD=1∶2,(BE+BF)∶(AF+AD+DC)=1∶2 21628 则有- x2+ x= 553整理得:3x2-24x+70=0 △=576-840<0 ∴不存在这样的实数x。 即不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 同时分成1∶2的两部分 3.已知抛物线yaxbxc(a0)经过x轴有两点A(x1,0)和B(x2,0),和y轴上的点C(0,23),2P的圆心P在y轴上,且经过B、C两点,若b=3a,AB=23,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D在抛物线上,且C、D两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问直线BD 是否经过圆心P?并说明理由? (3) 设直线BD交P于另一点E,求经过点E的P的切线的解析式。 10 是否存在某个字母值的角度 1.已知方程a(2xa)x(1x)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若s(4) 当a2时,求s的值; (5) 当a取什么整数时,S的值为1? (6) 是否存在负数a,使s 的值不小于25?若存在,求出a的区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根据根系关系找关系 2.已知抛物线yx(2m3)xm10与x轴交于A、B两点,C为抛物线顶点, (1) 是否存在m的值,使ACBC. 。 (2) 是否存在m的值,使∠ACB=60,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 答案:(1)存在,m=(3) 存在,m= 3、已知抛物线yx6xm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A和B,以A、B为直径作(1) 求圆心C的坐标; (2) 是否存在实数m,使抛物线的顶点在 理由。 222x1x2 213 4311239 ,yxx1624C C上,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 4、已知:直线y=2x+6与x轴和y轴分别相交于A,C两点,抛物线yxbxc经过A,C两点,点B是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B的坐标; (2) 设点P是直线AC上一点,且SABP:SBPC1:3,求点P的坐标; (3) 直线y= 21,xa与(1)中所求抛物线交于M、N两点,问:是否存在a的值,使得∠MON=90。 2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已知抛物线y12x3mx18m2m与x轴交于A(x1,0),B(x2,0)(x1< x2)两点,与y轴交8于点C(0,b),O为原点。 (1) 求m的取值范围; (2) 若m> 1,且OA+OB=3CO,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A、B、C三点的18坐标; (3) 在(2)的情况下,点P、Q分别从A、O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 速度沿AB、OC向B、C运动,连结PQ与BC交于M,设AP=K,问是否存在K的值,使以P、B、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11 若存在,求出所有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是否存在图形的角度 1、 已知四点A(1,2),B(3,0) ,C(-2,20),D(-1,12).试问,是否存在一个二次函数,使它的图像同时经过这四点.如果存在,请求出它的解析式;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yx25x6 2、已知抛物线C:yaxbxc(a0)与x轴交于原点O及点D,且与直线y=kx+4交于点A(1,m)和B(4,8),若将抛物线C向下平移得到抛物线C1,记抛物线C1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E、F,抛物线C1的顶点坐标为C。 。 (2) 能否使∠ECF=60 。 (3) 将抛物线向下平移几个单位才能使∠ECF=90 答案:(1)能,yx6x6 (4) 向下平移8个单位 3、设 ABC 的三边分别为a、b、c, a 和 b 是方程 x2c2x2c10的两个实数根。 (1) 试判断 ABC 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2) 若 ABC 为等腰三角形,求a、b、c的值。 从实际应用角度 1.如图,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在正常水位时水面AB的宽为20m,如果水位上升3m时,水面CD的宽为10m。 (1)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y (2) 现有一辆载有救援物资的货车从甲地出发需经过此桥 O 开往乙地,已知甲地距此桥280㎞(桥长忽略不计)。货车正 x 以每小时40㎞的速度开往乙地,当行驶1小时时,忽然接 到紧急通知:前方连降暴雨,造成水位以每小时0.25m的速 度持续上涨(货车接到通知时水位在CD处,当水位到达桥 拱最高点O时,禁止通行)。试问:如果货车按原来速度行 驶,能否安全通过此桥?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要使货 车安全通过此桥,速度应超过每小时多少千米? 2.某校部分住校生,放学后到学校锅炉房打水,每人接水2升,他们先同时打开两个放水笼头,后来因故障关闭一个放水笼头.假设前后两人接水间隔时间忽略不计,且不发生泼洒,锅炉内的余水量y(升)与接水时间x(分)的函数图象如图. 请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请你写出一个结论; (2)问前15位同学接水结束共需要几分钟? (3)小敏说:“今天我们寝室的8位同学去锅炉房连续接完水恰好用了3分钟.”你说可能吗?请说明理 12 22由. 图表 1 解:(1)锅炉内原有水96升;接水2分钟后,锅炉内的余水量为80升;接水4分钟后,锅炉内的余水量为72升;2分钟前的水流量为每分钟8升等. (2)当0≤x≤2时, 设函数解析式为y=k1x+b1, 把x=0,y=96和x=2,y=80代入得: b196,k18, 解得 2k1b180,b196, ∴y=-8x+96(0≤x≤2). 当x>2时, 设函数解析式为y=k2x+b2, 把x=2,y=80和x=4,y=72代入得: 802k2b2,k24,解得 724k2b2,b288, ∴y=-4x+88(x>2). 因为前15位同学接完水时余水量为96-15×2=66(升), 所以 66=-4x+88, x=5.5. 答:前15位同学接完水需5.5分钟. (3)①若小敏他们是一开始接水的,则接水时间为8×2÷8=2(分), 即8位同学接完水,只需要2分钟,与接水时间恰好3分钟不符. ②若小敏他们是在若干位同学接完水后开始接水的,设8位同学从t•分钟开始接水.当0 则 8×2÷4=4(分). 即8位同学接完水,需4分钟,与接水时间恰好3分钟不符. 所以小敏说法是可能的,即从1分钟开始8位同学连续接完水恰好用了3分钟. 13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