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核心素养是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尤其是小学教育,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怎么改,从哪里改,改成什么样,我们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 方法 模式 一、认识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有四个方面: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和理解以及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些内容小学生无法理解,但,我们教师一定要深入理解,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要把这些内容变成浅显易懂的、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学习中付诸行动的东西。我们怎样才能做好这一点呢?我认为,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以身边的例子来向学生解释深层次的内容,并在学习实践中逐渐地按要求去做,语文教学不仅有一定的知识内容教学,同时更加强调一些其他内容的教学,比如说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态度的培养、学习意识的锻炼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以外,同时要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强化自己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现代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努力做好的事情,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地培养学生的一种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帮助
语文教学最核心的其实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熏陶,要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教师在进行基础课程的教学以外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人文底蕴,帮助学生树立起真正科学的精神。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思考,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尝试和理解,在进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够单纯地依靠理论讲解来帮助学生去理解文化,同时更加需要通过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去感受人文,感受什么是真正的文化,让学生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锻炼自己的相关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可以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让学生对自身的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三、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自主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让学生自主发展,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有勇气为个人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并在学习过程中规范自己的学习成绩。只有让小学生勤于思考、愿意学习、努力工作,才能建立必要的独立学习技能。其次,要引导学生用语文来影响个人生活,达到身心发展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与文章的互动、与作者的互动,更好地理解自我,个体身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规划未来生活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健康人格,学会自我管理,帮助学生自主发展足够的权力。
如在文章《珍珠鸟》的解读中,教师从文章主题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通过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课堂介绍的方式,促进学生独立学习。在导入环节课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鸟类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并且喜欢的鸟类,并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方式
阅读文章。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和积极学习,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获取信息。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教学反思自己,并思考他们是否在生命中保护了小动物,以及是否像作者一样爱鸟和保护鸟类。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尊重自然观,有利于初级核心素养内涵丰富,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拥有更健康积极的生活。 四、通过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的社会参与
丰富小学生的社会阅历,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努力参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核心成就。为了促进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有必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处理生活事务和社会关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建立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综上所述,在利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语文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联系,注重语文教学目标与学生素质发展目标,有效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句话,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持久的、长期的渗透和培养的过程,我们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急于求成,但一定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付诸行动,逐渐培养。 参考文献
[1]储玲玲 让核心素养真正在语文课堂落地生根———《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J].语文知识,2017,(22),39-41。
[2]陈丽丽 深度互动:让语文核心素养在学生心底开花———以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7,(12),10-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