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司马迁, 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 ,夏阳(现在陕西省韩城南)人。与同时期的 合称“文章两司马”。
2、《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二十四史”的开篇,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 ”。 二)理解性默写:
1.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 。 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 。
3.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 ? 4.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 : 。 5.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是: 。
三)文言知识积累:
1、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①成五采: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③距关: ④毋内诸侯: ⑤要项伯: ⑥沛公奉卮酒为寿: ⑦不敢倍德:
⑨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⑩令将军与臣有郤: ⑪因击沛公于坐: ⑫不者: ⑬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⑭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2、古今异义
①沛公居山东时 : ..
⑧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约为婚姻:
..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⑩道芷阳间行: .形容词作动词
①素善留侯张良: .②秋毫不敢有所近: . ⑤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⑥将军战河北..: ⑦臣战河南..
: ⑧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3、解释下列词类活用词的含义: 名词作动词
①沛公军.霸上: ②沛公欲王.关中: ③亡去不义.: ④秦地可尽王.也: ⑤籍.吏民: ⑥若入前.为寿: ⑦范增数目.
项王 : ⑧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⑨刑.人如恐不胜 : 形容词作名词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名词作状语
①项伯乃夜.
驰之沛公军: ②吾得兄.事之: ③日夜..望将军至: ④于是项伯复夜.去: ⑤常以身翼.蔽沛公: ⑥头发上.指: ⑦四人持剑盾步.走: ⑧道芷阳间.行: 动词作名词
①此亡秦之续.
耳: 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意动用法①项伯杀人,臣活.
之: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③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④樊哙侧.其盾以撞: ⑤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⑥拔剑撞而破.之: 4、解释加点的重点实词: ①旦日飨.士卒: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③披帷..西向立: ④大礼不辞小让..: ⑤如今人方为刀俎..: ⑥大王来何操.: ⑦鲰生..说我曰: ⑧所以..遣将守关者: ⑨军中无以..为乐: ⑩沛公起如.
厕: 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⑫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⑬杀人如不能举.
: 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⑮乃令张良留谢. : ⑯沛公军.
霸上: ⑰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⑱相去.四十里: ⑳当.是时: 5、文言虚词 为:
①使子婴为相: ②为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为之奈何:
⑤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⑥属皆且为所虏: ⑦若军中无以为乐: ⑧客何为者: ⑨窃为大王不取也: ⑩我为鱼肉: 因:
①因言曰: ②不如因善遇之: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④因击沛公于坐: 以:
①具告以事: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⑧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 ④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⑤籍何以至此:
⑥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⑦请以剑舞: ⑧常以身翼蔽沛公: ⑨樊哙侧其盾以撞: ⑩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⑪项王未有以应: 且: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且为之奈何: 之:
①珍宝尽有之: ②为之奈何: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④吾得兄事之:
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⑦不如因善遇之:
⑨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⑩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⑪拔剑切而啖之: ⑫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⑬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⑭拔剑撞而破之: ⑮吾属今为之虏矣: 而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 ④拔剑切而啖之:
⑤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⑥拔剑撞而破之: 6、判断特殊句式
①此天子气也。: ⑤籍何以至此:
⑤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⑦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⑧今日之事何如?: ②贪于财货:
①沛公军(于)霸上。: ③具告以事: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⑥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⑨大王来何操?:
⑦得复见将军于此:
③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珍宝尽有之。: ⑨沛公军霸上: ⑩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④亚父者,范增也。:
③为(吾)击破沛公军。: ④具告(之)以事。: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⑤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 ⑩竖子不足与(之)谋。:
⑥何辞为?:
四)重点句子翻译:
1、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
5、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6、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7、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8、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9、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1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五)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姬(jī)
鲰生(zōu) 以飨士卒(xiǎng) 按剑而跽(jì)
B 樊哙(kuài) 卮酒(zhī) 瞋目视之(chēn) 目眦尽裂(cì)
C 玉玦(jué) 参乘(shèng) 切而啖之(dàn) D 刀俎(zǔ) 彘肩(zhì) 戮力攻秦(lù) 从百余骑(jì) 2.选出有三个通假字的一项( )
A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皆为龙虎,成五采 B ①张良出,要项伯 ②令将军与臣有郤
不胜桮杓(bēi)
C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选出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敬酒并祝健康长寿) ②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B. 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去、进来)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变故)
C.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黄河以北) ②沛公不胜杯杓(经受不起) D.①范增数目项王(多次使眼色) ②竖子不足与谋(不值得) 4.下列各句中划线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起,立而饮之 ②拔剑切而啖之 B.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②客何为者
C.①樊哙覆其盾于地 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①因之于饥馑 ②不如因善遇之
5.选出划线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沛公军霸上 B、沛公欲王关中C.籍吏民,封府库 D. 6.选出划线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范增数目项王 B. 常以身翼蔽沛公 C.刑人如恐不胜D. 道芷阳间行 7.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C、拔剑撞而破之D.秦地可尽王也 8.选出划线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秋毫不敢有所近
A.素善留侯张良 B.此其志不在小 C.君安与项伯有故 D.头发上指 9.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军中无以为乐 D. 毫毛不敢有所近 10.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吾得兄事之
A 为击破沛公军 B.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C 毋从俱死也 D. 欲呼张良与俱去
11.下列句中与“项王按剑而跽”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B.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拔剑切而啖之 D. 劳苦而功高如此 12.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旦日:第二天。 B.范增数目项王 数:屡次。 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示:给……看。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心意。
13.下列句中的“举”,意义与“杀人如不能举”的“举”相同的一项是(A.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举世闻名 C.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 D.举贤任能 14.与“将军战河北”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D. 大王来何操 15.对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时与臣游 游:交往 B.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缘故 C.沛公起如厕 如厕:上厕所 D.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拜:拜两次
16.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C.今者有小人之言。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7.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亚父者,范增也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C.此天子气也 D.吾属今为之虏矣 18.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语序的一项是( )
) A.客何为者? 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张良是时从沛公。 1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A.于是项伯复夜去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20.对下列加点的人称代词按所指代对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其怒,不敢献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⑤公为我献之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 ..A.①⑤/②④/③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⑥/③⑤ D.①/②④⑤/③⑥ 21.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叔父) 沛公起如厕(去,往) 窃为大王不取也(私下里)
B、乃令张良留谢(感谢) 其意常在沛公(神情,神态) 大王来何操(品德,品行)
C、若属皆且为所虏(辈,群)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亡去不义(逃跑) D、度我至军中(估计) 不胜杯杓(能承担,能承受) 22.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是(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D、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 2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勿内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令将军与臣有郤 D、杀人如不能举
24、下列句子与“为击破沛公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竖子不足与谋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5、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王按剑而跽曰 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6、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让:谦让。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过:责备。 C.大王来何操 操:拿,携带。 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再拜:第二次拜。 27、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哙覆其盾于地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客何为者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或师焉 ,或不焉 D、寿毕,请以剑舞 籍何以至此 28、下列两组句子中的“请”字和“举”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请以剑舞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②臣请入,与之同命 ④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9.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
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 “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30、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谢罪项羽,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范增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了,但项羽却为人心肠太软,下不了手,所以就与项庄合谋要借舞剑杀了刘邦。 D、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不加制止。可以看出他是不主张杀死刘邦的,反映项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刚愎自用。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
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 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 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 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干数。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答案:1、西汉 子长 司马相如 2、《史记》 无韵之离骚 二)理解性默写:
1.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5.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文言知识积累:
1、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①成五采:采:通“彩”,颜色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
③距关: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④毋内诸侯:毋:通“无”,不要;内:通“纳”,接纳,使进入 ⑤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⑥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⑦不敢倍德:倍:通“背”,忘恩 ⑧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⑨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
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⑪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⑫不者:不:通“否” ⑬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使进入
⑭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 2、古今异义
①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②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寻常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⑤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⑥将军战河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河北省
⑦臣战河南..: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
⑧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离间之言;今义,仔细说来 3、解释下列词类活用词的含义: 名词作动词
①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②沛公欲王.
关中:王:称王 ③亡去不义.:义:恪守道义 ④秦地可尽王.
也:王:称王 ⑤籍.吏民:籍:造官吏名册和户籍册或登记
⑥若入前.
为寿:前:上前 ⑦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以目示意
⑧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恪守道义
⑨刑.人如恐不胜 :刑: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杀
⑩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形容词作动词
①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 ②秋毫不敢有所近.:近:接触、沾染 形容词作名词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危急的事
名词作状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 ②吾得兄.
事之:兄:像兄长一样 ③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 ④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在夜里 ⑤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⑥头发上.
指:上:向上 ⑦四人持剑盾步.走:步:用步行的方式 ⑧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 动词作名词
①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续者 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他活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
③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停止 ④樊哙侧.其盾以撞:侧:使……侧过来 ⑤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之为王 ⑥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 4、解释加点的重点实词:
①旦日飨.士卒: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合力 ③披帷..
西向立:披帷:揭开帷幕 ④大礼不辞小让..:小让:细小事情上的礼节
⑤如今人方为刀俎..:刀俎:切肉用的刀和砧板
⑥大王来何操.:操:拿,这里是携带 ⑦鲰生..说我曰: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 ⑧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的原因 ⑨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能够用来……的
⑩沛公起如.
厕:往,到……去 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
⑫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想 ⑬杀人如不能举.:举:全、尽 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⑮乃令张良留谢. :兼道歉和告辞义 ⑯沛公军.
霸上:驻军 ⑰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话,名词 ⑱相去.
四十里:距离 ⑳当.是时:正当……时候,介词 5、文言虚词 为:
①使子婴为相:担任 ②为击破沛公军:替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是 ④为之奈何:对付
⑤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前者)⑤籍何以至此:凭借,介词
⑥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来,表目的 ⑦请以剑舞:用,介词 ⑧常以身翼蔽沛公:用,介词 ⑨樊哙侧其盾以撞:表承接关系,连词 给;(后者)成为 ⑥属皆且为所虏:被 ⑦若军中无以为乐:作为 ⑧客何为者:做,干 ⑨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 ⑩我为鱼肉:是 因:
①因言曰:趁此
②不如因善遇之:趁机,趁着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 ④因击沛公于坐:趁此 以:
①具告以事:把,介词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用来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与“所”一起表原因,…的原因
④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把,拿,介词
⑩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表目的,连词
⑪项王未有以应:“有以”结构,“有什么办法用来” 且: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 ③且为之奈何:副词,况且 之:
①珍宝尽有之:指代珍宝,代词 ②为之奈何:指代这件事,代词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去、往,动词 ④吾得兄事之:指代项伯,代词 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取消句子
独立性
⑦不如因善遇之:指代刘邦,代词 ⑧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听细说:表并列,连词
⑥拔剑撞而破之: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的,结构助词
⑨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指代这件事,代词
⑩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指代项王, ⑪拔剑切而啖之:指代生彘,代词 ⑫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指代关中 ⑬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指代璧,代词
⑭拔剑撞而破之:指代玉斗,代词 ⑮吾属今为之虏矣:指代刘邦,第三人称代词 而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表目的关系,连词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表修饰,连词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不译
④拔剑切而啖之:承接,连词 ⑤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
6、判断特殊句式 ①此天子气也。:判断句 ⑤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
⑤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判断句 ⑦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判断句 ⑧今日之事何如?:宾语前置 ②贪于财货:状语后置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判断句
⑨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③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
⑨沛公军霸上:状语后置 ⑩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宾语前置 ④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 ⑤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省略句
⑥何辞为?:宾语前置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 ①沛公军(于)霸上。:省略句 ③具告以事:状语后置 ⑥具以沛公言报项王:状语后置 ⑦得复见将军于此:状语后置 珍宝尽有之。:被动句 四)重点句子翻译:
1、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为(吾)击破沛公军。:省略句 ④具告(之)以事。:省略句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省略句
⑩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句
翻译: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打败刘邦的军队。 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翻译: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现)他的志向不小。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翻译: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详细把事情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
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
翻译:刘邦大吃一惊,说:“怎样应付这件事呢?”张良说:“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
5、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翻译:浅陋无知的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 6、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翻译: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 7、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翻译:刘邦沉默(一会儿)说:“本来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 8、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翻译: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9、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翻译: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
1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之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1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翻译:希望你(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1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翻译: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 1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翻译: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 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翻译: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1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翻译: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 1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翻译: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
1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翻译: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1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翻译: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五)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眦”读zì
2.答案:A 解析:A.①距—拒,内—纳,②采—彩;B.①要—邀,②郤—隙;C.①倍—背,②蚤—早;D.①坐—座,②不—否。 3.答案:B 解析:“出入”是偏义复词,“出”为衬字无义。
4.答案:C 解析:C中①②都是介词,在。A中①表修饰,不译;②表承接,不译。B中①介词,表对象;②动词,做。D中①动词,沿袭;②介词,趁着,乘便。
5.答案:D 解析:D项为名词用作状语,其余为名词用作动词。 6.答案:B 解析:B项为名词用作状语,其余为名词用作动词。 7.答案:D 解析:D项为名词用作动词,其余为使动用法。
8.答案:A 解析:A项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例句相同。B、C是形容词用作名词,D是名词用作状语。
9.答案:D 解析:D.毫毛:指细长而末端尖锐的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A.婚姻:古:结成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B.非常:古:意外的变故。今:副词,太、很。C.以为:古:以之为,用……做为。今:认为。
10.答案:B 解析:B为状语后置。其余为省略句:A.为(吾)击破沛公军; C.毋从(之)俱死也; D.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11.答案:B 解析:例句中“而”表修饰。A表转折;C表顺承;D表并列。 12.答案:D 解析:意,意料。
13.答案:B 解析:例句“举”意为尽,全。A为向上托;C为参加科举考试;D为推荐,选用。
14.答案:C 解析:例句为状语后置句。A 是被动句;B是判断句; D是宾语前置句。
15、B.(故:老交情)
16、C指人格卑下的人(A婚姻 此指儿女亲家,现一般指嫁娶的事或男人和女人结为夫妻B山东 此指崤山以东,现在为山东省D非常 此指意外变故,现为表程度的副词:很,极,特别)
17、C.(C和例句都是判断句,A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B句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D是被动句)
18、D 19、C(例句为名词作状语,此句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20. D(依次指代:第三人称,第二人称,第一人称)
21. B 22. C 23、D 24、 C 25、 D 26、 D 27、 C 28、C 29.答案:C 解析:“游刃有余”出自《庄子.养生主》。 30、 B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
1. B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适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叔座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句中“年虽少”与“有奇才”是公叔座推荐商鞅的话,“有”的宾语是“奇才”,不能断开。排除A项。“愿举国而听之”意思是“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此句语意连贯,中间不需要断开。排除D项。“听用鞅”即“任用商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故选B。
2. B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B项解说错误,“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故选B。
3. C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
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说法错误,文中“太子犯法,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并未对其本人施以刑罚。故选C。
4. 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1)苟,如果;法,效法;固,陈规;循,遵守。“可以(之)强国”“可以(之)利民”都是省略句。(2)期年,满一年;之,到。“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