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类起源的过程》阅读记录

2022-08-25 来源:好走旅游网
1. 我们人类属于大猿猴科,因为我们身上所携带的生物学、基因学和生态学的特质,大体上和猿猴共享。 2. 早期猿类有不同的分支,一条通向现代人类,另一条通向现代的其他猿类。 3. 人类的祖先,当时还毫不起眼地混迹于各种猿类之中,在大约六百万年前,默默开始了进化历程。 4. 人类的祖先起初是双足行走的猿类,古人类学家就是利用了这个物种在解剖学上的特征,来寻找我们最早的祖先 5. 第一批古人(海德堡人)的出现,标志着大脑容量的爆发性增长以及物质文化多样化的起点。 6. 我们不是猿猴,本质区别在于我们的认知,也就是我们的大脑所能够产生的意识,是这些意识赋予了我们的Culture(文化)一个大写的C,而文化才是人类文学和艺术的根源。 7. 是人类把这种文化能力提高了一大截,从猿类的文化到人类的文化,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而不是缓步向前。 8. 文化中有两个关键性的特征,显然为人类所独有。这两个特性一个是宗教,另一个是讲故事。还有其他一些特性,如作为社会活动的音乐演奏。 9. 所有文化活动的起点是我们发达的大脑,这就是我们和其他猿类产生根本性区别的所在。 10. 灵长类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度的社会化,个体之间特殊的纽带关系,使得这个物种能够组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稳定团体。 11. 单配偶形态没有回头路,关于哺乳动物的单配偶制,历来有三个不同的假设性解释,其一是对双亲共同抚养的需求(抚养脑容量大的后代,往往需要两个家长);其二是雄性要保证有交配对象;其三是婴儿被杀的风险。 12. 据社会大脑假说预计,现代人类“自然”的社区大小是150人。 13. 双足行走对于猿类来说的优势在于:步幅更大和身体散热。

14. 关于南方古猿食物解决时间分配的危机有四种假设:一是南方古猿找到了一些更加高效的食物;二是他们有可能把骨头敲碎,来敲骨取髓;三是白蚁很有可能是南方古猿的C4来源;四是南方古猿开始食用一些草本植物的地下储存器官(跟和茎),其中很大部分具有C4分解途径。 15. 现代人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说,多配偶才是现代人类的真实本性,一夫一妻只是在社会道德的规范之下才会出现。 16. 匠人找到的解决时间分配瓶颈的方法可能包含气温下降,使得匠人需要休息的时间减少2.5%;行走的时间节省了5%;肉类比大部分的植物营养更丰富,同时也含有大量对大脑的发育非常关键的烟酸(维生素B3)等微量营养元素。

17. 在人类进化史上,大脑容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气候的不稳定期,尤其是处于在湿润和干燥之间来回变化的时期。大脑容量越大,应对不可预测的环境当然更加从容。 18. 老大独霸雌性的能力,随着群体中雄性个数的增加而递减,这跟群体中雌性的个数无关。 19. 进食的过程能够激活安多芬系统,也许这就是我们在饱餐一顿之后,感到满足和放松的原因吧。一起吃过饭的伙伴,会尤其感到亲切友好,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觉得社交性进餐那么重要。 20. 关于繁殖,我们祖先拿出的妥协方案是:在生育出一个能够存活的婴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孕期。然后,在子宫之外继续大脑的发育,有点像袋鼠的解决方案。 21. 黑夜屏蔽了外面的世界,却能让人们产生更加亲密的感觉。

22. 友情有六个主要的维度,它们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出生地、相似的教育背景、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共同的世界观(比如相似的政治观点,以及相通的宗教和到的态度)和共同的幽默感。如果有两个以上相同的维度,就能结成一定亲密度的友谊,相同点越多,友谊的牢固度越强。我们能遇到什么样的朋友只能靠缘分,至于友谊的质量,以及能够维持的时间长度,还是和我们共享维度的多少有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