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V+个+VP”结构的教学问题初探

2023-05-28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一一 “V+个+VP” 结构的教学问题初探 。李耘达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100083) [摘 要】本文梳理了目前关于“V+个+VP”结构的研究成果,对目前一些主流对外汉语教材中“V+个 +VP”的注释情况进行了小规模调查,并依据研究成果对“v+个+VP”在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v+个+vP”、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 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12—0147—02 个不停 “v+个+VP”究竟是动宾结构还是述补结构以及“个”在 此结构中的标记性质,一直是语法学界广为争论的问题之 一他认为,除第一类是动宾结构外,其他四类都可归为动 补结构,只有第五类是严格意义上的动补结构。上述分布中 的“个”构成了一个由量词到助词的连续统,只有两头的词性 。很多语言学家在此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见解,如吕叔湘 (1980)、赵元任(1979)、朱德熙(1982)等。 汉语的本体研究仍在继续,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 利用现有的阶段性成果处理“V+个+VP”结构的教学,仍是一 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初级阶段的学生有些已经接触到了“下 个不停”、“玩个痛快”、“玩个高兴”这样的短语。留学生套用 课本上的语法注释,造出“雨下个大”、“我吃个多”、“他玩个 是清楚的,中问是模糊的。 上述三种观点有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个”和“得”接 近,从而得出“个”也是补语标记的观点,但缺乏严谨的论证。 第二种观点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具体分析,论证其为动宾结 构。第三种观点比较折中,但结论相对模糊。 (三)关于“v+个+VP”结构功能的研究 关于“v+个+VP”的意义,朱德熙(1982)认为“个”在形容 词前表示程度高,在动词的否定式前组成宾语表示不停。 陈晓阳(2006)将含有“v+个+VP”的语料按“个”的表量 快乐”这样的句子。 本文针对此问题,梳理了“v+个+VP”结构的研究,同时 对目前一些主流教材进行调查,对该结构在教学上的应用进 行分析。 一、关于“V+个+VP”结构与意义的讨论 (一)界定“v+个+VP”结构中“VP”的范围 此类结构中的“vP”包括动词、形容词及谓词性短语,也 包括成语、惯用语、引语等(张海涛,2008),如“问个明白”、 功能分为五类,分析发现,“个”后补语在量级上几乎都表“程 度深、量级大”。而“v个不停”等,则表示动作行为没有终点, 是一种主观心理大量。例外则是“煮个半熟胞个半饱”等表小 “看个仔细”、“哭个不停”等。 (二)关于“v+个+VP”是动宾结构还是动补结构的争论 “v+个+VP”结构中“个”的标记性质,即“V+个+VP”结构 量的结构,但这部分只占语料的1.9%。 (四)“v+个+VP”与“V+得+VP”的区别 “v+个+VP”与“v+得+VP”的区别,比较典型的有游汝杰 (1983),将“个”做补语标志的用法分为四种,将“个”与“得” 的不同归结为八点。在文中示意如下: 是动宾结构还是动补结构,语法学界大体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个”是补语标记,其后成分为补语。吕 叔湘(198o)(现代汉语八百词》:“个”的作用跟引进补语的 “得”相近,动词可带“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释为: “个”用于动词和补语的中间,使补语略带宾语的性质。 第二种观点认为“个”是宾语标记,其后成分为宾语。如 朱德熙(1982),邵敬敏(1984),石毓智(2004)、张海涛(2008) 等。持这些观点的学者阐释了“个”是宾语标记的理由,如 陈晓阳(2006)认为“v+个+VP”结构只有在做可能补语 时才能与“得”相互替换,做情状补语时则在搭配关系上和 “得”对立分布。而“得”后补语在量级上可大可小,如“吃得不 “个”放在形容词前表程度高,如“玩个痛快”;用在动词的否 定式前组成宾语表示不停,如“说个没完”。张海涛(2oo8)对 其做了穷尽式研究,论证其为动宾结构。 多隋点多所良多”都成立,表达是一个倚表量。而“个”具有限 定其后成分表大量的功能,所带补语基本表大量。从时态的 角度看,“得”具有较强的客观陛,主要用在已然时态中。没有 第三种观点认为“V+个+VP”结构介于动宾和动补之间。 如宋玉柱(1993)、张谊生(2003)等。张谊生(2003)将“V+个 +VP”从动宾到动补细分为五个小类: 时态标记“了/得”的“个”主要用在进行体和未然体中。 二、“V+个+VP”结构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一)教材中的“v+个+VP”结构调查 笔者对部分主流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147 图个新鲜>洗个干净>围了个严严实实>喝他个痛快>说 【作者简介1李耘达,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汉语第二语言习得。 教育理论与方法 在调查的6种教材中,仅有2种出现了“v+个+VP”结构,分别 为《汉语教程》和《速成汉语初级教程》。 在《汉语教程》第三册(下)(一年级使用)第92课中,出现 “我们的飞船和他们的飞船撞个稀巴烂”一句,列入语法注 释,解释为:“这里的‘个’和动词后面的‘得’一样,表示动作 的状态。”《速成汉语初级教程》中对此解释类似,后面给出了 例句:雨下个不停。我们去公园玩个痛快。 而在《博雅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汉语口语》、《桥 梁》这四种使用较广泛的汉语教材中,从零起点课本到最高 级课本,均没有出现“v+个+VP”结构的讲解。 (二)反映出的问题 笔者的调查规模不大,但反映出一定问题,主要归结为 两点:①目前对“v+个+VP”结构的教学,教材多采取回避策 略;②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并没有参考学者对此问题的讨 论,而是沿用了吕叔湘先生《现代汉语八百词》或《现代汉语 词典》中的解释。所给例句显示出编者凭借语言直觉的成分 比较大。 引入“V+个+VP”的教材在注释方面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首先,两本教材均用“得”释“个”,也没有说二者之间有区别。这 易给留学生带来“个”此时就是“得”的印象。但如果留学生进 行替换,就会出现偏误。《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给出的例句中, “玩个痛快”和“下个不停”也有区别,“玩得(很)痛快”可以说, 但“下得不停”不可以。这给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 三、“V+个+VP”结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从“V+个+VP”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看出该结构仍然存 在争议。在本体研究尚未达成一致时,二语教学中回避此结 构也情有可原。而将“v+个+VP”编人的2种教材,对该结构的 解释比较简单,易使学生将“个”与“得”混淆。“v+个+VP”在 教材中的出现似乎得不偿失。 那么,该结构是否有必要教给留学生?如果有必要,适宜 在哪个阶段出现?这个问题有必要将“v+个+VP”分类讨论。 我们以祝克懿(2000)的分类为例: A.凑个热闹/图个痛快 B.围得个水泄不通/亏得个一塌糊涂 C.搞了个乱七八糟/闹了个没趣 D.喝他个痛快/打他个落花流水 E.问个明白/玩个痛快 F.说个没完/笑个不停 在A—F六种类型中,A组更接近动宾结构。B组“个”并非 强制出现,删去不区别意义。C组加“了”表已然,去掉“了”后 “个”可替换为“得”,但有“了”则必须用“个”,不可用“得”。D 组有“他”,但删去“他”同样不区别意义。E组“个”接近助词, 结构接近动补,在表主观推测/祝愿时不能用“得”替换。如:玩 个痛快! 玩得痛快!F组是“个”的“强制式”,vP为动词否定式 时,不可用“得”替换。 从二语教学的角度来讲,F组“个”的“强制式”最有出现 价值。这一类结构的修辞色彩明显弱于其他组,能产性强,比 较常用,完全可以从“V+个+VP”中单独拿出来处理。甚至一 年制汉语教学的后期就可以出现,不必因噎废食,造成学生 只会说“雨一直下”、“雨不停”,而不会用“雨下个不停”。教材 148 可以将“V个不停”作为整体给学生。为防止学生过度使用,也 应引入关于该结构功能的研究成果。如“V个不停”有“主观上 不停止”的意味,以免学生跟“一直”的语义等同起来。 随着学习的深入,表意愿的E组结构“玩个痛快”“问个明 白”也可以介绍给学生。同样要提醒学生VP要用表“大量”“极 性”的形/动成分,不能有否定词“不”,这点与“得”相区别。由 此,可引入加“了”表已然的形式。如“假期去郊区玩个痛快!” ——“我假期去郊区玩了个痛快”。 由此继续深人,在加“了”表已然的情况下,“v+个+VP” 形式跟“v+得+VP”更为接近。此时“了个”可替换为“得”,“搞 了个乱七八糟”与“搞得乱七八糟”等价。此时应提醒学生“了 个”有较强的口语色彩,相比“得”结构主观性更强。 更接近动宾结构的A组在教学上比较容易操作。虽然语法 学界有争论,但在教学中,不妨把“凑个热闹”、“图个痛快”等结 构中的“个”当作特殊的量词来注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从语言产出的角度来讲,补语结构“V+得+VP”是留学生 最熟悉、能产性最高的。如果说“得”字是“一大片”,那么“V+ 个+VP”应该是“ 些点”,即学生应该能在某些语言项目上熟 练使用“个”字结构,如表“延续”、“意愿,祝愿”等,而不是采取 全盘回避的策略。 四、结论 “v+个+VP”是汉语中比较复杂的一个结构,本体研究尚 未取得广泛一致。在此情况下处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v+个 +VP”结构,首先,笔者认为并不应该全盘回避,可以适当以整 体形式引入,避免陷入复杂的结构分析;其次,对结构的注释 要科学,避免给学生“个”、“得”等价的误导。在教学安排上, “V个不停”、表“意愿/祝愿”结构可较早进入教学,其他修辞 色彩较浓的形式则重在理解,适于在高级阶段介绍给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晓阳.与“个”相关的两种主观性旬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 学优秀硕士论文,2006.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H].商务印书馆,1984 [3]邵敬敏.“动+个+形(动)”结构分析[J].汉语学习,1984(2). [4]石毓智,雷玉梅.“个”标记宾语的功能[J].语文研究,2004(4). [5]游汝杰.补语标志“个”和“得”[J].汉语学习,1983(3). [6]张海涛.v+个+VP结构中“个”的标记性质[D].新疆大学优秀硕 士论文.2008. [7]张谊生.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 [J].当代语言学,2003(3). [8]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H].商务印书馆,1979. [9]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l982. [10]祝克懿.析“动+个+动/形”结构中的“个”[J].汉语学习,2000 (3). [11]博雅汉语[H].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新实用汉语课本[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13]汉语口语[H].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桥梁[H].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15]汉语教程[H].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16]速成汉语初级教程[H].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