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优等生的心理弱点及教育对策
作者:禹良松 沈党生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2年第07期
摘 要:优等生的心理弱点:1.自负傲慢,交往能力差;2.追求完美,耐挫性差;3.争强好胜,嫉妒心强。教育对策:1.建立“心灵通道”,正视心理弱点;2.加强自我教育,优化心理素质;3.创设教育氛围,发展能动心理。 关键词:小学; 优等生; 心理弱点;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69-00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大都认为“中等生”有潜力可挖,“后进生”令人头疼,对“优等生”则另眼相待。许多老师主要倾向于提高优等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待优等生表扬多,批评少;看到优点多,发现缺点少;迁就多,要求少;使用多,教育少,使得优等生形成了一些心理缺陷。由于他们是优等生,“一俊遮百丑”,对他们身上的“毛病”,许多教师都能“原谅”,甚至视而不见,以至于任其发展,痛失教育良机。因此,我们切不要忽略优等生这个最易忽略的层次。只有全面了解优等生及其心理弱点,才能使我们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有利于因材施教。 一、小学优等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弱点 1.自负傲慢,交往能力差
在优等生中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优越感,他们在智力、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上都相对优秀,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好,轻视他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和所处的位置,甚至会产生高人一等的心理。而这种心理致使他们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很少顾及别人的需要、兴趣和看法,我行我素,一切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与其他同学沟通交往,喜欢独处,讨厌集体活动,出现明显的人际沟通不良现象。 2.追求完美,耐挫性差
目前,社会对优等生各方面,尤其是学习成绩的期望值比较高,而优秀的他们在学习上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旦出现问题,达不到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就会受到苛责。他们也害怕别人会赶超自己,过分看重学习成绩,“分分计较”,把名次的高低看作自己成功与失败的标志。不少优等生会因为不能正视挫折而引起大的情绪波动。强烈的挫败感甚至会让他们从此消沉。 3.争强好胜,嫉妒心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优等生凡事总喜欢和别人比高低,很难容忍其他竞争对手赶超自己,一旦发现别人超过自己就感到心情压抑。适度的好胜心理是优等生保持自己领先地位的重要条件,但如果争强好胜心太强,就容易形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因而在优等生群体中,嫉妒心理的表现较为突出,由于嫉妒就容易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和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等诸多不良结果。
二、消除优等生心理弱点的几点对策
小学优等生心理弱点的存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它有两种潜发展的可能,或者成为优等生向前向上发展,实现远大理想的动力;或者成为追求个人目标,满足极端个人主义要求的内因。因此,教师应防患于未然,加强对优等生的教育,使优等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建立“心灵通道”,正视心理弱点
优等生在家庭、学校环境中倍受呵护、关注的氛围和优越心理的形成,一旦遇到小挫折,就产生一种失落心理,表现为烦躁、抑郁,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此时产生的心理变化,就像在他们心坎上筑起一道无形的障碍,教师讲的道理即使是“闪闪发光”的真理,也难以被他们接受。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灵的交流。如可建立“心灵通道”,在校报上开辟“知心人”栏目,或设立“心灵信箱”等,通过帮助让优等生进行合理的渲泄,把憋在心中的苦闷让其尽情地吐露出来。教师应认真倾听,理解、接纳他们,和他们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平衡,缓解他们的负重心理,消除他们心中的障碍。做到热情地帮助,真挚地关怀,宽容地接纳。
2.加强自我教育,优化心理素质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需要有较强的心理适应力和心理承受力。而心理适应力和承受力的强化,有待于加强优等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如有甲乙二生,甲被评上三好生,乙没有被评上,乙就有失落感或嫉妒心理。此时,教师应诱使乙从自身因素上找原因,分析其在交际上、管理上、思想上、学习上与甲的差距,让乙充分意识到自身素质的不足,也就消除了他的不良心理。为此,加强优等生自我剖析意识,是使优等生保持最佳学习心境的必要途径。其次,增强自身教育观念,是使优等生坚定自信心,以达到各自进步,分层优化的教育手段。教师应想方设法去亲近优等生,不能“旱涝不均”,厚此薄彼,以达到使优等生自我剖析,明确自身素质的优劣之点,从而找准基点,确定目标,帮其确立符合自身特色的奋斗目标。再次,对优等生进行全面的自我教育,是养成其自我评价的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优等生只有自我剖析、自我评价,才能胜不骄,败不馁,不致心理失衡,有的放矢。 3.创设教育氛围,发展能动心理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使知识、心理、个性获得充分、和谐地发展。这种发展必须通过优等生的内部活动来获取。为此,教师应创设各种消除心理弱点的环境氛围,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助优等生主动确定目标,激励他们实现预定目标的同时,应预先考虑防范措施。引导优等生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心理弱点的主客观因素和实际条件,力求目标切实可行。可有意识地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培养优等生自主参与意识,帮助他们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使他们能为自己的行动做出自我选择,才能促进其能动心理的发展,从而进一步调动优等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