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美术教学的思考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学小班化教学的迅速开展,如何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就得对美术教学进行实践与研究,实现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和最优化。为此我认为就要构建:一是美术课堂小班化教学;二是美术直观化教学;三是整合学科渗透美育;四是开展美术课外活动;五是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元化教学体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农村小班化教学的迅速开展,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确立了美术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一、美术课堂小班化教学
目前,农村中学班级学生数较少,学生素质普遍较差,且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画画,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也不多。因此,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作为美术教师,要解决所面对的这一问题,首选进行美术课堂小班化教学。除有待于教育大环境的改善外,还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多样化,师生互动多交流。 1、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目前农村中学现有学生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目标适当降低,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分好、中差进行。当然目标安排是固定的,而每个层次的学生是不固定的。由于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步到位的方法,从而使各层次的学生自然而然地沿着知识发展的阶梯拾级而上。这样,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且难度不同,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有利于保持和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因教学目标一刀切而造成的差生跟不上、优生浪费时间的现象。 2、教学方法多样化
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即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面对农村小班化中优生不多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班的空间优势和教师的精力优势,有效地运用小组教学法,比如,教师根据小班座位安排的条件,因地制宜地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相互评价、学会参与集体竞争。另外,小班化班级学生人数少,学生受到的“关爱度”高,教师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等。 3、师生互动多交流
小班化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时间比原先增多了,这样,教师就更有精力,也更应该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努力让每位学生感动、兴奋,进而实现教师由工作量的减少而转化为质量的提高,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辅导,大面积的提升教学质量。在师生互动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将感情和工作精力倾注到每位学生,使学生主动地配合自己提升工作质量,为此,教师交
流谈话要适时有度,既要有广度和深度,更应该有适度,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谈话情境,紧紧围绕学习的知识点、重难点,巧妙地提出问题和学生讨论解决。 二、美术直观化教学
直观教学是美术欣赏的重要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省“四配套”工程的顺利实施,农村中学美术学习和实践的物质条件生均拥有量比县城较为丰富,如多媒体设备、石膏像、石膏几何形体等,为美术直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1、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准备具体材料。如教学《蛋壳人造型》这一课时,教师要准备蛋壳人作品、空蛋壳、彩色纸、乳胶、剪刀、水粉颜料、毛笔、资料等材料,学生也同样要准备以上材料。这样师生才能有充足的物质条件进行实验制作,避免课上师生都纸上谈兵。
2、要重视研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以其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欣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讲授《中国陶瓷艺术》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章节时,所涉及的内容广,如何使课堂四十五分钟最大限度的被利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我将有关这些方面的资料制成课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情景教学方法,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当这些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最富民族特色,在世界美术史上竞放异彩的陶瓷器、玉器、青铜器、丝织品和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宫殿、坛庙、佛塔、园林等建筑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时,这种图文并茂的图像就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我国古代美术的辉煌成就。加大知识容量,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提高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随之得到激发。
三、整合学科渗透美育
美术不仅要注意自身教育功能的发挥,还要与各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美术教育。
现在的综合式艺术教育立足于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既考虑每门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强调构建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现代学生思维敏捷、具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寻求心灵自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已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说教;特别是在艺术多样化的今天,如一味灌输某种艺术观念,或仍沿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形成知识对流,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确立启发、引导的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提出丰富问题所需的和谐、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是重要的。特别是美术、音乐课的综合,两学科互相渗透、互相演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其创造性思维都有帮助。例如,讲授中国古建筑——《故宫》时,由老师演唱歌曲《北京颂歌》,然后再引入本课主题。利用图音并茂、视听结合方
法,在一节课内实施美、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交叉欣赏,使美术这一凝固的音乐——空间艺术,与音乐这一流动的画面——时间艺术融为一体。实践证明,这样的欣赏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为此,它对艺术教师提出了“全才”的要求,因此,本来担任音乐教学或美术教学的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这不仅要求掌握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知识技能,也要求对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学、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知识的了解,更要求学会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并在实际中应用自如。只有这样,才拥有了独立担任艺术教学的素质。可以说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使现有的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处于“逆水行舟”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艺术教师应尽早从单科教学中转化出来,超越自己,与艺术课程一路同行成长。 四、重视开展美术课外活动
美术课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美术课程的延伸,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对美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创新。在美术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比在课堂教学中更大的热情直接参与到审美教育中来,这对学生获得美感体验、提高创造美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因此,要重视及积极开展美术第二课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定期举办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艺术教育活动。例如:读书论坛、绘画比赛、作品展览等。同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些长期合作的教学实践基地和一些用于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如国家级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古汴河风光带、柳山湖风景区等,使学生的实践与社会生活联
系起来。不过,应加强对美术课外活动的指导与管理,规范美术课外活动计划和制度,并在组织上给予一定的保证。 五、关注校园文化建设
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是形成整体性审美教育氛围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实施美育不可忽视的途径。
校园环境建设可以分为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的审美特性,表现在按照美的规律来规划学校环境的设计,美术教师要参与其中,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要提到“以美育人”的高度来认识。总务及后勤部门,在考虑学校的道路、绿化、校舍、以致墙报栏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都要服从于教学的大局,寓美育于校园环境建设之中,以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精神环境的审美特性,表现在按照美的规律来规范全校师生的行为举止和工作、学习、生活的秩序,例如严谨的教学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序的生活节奏、浓厚的学习氛围等。
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重视校园环境的整体美化,寓美育于环境建设之中。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审美修养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使学生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之中,从而受到良好的美的熏陶。
总之,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加强美术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构建农村中学美术有效教学多元化教学体系,实现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和最优化。美术教师应尽早超越自己,与艺术课程一路
同行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