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2021-05-16
来源:好走旅游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l一5Journalof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福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思考“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在分析福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重点对新时期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思路进行了探讨: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一体化和科技创新取向为战略取向;以农业产业化链结构的优化和价值增值为战略目标;以增强两个环节、建设三个基地、建立三大机制为战略重点。[关键词]福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922{200s)03-0001-05TeamDevelopmentstrategyofFujianagricultureindustrializationoftheProject“StudiesOltDevelopmentStrategyofFujianAgricultureIndustrialization”toAbstract:Agricultureindustrializationistheimportantmeall8andapproachnewdevelopmodemagricultureandacceleratebuildingasocialistcountrysideonthewestsideoftheStraits.Basedneweraonthecurrentstatusanalysis,theideaaboutdevelopmentstrategyofFujiantionagricultureindustrializationintheareisdiscussed.Specialization,marketiz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integrationandstructuresci—teehinnovationaretakenasstrategicorientation。optimizationandvalue-increasingofchainofagricultureindustrializa-aretaken/18strategicgoals-strengtheningthetwolinkages-buildingthreebases。andestablishingthreemajormechanismstakenasthestrategickeypoints.Keywords:Fujian;agricultureindustrialization;developmentstrategy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强调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以市场导向一、福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1.龙头企业数量不断扩大。经过多年发展,福建省龙头企业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一批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坚力量。据本课题组调查,2007年福建培育了59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23家,省级130家,厅局级160家,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80家,5亿元以上的20家,10亿元以上的10家。“十五”期间,福建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从1984为前提,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带动为关键,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经营方式。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管理学家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农业产业化的每个环节都是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农业产业化中所有相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价值创造的一个动态过程,即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就是对农业产业价值链不断优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使产业链各环节有机结合,降低和压缩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成本,促进价值创造,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走中国特色农业产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夯实农业基础,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有序流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家发展到5909个,固定资产从134.3亿元发展到398.7亿元,年均增长24.3%。2.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延伸。福建省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培育农产品jjⅡ3-示范企业和加工型重点龙头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从粗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如目前沿海地区已拥有水产加工企业130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200多万吨,加工产品数百种,大量低值鱼虾贝重要的作用。【收稿日期]2008—03—06[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基金资助。第一执笔人:王阿娜(1982一),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农村发展。藻类经深加工后成倍增值,全省水产品加工产值达161.98亿元。山区近几年扶持培植了3000多家竹字号加工企业,形成了以竹板材、竹凉席、笋制品三大系列几十个加工产品,实现竹业产值100.6亿元。3.农产品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福建省通过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鼓励龙头企万方数据・2・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卷业进行标准化生产、开展质量认证和创立品牌,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全省已批准发布农业地方标准593项,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方式按利润返还900家,占总数的13.1%,股份合作方式按股分红1666家。占24.3%。(二)主要问题1.龙头企业的规模偏小。在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方面,除企业创汇水平较高之外,其平均固定资产、平均销售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落后于沿海发达省市水平(表1)。表1Table1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具有福建特色的农业标准体系。“十五”末,全省绿色食品有效使用标志产品295个,比2000年增152个;全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79个、产品573个,认证有机食品企业8家、产品25个;800多家企业通过IS09000或HACCP认证。4.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福建省培育了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如福州、漳州、南安的粮食批发市场,福州、泉州的水产批发市场,同安的闽南果蔬批发市场,漳州和福州花卉批发市场,古田的食用菌批发市场等,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以优势龙头企业、重点龙头企业为突破,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目前,福建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产品有10个,“地理标志”26个;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有13个,“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172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福建省著名商标”171个【2J。创出了一批如超大绿色食品、银鹭八宝粥、盼盼膨化食品、长富牛奶、瑁溪蜜柚、紫山酱菜等农产品知名品牌。5.闽台合作领域逐步拓宽。闽台合作领域逐步拓宽,招商引资水平有所提升,其规模也逐步加大。截至2007年9月,全省已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1957个,合同利用台资24.8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总额在祖国大陆各省区市中位居第一口J。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由福州、漳州向福建全省全面推进,漳浦、漳平永福镇等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台商投资、台农人驻方兴未艾,厦门台湾地区水果销售集散中心、霞浦台湾地区水产品集散中心相继获准设立,闺台农业合作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福建省龙头企业出口创汇不断提高,截止2006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出口创汇27.8亿美元,其中,15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出口创汇9.9亿元,占35.6%。6.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按利益联结方式划分,主要以合同关系、合作方式按利润返还、股份合作方式按股分红等方式为主,自2004年以来,3种利益联结方式的产业化组织中合同关系的产业化组织占较大比重(2004年,占39.8%,2005年,占30.3%,2006年占34.1%)。2006年,全省6858家农业产业化组织按利益联结方式划分。其中合同关系达2342家,占总数的34.1%,合作2006年我国沿海省份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情况比较C,oll唧riSOllofprovincialandnationalleadingenterprisesin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inthecoastalprovinces,2006兰兰兰拦笠:篓全送墨述墨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东1802185114203099712712000346911312139】3711706221371125315027335994153396633344235593841206553001022645951851517119222292049057535411681254677664710016091983869865全垦竺!!!!!!!!!兰!!塑!!!堕!丝垫望!!12.品牌农产品总体数量偏少。福建省的食用菌、水果、茶叶、蔬菜和林产品、水产品等十大类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经初具规模,不少的农产品产量、销量、创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品牌农产品总体数量偏少。福建省农业名牌发展也滞后于工业品牌,在福建省2004—2006年评定的福建名牌产品有632个,其中农产品162个,仅占全省的1/4。更重要的是,福建省缺少像双汇、鲁花、维维、蒙牛、伊利等国内外知名的品牌,制约了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农业整体品牌化水平的提升。3.农产品加工精深度不够。目前,福建省九大主要农产品虽然都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但产业链条整体偏短,加工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化经营分享深加工环节、销售环节的利润低,生产领域的利润不如加工领域,加工领域的利润不如流通领域。产业化经营的效益难以提高。4.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比重不高。福建省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缺乏紧密型的模式。双方互信基础脆弱,订单农业的履约率不高。目前,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组织利益联结方式中,其紧密型联结机制(合作方式和股份合作方式)仅占34.26%。二、福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一)战略取向1.专业化。通过有效分工,农业产业化各经济行为主体包括科研机构、农户、中介组织、龙头企业分另q集中在产业化链条中的某一个环节。包括研万方数据第3期“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福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思考・3・发、生产、运输、加工、销售、服务、管理、技术指导等,不断提升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价值。突出科技资本、资金资本、信息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推动农业产业专业化经营水平。2.市场化。以市场为导向,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流通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市场机制来进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国际化加快的情况,参与国际化竞争,“以销定产”、“大规模生产”、“批量化与网络化销售”是农业产业化的新特点。按市场需求,围绕农产品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经营系列,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产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尊重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非市场安排过程中,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与宏观指导也必须立足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重视市场因素在调节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3.国际化。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一个孤立的系统会随着熵的增加自发趋于无序,这里的孤立系统是一种封闭的静态系统,系统内的企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着原子式的无序竞争,而系统的有序状态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4J。现代农业产业价值链系统要站在国际层面,参与更大范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流。在融入国内国际供应链的同时,延长农业产业系统的价值链,促进价值增值。利用国际化的销售市场、要素市场、技术环境、服务环境,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应该加强实施国际化战略,打造福建省农业品牌,推进品牌化战略;立足国际市场,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国际化采购、生产、销售,推进产业链的国际化延伸与整合,特别是充分利用海峡两岸的资源优势,推进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4.一体化。价值链不是一些独立活动的集合,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价值活动是由价值链的内部联系联结起来的,联系可以通过最优化和协调一致这两种方式带来竞争优势…。将生产、加工和流通各环节联为一体,使相关环节运作内部化,构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整合和优化农业产业链,通过减少中间价值低的市场交易环节,构建从生产、加工、销售、科技、服务、储运等完整的价值链增强组织协同和产业协同效应,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效益。探索创新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共同防范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各参与主体的经营效益,稳固产业万方数据链经营,最终实现利益一体化,走向共赢。5.科技化。根据福建省农业三条链、四大主导产业、九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布局与重点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农业科技发展任务,深入实施《福建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福建省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农业科技发展重点与优先领域,加强科技对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的引领和服务,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从注重农业数量增长向注重提高农业整体效益转变;从为农业产中服务向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转变;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向资源开发技术与市场开发技术相结合转变;从资源型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变。(二)战略目标农业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科技等专业化分工体系深化发展、高度优化,农业产业各经济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强,实现生产加工的科技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品的品牌化、国际化;产业链各环节展开充分有效的整合和创新.生产要素高度融合,企业高度整合,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高度融合,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区域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农业产业竞争优势强劲,最终形成基于有效产业价值链基础之上的产业组织,即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产业区域,实现农业产业化链结构优化和价值增值,推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格局,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市场化和品牌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民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收人份额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构建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出更大贡献。(三)战略重点1.增强两个环节。(1)发展品牌农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福建省有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的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品牌农业具有巨大的潜力。福建省茶业、食用菌、水果、蔬菜、笋竹、花卉、水产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依靠品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推行标准化生产,深化加工水平,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带,・4・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卷发展品牌农业,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提升农产品价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与支持力度,加强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农技人员之间的科技创新联合,整合资源,以共享机制为核心,以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构建一个从农业生产、加工到营销的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创新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农户”、“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专家大院+农户”等技术转移与辐射的有效模式,加快新时期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值,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变资源优势为产品出El优势,扩大农业对外开放。(2)发展订单农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销定产,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提高订单农业的比例,促进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有效联系。加快培育订单主体,加强基地建设,尽快形成订单农业运行的良好机制,创造订单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以发展订单农业为契机,推进农业产业链条各环节的优化和提升,密切各产业链条之间的合作,减少农业资源浪费,促进产业化可持续发展。2.建设三大基地。(1)原料生产基地。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建设原料基地,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管理。围绕龙头建基地,建好基地带农户,引导龙头企业开发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并根据加工或销售的需要,建立起自己稳固的标准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引导和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生产基地建设,为农业龙头提供符合规格和要求的优质农产品原料。(2)农产品加工基地。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加工园区,积极引导各种订单主体向农产品加工园区集中,促进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扩容和升级,使农产品加工园区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发展的新平台、农业招商引资的主阵地、科技兴农的孵化器,成为订单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有效衔接。在(3)闽台农业合作基地。充分利用福建与台湾生物习俗相同的有利条件,加快台湾农民再创业基地、农3.建立三大机制。(1)品牌发展机制。立足福万方数据三、福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围绕福建省临海蓝色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二)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发挥福建省台资、外资和民间资本相对雄厚的(三)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大农业企业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展示展销、转移与辐射。(3)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多样化的紧密型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产品人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加快建立以农民合作组织为重心的组织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形成紧密的利益连续机制。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以产业化经营和精深加工企业为龙头,建设一批与加工业配套、标准化程度高的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以及特色产品示范基地。种类生产条件相似,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台湾农产品输入的区域物流集散基地、台湾农业岛外发展的吸纳基地等的建设,促进产业链在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产业链价值。建省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大品牌农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加强农业品牌的整体规划,建立财政长效激励机制,大力开展名牌农产品的评选认定工作,加大品牌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持续推动区域名牌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国际。(2)科技带和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畜牧、林业、园艺、水产等四大主导产业,畜禽、笋竹、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九大重点特色产品,合理规划发展产业集聚区,重点扶持建设一批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明显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积聚,不断优化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和产业、产品结构,扩大优势产业、优势产品的生产规模。优势,加强资本与实业的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资本经营。引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多部门培育、多渠道发展、多形式推进的龙头企业发展路子,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继续集中有关部门资金重点扶持一批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尤其要做强做大省级百家龙头企业。推介洽谈等产销对接活动,加大福建省农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福建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农业企业与台湾地区等境外公司的合资合作,大力引进国外资本、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人才,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建立健全国际市场营销体系和网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营销活动,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扩大产品第3期“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福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思考・5・出口。同时,要积极发展跨国投资经营,充分利用国外农业资源。(四)提升标准化水平及精深加工以发展品牌农业为契机,抓紧制定和完善福建省农产品品种标准、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分级、专用标准,农药、兽药残留安全卫生标准,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标准,农业生态环境标准,农业投入品及合理使用标准,逐步将农业标准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带动示范区及周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稳步提高,增加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认证农产品的品种、面积和产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构建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精深加工、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先发展福建省农业种质资源发掘保存与新品种培育技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精深加工技术、现代林业技术、特色园艺产品开发技术、农林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水产良种保护与养殖关键技术、水产品精深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以及农业科学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相关技术。加快建立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条件对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依托福建省农科院、福建省林科院、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科技特派员、福建圣农集团等福建省具备一定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创新服务推广队伍、龙头企业等建立一批行业或区域性的农业技术研发协作平台、农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农业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通过福建省农业科技条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改善农业科研机构和涉农高校的设施和条件,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业、科教部门、科技中介等,加强在福建省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等农业“五新”科技成果的推广,提高现(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订单农业,鼓励农业企业采取定向投万方数据企业的服务能力。依托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资源、信息、渠道等优势,以“订单农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积极推广无公害养殖、屠宰加工,与广大农户和农民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产品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业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鼓励农民在生产、运输、销售、加工、服务等环节上开展合作,自愿创办专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七)推进闽台农业合作充分利用闽台双方的资源优势,推进资源的互通互融,促进两岸农业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实现产业链的优化提升。实施闽台农业合作“3851”工程,加强闽台农业合作“四大基地”和“三大平台”建设,推动闽台园艺设施、精致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的项目和产业对接,鼓励闽台农业企业强强联合,共同开发新产品,联手开拓新市场,促进海峡两岸产业链的整合,实现闽台农业合作共赢。为推进福建省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必须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完善和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优先供应基地建设用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领导和服务。【参考文献】[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33—59.【2]汤琳.福建省: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访福建省农业厅厅长姜安荣[EB/OL].(2008一02—01)[2008—02一09].http://www.zgppny.eom/oth-er/content.aspx?id=12354.[3]涂洪长.闽台农业合作十年成果斐然产业链条逐步延伸[EB/OL3.(2007—09—20)[2008一02—09].http://tw.people.coin.en/GB/14813/6292451.html.[4]湛垦华.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56—174.课题指导:宋国林课题负责人:郑庆昌课题组成员:杨志龙,许焕青,王阿娜,高群,肖颖,郑永平主要执笔人:王阿娜,郑庆昌,肖颖,郑永平(责任编辑:华启清)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依托6.18平台、龙头企代农业发展水平。入、定向收购、定向服务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服务,提高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