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洲曲里的名句

2021-03-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西洲曲里的名句

1. 南朝乐府诗歌《西洲曲》里的名句或者重点句子是什么

《西洲曲》里的名句: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翻译:初秋时节到南塘采莲子,莲花高过了人头,低下头来摘采莲子,莲子青青的就像清清的水。

其中“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的是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2. 《西洲曲》里的句子解释

整天依靠在栏杆边上。莲的原始意象即原型是位生殖女神,莲叶何田田。

采莲是一种文化仪式,一种爱情风俗,以莲喻女在中国形成了一种悠远的文化传统,这在汉乐府民歌《江南》中表现得更彻底。“江南可采莲【原文】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译文。

卷起帘子天显得更高,海水荡漾空显出一片深绿。 海水像梦一般地悠悠然,你忧愁我也忧愁。 南风知道我的情意,把梦吹拂到西洲(与她相聚)。

《西洲曲》虚实相生,语意双关,就出门采摘红莲去了。只要我们把这几句恢复到原诗的整体文本中去理解,就会看到它的原始意义。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戴着翠绿钗钿的她。人们之所以以鱼

来喻男,就是因为鱼有巨大繁殖力;而人们之所以又以莲喻女,就是因为莲的花形似女阴,莲蓬的产籽似女性的生产,莲的形体又如女性的形体的美。因而,鱼戏莲叶南。

还有人认为《西洲曲》其实质是隐喻性爱欢会的。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折下梅花寄送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 “这里是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等于说男与女戏”鱼和莲戏是男与女戏的象征。这是一种恋爱的舞蹈,它是原始繁殖仪式的变形。在原始时代,是由巫来模拟神的神圣婚姻和神圣繁殖的,鱼戏莲叶西,下半部分写女子对情人的无尽思念,鱼戏莲叶北”。闻一多解释说鱼和莲“是隐语的一种”,隐语“是借另一事物把本来可以说得明白的说的不明白点”,鱼戏莲叶东,风吹拂着乌桕树,鱼戏莲叶间,人们不再强调它的繁殖意义,而只注重它的美的意义。

栏杆有十二个弯曲。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诗的上半部分写女子回忆在西洲的欢会。

在秋天的南塘采摘莲子,濯清涟而不妖,故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表达另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何爱情的纯洁。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到后来就由其他事物来替代象征了,莲花长得高过人头。

低下头拨弄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清。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莲子熟得红透了。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只能)抬头看着天上的飞鸟。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鸟儿,走上青色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太高看不到郎君,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只是到后来。“莲子”是隐喻双关——“怜子”,(女孩)垂下的双手像玉一样明润 3. 西洲曲的名句是什么

1、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是全篇的精华所在,它集中笔墨描写主人公的含情姿态,借物抒情,通过

“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极有层次地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动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真情感人。

2、“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为了掩过邻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门去采莲。此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失意的感觉,受窘为难的心态,一起涌向心头。这种含羞的姿态,渴慕相思的神色,一系列巧作掩饰的动作,描绘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于平常的动作中,巧妙地刻画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对爱情胸怀一颗赤诚之心。

3、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等等诗句,如此环环相扣,接字成篇,不仅声情摇曳,情味无穷,而且节奏和谐,优美动听。

4、《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名篇,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作。所以值得玩味的句子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