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语文_《芣苢》《插秧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0-10-31 来源:好走旅游网
《芣苢》《插秧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两首诗中重要的词语、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 2.赏析诗歌表达情感的手法,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3.品味诗歌精练传神的语言,感受诗中真挚的情感。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表达技巧 学习难点

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学习过程

一、联系所学,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悯农·其二》和《归园田居·其三》,这两首古诗的内容都跟什么有关系呢?从而引出关于“劳动”的话题,那么今天让我们和古人一起亲历劳动的情景,走进《芣苢》,走进《插秧歌》。

二、初读文本,自主学习, (一)知人论世

1、《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三百多篇。《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成为“六经”之一。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是周代各地的民歌。“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比、兴”是按表现手法划分的。“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即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多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比兴往往结合起来运用。

2.《芣苢》是《诗经·周南》中的一首古诗。“周南”指周王城以南的地方,该地的歌谣中正平和,历来被认为是“正风”的典范,故作为诗经的首章。“芣苢”即车前草,嫩叶可食,全草和种子可入药。这首诗是当时人们采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3.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

4.《插秧歌》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于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今江西吉安市);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二)词语梳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芣苢( ..袺( .胛( .雏( .

)

掇( .

) ) )

捋( .

) ) )

) ) )

襭( .莳( .

鍪( .匝( .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薄言袺之 .②薄言襭之 .

③笠是兜鍪蓑是甲 ..④唤渠朝餐歇半霎 ...⑤秧根未牢莳未匝 ..(三)再读文本,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用自己的话概括两首诗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文本,合作探究

要求:(1)写下自己的理解,与小组同学分享;(2)把自己与小组同学交流的收获记录下来;(3)小组长整理形成本组最佳成果,并在全班展示,师生共评。

任务一:《芣苢》《插秧歌》两首诗都描写了劳动的场面,各是怎样写的?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分析。

任务二:《芣苢》《插秧歌》都展现了劳动情景,但是抒发的情感有同有异,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四、个性品读,质疑问难

学完本课,你还存在哪些问题?请将问题写在下面,同学们一起探讨。

五、知识拓展,妙笔生花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有关劳动的场景,从诗中选择一个细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加以描写,

注意语言简洁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刚从初中过渡到高中,在语文学习方面,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的学习阶段,首先,就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来讲,与初中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再者,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高一的学生心理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学习,这些所形成的跨度势必导致学生心理体验、心理倾向的极大不同。他们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不习惯。在古诗鉴赏方面,高中学习的诗歌较初中而言,难度较大。无论是从艺术手法方面,还是思想情感的角度,都需要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赏析学习,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读文本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及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对教师而言,需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的这种过渡。首先,教师要充分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对教师的备课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可以作为老师确定教学重点。这些问题已经涵盖了文章的基本内容,表明学生对教材已经有相当程度的把握,上课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的学生就很有自豪感,所以学生应该更有学习的积极性,也更愿意去深入地阅读文本,钻研文本。总之,只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的情况,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应该就能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效果分析

这节课我预设了三个学习目标:1、积累两首诗中重要的词语、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2、赏析诗歌表达情感的手法,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3、品味诗歌精练传神的语言,感受诗中真挚的情感。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为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表达技巧。学习难点为感受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通过学习,学生在流畅有感情地诵读两首诗的基础上,积累了重要的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两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基本能够把握两首诗的艺术技巧以及表达效果,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在课堂上可以感受到学生一直在积极的思考,和文本对话,和同学对话,和老师对话,学生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

关于思想情感方面,这两首诗所写的内容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较远,因为我们现在的农业劳动很多都已经机械化,而且作为这个年龄的学生,他们很多都没有从事过这种体力劳动。所以说他们对两首诗中体现的这种感情,比如说《芣苢》这首诗里面体现的劳动的欢乐,还有《插秧歌》里面体现的这种劳动的紧张繁忙可能体会的比较浅。所以说在思想情感这个地方,学生确实不容易理解,不过后来经过老师的引导,还有学生进一步对文本的诵读和同学间的讨论,最后基本上能够理解这种情感。最后跳出文本联系我们的社会现实,并且联系高考题,还有时代的最强音,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的基础上,再对劳动精神的认识上比较深入一些,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所以,这堂课基本完成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也基本上达到了这节课的学习目的。

教材分析

《芣苢》和《插秧歌》为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的两首古诗,本单元学习主题为劳动的价值。学习本课,应将两首诗对照教学,加强朗读,加强学生对劳动的理解,体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本质。从而深入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本单元特别选入这两首描写劳动的古诗,从中可以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感受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体会古诗超越时空的魅力。阅读时要展开想象,走进其中描摹的场景。悉心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其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两首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芣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往;《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学习时可反复诵读,认真体会。

评测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 ___,收集了_______________的诗歌,共__________

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杨万里,是_____诗人、文学家。《插秧歌》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全诗写得新、奇、快、恬,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的风格。 2、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芣苢(fú yǐ) 巢穴(xué) 斤斤计较(jiǎo) ....B.拾掇(duō) 解剖(pāo) 茅塞顿开(sè) ...C.阴霪(yín) 肩胛(jiā) 牵强附会(qiáng) ..D.兜鍪(mòu) 颠簸(bǒ) 扣人心弦(xián)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反映了妇女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

B.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本诗综合运用诗经赋、比、兴手法,在极短的篇章里营造了极动人的境界和形象。 D.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三、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

5. 最后一句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诗歌总集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305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南宋 诚斋体 2.D

【解析】A项应是斤斤计较(jiào);B项应是解剖(pōu);C项应是肩胛(jiǎ) 3.C

【解析】本诗只运用了赋的手法,没有比兴手法。 4.:描绘出春耕时节,男耕女织,老幼不息的忙碌景象。

5..童学种瓜有两点意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农民的辛苦和繁忙。作品中流露出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预设了三个学习目标:1、积累两首诗中重要的词语、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2、赏析诗歌表达情感的手法,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3、品味诗歌精练传神的语言,感受诗中真挚的情感。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为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表达技巧。学习难点为感受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通过学习,学生在流畅有感情地诵读两首诗的基础上,积累了重要的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两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基本能够把握两首诗的艺术技巧以及表达效果,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在课堂上可以感受到学生一直在积极的思考,和文本对话,和同学对话,和老师对话,学生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

关于思想情感方面,这两首诗所写的内容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较远,因为我们现在的农业劳动很多都已经机械化,而且作为这个年龄的学生,他们很多都没有从事过这种体力劳动。所以说他们对两首诗中体现的这种感情,比如说《芣苢》这首诗里面体现的劳动的欢乐,还有《插秧歌》里面体现的这种劳动的紧张繁忙可能体会的比较浅。所以说在思想情感这个地方,学生确实不容易理解,不过后来经过老师的引导,还有学生进一步对文本的诵读和同学间的讨论,最后基本上能够理解这种情感。最后跳出文本联系我们的社会现实,并且联系高考题,还有时代的最强音,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的基础上,再对劳动精神的认识上比较深入一些,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所以,这堂课基本完成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也基本上达到了这节课的学习目的。

但是,这堂课还是留有一些遗憾,原因一方面在于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比如说,在诵读时,竟然有学生连读音都能读错,可以看出预习的不够充分,这一点也表现在合作探究部分,我感觉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回答问题的同学仅是一些平时比较积极主动,另一部分学生过于拘谨,没有主动回答问题。

课标分析

5.鉴赏诗歌的文学形象是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的重点,这合乎语文学科素养“审美鉴赏

与创造”的能力要求。

6.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是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的重点,这个合乎语文学科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