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及途径初探
作者:毛正道 李红梅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7期
摘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效。本文以笔者从事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实际做法和经验为基础,通过对所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从主、客观、社会层面进行了分析。采取对外在教学环境的改善、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的平台;团队协同教研,激发教师内在的对专业化发展的欲望等措施,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走向主动、开放、高效。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 现状; 途径; 自主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效。
一、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剖析 (一)主观方面:教师素质不高,专业成长滞后 1.农村教师对终身学习的认识不足
农村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相对较弱,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农村教师对终身学习的主观意愿不强。
2.大部分教师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教学能力不强
体现在:(1)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教法”知识和“育人”能力不强;(2)不能很好分析处理教材,活用教材,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备课只注重备教材、教法,不备学生、学法,教学过程缺乏学法指导;(3)驾驭课堂的能力弱,无法机动灵活地调控课堂;(4)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较弱,无法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辅助教学。 3.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不高
乡村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在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自我学习提升能力等方面需进一步转变和提高。 4.教育科研能力较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教科研心存畏惧;二是教科研选题过大,理论积蓄难以支撑;三是支撑论据以点带面,缺乏说服力;四是归纳总结能力不强,行文笔力较弱,撰写研究成果时比较吃力。
(二) 客观方面:缺乏教科研环境,专业发展滞后
1.农村小学的办学点比较分散,教学人员紧缺,教学工作量过重,用于教科研的时间很少 2.学校提供的教師专业发展的空间有限
教师除了完成“规定动作”外,在大部分时间用于辅导、家访、政治学习、照顾寄宿生的日常生活等琐事。加之,信息闭塞,缺乏专家引领,团队研讨,长此以往,形成了封闭、单调的教学生态环境,发现不了自身与国内优秀教师之间差距,缺乏自我提升的愿望,教育教学水平停滞不前,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3.校本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
目前大部分校本培训虽然有规划、措施,但难以落到实处,或流于形式,未能按计划完成培训内容;或组织涣散,培训的具体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导致校本培训工作效果不明显,对教师帮助不大。
(三)社会层面:评价体系单一,专业发展受阻
1.评价目标片面,评价指标单一,只重视教育的短期外部需要
评价途径偏窄,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大部分学校往往只通过教育教学的终结状态去评价教师,唯分数论成败。
2.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诊断和矫正机制
大部分教师受到升学率、评先推优、职称晋级的影响,求功心切,教学行为变得日益浮躁,忽略了自身知识技能的提高。
3.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参与评价的成分低
评价以名利、绩效的分配为直接目的,影响教师群体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阻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
1.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构建实效、有用的培训体系
(1)每学期期初要应在一线教师中开展调查,通过调查统计,做到校本培训,了解教师需求,针对教师期盼,提前规划,精心制定计划,并严格分阶段落实。
(2)实行推门听课制,建立开放的课堂制度。坚持每周有推门课听、评课活动,每月至少一次的集中教研组活动制度。
(3)建立健全教师外出学习制度,分批“走出去”学习。
(4)建立教师读书制度,“微教研”研讨制度。每周定时分学科进行“微教研”微信在线研讨,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大家共同去思考,不断去学习、去借鉴、去分享。
2.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了对全体教师实行多元管理,关注教师发展,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以此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分配、教师评价的依据,学校要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 3.介入多元化评价,改善评价的机制
例如,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在课堂开放期间,按照听课者的人数和课后的好评数,以及学生评教调查统计等一手数据,在年终考核时依据这些一手数据进行加分,从而鼓励教师大胆开放课堂。
4.整合资源,成立教科研协作区,减负增效
我校以两所标准化集中办学点为中心,将12个村小办学点按地域划归到两个中心点,组建教科研协作基地。通过组织集体备课,单元分组备课,分组制作课件,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从源头上减少教师工作量,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通过团队协同教研,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1.通过活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自我激励
教师“向上”内驱力才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学校应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对教师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促使每一位教师形成想要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的愿望,让老师在教育新理想的引领下,在“向善向上”的驱动下,认真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嫁接经验,弥补不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提升教学反思能力,着力实现自我成长
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照镜子、正衣冠”,以自我实践为研究对象,参照他人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进行比对和深层思考,让由此而生的反思性教学实践成为教师个人专业能力提升的主要抓手。 3.加强对日常教学实践的持续研究
教师个体的力量十分有限,在这个资源高度整合的时代,个人的力量无法超越集体的智慧。因此,教师个体必须主动寻求合作,踊跃参加各种讨论、总结、学习、展示、竞赛等团队研究,这些经历将在整个专业素质提高的过程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总之,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读懂教师,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与教师应平等对话,形成合作互动关系,并善于发现教师个体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褒扬。另外,教师个体也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锐意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