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菊平 李玲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9年第11期
江苏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214161) 古菊平 李玲
[摘要]2014 年9 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改革拉开了序幕。同年,上海、浙江两省市作为第一批高考试点启动了新高考。江苏省在2019 年4 月23 日发布了新高考方案,正式启动实施了新高考。文章基于对上海、浙江新高考的分析,对江苏普通高中新高考下的地理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地理教学;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1-0085-02
2019年4月23日,江苏省公布了新高考方案,以新高考第三批次实验省区身份正式启动实施新高考。笔者作为江苏普通高中一线地理教师(也是基层学校管理者),在对上海、浙江
新高考的关注、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对江苏普通高中新高考下的地理教学有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数据表象
我们先来了解2017年上海高考选考情况(表1)。
接下来再来看看2017年浙江高考选考情况(表2)。
从表1、表2的数据可看到,在新高考中,相比之下选考地理的考生人数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我们在上海、浙江的部分普通高中实地考察、学习也能体会到,高中地理学科得到了学生的青睐和学校的重视,这是前所未有的,部分学校甚至出现地理师资告急的现象。
二、问题分析
问题1:选考地理学生层次偏低,不利于学科持续发展。
选考地理的学生人数较多,这对于地理教师来说固然是可喜的,但是数据背后,有一个让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选考地理的学生层次不高,不是一个正态分布的状况。以上海
2017年数据为例,570分以上考生人数为1621人,主要目标高校是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501—569分数段有14392人,这些学生的主要目标高校是211、985等优质高校;402—500分数段的人数为35649人,他们的目标高校主要为本科院校。那么,他们选科各自占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关注表3。
从表3数据中可以看出,选考物理、化学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但是高层次学生比例很高,而选考地理的考生人数庞大,但是高层次学生比例很低,其中还有相当大的比例是选考物理、化学和地理的考生。
问题2:学生选考地理盲目性强,不利于学生持续发展。
2018年11月,笔者有幸到浙江杭州某高中挂职学习1个月,期间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形式调研了该学校的选科、教学等基本情况。
根据新高考以来该校选考情况统计表(表4),该校在杭州市区普通高中属第三层次,生源质量一般,选考地理人数为最多,也印证了像上海市一样,选考地理的考生层次不高。
在调研中,笔者针对2017级选考地理的173位学生发出17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5份。分析其中一个题目(单选题)“: 您选考地理的首要原因是什么?A.个人喜好,有兴趣;B.为高考专业录取需要;C.为高考更高赋分需要;D. 没有很好的认识,从众心理等其他因素。”结果如表5,多数学生(47%)选考地理是因为赋分的需要,而因为爱好地理学科(23%)以及专业录取需要(16%)的比例不高,甚至有少部分(14%)学生选考地理没有目的性原因,也可以说是随机性地。可见,多数选考地理的学生对地理学科认识不足,兴趣动机也不强,选考地理仅仅出于赋分的目的,对学科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兴趣基础,盲目选择,这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思考,对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而言,从教师层面有以下对策建议。
1.借助乡土地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特别是起始阶段,尽管新高考、新课标降低了教学难度,但是初高中教学依然很难衔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好。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不高,仅有23%的学生选考地理是因为喜好兴趣。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有效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地理知识而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主体应该就是乡土地理知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也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地理当然少不了乡土地理。
不可否认,乡土地理教学的开展面临不少困难,例如缺少权威和统一的乡土地理教材、缺少乡土地理的实践活动场所等等。但在有条件的学校,地理教师要依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统筹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并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然而,有的学校条件有限,教师则可以不流于形式,没有必要进行乡土地理专题的教学,而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引用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乡土案例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论学习,以增强地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于家乡的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使命感,让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
2.发挥地理优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当然要贯穿全学科、全学段、全领域和全过程,不过,地理学科在其中有更多优势。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立德树人是地理课程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地理学科应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具体抓手就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对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同时放眼世界,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世界的关注,关心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共同的命运。这些都为高中生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3.拓展地理知识,加强学生生涯规划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还提出“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的目标,在高考录取中各专业也与学生高中时期选科紧密相连,这些都要求加强学生生涯规划,以期适应新高考要求。从学生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学生选考地理是出于今后专业发展需要考虑,可以说是相当具有前瞻性,但是基于这一因素考虑的学生比例不高(只有17%)。
从实际情况来看,与地理学科知识相关的大学专业还是非常多的,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拓展地理知识,延伸对接至大学专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生涯规划。例如进行城市地理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拓展到城市规划专业。此外,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形成对各种职业的客观认识,并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韦志榕,朱翔.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周侯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