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讲笔记

2024-08-26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

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

(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

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 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

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 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10、唯心主义的根源: ⑴、社会根源; ⑵、阶级根源; ⑶、认识论根源。

11、唯心主义的主要二种形态:

⑴、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⑵、客观唯心主义: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⑴、在对象上:是普遍规律的科学,正确的指出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⑵、在内容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⑶、在作用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三个特点。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种对立思潮: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本章重点:物质观、实践观、意思观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定义:

物质的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是:

⑴、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 ⑵、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 ⑶、而且是客观实在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重要意义:

⑴、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 ⑵、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⑶、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运动的定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⑵、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⑶、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 ⑷、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脱离了物质谈运动; ⑸、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设想成没有运动的物质。 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静止的定义: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⑴、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 ⑵、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⑴、对立统一关系; ⑵、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⑶、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⑷、相互渗透的关系。

7、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空的定义: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8、时空与物资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9、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10、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

揭示了自然界在微观领域、宏观领域、宇观领域的物资结构层次的多样性、无限性,证明自然界是一个具有无限层次结构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有机整体。

11、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的哲学意义:

证实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将进一步深化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定义:

⑴、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⑵、是人的存在方式。

1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实践不同理解: 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

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定义的两层意思: ⑴、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

⑵、是物质的、客观的、有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1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6、实践的基本特征: ⑴、客观现实性; ⑵、自觉能动性; ⑶、社会历史性。 17、实践的基本形式:

⑴、生产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 ⑶、科学实践。 18、实践的主体:

⑴、指于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⑵、作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因素,是物质的和精神的统一体、自然的和社会的统一体; ⑶、主体按社会构成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 19、实践的客体:

⑴、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⑵、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客体和客观事物又有区别; ⑶、客体和主体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

⑷、有三种基本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20、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第一性、第二性关系。 21、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⑴、主体客体化:

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⑵、客体主体化:

⒈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⒉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 2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意义:

⑴、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客体成为“为我之物”; ⑵、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容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打破限定,超越现实客体。这种限定和超越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⑶、实践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使世界二重化(一分为二)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构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意义。 2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⑴、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 ⑵、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 24、自在世界的定义:(超纲)

指天然世界,是人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世界。 25、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⑴、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

⑵、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 26、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⑴、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

⑵、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精神。 27、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⑴、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及其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⑵、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社会存在等同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生产方式为主、及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构成。 28、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⑴、世界是多样的;

⑵、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9、折中主义:调和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30、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⑴、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

⑵、世界上存在包罗万象的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 ⑶、意识也不过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并不能独立的存在; ⑷、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发展的基础。 31、意思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2、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

⑴、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⑵、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⑶、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33、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的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4、意识的本质:

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

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⒈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正确的反映和歪曲的反映。 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⒊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Ⅰ、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Ⅱ、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35、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 36、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⑵、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 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⑷、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 37、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⑴、物质决定意识; ⑵、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⑶、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⒈主张意识决定作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 ⒉主张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 38、人工智能的含义:

人工智能是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 39、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人工智能在功能上表现上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 ⑵、人脑和人工智能有本质区别: 人脑 人工智能

区别1 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

区别2 有自觉性 没有自觉性

区别3 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 区别4 具有社会性 不具有社会性 40、如何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⑴、要坚持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相统一的观点,恰当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 ⑵、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⑶、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⑷、要明确认识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感性的活动即实践并通过实践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

4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是因为:

⑴、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⑵、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客观规律; ⑷、这个原理的意义是既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反对思想超越实际。 42、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⑴、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来改造客观世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⑵、解放思想是指从过时的、僵化的、错误的思想特别是“左”的错误思想的束缚下摆脱出来,树立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相一致的新思想新观念;

⑶、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两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更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⑷、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两个历史性贡献,一是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⑸、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坚持在革命和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第二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本章重点:辩证法。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物辩证法的定义: 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的定义:

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对立的主要表现: ⑴、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⑵、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⑶、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⑷、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这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分歧。 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联系的定义:

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 5、联系的客观性:

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 6、联系的普遍性:

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同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同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 7、联系的多样性:

⑴、是指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⑵、是指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 8、联系的条件性:

⑴、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⑵、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⑶、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9、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观点:

⑴、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 ⑵、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⑶、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转化; ⑷、整体和部分相互包含。 10、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

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有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 ⑴、从概念上;如:太极 ⑵、从理论上;如:天人和一 ⑶、从价值上。

⒈中国古代整体观比西方哲学传统中天人两分的思想有更多的合理与优越之处;

⒉研究整体观的辩证思想,可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人类智慧的继承,同时中国的整体观又可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思想的真理性,丰富其理论体系。

1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联系: 运动:说明事物是变动不居的,标志变化的哲学范畴; 变化:说明物质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

发展: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变化或不断更新的过程。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承认运动即变化的观点并不一定是辩证法,如机械论、循环论只承认某种变化,只有承认发展才是辩证法。 12、发展的本质是新生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质、量、度及其认识意义:

⑴、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律性; ⑵、量:是事物所固有的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⑶、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是质的量的统一。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避免“左”或“右”的错误。 14、量变的基本形式:

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变化。 1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原理: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⑴、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即量变不仅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而且决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⒈只有质变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⒉体现和巩固量变结果; ⒊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⑵、相互渗透:

⒈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包括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⒉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1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⑴、在理论上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反对把量变和质变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 ⑵、在政治上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 ⑶、在实践上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 17、规律的含义:

规律即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8、规律的特点: ⑴、本质性的特点; ⑵、必然的联系; ⑶、稳定的联系;

⑷、客观的,不能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9、人的自觉活动与规律的关系: ⑴、规律是客观的; ⑵、规律是人可以认识的;

⑶、规律是可以为人所利用、驾驭的;

人们虽然可以利用规律,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实现的形式,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20、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 21、必然和偶然的定义:

必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2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性的表现: 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⑴、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⑵、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2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⑴、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⑵、重视偶然,利用有利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机遇,通过偶然掌握必然。 观点:“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⑶、既要反对只承认必然性,完全否认偶然性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或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观点,也要反对只承认偶然性,根本否定必然性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观点。 2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理由:

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⑶、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⑷、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25、矛盾的含义: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辩证矛盾、客观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思维中使用概念、判断所发生的不合乎逻辑规则的相互冲突,这是应当排除的。 26、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贯通主要指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或相互渗透。 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 27、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区别:

⑴、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⑵、斗争性是相对的,是指斗争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

⑶、斗争性是同一性基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离开同一性的纯粹斗争性。 28、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的意义:

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就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9、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30、矛盾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原理:

⑴、含义; ⑵、基本属性 ⑶、作用; ⑷、意义

3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 ⑴、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依存: ⒈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到存在和发展;

⒉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⒊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⑵、矛盾的斗争性: ⒈推动事物量变; ⒉推动事物质变。 32、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处处有矛盾和每一事物变化发展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33、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注:坚持矛盾特殊性原理就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4、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3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相互区别:

⒈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 ⒉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⑵、相互联系:

⒈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⒉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只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的; ⒊个性体现共性,都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3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⑴、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观点),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用个性代替共性); ⑵、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⑶、在政治上这一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是个性,社会主义是共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共性和中国的个性的统一。 37、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 38、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3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的意义: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和体现这一观点和方法。 4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则和方法来自1920年列宁的“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之说,列宁这句话的最新翻译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⑴、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因为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而具体事物的性质又都是由它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因此,只有具体分析具体事物,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规律,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⑵、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前提。认识矛盾的目的,在于解决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因而,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活力。

⑶、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保证,‘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来,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革命的本质。 41、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⑴、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关于矛盾的辩证法思想。如《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矛盾看作是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春秋史墨的“物生有两”,孙子的“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五行论“相生相克”理论,老子的“相反相成”“反者道之动”的思想,王充的“同气相成,殊气相革”观点,王安石的万物“皆各有耦”、“ 耦之中又有偶”,朱熹认为万物“无独必有对”、“万物皆有两端”,张载的“一物两体”,“动非自外”,王夫之的“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的新陈代谢思想等都是对矛盾、辩证法的深刻理解与表述。

⑵、上述理论表明中国传统哲学对事物矛盾统一关系的多层面、多角度的认识和把握,上述观点强调矛盾的对立的统一,使两端都可以同时存在、发展。在现代社会,这种观点依然具有较为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中国哲学矛盾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观相联系,更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是人类智慧的继承、发扬,更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 42、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反映被反映的关系。

⑴、主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它在人的意识之外且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

⑵、客观辩证法:又称概念辩证法或辩证思维,它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事物的辩证过程的能动反映的运动与结果,同形而上学思维根本对立,核心内容是在对立统一中思维。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的自觉反映。

⑶、辩证思维的意义:只有辩证思维才能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进行正确的概括,上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43、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和演绎:(超纲)

⑴、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 ⑵、演绎是指从一般的概念、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⑶、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和补充。 4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分析和综合:(超纲)

⑴、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整体到部分。 ⑵、综合是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部分到整体。

⑶、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前导,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互相过渡。

4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超纲)

⑴、抽象是指思维对客观事物某种属性的反映,是抽取和撇开的统一。 ⑵、具体是指思维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⑶、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认识从感 性具体——理性抽象——思维具体的过程。 45、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逻辑的历史的统一:(超纲) ⑴、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人对此的认识过程。 ⑵、逻辑是指上述过程在思维中的反映,即对历史的概括和总结。

⑶、两者的统一是指理论的认识的逻辑进程同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46、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⑴、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即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适应现代实践活动方式和现代科技革命而创立的方法体系,它与辩证思维方法一起,构成现代思维方法的主要内容。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般归纳为: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等等。

⑵、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前者是研究普遍规律的方法,后者是研究特殊规律的方法。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⒈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方法贯彻于现代科学思维之中。

⒉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不仅证实和丰富辩证思维方法,而且将进一步促进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化、深入化。

⑶、辩证思维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关系的意义:不能把两种思维方法对立起来或相互取代,而是要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发挥各自的功能,自觉地推动哲学和现代科学的研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贡献。

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本章重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两种理解?三种关系或三种矛盾? 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⑴、前提或基础即世界观不同,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⑵、核心不同:

⒈前者是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⒉后者是先验论: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⑶、认识路线(顺序)不同,前者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后者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⑴、可知论:承认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即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主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 ⑵、不可知论:否认人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即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

⑶、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彻底的、科学的可知论。 对不可知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和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彻底坚持了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同时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是:

⑴、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入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⑵、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⑶、由上面可知,和旧唯物主义相比,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它以实践观和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狭义性、机械性、直观性、被动性的缺陷。 4、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人类社会生话的本质是实践的,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其理由、内容、表现包括: 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⑷、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5、认识的本质:

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6、对认识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不是“生而知之”(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形而上学的观点!) ⑵、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

⑶、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 7、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

⑴、反映的含义:广义地说,反映是指物质固有的特性,即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时,以自身的变化再现他物的某些特点。狭义地说,通常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观念的形式对客体及其规律和特性的模写、复制和再现。把认识看作是客观实在的反映是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重要原则和核心。唯物主义反映论有辩证反映论和形而上学反映论的区分。 ⑵、信息的含义: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知识。信息就是用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来消除对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之中。信息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刻概括,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80年代哲学家提出广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直接或间接描述客观世界的,把信息作为与物质并列的范畴纳入哲学体系。

⑶、反映与信息、选择密切联系。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即反映被反映的关系,首先表现为主体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价值需要等

选择客体。其次表现为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再次表现为主体在对客体信息选择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的认识图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过滤,整合重构,形成新的观念过程。简要地说,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反映,就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信息的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选择。

8、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在人类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践和认识是密切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既没有离开认识的实践,也没有离开实践的认识,人们只是在思维领域把它们分开,现实中是分不开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因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⑴、实践决定认识。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

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任何实践都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行动,都含有主观认识的因素并在一定的主观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具有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的活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情况和效果是复杂的,基本的有两种情况: ⒈是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⒉是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阻碍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9、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知行观,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对知行观有深刻的见解:

⑴、唯物主义知行观:有荀子的认识论、王夫之(充分肯定了在知与行矛盾中,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这既强调了行先知后,也强调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古代知行观的最高水平。)、孙中山等。

⑵、唯心主义知行观:有孔子(割裂知行辩证关系的唯心主义观点)、二程(程颇、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论,(是以知代行,知与行分离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行观)。 现代价值:

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发展放到整个人类智慧的继承与发展中来理解。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一切优秀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联系起来,特别是其实践观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相联系,更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 ⑶、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知行观本质上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一致的,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依然有积极意义,其合理因素为深入研究理论与实践关系提供理论借鉴。

10、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1、感性认识的定义:

⑴、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知识; ⑵、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⑶、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⑷、地位: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12、理性认识的定义:

⑴、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⑵、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⑶、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⑷、地位: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低级和高级的关系。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和联系:

⑴、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或理论意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⑶、两者是相互渗透的。

1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⑴、在理论上批判哲学史上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经验论: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 ⑵、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夸大书本作用,轻视感性经验,错误类似于唯理论; 经验主义:夸大经验作用,轻视科学理论,错误类似于经验论; 这两种主观主义的错误既是唯心主义,又是形而上学。

注:经验主义≠经验论,相对主义(×)≠相对论(√)。 16、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和反映事物的内在根据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7、现象和本质的含义: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外在表现。现象可区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假象不同于主观范畴的错觉。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这是由事物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 18、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的对立表现为,现象是表面的可感知的,本质是内在的,只能靠抽象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本质是共性的、普遍地、深刻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两者的统一表现为,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19、现象和本质两者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⑴、现象和本质的对立和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科学的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这说明了现象和本质的差别,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也说明了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表明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⑵、坚持现象和本质的客观性和同一性,反对否认其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割裂两者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存在主义者(人本主义者)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这既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又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0、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达到理性认识。 2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条件: ⑴、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 ⑵、要经过辩证思维的加工。

22、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⑴、定义:

理性因素:是指认识和逻辑的因素;

非理性因素:人的非认识、非逻辑的因素,如情感、意志、幻想、灵感等。 ⑵、作用:

⒈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主要的、主导的作用,因为人是一种有理性的社会动物。

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动与停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认识运动的飞跃上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3、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⑴、认识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⑵、实践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24、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⑴、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或尽可能是正确的。

⑵、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⑶、理论回到实践中,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⑷、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25、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⑴、含义: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 ⑵、理由:

⒈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指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人们的认识也受到一定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 ⒉认识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包括认识主体的精神肉体状态和能力、努力程度的限制,如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 26、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⑴、含义: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没有终点的。

⑵、理由: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的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实践是无限的,因而认识就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7、认识发展的规律

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

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28、认识发展规律重要意义:

⑴、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统一的“左”的或右的机会主义错误。

⑵、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路线。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认识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丰富、发展并指导和服务于实践,就是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29、真理的定义: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认识。 30、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

⑴、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⑵、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注:真理没有阶级性。 31、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是指任何真理即主观同客观的一致都是在特定条件、范围的限定下,主体的认识同特定对象的一致或符合。如果超出了这些具体限定,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真理是具体的原理的内容和要求是:

⑴、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⑵、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⑶、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观点。

⑷、真理是具体的。和真理是一元的是一个意思,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不因人而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2、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表现!) ⑴、真理是思想形式; ⑵、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⑶、有用就是真理; ⑷、圣人之言是真理等。

3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⑴、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两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前者是正确认识,后者是错误认识,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是不能相互包含的。

⑵、真理和谬误同属认识范畴,两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4、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 ⑴、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有两个方面:

⒈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⒉指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⑵、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是指正确认识的有限性,有两个方面: ⒈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⒉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 3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它们的统一表现为:

⑴、相互联结、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⑵、辩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不断定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又一个规律。

3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

⑴、首先,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此对它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⑵、其次,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

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论。 3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由: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优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认识不能检验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能把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的社会实践才能作为标准。实践不仅同理论一样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指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的现实,实践能把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产生客观的物质结果,从而就可以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一般情况下,认识在转变为现实中,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的就是真理。

38、真理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是绝对的、确定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因为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具体的实践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时代的实践往往又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人类认识的一切理论和观点。

承认实践标准是绝对和相对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实践标准的辩证法。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或不可知论;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把知识绝对化,阻碍科学的发展。 39、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

逻辑证明是指从已知的前提包括概念、判断出发,经过推理,推出果种结论的思维方法与过程。逻辑证明在人类认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手段,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对实践活动提供理论的指导和依据,也是人们进行科学化决策的方法与依据。但是,逻辑证明不能代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结论同前提的一致性、合理性,而不能证明结论的真理性,因为逻辑证明的结论、前提、逻辑规则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又必须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因此,人们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活动中,既要重视和发挥逻辑证明的作用,更要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在实践基础上把两者统一起来。 40、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内容,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人们为了研究在思维活动中把它们分开。人类认识世界的直接目的是达到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人类追求真理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改造世界,实现世界满足人类的需要包括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即创造价值的需要。

⑵、真理和价值的区别:两者的含义或规定不同,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主观同客观的一致;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观同主观的一致。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真理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41、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⑴、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则是认识论的具体运用和党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⑵、党的思想路线根据中央文件有两种概括:一是“一切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注: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属于认识; 理论:系统化的;

路线:最普通、最基本、最重要的准则;

纲领:路线的展开(1、新民主主义纲领;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方针:在某一领域普遍、基本的准则; 政策:处理问题的准则。

马哲:1、思想路线;2、认识路线;3、群众路线;

毛概:4、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纲领;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5、基本路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