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 宪
来源:《成才之路》 2012年第8期
河南 焦作 ●李宪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式。而艺术类大学生因为专业自身的特点,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更加突出。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
1. 自卑、恐惧心理
在艺术类学生中有些同学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几次求职受挫后,就会对就业产生自卑、恐惧心理,甚至产生绝望的心理。也有些学生是渴望竞争的,但缺乏竞争的勇气,有的是害怕竞争失败会丢面子,有的认为不正之风干扰太大,竞争肯定会败北,因而也会产生自卑、恐惧心理。
2. 孤傲心理
一般说来,学艺术的大学生总是充满着激情和热情,但由于缺乏生活和社会经验,往往不能恰如其分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尤其是面临离开学校跨入社会之前的决策性思考时,往往呈现出自我感觉极好的状态,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自信。对自己的评价偏高,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择业时期望值过高,挑三拣四,对用人单位提出过分的要求。
3. 侥幸投机心理
有些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认识成功,渴求走捷径,梦想比尔·盖茨式的成功,同时受社会上像“超女”等各类比赛影响,希望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地去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
4. 依赖心理
一些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存在依赖心理,在面对就业时就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父母、亲戚身上,寄希望于拉人情关系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有一些大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希望学校做好“全职保姆”,表现出消极等待的心理,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
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观原因
导致艺术类大学生产生就业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外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外,与其自身的特点也是密切相关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就业期望值过高
艺术类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投入要远大于其他专业,从高考前高额的培训费到考取大学后较高的学费,使得艺术类大学生渴望毕后有较高的回报,一心向往大城市、好单位,高薪、高待遇,对基层单位、中小企业、小城镇不感兴趣,在择业中很难做到合理定位。这种投
入与回报的失衡,严重地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情绪,这种就业的勉强性也会为他们后来的再次失业埋下隐患。
2. 追求个性,渴望自由
艺术类学生大都个性鲜明,精神上追求自由、时尚,思想前卫,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不愿受太多的约束和管制。这种个性特点也决定了他们不愿受制于某一个具体的单位,他们宁愿无拘无束地“漂”着,也不愿固定在一个单位里“朝九晚五”,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充分就业。
3. 职业意识弱,职业素养低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职业发展知识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高等院校的艺术类学生,真正有艺术天分,今后能在艺术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是凤毛麟角,对于大多数艺术类学生而言,由于在报考前和大学学习期间没有制定更符合自己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在毕业求职时显得很被动。
三、教育主管部门缓解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1. 应重视培养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艺术类大学生的实践性教育,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需具备的决策、创造、社交、实际操作、终身学习、心理调适、随机应变的能力等。艺术类学生从进校开始直到毕业应结合专业设置安排多次的实习、实践,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环境、工作性质,接触社会,以缩短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初期的适应期,使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进入社会角色。
2. 应重视艺术类大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艺术类专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专业,高投入期待的是高回报,这种思想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就业期望值。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提倡艺术类大学生正确地自我分析、自我定位。在面临毕业时,艺术类大学生一方面应当全面地评价自己,既要总结自己的长处,发挥优势,又要正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找出自己现阶段的劣势,积极主动地学习,及时弥补、缩小与他人的差距。另一方面还要客观地分析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制订一套现阶段的行动方案,及时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
3. 应注重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竞争的剧烈、事业的艰辛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在不断地提高,一个综合素质低的人,是不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的。作为艺术学生应在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打造自己成为“一专多能”型的毕业生。
4. 应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德育,强化职业意识
教育主管部门应从艺术类大学生入学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自我定位、角色转变、个人素质、就业心态等教育,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职业市场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程序,掌握求职技巧,调整就业期望值,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德育,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工作新模式,积极创新德育观念,保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彻底改变艺术类学生自由散漫、强调个性、学风涣散的“历史传统”,使学生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能够端正心态、脚踏实地,树立“先做人再做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日后顺利实现就业,快速融入职场作准备。
5. 应鼓励艺术类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创业宣传与教育
艺术教育的特点注定了自主创业、自由择业等形式也颇受艺术类学生的青睐。从政策方面来看,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利用学院自身与企业紧密合作的优势,组成团队创立工作室,为企业提供创意作品、发挥艺术特长,为社会和自己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教育部门应增设创业教育课程,配备相应师资,为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还要结合艺术形式的具体特点和艺术市场需求的特点,通过校企联合、成立学生创业社团、成立家教联盟等多种形式搭建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演练基地。
(焦作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