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送 审 稿)
能源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战略要素支撑,其供应和消费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能源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科学健康发展我市能源产业,保证我市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顺利实现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能源保障,依据《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堰市能源发展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历史性机遇,注重加强能源建设,不断提高能源供应能力,积极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努力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约束瓶颈,能源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1.能源消费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306.63亿元增长到713亿
1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元,年均增长15.7%。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也由2005年末的610.92万吨增长到901万吨,年均增长8.21%。“十一五”期间,全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保持在0.53左右,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57%,由2005年末的1.99吨标准煤下降到1.57吨标准,基本实现了能源供应、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态势。
2. 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我市将水电产业作为地方四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加快了区域水电开发的速度。到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电站220处,装机规模199万千瓦。装机规模占全市水电可开发量的56.85%。在建电站20处,装机规模91万千瓦。水电装机规模由2005年的164.8万千瓦提高到199万千瓦。尤其是堵河流域梯级开发实现重大突破和历史跨越,潘口水电站大坝胜利度汛并完成填筑、小漩水电站顺利截流并有序推进、龙背湾水电站成功核准并全面开工建设,水电产业以其强劲势头,为开启“十二五”规划积蓄了后发动力。
在国家实施的西气东输二线项目建设中,枣阳--十堰支干线项目开工建设,十堰城区天然气管网和丹江城区天然气管网、十堰城区天然气加气站等一批天然气利用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一年后十堰城区和丹江城区可以接通使用天然气。
3.能源供应能力有所增强
近年来,我市电力工业加速成长,形成了以水电为主体,火
2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电为补充的电力供应系统。到2010年末,全市总装机容量达到219.039万千瓦,全年总发电量达到98.5亿千瓦时。全市电网建设成果显著,“十一五”期间新增500千伏变电所1座,新增变电容量75万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变电所3座,新增变电容量84万千伏安;新增110千伏变电所6座,新增变电容量48.5万千伏安;新增35千伏变电所7座,新增变电容量10.34万千伏安;新增10千伏变电所6540座,新增变电容量50.6929万千伏安。煤炭、石油制品等能源物质供应的市场化运作日趋成熟,“十一五”期间新增加油站14座,新增油库1座,油库总容量达到4.665万立方米;煤炭产量也由“十五”末的20万吨,提高到90万吨。初步建立了开放式、多渠道的供销体系。 7060504030 7110千伏37312010年变电站个数与2005年对比情况表64 572005年2010年 20 0 18016014012010010500千伏14220千伏 35千伏2010年变电站容量与2005年对比情况表单位:KVA156164.71 116.212005年2010年 80 4020060757270.932.36822.02820.33 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60 1401571432010年成品油与2005年对比情况表 120 100802005年2010年 6040 20 0加油站(座)232.594.665库容(万立方米)油库(座)4.可再生能源开发得以推进
到2010年末,水能资源开发取得新进展,全市水电装机已达192万千瓦,年发电量约 80亿千瓦时。太阳能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照明等方式为主,利用面积约8.98万平方米,相当于年节电0.88亿千瓦时。生物质能利用方面,全市年产沼气达到9000多万立方米,已累计兴建农村户用沼气25.56万户,沼气普及率达39.9%。改建节柴灶50余万座,每年可节约薪柴近60万吨,折标煤42万吨,节电3000万千瓦时。 (二)存在主要问题 1.能源安全时常受到威胁
尽管受电力需求旺盛和电源建设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全市电力总量基本平衡,但是,我市缺乏一次能源,新兴能源发展薄弱,利用境外能源资源受到许多制约,水电作为本境内主力能源,由于水利发电比重高,十堰地区出现丰水期大量水电外送与枯水
4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期大量电力从外向内输送并存的季节性现象,同时城区内的部分输变电设施未能如期建成投产,造成近年来城市局部地区因阶段性卡口而拉闸限电;县域地区由于电力管理体制不顺,电网建设欠投入,造成供电能力严重不足,制约地方经济稳健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机动车总量高速增长和工业油品消费有增无减,石油制品供应受外在因素制约较大,多次出现紧张局面,石油制品供应整体形势有所趋紧。能源供应体系的不完备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能源的波动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市能源安全时常受到威胁。
2.能源供应的对外依赖性强
我市一次能源资源匮乏,主要能源消费都具有较强的外部依赖性。面对枯水期电网缺电,仅仅依靠省电网统筹安排,难以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煤炭和石油制品等能源物质全部依靠外部供给,应对能源风险和危机的能力有限。能源利用的高度外向性,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外部能源资源的高度依赖,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5.新能源发展滞后
目前,我市核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发展空白,太阳能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照明等方式为主,利用面积较小。生物质能利用以农村沼气为主,并且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
3. 能源建设和保护环境协调发展的压力较大
5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随着将十堰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的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十堰水源区保护建设力度的加大,构建十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区的加快推进,汽车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都将给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将更加突出,能源消耗仍然以粗放型为主,随着我市能源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大型燃煤电厂的建设,能源利用过程中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加重。
6.区域电力管理体制不顺
十堰市辖五县一市,电力管理体制复杂,十堰市区和郧西县由湖北省电力公司直供直管;南部三县竹山、竹溪和房县由省电力公司代管;丹江口市和郧县由地方政府管理;东风汽车公司作为省电力公司的一个用户拥有自己的电厂和供电网络由东风汽车公司企业自管。由于电力管理体制不顺,城区内,因部分电力设施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给城市廊道资源形成更大的压力;县域地区,因电网建设项目投资渠道不畅,造成非直供直管地区项目难以落实,形成区域电网建设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制约地方经济发展。
二、“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外部形势
1、全国能源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国家能源发展的思路是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调整
6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预计2015年全国能源需求总量控制在40-42亿吨标煤,其中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1.4%。 “十二五”时期,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仍将是中国能源供应的主体,火电虽仍然是我国的主力电源,但结构将得到优化,“十二五”火电新增2.6-2.7亿千瓦。在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之下,传统能源必须为新能源让路。“十二五”清洁能源发展目标为2015年水电2.9亿千瓦,核电4000万千瓦,风电9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500万千瓦。我国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未来5年,我国将按照“加快西部、稳定中部、优化东部”的原则,加快现代
能源储运体系建设步伐。
2、湖北省能源供需预测。“十二五”时期,按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达到1.02吨标煤测算,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预计22920万吨标煤,年均增长8.16%。
(二)我市能源供需预测
“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到2015年底,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别完成省定目标。按照目前的产业结构、用能情况和节能成效,在经济
7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增长模式和能源消费模式下,以GDP年均增长速度12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68为基准, 2015年全市能源消耗总量预计可达到1275.53万吨标准煤,将保持年均7.2%的增长速度;能源自给供应量预计为510.5万吨标准煤,只能满足全市能源消费需求40.02%。
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生产量:万吨/标准煤生产量:万吨/标准煤, 510.5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1275.53
三、“十二五”十堰市能源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内外能源利用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加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以保障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为基本出发点,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重点,通过能源项目建设、能源网络完善、能源结构优化、能源效率提升,形成以电力、煤炭、
8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石油制品等能源为主体,再生能源为补充的能源发展体系,努力实现我市能源发展的动态平衡,突破我市发展的能源瓶颈制约,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要素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保障全市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为十堰市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支撑, 实现本市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379.9万吨标准煤左右,年均增长12%,万元GDP能耗下降16%,每年平均下降3.4%,能源弹性系数低于1.0,基本实现能源供需平衡。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电力、煤炭、石油制品消费结构和社会总体用能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基本建立新型能源消费结构体系,预计到“十二五”末成为装机600万千瓦以上规模的能源大市。 (三)总体方针
保障能源安全,加强现实基础能源建设和发展新能源,强化能源节约,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保障能源安全。能源建设坚持适度超前、重点突破、和可持续原则。努力实现能源来源多渠道,能源供应多主体。一次能源品种多样化,以煤炭为主。电力建设以水电为主体、火电为补充,以保障电力平衡供应为突破口。天然气建设利
9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用好西气东输二线资源,加强管网建设。加快构建能源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
——加强现实基础能源建设和发展新能源。继续将水电产业作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加大挖掘水电潜能建设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把新能源和水电以外的其它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科教兴市重点开发领域,推进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
——强化能源节约。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原则,落实节能工作责任制。节能降耗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培育科学的生活方式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宣传教育手段,确保实现十堰市节能降耗目标。 ——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推进能源的清洁利用,扩大清洁能源的利用。煤炭消费既要控制总量,又要优化结构。全面完成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和脱硝工程,推进天然气替代工程,确保实现省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控制目标。
四、“十二五”期间重大能源项目建设
继续做好重大项目的统筹安排和加快实施,确保形成支撑“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要素体系。
(一)电源项目
随着国家实施“北煤南运”大通道、引江济汉工程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2010年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
10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标》提出:在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可以建设单机容量20万千瓦和30万千瓦的供热凝汽两用机组等机遇,“十二五”期间,在电源项目建设上,重点推进巴东神农溪调水引江补汉工程项目、京能2×30万千瓦的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装机4x100万千瓦的路口电站、孤山电站、夹河关电站等重大电源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以潘口、龙背湾、小漩、三里坪、白沙等堵河流域、汇湾河流域在建的水电站项目建设,力争期末竣工投产,发挥效益。
(二)电网项目
加快推进五县一市农网体制改革的力度,抢抓国家启动新一轮农网体制改革的机遇,打造安全的、坚实的、畅通的电网骨架,为十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重点推进十堰500千伏变电站的扩建工程、新建220千伏变电站4座、扩建3座;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5座、扩建7座;新建35千伏变电站11座、扩建18座。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75万千伏安,新增500千伏线路191公里;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138万千伏安,新增220千伏线路240公里;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89.15万千伏安,新增110千伏线路长度657.4公里;新增35千伏主变容量16.58万千伏安,线路600.83公里。
(三)煤炭、石油制品和天然气项目
按照全省天然气总体规划和十堰市“三个一百”区域性中心
11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城市的战略构想,在天然气利用项目建设上,“十二五”期间,形成以十堰城区为中心的武当山镇、郧县城区天然气环网建设,以丹江城区为末端的天然气管网建设,力争实现以房县、竹山、竹溪、郧西中心城区为循环网络的天然气母站建设,力争期末十堰区域用上安全、廉价的清洁能源。
在煤炭项目建设上,“十二五”期间,对全市15家煤矿进行资源整合,完成“三扩六”改造任务。重点推进年产30万吨郧县叶大胜利煤矿、竹溪瓦房沟30万吨露天煤矿、竹溪县无烟煤基地等储量大、品位高的煤矿项目建设。同时抢抓国家启动钒钛资源规划的契机,重点做好郧县、郧西、丹江口、竹山四县市石煤综合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城区五大煤炭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县(市)一家煤炭交易市场和一家民用型煤配煤中心建设,全力推行“集中粉碎、定点成型、统一配送、连锁经营”供应体制。
在石油油品网点项目建设上,以构筑坚强的保障网络,以中石油、中石化为重点,推进101座加油站(含加气站)和3万立方米油库建设。
(四)再生能源建设项目
抢抓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建设的机遇,重点推进各县(市) “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加大秸秆气化、大中型沼气工程、小型联户沼气工程建设,健全沼气服务网络体系;扩大
12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太阳能利用面积,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引进技术和资金进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的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形成120MW装机的生物质发电项目3-4个; 45MW工业新区光伏发电集中连片建设示范项目1-2个;30MW的垃圾发电项目1个;43MW“水光互补”、“风光互补”新能源项目1-2个;全面推进4条水泥干法生产线的低温余热发电站项目建设。
五、“十二五”期间保障措施
以保证能源安全和能源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能源协调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政府引导,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市场资源配置整合,加快推进能源体系建设,保证“十二五”期间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实行优惠政策支持能源建设
继续放宽重大项目建设的投资限制。引导社会资本和外资以多种方式参与重大建设项目,逐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实现项目投资和建设的社会化,提高项目建设的透明度。
扩大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多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加速能源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在国家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寻求一些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金融机构与实力雄厚、经营业绩良好,具有丰富投资管理经验的实业企业共同发起设立能源专项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进入重大项目建设领域。鼓励多种形式、
13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多种所有制参与投资,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重点支持加快洁净煤技术和重大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工作。在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积极利用外资,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进行风能、太阳能等开发与利用,加速形成再生能源开发的示范作用,积极推进能源利用的多元化。
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国家对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并加大公共财政对节约资源管理和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在政府采购和财政性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中,优先选用节能产品、节能技术、节能材料,并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
(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宣传营造社会节能氛围。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题,多种形式开展节能宣传,介绍节能先进企业事迹和优秀节能成果,推广节能产品,引导正确的节能消费观念的形成,在全市营造节约能源的良好氛围。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降低高能耗产业的比重,加快提高工业附加值率。加快淘汰高能耗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企业,有步骤地实行关、停、改。控制高能耗低附加值项目的准入,严格实施建设项目能耗审核制
14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度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项目万元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重要审核条件,严格把关。
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巩固提升水电开发利用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发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做好风电建设项目的选址论证前期准备工作,为风电开发打下基层。太阳能利用主要是结合建筑物一体化建设,积极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继续推进农村沼气的普及利用,发挥科技、产业、资金等综合优势,加大生物质能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
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应用。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把节能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再创新,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加大投入,争取在新型照明、节能型空调、混合动力汽车、高效电机、蓄冷蓄热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提升节能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节能设备、节能工艺、节能材料,组织制订和实施分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计划,实施工业设备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余热余压利用、窑炉节能改造、空调和家用电器节电、绿色照明、能量系统优化、热电联产和分布式供能、政府机构节能十项重点节能工程。
培育能源技术创新基地。加快推进能源技术研发机构和人才的集聚,挖掘各园区研发力量潜力,以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技术领域为重点,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和技
15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术突破,培育2—3个园区成为新能源技术创新基地。同时,进一步加大能源装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步伐,提升可再生能源装备技术。
加强能源供应侧的管理。通过峰谷电价差等方式消化高峰负荷,有效降低高峰时段电力需求;继续清理整顿电价中的乱摊派、乱加价、乱收费行为,降低电价水平,开拓电力市场。同时,对新能源发电要实行优惠上网电价,支持其尽快发展。
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能耗下降责任相结合、行业主管和企业主管部门形成合力、市政府各部门和区县政府工作相衔接的原则,建立节能降耗责任体制,将节能降耗责任和成效纳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体系中。
(三)完善区域内能源管理机制和体制
健全区域内能源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强化能源协调管理办公室统一行使政府能源管理的职能,建立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大型企业能源供应、使用和节能减排管理的协调机制,通过综合协调,科学整合使用区域能源,提高区域内能源的利用综合效率。统筹能源需求预测管理、项目建设管理、能源供应管理和能源高效利用管理,切实保障能源的安全生产和有效供给。
健全能源信息管理和监测机制。构建能源储备和利用信息系统,为实现能源供求的动态平衡提供决策依据。监督能源发展战
16
十堰市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略实施和政策落实,监测能源利用趋势,指导企业、社会机构等建立能源利用信息体系,建立和完善节能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为节能降耗指标分解落实提供依据。
运用法律手段和政策工具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能源工业发展中基础性配置作用,在价格形成、渠道建设、供需平衡等方面充分体现市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能源工业的良性发展。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