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设计中的资源整合
作者:谢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5年第07期
语文教学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信息化的今天,教学资源越来越多样化,教师该如何整合教学资源呢?
每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教师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充分发掘文本的潜在价值,解读其负载的文化思想内涵,善于把握作者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文本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提取文本中的养分,与教材拉近距离,与之亲和,与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接近,产生共振共鸣,这样才能进行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把以学科旧有知识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回归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使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丰富的情感,养成良好的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和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育资源有基础性资源与生成性资源两类。从基础性资源的角度看,学生已经具有的语文基础(已经认识的字词篇章等)、生活经历、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的语文文本,都应该也可能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输入量。作为教师来说,也应该对之进行一定的精选和再组织,以提高其质量。这样,生活、课外读物、自己的感受与遭遇,都成为语文学习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生成性资源的角度看,这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新的生命信息。不同个体经历与发展水平的差异、教学中的偶然事件乃至失误、灵机一动等等,都会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可能,尤其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导引价值的闪光点,如果能被教师抓住并很好地利用,对师生的成长都具有积极的价值。”
进行教学设计的资源准备,一般包括: 1、教师对学情的分析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最终目的。
2、信息资源的准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选择新鲜、及时、活泼,让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资料,比如,从网上下载。通过网络,可以使世界各地的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紧密结合,以课内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结合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或以网上语文资源为教材,进行广泛的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流等语文实践,储备网上的语文资源,为有效的教学打好基础。 3、教学媒体的选用
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播(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根据这一定义,印刷的课本、录音磁带、训练器材、电视节目、教师的演讲以及很多其他物理手段,均可视为教学媒体。最优化的媒体选择,往往是针对一节课内的具体目标确定的。 4、情境设置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是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从而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充分培养语言感悟能力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创设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体验与感受,从而陶治情感,感悟语言文字。如有位教师设计《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在课前让学生制作小艇模型,使学生形象、切近地掌握小艇外形的特点,贴近了课文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录像、板画、动手操作、口语交际等手段,使情境得到延续,逐渐丰满,学生由学习者变成了旅游者,课文由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环境,威尼斯由千里之外变成了萦绕身旁,小艇由书中画面变成了一会儿握在手中,一会儿游弋在眼前,一会儿置身其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感悟了语言文字,体验到了情趣。由此可见,只有带学生走入情境,课堂才会紧紧吸引学生,富有人性的光彩。
教学环境的“信息化”与“生活化”将学生带入情境,课堂才会紧紧吸引学生,富有人性的光彩。教学资源的整合要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是重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需要,却尤其宜致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自求得之。” 谢鹏,教师,现居江西赣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