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剧性及其形成悲剧命运的根源

2024-05-04 来源:好走旅游网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剧性及其形成悲剧命运的根源

内容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以个性、家庭、社会及宗教的角度为出发点,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关键词:个人性格悲剧,伦理道德悲剧,社会家庭悲剧 一.引言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采取了坚决批判的立场,因此获得了“悲观主义者”的绰号。作为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人民的生活是悲惨的,民间人物的命运也是悲剧,而主人公的命运是人类命运的缩影。《德伯家的苔丝》作为哈代悲剧小说中的典范,奠定了哈代悲剧作家的地位,为哈代赢得了杰出小说家的声誉。作品中的悲剧性主要有性格悲剧、伦理道作者通过讲述美丽,纯洁,善良的女孩——苔丝悲惨的一生,从而表达了对英国下层阶级,特别是农村妇女在道义上的深切同情。善良的苔丝本应该享受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可是事与愿违,她的人生之路充满了崎岖与坎坷。《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 二.《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

苔丝是大自然之女,具有大地般朴实的本性,本是一位纯洁美丽又非常勤劳的农村姑娘,向往人生的真和善,却遭到伪恶势力的打击。她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以独有的方式和命运抗争,但个人性格、伦理道德、社会家庭等多重因素终使这位纯真的女人走向了毁灭。

1.个人性格悲剧

亚里士多德曾不无歧视地为女人下了这样的定义:“女人之为女人是因为她们的身体缺少某些性质,也因为这些天然的缺陷而遭受痛苦。”对女性而言,在

德悲剧和社会家庭悲剧三个方面,三者融为一体,呈现出强大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以男性利益为主导的社会里,即像是以惊人的毅力付出令人难以承受的牺牲,也很难维护自己的人格。她们或是沦为男性的享乐工具,或是被奚落、冷淡和伤害。 苔丝的悲剧是她本身的性格造成的苔丝的纯洁善良易受社会龌龊虚伪的摧残;她的无私和自我牺牲精神,给邪恶的势力以机会;而她自身的追求纯洁和坦诚,也使她与幸福失之交臂。她的纯洁、心灵的不设防使她步入了危险,却没有更深地意识到亚雷这个花花公子的巨大危险。

她对亚雷有所了解,却缺少更多的防范,这是她纯真的一面,也是她性格中缺少世事认识的一面。她向安琪儿坦白自己过去时,同样表现了这一点。传统的贞操观念在苔丝心灵上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自失身之后永远怀着一种犯罪感、内疚感、自卑感,使她畏缩退让,表现软弱。她一再拒绝安琪儿的求爱,正是这种心态在折磨她,使她内心陷入极大的矛盾中。

在安琪儿不能原谅她时,她的自卑感突现明显,不断地解释请求,甚至表示愿意做他的奴隶,愿意为了他的利益跟他去死。她这种表现的背后也是自卑和负罪心理使然。在家境陷入绝境,亚雷再次纠缠下,她虽然也怀着渺茫的希望等待克莱的宽恕,但她最终在善良本性和牺牲精神的促使下选择了屈服。她最后的反抗是激烈的,但她在社会面前是弱小的,残存的某些道德和宿命观点也使她在反抗传统道德时表现出脆弱的一面,难以逃出世俗观念的羁绊。

苔丝吃苦耐劳,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她的家境贫寒,又是家里的老大,所以很早就帮母亲操持家务,任劳任怨。为了家庭,她宁愿牺牲自己。当一家人流落荒野,处于危难之中时,她毅然选择了与亚雷再次同居,但此时她并未因丰裕的物质生活而受到腐蚀,自始自终心中只有安琪儿。苔丝对爱情忠贞不渝,她对安琪儿的要求,不找他少写。为了他,她不惜剪掉自己的眉毛,把脸裹起来,把自己扮成一个丑女。这些都表明苔丝对安琪儿的忠贞不二;她对安琪儿非常崇拜,认为他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男性,是智慧的化身,把他看作天神一般。 2.伦理道德悲剧

《苔丝》那个年代正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与世袭道德观念发生冲突, 社会物质供求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急剧深化的年代, 维多利亚时期的自由面纱和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道德的伪善面具不撕自破。男人主宰着社会, 妇女社会地位地下,禁欲思想盛行。所以,苔丝心目中的婚姻不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的, 而是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安琪儿。她因失身而自卑, 即使后来被丈夫抛弃, 她还认定是自己罪有应得而默默忍受。在她的心灵深处, 还残留着许多封建道德和封建观念, 至死都没能摆脱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她的不幸不仅得不到社会的同情, 也得不到周围人的同情, 她虽然是为了全家人毁了自己的一生,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安抚。安琪儿和她都曾有过与异性的“冒险经历”, 但当知道苔丝的不幸之后,安琪儿内心深处顽固的道德偏见、男女不平等思想暴露无遗, 他甚至

使用他两个哥哥可能使用的话来辱骂苔丝:“You almost make me say you are an unapparent handing peasant woman , who have never been initiated into the proportions of social things. You don’t know what you say.” [1] (你让我不得不说, 你是个乡下女人, 不懂什么叫体面, 从来就没明白过世事人情) 这种来自心爱人的冷漠无情, 给苔丝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苔丝是这个没有健全的道德观念的世界的牺牲品。

安琪儿爱苔丝,不像苔丝爱他那样无私和真诚,“他爱的是真火少,虚火多”,更趋于理性和“轻灵”。因此,在他眼里,苔丝是“大自然的新生女儿”,纯洁的象征,完美无暇的杰作,“天地间没有什么像苔丝那样纯正,那样甜美,那样贞洁了。”然而,一旦苔丝诚实地向他坦白了自己过去所受凌辱,那么安琪儿心目中的偶像就崩塌了,感到受到了愚弄,“非常残酷”的愚弄,“把他的生命、他的宇宙,全都给改变了。”他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他心理深层那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作祟。他自己也有过放荡行为,并得到苔丝的原谅,但是却不肯原谅、饶恕原本无辜的苔丝;他也反抗过传统观念、阶级偏见,但灵魂深处仍旧深深地烙有本阶级的印记;他鄙视出身,瞧不起大户人家,可是又从传统出发,仍旧认为“身份不一样,道德观念也不一样。他用传统贞操观来看待一个女人的“纯洁”与否,对苔丝不仅没有丝毫同情,甚至“不能容忍苔丝”,他视而不见苔丝对他的一片深情厚意,冷酷无情地抛弃了她,置苔丝于痛苦绝望之中,而且永远扑灭了爱情在她心中重新唤起的希望。如果说是亚雷·德伯毁坏了苔丝的肉体,那么安琪儿·克莱则给她精神上的毁灭打击。 3.社会家庭悲剧

苔丝的悲剧是社会和家庭造成的,十九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农村,个体农民在经济上陷入失业、贫困破产的悲惨境地,人们在物质困境中的痛苦挣扎。苔丝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侵袭到农村并毒化社会气氛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位弱女子,尽管聪明美丽,勤劳善良,但家贫如洗、经济拮据,负担沉重,她处于低下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无权无钱的农业工人,自然会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压迫和凌辱,这些压迫和凌辱有经济的、权势的、肉体的、更有精神和宗教的。苔丝成了贫穷的牺牲品。同时,亚雷和安琪儿代表了把苔丝推向深渊的两种不同的客观社会势力,他们直接地共同造成了苔丝的社会悲剧。 家庭的贫穷也是导致苔丝悲剧形成的一个诱因。得知自己有高贵的血统后,苔丝的父亲便洋洋自得。看着喝的烂醉的父亲,苔丝不得不替父半夜赶路送蜂箱。途中,苔丝和弟弟都睡着了,突然她们被一件不幸的事情惊醒了,她们的马车和邮车相撞,这个事故要了王子的命。苔丝是唯一清楚没有马将会有什么后果的人,她羞愧万分,严厉地责各自己。此时,除了那所谓的贵族血统之外,他们家真的

是一无所有了。

带着内疚,她听从了母亲的建议来帮助家庭克服由贫穷所带来的困难。在安吉儿远去巴西后,苔丝重返贫穷的家照顾家人。而父亲的去世使她们雪上加霜。贫穷迫使苔丝不得不再一次屈服于亚克雷。苔丝家境的贫寒由很多因素造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双亲失职。苔丝的父亲是个酒鬼。苔丝,虽然仅仅十七岁,但是作为家中长女,她不得不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父母的失职不仅使苔丝的家庭深陷贫穷,而且最终变相地引发了一系列的不幸。苔丝的父亲一知道自己属于曾经高贵辉煌的家族,便自恃清高。此时苔丝的母亲非但不归劝丈夫,反而由此产生让苔丝去认本家的,然后趁机嫁给有钱人的愚蠢想法。当苔丝受到侵犯并拒绝嫁给亚克雷后,苔丝的母亲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她不停地抱怨苔丝光顾着自己,不为家里人着想。她甚至责备苔丝说如果不想嫁给亚雷就应当更小心一些。苔丝的母亲从未考虑过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她从来没有警告过苔丝她所面临的那个危险。

三.苔丝悲剧形成的原因 1.个人因素

苔丝失身后的痛苦是巨大的,压力是多方面的,但必须指出,苔丝的自卑心理加剧了她的痛苦。对于苔丝来说,她的许多痛苦都是心理上的。她往往从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上对自己的所谓“过去”作出道德上的判断,从而扭曲了自己的正常心理状态,并对自己的行为予以错误评价。苔丝无法卸掉身上背负的沉重十字架,她在忍受世俗舆论的同时,又受制于它的道德准则,毫不留情地审视自己、谴责自己,她在大胆反抗传统的同时,又囿于它的观念,而成为其维护者。“苔丝这种心理上的自卑,是世俗谬见在她身上发挥作用的体现,说明了苔丝自身在当时社会道德理境中培养起来的非正常心态。”苔丝正是这样给自己结成一张无形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她的自我束缚的意识有其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苔丝的结局只能是悲惨的,并且苔丝的自我意识缺乏也是她悲剧命运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哈代笔下,苔丝被描绘为一个完美的个体,代表了作者理想中的完整女性。但苔丝的性格中也包含了一些弱点,她总是处于爱情的纠葛之中,徘徊于两个男人之间。她经常考虑到别人的需要,却忽略自己的需求。在男权的社会里,始终把自己置于依附和没有主体性的地位,处于社会的边缘。“哈代塑造的苔丝形象饱含着自己对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的深深同情,对世俗所谓文明的愤怒鞭挞,对传统男权社会的控诉。”同时也显示出19世纪时,以男性意愿为主导的社会所肯定的女性形象,即:“富有牺牲精神、宽容顺从、坚韧质朴”。就是说女性要永远把自己放在“后面”。男权社会予以褒奖的正是这样缺乏自我的女性。整

个社会引导着妇女去牺牲小我,顾全家庭顾全丈夫。苔丝只是万千受到伤害、没有自我意志、被当作玩物的女人中的一个。也正是在这样复杂的社会洗礼中先是失去了贞节,进而走向痛苦的深渊,最终酿成了一生的悲剧。 2.家庭因素

家庭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性格和处事态度,很大一部分都是继承于他们的父母。苔丝的家庭属于一个特殊的乡村团体——小商贩,与传统的农业劳动者生活在一起,他们比传统劳动者的地位略高些。他们更有见识,本来是旧日乡村生活的中间力量,是乡村传统风俗的储藏所。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接受了许多新观念,过着一种有目的的、职业比较稳定的生活。相对较为独立。他们住在农村里,却不从事农业劳动,所以农民劳动者们都不喜欢他们。苔丝家里孩子众多,她的父母本应该辛勤的劳动,以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任。但事实正好相反,这个痛苦不堪的家庭父母的生活态度是什么呢?他们不肯下苦功夫、埋头苦干来提高一点点社会地位。他们却依赖于直接的琐碎成就。她的父亲,甚至她的母亲经常喝的醉醺醺的。他们思想深处就很相信运气,因此这个家庭非常贫穷。当她父母得知自己的家庭有着“高贵的血统”,并且就有一个富有的亲戚住在附近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打发苔丝去攀亲。并希望推动能够嫁给一位绅士,以便带来许多好处。他们便立即想把他们的念头变为现实。就这样,苔丝——一个天真的,带有特殊责任的农村姑娘,被送上了被摧残和毁灭之路。面对着亚历克提供的物质上的诱惑,和一个好工作的机会,加上自己特殊的责任和她自己贪婪的想法,在发现亚雷非常危险的时候,苔丝也没有立即离开。结果她落入了亚雷的圈套,并被奸污了。可是后来她的父母发现从苔丝那里没有得到什么东西,感到羞辱。一味的责备苔丝,而不是安慰和帮助这个受伤的女儿。这让苔丝感到十分痛苦。

当苔丝被安琪儿遗弃,承受着心灵的痛苦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探究事实的真相。他们向村民炫耀自己的女儿获得了满意的婚姻。这无疑给苔丝很大的压力。也是因为这种虚荣心,苔丝从自己很少的钱中拿出一半,来满足自己父母的贪婪,并假装自己十分幸福富有。可这使得苔丝的父母更加懒惰、虚荣和贪婪。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女儿又嫁给了一个富有的人,从此几乎再也不工作了。可苔丝很贫困,很快她就一贫如洗了。面对父亲的突然死亡、租赁房屋被收,家庭即将毁灭的灾难,苔丝根本自身无力拯救。为了拯救家庭,无奈之下,苔丝放弃了尊严,又委身于亚雷,再一次牺牲了自己。正是家庭的影响和不断攫一步步取把苔丝赶上了灭亡之路。 3.社会世俗成见因素

在维多利亚时代,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不同。由于经济不能独立,那时的

女性必须嫁一个男人并依附于他,正是“男人的地位就是女人的地位,男人成为什么女人就成为什么,所以女性必须在思想上和外貌上忠于丈夫”。因此,那时贞节对于少女至关重要。苔丝是相当天真的,她不知道贞节对她的真正价值。由于她父母的贪婪和愚昧,而使她处于危险的境地。在被亚雷诱奸后苔丝并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委身于亚雷,而是离开了他,因为她鄙视厌恶他。这种行为严重地违反了当时的世俗成见。村里的人笑话她愚蠢,认为她不道德。她的父母也如此。苔丝怀孕了,她认为这个孩子是无辜的,所以她生下了孩子,并且非常爱他。未婚而生子,严重地违反了当时的世俗成见,而孩子不幸夭折,使她的心灵再次受到很大的打击。在孩子快死的时候,她冲出屋子,想去找牧师。只是因为父亲拦住了她,认为苔丝所作的事情,已经给他们家族“高贵的血统”,增加了污点,他需要掩盖这种耻辱。孩子死后,牧师拒绝给孩子一个基督徒似的葬礼,只因为他是一个私生子,不为这个世界所接受。而这个孩子,只能和那些要下地狱的人一起埋在一个墓地偏僻荒凉的角落。由于冷漠,没有同情及帮助,这种挫折太巨大了,几乎一下子苔丝从一个纯洁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思想复杂的妇女。她也懂得了社会成见的强大力量。当安琪儿再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安琪儿——是她第一个也是她最青睐的男人。一开始,苔丝想逃避,因为她感觉自己是丑陋和罪恶的。这种强烈的宗教意识使她不想跟任何男人结婚,通过自己痛苦的思想挣扎和安琪儿不懈的努力,苔丝答应了安琪儿的求婚。她母亲知道世俗成见可怕的力量,劝告苔丝不要把自己的过去告诉安琪儿,但是苔丝认为既然安琪儿是如此的爱她,她也原谅了安琪儿曾经的不忠行为。安琪儿同样也会原谅她过去的污点的,毕竟,那是亚雷犯的罪。于是,她不顾母亲的忠告,忘记了世俗成见的力量,告诉了安琪儿自己的过去。

但安琪儿遗弃了苔丝,并在很长时间内不与苔丝联系。苔丝再次被世俗成见所摧残,这次伤的更重,她感觉自己不能被社会所包容。为了拯救家庭,苔丝再一次委身于亚雷。这样一来,出于安琪儿的声誉考虑,苔丝就再也不能回到安琪儿身边了。当安琪儿原谅了她,再次找到她的时候,苔丝出于对安琪儿深深的爱和自己的尊严,悔恨交加的苔丝,便杀死了亚雷。正是世俗成见这个看不见的魔掌,把苔丝推进了死亡的深渊。

4.宗教思想根源

在维多利亚时代,对于宗教的信仰虽然已经不是活生生的事情,但宗教的影响仍然是巨大而广泛的,尤其在苔丝居住的偏僻乡村角落,宗教崇拜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

正是受周围环境和父母的影响,苔丝如其她乡村姑娘一样,从本质上是一个纯粹的宿命论者。由于她父母的愚昧和她自己幼稚,她被亚雷维尔诱骗而失贞,

她不知道贞节对女性至关重要性——少女的贞节一旦失去便永远失去。出于自尊及对未来美好的希望,苔丝没象其她女性遇到这种事情那样嫁给亚历克而是果断地离开了他。可根据教义信条,少女失去贞节是件可憎的事情,尤其那人不是丈夫,这都恰恰发生在苔丝身上。周围人们嘲笑她,把她看成有罪的,她的父母也责备她。苔丝第一次感到害怕和人情的冷淡,出于根深蒂固的宗教意识,她也把自己看成侵入“清白”世界的“罪恶”之人。就这样苔丝养成了听天由命的理念。 苔丝怀孕了,她认为孩子是无辜的、清白的,而且她非常爱他。可是不幸的是孩子没过多久便夭折了,这在医疗不发达的时代本是正常的。苔丝的宗教意识却认为正是由于自己的“罪过”使得“苦恼”成为无视社会规范的无耻“造化”送来的私生子而且得不到洗礼,最终死亡。

她越来越看重自己的“罪”,由此形成了长期逆来顺受的心态,这种心态带有自我牺牲的特点。当苔丝又遇到了安琪儿,爱的渴望如一汪清泉涌出。虽然她原有的“罪恶”感让她不能毫无内疚地跟任何人结婚,可那种不可阻挡、普遍适用、自然而然追求美好事物的趋势渗透于一切生命之中,加上安琪儿不懈的追求,苔丝在经过痛苦而剧烈的思想挣扎之后,终于答应嫁给安琪儿。出于善良与忠诚,在新婚之夜,苔丝不顾母亲的忠告,把自己的过去犯的“罪”告诉了安琪儿并请求安琪儿原谅。谁知安琪儿不能原谅她,变得愤恨并遗弃了她。这次打击和之后越来越重的身心之痛使她确信那“一次被害,永远被害,这是法则”的信条。宗教的潜意识让她再一次相信这又是上帝对她“罪过”的惩罚。为了赎罪和拯救家庭,她又信了亚雷的谎言并委身于他,背叛了安琪儿。当安琪儿原谅她并找到她时,她感到自己已无一点做人尊严,愤怒、绝望之下,她杀了亚雷——害她一生的元凶,也使自己走上了绞刑之路。 四.结论

在《苔丝》出版后,曾被攻击为“不忠,不贞,诲淫”,因为在维多利亚的时代,男人与女人在婚姻爱情上的地位是永远无法平等的;而三角恋爱关系以及离婚、外遇、婚外关系之类,也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苔丝正是这种不公平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下的牺牲品,她的整个一生都是在强迫和暴力下生存,社会和法律都认为那些侮辱和迫害苔丝的是正当的,因为她不能自卫。在作品中,哈代试图把苔丝和安琪儿平等:他们同样在青年时代都“陷入了罪恶”。但是,这个有着光明理想、先进的文明思想的人,口口声声说深爱着苔丝的人,到了紧要关头,却也暴露出自私自利的、目光狭小的小市民特征。

哈代生活在19 世纪和20 世纪之交, 即维多利亚后期。曾经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逐步走向衰败,英国在世界上不再是独尊的形象, 因为美德等国家在钢铁和贸易等方面对英国构成巨大威胁, 所以,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也在动摇, 随之出

现了经济萧条。资本主义工业入侵偏远落后的农业地区, 破坏了古老的生产秩序, 使许多以农耕为主的各阶层人们因受着地主的无情剥削而面临生存危机。苔丝的悲剧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演的。作者在小说结尾处讽刺地写道: “Justice” was done , and President of the Immortals had ended his sport with Tess. [2] 哈代将Justice (正义) 一词置于引号中, 是在讽刺这个判决根本就不是正义的, 这个社会是“有毛病”的。

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是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动荡与黑暗、封建接力道德与伦理丧失的有力批评的代表作品。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承受巨大的困苦,她渴望摆脱过去的阴影和生活的不幸。但是她的每一次艰难的抉择都使她的处境每况愈下。很显然,苔丝的悲剧不单是由命运造成的。其他一些重要的原因比如她的自尊,世俗偏见,双亲失职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这一悲剧。苔丝的死不是命运偶然开了一个小玩笑。在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下,美丽,纯洁,善良的女孩苔丝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参考资料:

1、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年. 2、《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3、[1]杨岂深. 英国文学选读[M] .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38. 4、[2]刘炳善. 英国文学简史[M] . 济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459 , 378. 5、姚振平 <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新论 [J]. 世界文学评论,2007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