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某地铁工程修建三条路线,总长度120km,由于三条线路的施工条件不同,经现场勘查研究,决定分别应用\"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三种施工方法。尽管这些施工方法已有相对成熟的施工经验,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然有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下面就\"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三种施工方法在本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几方面常见的施工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探讨解决策略。
一、明挖法施工
工程采用明挖法的路线,主要遇到的问题是基坑失稳,施工的重点在于基坑支护,在正式施工之前,计划联合应用土钉墙支护和桩支护两种基坑支护方式,笔者就现场的支护情况,归纳了两种基坑支护方式的施工要点:
1)土钉墙支护。这种支护方法相对经济,其基本施工要求是基坑内无水,而且对土钉墙埋深也有严格要求,原则上不能超过12m,如果大于该深度,可尝试应用复合支护的方法。本工程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法,开始施工时发现土钉墙背后存在少量的积水,现场及时设置了排水管,保证地表没有明水下渗。与此同时,基坑内有软基,超载时地面开始出现裂缝,但长度在2m以内,裂缝宽度亦没有超过20mm,初步判断布置于导致基坑整体失稳。
2)桩支护。桩支护几乎在任何地铁工程施工中都能够见到,这种基坑支护方法,具有较强的支护能力,能够将基坑的水平位移,控制在20mm以内。本工程属于止水帷幕型的基坑,采用双管钻孔桩旋喷施工方法,原则上需要将旋喷压力控制在20MPa以上,但与地面距离5m时,附近管线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现场调节了提升和旋转的速度,提升速度约为10-20cm/min,旋转速度约为10-20次/分,尽量避免对周围管线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考虑到温度变化可能影响支撑钢管的伸缩,有关工程数据显示,当现场温度出现大幅度变化,支撑体系钢管的支撑力,最大降低幅度能达到650KN,因此在温度冷热变化幅度太大的情况下,要将该因素考虑进施工不利因素里面,笔者建议选择同种型材的基坑模式后,采用活动接头,加强节点位置的连接和在斜支撑位置设置预防水平位移的挡板,一旦发现锁定值不足,需要即刻锁定,确保基坑支护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二、盖挖法施工
为减少施工时对主要交通干道的影响,本地铁工程的二号线盖挖法施工,采用了分幅盖的施工方法,在施工期间,遇到了几方面的问题:
1)本工程的边桩,由支护结构和承载结构组成,相比于明挖模式的围护桩基,存在垂直类型荷载的影响,笔者认为沉渣厚度越厚,垂直荷载力将越大,正面要求我们在施工时,控制好桩基底部沉渣的厚度。由于中桩属于临时性的桩基,其承载体系临时成型,在施工时没有同步进行桩基检测,不利于桩基上端摩阻力的控制,安全系数储备接近2。针对该问题,委托了专家进行现场论证,验算了基坑开挖的状况,分析到在桩落底时,受力处于不利的状态,荷载基本全部集中在中柱和基础加边桩,于是采用了增设内支撑和锚杆的方式,分散了中桩的集中荷载。
2)基坑的防水,也是基坑支护的重要步骤。防水的连续性,关系到支护结构和基坑主体的共同作业,经现场验证,确认仅设置连结筋,无法提高防水板的连续性,重点在于混凝土模浇筑时,检验斜口和飞檐等接缝位置的密实性。笔者认为,中柱以钢管为主材,如果将梁板钢筋焊接在钢管上面,所形成的连结筋,对于防水板连续性保证,并没有多大成效,如果以法兰盘的方法,将梁板的钢筋绕过中柱,就能够在不用配筋的情况下,保持防水板的连续。当然,我们必须要保证预埋墙筋的准确率,以及保护好防水卷材。
三、暗挖法施工
三号线地面交通情况相对复杂,适合采用暗挖施工的方法。本工程的暗挖区域,隧道断面平均尺寸6m,符合暗挖隧道的施工条件。在进行暗挖施工期间,发现在开挖下部时,地质条件不佳,于是同步设置了侧墙,然后将以仰拱封闭,留出规格3-5m左右的短台阶,目的是维持掌子面的稳定性。
1)有水问题解决。暗挖隧道的最起码条件是无水,本工程的地质属于第四纪冲洪积地层,结合现场的施工条件,决定采用管井降水的方法。现场布置的管井间距,均保持在8m,由于三号线部分途径区域上方,集中了民房建筑,无法施打管井,改用了长度50m-70m的辐射井,并根据透水层的具体情况,控制好辐射井的长度。另外,由于冲洪积地层不具备良好的连续条件,开挖时发现有在粘土层里面,夹杂了砂层,影响管井和辐射井降水的效果,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处理残留水:首先是在水平井施打后,检查地层后的含水层分布规律,沿着含水层的渗透方向,布置PVC排水管,排水管内用棉纱截砂,将含水层中的残留水引出,在工作面推进后,确保地层中残留水排除干净,方可封闭排水管;其次是针
对难以布置排水管的区域,采用注浆止水的施工方法,浆液的类型根据地层情况而定,同时需要借助长导管进行注浆,导管与导管之间的搭接长度,至少为2m;再次是在采用不同排水方式的地层区域,布置了隔栅,隔栅节点调整的合理与否,与排水管的排水成效有关,据现场观测,笔者建议将节点调整至下部为好;最后是其他辅助施工方法的弹性选择,譬如在注浆加固的地层中,每米的单位距离内,埋设了3根小导管,与浆液起到棚护的作用,能够防止开挖时出现拱顶塌方问题,以本工程的卵石地层为例,由于砂率比较低,小导管施打时容易出现劈裂问题,经研究,笔者建议采用\"两步一打\"的方法,即一步一打1.75m的钢管,再搭接另外一段同样长度的钢管,搭接长度1m,有效解决了小导管劈裂的问题。
2)过渡段施工问题解决。在过渡段的暗挖施工,常见的有中洞法、侧洞法和洞桩法,但对于大断面而言,以上方法尚不能够满足\"独当一面\"的需求。笔者在本工程中,推荐了中隔壁法,将大断面划分层若干小断面,然后进行分部开挖,每个开挖分部,均设置了临时性的中隔壁,在完成全部分部的开挖工作后,再将中隔壁拆除和施做二衬,但拆除中隔壁时,必须不间断监测拆除的长度,籍此进行施工参数的调整,以免影响开挖面的稳定性。值得一提的是,进行大断面的划分,并非越小越好,而需要根据地层的情况,做到灵活调节,尤其是多次力转换,一定要将沉降量降至最低状态,否则很有可能造成累计沉降,只有保证整体结构受力的合理性,才能够确保建筑的效果。
四、结束语
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案例地铁在\"明挖施工\"、\"盖挖法施工\"、\"暗挖法施工\"的方法,不同的施工方法適用于不同的施工条件,其他工程作为参考借鉴。但考虑到不同地铁工程施工要求的差异性,以上方法在其他地铁工程中应用时,务必密切结合工程的施工环境,进行灵活地参考借鉴,才能够保证这些施工方法的适用,并提高工程的施工成效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道通,杨宝峰.地铁轨道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铁道工程学报,2010,(4):97-100.
[2]周鹏,宋鹭,杜蕴慧.地铁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及管理控制[J].环境影响评价,2015,(1):41-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