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2020年七年级(下)语文开学摸底考试卷二(含答案)

2023-12-26 来源:好走旅游网
广东省2020年七年级(下)语文开学摸底考试

说明:

1.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岑参的《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默写韩愈的《晚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拼音写词语。(4分)

(1)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bēi tiān mǐn rén( )。

(2)重视语文,求完美,并以身作则,jū gōng jìn cuì( )叶先生应该是第一位。 (3)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gā jī( )地惨叫了一声。 (4)但到zēng wù( )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就叫她阿长。

1 / 20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千百年来,那片伫立于水岸的苍苍芦苇,见证了多少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的文

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美好家风

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有大约800年左右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损失惨重。(将“大约”或“左右”删去)

B.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举世震惊。(在“公布”后面加

上“的”)

C.武威文庙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将“建筑规模”与“保存

最好”调换)

D.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将“不好”删去) 5.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4分)

【材料一】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摘自袁鹰《汉字的魅力》)

【材料二】司马迁集大半生心血融进一部《史记》,历史上的点点滴滴就此凝结进小小的汉字中。一个汉字映入眼帘,你的心境便随它而产生了一种相关的情感;文人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成了所有欲回乡而不得的游子的纽带,连接着故土、文化和游子的回忆。(摘自2019年8月6日《光明日报》) (1)请根据材料一说说汉字的特点。(2分)

(2)有人说“炎黄子孙最为显著的标志是汉字”。请根据材料简述理由。(2分)

二、阅读(46分)

(一)卖油翁(10分)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 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 / 20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 尔。”康肃忿然曰:“②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 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 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公亦以此自矜 ( )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 .(3)康肃笑而遣之 (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尔安敢轻吾射!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艺无止境”的道理。 B.第一段写陈尧咨射箭的技术高超。 C.第二段写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D.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二)(9分)

晋侯之弟扬干乱行曲梁,魏绛戮其仆。晋侯怒,谓羊舌赤曰:“合诸侯,以为荣也。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其将来辞,何辱命焉?”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士鲂、张老止之。公读其书曰:“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不能致训,至于用钺。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亲爱也。吾子之讨,军礼也。寡人有弟,弗能教训,寡人之过也。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 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与之礼食,使佐新军

(选自中华书局《左传》,有删节)

【注释】①魏绛:晋国中军司马,主管军法。②仆:指驾车的人。③羊舌赤:与后文的士鲂、张老同为晋国大臣。④公:指晋侯。⑤礼食:国君在太庙宴请臣子。

3 / 20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失也 失:耽误 .B.其将来辞 辞:陈说 .C.吾子之讨 讨:处罚 .D.子无重寡人之过 重:看重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B.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C.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D.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11.魏绛杀了晋侯的弟弟扬干的车夫,得罪了晋侯,为什么晋侯没有被杀,反而还重用了他?(3分)

(三)(10分) 淡淡的深情

①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②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③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④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

4 / 20

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⑤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⑥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⑦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⑧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⑨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⑩——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本文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第①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⑦段

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④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这样的细节描

写在文中多出可见。

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 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

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

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5 / 20

13.阅读选文,说说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14.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

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四)(17分) 看火车 叶 梓

①下午,我和狗子、保家、爱军四个人一起悄悄地溜出村子,然后一路小跑,直到我们经过另外一个村子霍家坪,才放慢脚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不能让村子里的人发现,不能让任何一个同伴发现,因为这个下午对我们来说,是完全应该载入史册的一天——当我们走了整整两个小时弯曲的山路之后,我们在三阳川的渭南镇看到了我们向往以久的火车。

②第一次知道火车,是在一个深夜。那夜,我恰巧和祖母住在一起。可能是半夜两点多吧,叔父背着一个背篓,回来了。祖母急忙下炕,给叔父收拾吃的去了。而我,一个才六岁的孩子也被惊醒了。我一看久别两个月的叔父风尘仆仆地坐在炕沿边,就再睡不着了。叔父给我讲了出门的一些经历——其中让我最觉新鲜的,就是叔父花了三毛钱,从很远的地方坐着火车到了山脚下的渭南镇。从此,火车就像一个魔术师的手,弄得我心神不宁——其实我并没奢望自己能坐上火车,只要能看看它奔跑的样子,也就心满意足了。是啊,看一看火车,是我一个乡下少年对远方的向往。从生在杨家岘这个小村庄开始,我就没出过远门。最远的一次,也就是去了一次三阳川,一个比我的村子略微好一些的地方。于是,我就把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告诉给了我的三个好朋友;于是,也就有了我们秘密出村的那个下午——当我们到了渭南车站,好像是下午四点多。

③小心翼翼地进了火车站,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来,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可是,当我们苦苦地等了多半个小时,才有一趟货车驶来了,好像是拉煤的,脏兮兮的,一点也不好看,还有一路的灰尘跟着火车在飘飞。可以说,这无异于渴望已久的漂亮姑娘居然以很丑的样子出现在眼前,让人备感失落。我也就在那个下午突然明白,任何美好的事物在到达内心之前,其实都要走上一段很长很长的路,从而产生一种极为美丽的等待之苦。比如我们期待驶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列火车。但我们没有罢休,并且下了决心,宁可不回家也要看一趟坐人的火车,看一看究竟是穿什么衣服的人坐着火车来来

6 / 20

去去地经过祖国的南北大地。

④终于,不到十分钟,来了一趟火车,确实如我们所愿的是一列客车。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是,它居然就停在我们的眼前,停在西北大地上这个小小的车站上。这也就是我后来所知道的列车在单行道上的会车。火车一停下来,我们就欢呼起来。我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怕,躲得远远地,我看见车里的人来回走动着,有喝水打牌的,有抽烟睡觉的。至今我还记得,那趟火车某个窗口边上的一个中年男子,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我知道他是笑我们的傻。傻,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我现在真希望有人笑我傻,然而没有了。还得补充一句,火车启动时他打开窗户,朝我们挥了手。

⑤随着一声鸣笛,火车慢慢启动了,在我们内心的挽留下驶向了远方。热闹了几分钟的站台沉寂了下来。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我不知道火车最终要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沿途会有什么样的景色,但我可以相信,一路走去,肯定很美,肯定要比我所生长的这个小村子美得多。

⑥后来,在我的百般纠缠下——八岁的我被叔父带着坐了一次火车,但远远没有我所想象的那么美好。是啊,少年时代美好的秘密,如果要想一直保留它天真的面孔,就永远也不要揭开那层朦胧的面纱。 15.阅读选文②—⑤段内容,完成下面。(4分)

事情发展过程 人物内心变化 未见火车 向往、不安 A B 看到心目中的火车 C 火车离去 D A B C D 16.品味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赏析下面句子。(3分)

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

(2)说说你对“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一句中“笑”的理解。(2分)

17.文章以“看火车”为题的作用是什么?(3分)

18.文章的题目是“看火车”,可是结尾为什么还要写“我”坐火车这件事?(5分)

7 / 20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告别”意味着离别、分手。告别粗心,我们变得严谨;告别慵懒,我们成为优秀;告别懦弱,我们会走向坚强;告别游戏,我们变得乐观自信;告别疫情,我们将走向新生,去开启美好而辉煌的征程。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一个包含“告别”这个词语的标题;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经典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A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B道:“贤弟,可过得日子么?”A笑道:“你看师兄说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说度日之言也?“二人谈笑多时,下了山,只见路旁有几个小猴,捧着紫巍巍的葡萄,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路旁叫道:“大圣爷爷,”B笑道:“我猪弟食肠大,”A请进早膳。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道:“我虽食肠大,却也随乡入乡是。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二人吃了果子,渐渐日高。那呆子恐怕误了救唐僧,只管催促道:“哥哥,师父在那里盼望我和你哩。望你和我早早儿去罢。”B道:“贤弟,请你往水帘洞里去耍耍。”A坚辞道:“多感老兄盛意,奈何师父久等,不劳进洞罢。”B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就此处奉别。”A道:“哥哥,你不去了?”

B道:“我往哪里去?我这里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不耍子儿,做甚么和尚?我是不去,你自去罢。但上复唐僧:既赶退了,再莫想我。”呆子闻言,不敢苦逼,只恐逼发他性子,一时打上两棍,无奈,只得喏喏告辞,找路而去。B见他去了,即差两个溜撒的小猴,跟着A,听他说些甚么。真个那呆子下了山,不上三四里路,回头指着B,口里骂道:“这个猴子,不做和尚,倒做妖怪!这个猢狲,我好意来请他,他却不去!你不去便罢!”走几步,又骂几声。那两个小猴,急跑回来报道:“大圣爷爷,那A不大老实,他走走儿,骂几声。”B大怒,叫:“拿将来!”那众猴满地飞来赶上,把个A,扛翻倒了,抓鬃扯耳,拉尾揪毛,捉将回去,毕竟不知怎么处治,性命死活若何,且听下回分解。

1.上面经典名著选段出自《 》(著作名),作者是 ;选段中的A是: ,B

是: 。(4分)

8 / 20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西游记》中B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

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B。

B.“三打白骨精”后,唐僧一怒之下,把B赶回了花果山。后来在宝象国遇到妖怪,只因A和沙僧都

不是妖怪的对手,唐僧这才差猪A上山请回B,这段文字就是写猪A去花果山请B的故事。 C.《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D.眼见B不愿下山,A只好智激悟空,与其一起下山,大战黄袍怪。原来这黄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中的

奎木狼星。后被玉帝降伏后被罚给太上老君烧火。

3.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是语言描写,此时,B的心理应该是怎样的?请做出转换。(3分)

七年级(下)语文开学摸底考答案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岑参的《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默写韩愈的《晚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弹琴复长啸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4)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方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每空1分,若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

【解析】默写句子。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写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琴、复、啸、折柳、漫漫、袖、淤、濯清涟、榆荚、惟”等字词的书写。“草树”最易写成“草木”;“琴”最易下面多出一点;“复”里面容易写成二横;“濯清涟”的“涟”最容易误写成“莲”;“惟”容易误写成“唯”。

9 / 20

2.按拼音写词语。(4分)

(1)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bēi tiān mǐn rén( )。

(2)重视语文,求完美,并以身作则,jū gōng jìn cuì( )叶先生应该是第一位。 (3)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gā jī( )地惨叫了一声。 (4)但到zēng wù( )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就叫她阿长。 【答案】(1)悲天悯人 (2鞠躬尽瘁 (3)嘎叽 (4)憎恶(每小题1分)

【解析】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与书写。读准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结合语境写出汉字,“悯人”的“悯”不要误写作“闵”,“尽瘁”的“瘁”是“疒”字旁。嘎叽:是象声词,形容小声说话,都是“口”字旁。“憎恶”的“憎”不要误写作“增加”的“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千百年来,那片伫立于水岸的苍苍芦苇,见证了多少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的文

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美好家风

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答案】D

【解析】D项中“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或形容完成整个工作计划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此处用来形容美好家风的形成,属于对象误用。不恰当。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有大约800年左右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损失惨重。(将“大约”或“左右”删去)

B.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举世震惊。(在“公布”后面加

上“的”)

C.武威文庙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将“建筑规模”与“保存

最好”调换)

D.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将“不好”删去) 【答案】C

【解析】A.语义重复,应将“大约”或“左右”删去其一。B.成分残缺,应该在“公布”后面加上“的”字。C.不是语序的问题,而是主语和宾语不一致,应在“三大孔庙”后面加上“之一”。D.是属于两面对一面的问题,

10 / 20

应将“好不好”中的“不好”删去。故选C。 5.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4分)

【材料一】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摘自袁鹰《汉字的魅力》)

【材料二】司马迁集大半生心血融进一部《史记》,历史上的点点滴滴就此凝结进小小的汉字中。一个汉字映入眼帘,你的心境便随它而产生了一种相关的情感;文人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成了所有欲回乡而不得的游子的纽带,连接着故土、文化和游子的回忆。(摘自2019年8月6日《光明日报》) (1)请根据材料一说说汉字的特点。(2分)

(2)有人说“炎黄子孙最为显著的标志是汉字”。请根据材料简述理由。(2分) 【答案】(1)汉字是一个音、形、义的结合体。(音形义是紧密相关的。) (2)因为“汉字”连接着故土、文化和游子的回忆。

【解析】(1)归纳汉字的特点,要读懂材料一中字的结构和意义。汉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韩愈的词或语素的,这就形成了汉字音、形、义统一体的特点。(2)因为“汉字”是媒介,书写着炎黄子孙的心声,承载着他们的情感,所以她连接着故土、文化和游子的回忆。(意对即可) 二、阅读(46分)

(一)卖油翁(10分)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 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 尔。”康肃忿然曰:“②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 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 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公亦以此自矜 ( )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 .(3)康肃笑而遣之 ( ) .【答案】(1)夸耀;(2)放下;(3)打发。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实词的意思。

11 / 20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尔安敢轻吾射!

【答案】(1)(老汉)看见他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头。 (2)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①关键词:“发矢”,射箭;“十中八九”,十支能中八九支。“颔”:点头。②关键词:“安敢”,怎么敢;“轻”,轻视。“射”:射技。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艺无止境”的道理。 B.第一段写陈尧咨射箭的技术高超。 C.第二段写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D.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答案】D

【解析】本文主要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的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艺无止境)”的道理;课文第一段写陈尧咨射箭的技术高超,以此自傲;第二段写卖油翁酌油的沉着冷静及本领过人的特征,所以D项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是错误的。

(二)(9分)

晋侯之弟扬干乱行曲梁,魏绛戮其仆。晋侯怒,谓羊舌赤曰:“合诸侯,以为荣也。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其将来辞,何辱命焉?”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士鲂、张老止之。公读其书曰:“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不能致训,至于用钺。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亲爱也。吾子之讨,军礼也。寡人有弟,弗能教训,寡人之过也。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 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与之礼食,使佐新军

(选自中华书局《左传》,有删节)

12 / 20

【注释】①魏绛:晋国中军司马,主管军法。②仆:指驾车的人。③羊舌赤:与后文的士鲂、张老同为晋国大臣。④公:指晋侯。⑤礼食:国君在太庙宴请臣子。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失也 失:耽误 .B.其将来辞 辞:陈说 .C.吾子之讨 讨:处罚 .D.子无重寡人之过 重:看重 .【答案】D

【解析】D项中的“重”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加重”;A、B、C解释都是正确的;故选D。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B.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C.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D.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答案】C

【解析】“不”是“从”的限定词,二者中间不可能断开,排除B、D两项;“请归死于司寇”的主语应是“我”,而不是“君心”,应在“君心”后断开,排除A项。故选C。

11.魏绛杀了晋侯的弟弟扬干的车夫,得罪了晋侯,为什么晋侯没有被杀,反而还重用了他?(3分) 【答案】魏绛认为军队必须服从军令,办事的人必须严格执法;他没有二心,侍奉君主从不躲避危难,有了罪责也不逃避惩罚。(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疏通文意,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便不难作答此题。 【参考译文】

晋侯的弟弟扬干在曲梁扰乱军队行列,魏绛杀了他的车夫。晋侯发怒,对羊舌赤说:“我认为召集诸侯会盟是荣耀的事。现在扬干被羞辱,我们何时受过这等羞辱?我一定要杀掉魏绛,不要耽误了!”羊舌赤回答说:“魏绛没有二心,侍奉君主从不躲避危难,有了罪责也不逃避惩罚。他会来陈说情况的,何必劳驾您下命令呢?”话刚说完,魏绛就到了,交给奏事官一封信,就要用剑自杀。士鲂、张老劝阻了他。晋侯读他的信,信上说:“我听说军队以服从命令为武,军人做事以宁死不触犯军纪为敬。您召集诸侯会盟,我怎么敢不恭敬?君主的军队不服从军令,办事的人不严格执法,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害怕自己因不严格执行军法而犯死罪,所以惩治了扬干,这罪过无可逃避。事先我没能进行教导,以至于要动用大刑。我的

13 / 20

罪很重,哪里敢不服从刑罚而使君王发怒?就让司寇判我死罪吧。”晋侯光着脚跑出来,说道:“我之前说的话,是因为宠爱自己的兄弟。你处罚扬干的车夫,是执行军法。我有弟弟,却没有教导好,这是我的过错。请你不要让我再次犯错,拜托你了!”

晋侯认为魏绛能够用刑罚来治理百姓,就在太庙宴请魏绛,并让他担任新军副帅。

(四)(10分) 淡淡的深情

①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②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③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④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⑤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14 / 20

⑥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⑦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⑧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⑨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⑩——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本文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第①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⑦段

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④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这样的细节描

写在文中多出可见。

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 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

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

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A.第①段“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与第⑦段父亲说的话前后照应,不是做铺垫。铺垫为了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其他几项对本文的理解都是准确的。答题时要弄清相关概念的内涵。

13.阅读选文,说说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答案】在送儿子时,儿子在委屈赌气,对母亲无牵无挂,心里轻松;大学四年,回想母亲心里发热,泪水无意留下;结婚后,母亲的询问,儿子恍然大悟;有了成就,对母亲的爱感到震惊,心情激动、热泪盈眶。(答三点即可)

15 / 20

【解析】儿子对母爱的体悟表现在③④⑤⑧⑨段,找出那些直抒胸臆的句子,加以提炼整合,扣住感情的变化去思考,概括性要强。

14.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

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平静水面”指母亲对儿子表现出的淡淡的行为,“深处的激流”指母亲内心隐藏着的强烈的爱子之情。【答案】

(2分)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恰切地表达出母亲的淡淡的深情。既收束了全文,又照应了文题。(2分) 【解析】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平静的是母亲的表面,内心却是激流涌动。再根据这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去思考,就能轻松作答。

(四)(17分) 看火车 叶 梓

①下午,我和狗子、保家、爱军四个人一起悄悄地溜出村子,然后一路小跑,直到我们经过另外一个村子霍家坪,才放慢脚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不能让村子里的人发现,不能让任何一个同伴发现,因为这个下午对我们来说,是完全应该载入史册的一天——当我们走了整整两个小时弯曲的山路之后,我们在三阳川的渭南镇看到了我们向往以久的火车。

②第一次知道火车,是在一个深夜。那夜,我恰巧和祖母住在一起。可能是半夜两点多吧,叔父背着一个背篓,回来了。祖母急忙下炕,给叔父收拾吃的去了。而我,一个才六岁的孩子也被惊醒了。我一看久别两个月的叔父风尘仆仆地坐在炕沿边,就再睡不着了。叔父给我讲了出门的一些经历——其中让我最觉新鲜的,就是叔父花了三毛钱,从很远的地方坐着火车到了山脚下的渭南镇。从此,火车就像一个魔术师的手,弄得我心神不宁——其实我并没奢望自己能坐上火车,只要能看看它奔跑的样子,也就心满意足了。是啊,看一看火车,是我一个乡下少年对远方的向往。从生在杨家岘这个小村庄开始,我就没出过远门。最远的一次,也就是去了一次三阳川,一个比我的村子略微好一些的地方。于是,我就把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告诉给了我的三个好朋友;于是,也就有了我们秘密出村的那个下午——当我们到了渭南车站,好像是下午四点多。

③小心翼翼地进了火车站,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来,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可是,当我们苦苦地等了多半个小时,才有一趟货车驶来了,好像是拉煤的,脏兮兮的,一点也不好看,还有一路的灰尘跟着火车在飘飞。可以说,这无异于渴望已久的漂亮姑娘居然以很丑的样子出现在眼前,让人备感失落。我也就在那个下午突然明白,任何美好的事物在到达内心之前,其实都要走上一段很长很长的路,从而产生一种极为美丽的等待之苦。比如我们期待驶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列火车。但我们没

16 / 20

有罢休,并且下了决心,宁可不回家也要看一趟坐人的火车,看一看究竟是穿什么衣服的人坐着火车来来去去地经过祖国的南北大地。

④终于,不到十分钟,来了一趟火车,确实如我们所愿的是一列客车。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是,它居然就停在我们的眼前,停在西北大地上这个小小的车站上。这也就是我后来所知道的列车在单行道上的会车。火车一停下来,我们就欢呼起来。我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怕,躲得远远地,我看见车里的人来回走动着,有喝水打牌的,有抽烟睡觉的。至今我还记得,那趟火车某个窗口边上的一个中年男子,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我知道他是笑我们的傻。傻,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我现在真希望有人笑我傻,然而没有了。还得补充一句,火车启动时他打开窗户,朝我们挥了手。

⑤随着一声鸣笛,火车慢慢启动了,在我们内心的挽留下驶向了远方。热闹了几分钟的站台沉寂了下来。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我不知道火车最终要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沿途会有什么样的景色,但我可以相信,一路走去,肯定很美,肯定要比我所生长的这个小村子美得多。

⑥后来,在我的百般纠缠下——八岁的我被叔父带着坐了一次火车,但远远没有我所想象的那么美好。是啊,少年时代美好的秘密,如果要想一直保留它天真的面孔,就永远也不要揭开那层朦胧的面纱。 15.阅读选文②—⑤段内容,完成下面。(4分)

事情发展过程 人物内心变化 未见火车 向往、不安 A B 看到心目中的火车 C 火车离去 D A B C D 【答案】A.等待火车 B.恭敬、失望 C.兴奋、胆怯 D.不舍、失落

【解析】A处要填事件发展过程,由“未见火车”到“等待火车”到“看到心目中的火车”、“火车离去”,条理清晰。B、C、D三处填人物的内心变化过程,参照第一个心理活动“向往、不安”,后面几个也应填上两个形容词。细读第③④⑤段可以找到答案。

16.品味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赏析下面句子。(3分)

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 (2)说说你对“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一句中“笑”的理解。(2分)

【答案】(1)运用环境描写,渲染站台沉寂的气氛,烘托出我们四人失落的心情。 (2)这是一种友善的笑。中年男子被我们的“傻”感染了,新生对我们的喜爱之情。

17 / 20

【解析】(1)从“空荡荡的站台”“孤零零地站着”可以看出这一句是描写站台的环境冷清、沉寂、空旷,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心情。答题时要联系环境描写的作用去思考,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找出共性,再结合具体语境去回答。(2)第段描写火车上乘客的“笑”这一细节,表明当时的情景让我记忆犹新。联系火车开走时他朝我们挥手的动作,可见他是一个友善的人,看着几个孩子好奇地看火车,被逗乐了,觉得我们很可爱。答题时要透过人物的神态,去揣摩人物的内心。 17.文章以“看火车”为题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案】文章以“看火车”为题,交代了叙述的事件;作为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看火车”是一个动作,而全文就是写这件事,标题就能告诉读者稳着点内容;其次,它是线索,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另外,标题还可能有双关义,比喻义,或表达某种情感,营造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作用。答题时要结合着文本作具体分析。

18.文章的题目是“看火车”,可是结尾为什么还要写“我”坐火车这件事?(5分)

【答案】坐火车的感受同看火车的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看火车时感觉的美好。(2分)凸显文章的主旨:少年的往事,往往因其朦胧的面纱,而保持着美好和天真。(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段作用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大。看起来“坐火车”是有些多余,但正是这一余笔,反衬了看火车的感觉的美好。并且通过与看火车的对比,引发了作者的感悟,从而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水到渠成。答题时一要答出对比的作用,二要答出点明主旨的作用。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告别”意味着离别、分手。告别粗心,我们变得严谨;告别慵懒,我们成为优秀;告别懦弱,我们会走向坚强;告别游戏,我们变得乐观自信;告别疫情,我们将走向新生,去开启美好而辉煌的征程。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一个包含“告别”这个词语的标题;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思路点拨】这种命题方式比较新颖。学生在审题时,先要明确“告别”什么,为什么要告别;再选择材料,或写典型事例,或写个性人物,或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等等,都可以表达出对人物的感悟。此作文文体较宽泛,让考生有话可说。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经典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A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B道:“贤弟,可过得日子么?”A笑道:“你看师兄说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说度日之言也?“二人谈笑多时,下了山,只见路旁有

18 / 20

几个小猴,捧着紫巍巍的葡萄,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路旁叫道:“大圣爷爷,”B笑道:“我猪弟食肠大,”A请进早膳。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道:“我虽食肠大,却也随乡入乡是。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二人吃了果子,渐渐日高。那呆子恐怕误了救唐僧,只管催促道:“哥哥,师父在那里盼望我和你哩。望你和我早早儿去罢。”B道:“贤弟,请你往水帘洞里去耍耍。”A坚辞道:“多感老兄盛意,奈何师父久等,不劳进洞罢。”B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就此处奉别。”A道:“哥哥,你不去了?”

B道:“我往哪里去?我这里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不耍子儿,做甚么和尚?我是不去,你自去罢。但上复唐僧:既赶退了,再莫想我。”呆子闻言,不敢苦逼,只恐逼发他性子,一时打上两棍,无奈,只得喏喏告辞,找路而去。B见他去了,即差两个溜撒的小猴,跟着A,听他说些甚么。真个那呆子下了山,不上三四里路,回头指着B,口里骂道:“这个猴子,不做和尚,倒做妖怪!这个猢狲,我好意来请他,他却不去!你不去便罢!”走几步,又骂几声。那两个小猴,急跑回来报道:“大圣爷爷,那A不大老实,他走走儿,骂几声。”B大怒,叫:“拿将来!”那众猴满地飞来赶上,把个A,扛翻倒了,抓鬃扯耳,拉尾揪毛,捉将回去,毕竟不知怎么处治,性命死活若何,且听下回分解。

1.上面经典名著选段出自《 》(著作名),作者是 ;选段中的A是: ,B

是: 。(4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西游记》中B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

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B。

B.“三打白骨精”后,唐僧一怒之下,把B赶回了花果山。后来在宝象国遇到妖怪,只因A和沙僧都

不是妖怪的对手,唐僧这才差猪A上山请回B,这段文字就是写猪A去花果山请B的故事。 C.《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D.眼见B不愿下山,A只好智激悟空,与其一起下山,大战黄袍怪。原来这黄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中的

奎木狼星。后被玉帝降伏后被罚给太上老君烧火。

3.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是语言描写,此时,B的心理应该是怎样的?请做出转换。(3分) 【答案】1.西游记 吴承恩 八戒(猪八戒) 孙悟空(行者)(每空1分) 2.B(3分)

3.这个呆子,一定又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带我诈他一诈,看看他的真相。(3分)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人物和事件等知识点要记牢。对中国

19 / 20

的四大名著考点要格外重视。

20 /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