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我院对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治疗和护理密切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应用无创机械通气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62岁,全部确诊为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气示:PaCO2≥60mm Hg,PaCO2≤60mm Hg。治疗应用无创呼吸机,根据病人缺氧及CO2潴留程度,自主呼吸强度及心、肺功能选择工作模式。在无创通气期间,如患者呼吸困难缓解,动脉血气改善,可间歇性停止机械通气,卸除面罩,用鼻导管吸氧,同时可让患者咳痰、饮水、进食。随着病情进一步好转,可逐渐减少每日无创通气时间,延长卸除面罩停止机械通气时间。除4例因病情恶化给予气管插管外,全部顺利脱机。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向患者与家属介绍病情,让其认识到目前是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最佳时间以及使用的必要性,同时向患者解释无创通气的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情绪。患者因交流方式的改变,护士应仔细分析其眼神、表情、手势所表达的信息,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增加其安全感,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有效处理。
2.2 一般护理
2.2.1 上机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鼻面罩,一般危重患者呼吸较弱,多用嘴呼吸,故选用面罩;面部小、颧骨突出较瘦的患者可用鼻罩。在使用前选择合适的鼻面罩让患者试戴。可根据患者面部大小和自主呼吸方式来选用鼻面罩,不可让患者有过强的压迫感,在易摩擦部位用纱布保护皮肤,避免压伤和擦伤面部皮肤。
2.2.2 无创呼吸机检测:护理人员在上机前必须严格测试呼吸机的功能是否完好,检查各管道是否消毒完毕,有无漏气,是否通畅,电源是否稳定。另外,应准备好急救设备,创造紧急插管的条件,当患者病情有进一步加重时,应积极改为有创通气。
2.3 使用中的护理
2.3.1 生活护理:应用机械通气后,患者自理能力下降,要求护士严密观察,建立有效沟通方式,正确判断患者意识。
2.3.2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机械通气是至关重要的[1]。无创呼吸机是经患者自己的呼吸道进行通气,虽然不建立人工气道,但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导致呼吸不畅,仍可影响通气功能。故应给予患者适当的体位,可取半卧位、坐位等。协助翻身、叩背,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多饮水。对痰多,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若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剧烈,可停机20~30min,让患者休息片刻,将痰咳出。待症状缓解后再使用呼吸机。
2.3.3 病情观察:应密切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呼吸机是否同步,通气量是否适当,患者的安静情况,自主呼吸与机器的同步情况。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多由于通气不足或痰液堵塞有关,应及时清除痰液,增加通气量。同时,监测患者的神志、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出入量SpO2以及血气分析。护士应加强监护,因为患者的不自主活动或睡梦中的行为,易造成氧气管脱落或摘除面罩。
2.4 并发症的护理
2.4.1 腹胀:腹胀是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21%~46%[2],同时易产生误吸。护士应指导患者嘴闭紧,用鼻呼吸,并减少吞咽动作,避免把气吸到胃内,造成胃胀气[3]。对腹胀明显的患者可尽早采取胃肠减压。
2.4.2 压迫性损伤:压迫性损伤发生率在7%~27%[3]。由于患者持续使用鼻面罩,鼻梁、鼻翼两侧长期受压,出现循环障碍,造成皮肤红肿、疼痛,甚至破溃。所以,可对连续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每隔4 h放松1次,每次15~30min,并局部垫纱布保护皮肤,减少摩擦和损伤。
3 呼吸机消毒
呼吸机在使用中需维持一定的温湿度,这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故应定期消毒呼吸机的细菌过滤器、过滤膜、管道及鼻面罩。鼻面罩每日用75%酒精擦拭后再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拭1次。每周用2%戊二醛浸泡螺纹管2次。每次30min,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撤机后,除上述步骤外,呼吸机内部还需给予清洁、洗尘、调试和保养。呼吸机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固定地点,如出现故障应及时维修。
4 小结
无创呼吸机治疗轻型呼吸衰竭和COPD患者既方便又安全,并为治疗提供了新方法,能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增加通气,避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创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使患者和家属更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1] 许仁和,吴广胜.机械通气治疗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124
[2] 钮善福,朱蕾,蔡映云,等.通气技术对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8,25(2):127
[3] 郭巧铃,陈枫.BiPAP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
作者单位:461200 河南省鄢陵县人民医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