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09-11T09:52:55.110Z 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作者: 普琼
[导读] 法律是对人群生活普遍看重的生活意义的选择和设定,人类从来没有抽象的法律,法律与道德都是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产物,国家和社会治理都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就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对于学生道德培养和法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视度不够。鉴于此,中学教育要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和法治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开展,培养出更多道德与法律意识过硬的人才,为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奠定基础。
普琼 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中学 857900
【摘要】法律是对人群生活普遍看重的生活意义的选择和设定,人类从来没有抽象的法律,法律与道德都是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产物,国家和社会治理都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就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对于学生道德培养和法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视度不够。鉴于此,中学教育要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和法治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开展,培养出更多道德与法律意识过硬的人才,为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奠定基础。【关键词】道德培养; 法治教育;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038-01
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两者紧密结合方能达至善治。在当下我国全面实现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中学生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成为重要的项目,需要学校和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认可,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大批优秀的道德意识强、法律思维敏锐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对本校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进行内容和方式方面的创新,提升实用性内容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提升自己道德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进行学习。 一、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在对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结合的路径进行探索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实现两者有效结合的必然性,只有理解了这种必然,才能够有动力、有信心去做好相关的创新工作。 1.完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中学阶段对于学生教育来说处于关键时期,一方面,学生的思想意识开始逐渐模式化,所形成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逐步趋于稳定,如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视会造成学生不良思想意识的形成; 另一方面,学生的各种习惯也逐步开始形成,而这些行为习惯往往在其以后的发展中能够直观地得到体现。但是,就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往往采用的是书本知识单一灌输的方式,将道德与法律内容以文本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学生所掌握的只是一些文字性的内容,对于其背后所蕴藏的思维和行为层次的内涵并没有深刻领会。近年来,我国所发生的中学生暴力犯罪行为律见报端,所展现的正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完善的结果。 2.我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客观要求
近两年,我国出现的因为道德与法律意识与社会发展要求不匹配而出现的人才质量的下降经常发生,一些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突破道德与法律底限,谋取私利,贪图享乐,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要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就要从学校的道德与法律教育出发,将高素质的道德与法律人才培养作为中学教育中的重点目标。 二、实现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有效教学的路径
既然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是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就需要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来寻求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的方式,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 1.创新道德与法治教育开展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道德与法治教育是通过将一些社会发展中产生的规律以教育的方式传输给学生,使其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规律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结合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创新教育内容开展的方式,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而教育信息化的逐步发展,恰恰为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搜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案例,通过真实例子的讲解来强化学生对道德与法律重要性的认识,如通过法院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告诉学生要在实际生活中懂法、守法、护法;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将一些书本上枯燥的条文内容以一种生动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版的 《道德经》,让学生领悟道德的内涵与真谛。 2.注重对学生行为能力的塑造
无论是道德培养还是法律教育,归根结底都是通过学生的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行为方式的教育。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义务劳动、到养老院去进行帮扶等有意义的道德与法律实践,让学生在行为实施过程中感受到道德与法律的意义和重要性。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教育的主体和最终塑造者是学生,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主体。教师在开展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相关课程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深刻明确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所在,并与教学目标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课程之中。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现实生活中一些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竞赛获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一定的目标。 三、结语
随着法治理念的不断深入,具有合格的道德与法律素养是学生进入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前提和基础。而中学承担着重要的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的使命,要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来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塑造良好形象的动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参考文献:
[1]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3).
[2]秦晓峰.中学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21):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