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上半年工作总结
《县农村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XKT—ZH-04-006\")通过前期论证 、申报, 经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批准于2014年9月17日立项,在我县教研室指导下于2014年9月20日正式开题,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类存在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只是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他认为教育应该激发每一个人潜在的智能,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主张教师应从多方面评价、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来设计和改进教学,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教育学理论:教育教学活动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和评价,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的发展.
3、因材施教原理:在评价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共同点,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对特别优秀的学生或特别差的学生都要热情关怀,耐心辅导和帮助,使好的充分发挥潜力,差的逐步赶上.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是一种全面呈现学生状态的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纠正的,在循环往复的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取得的成果
1、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广泛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类似课题最新的研究信息,组织学习,以最前沿的理论指导实践。调查我校学生评价现状,组织学习新课程有关学生评价方面的理论,搜集资料、完善课题方案;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填写《第四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书》;制定研究计划;拟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跟踪研究的对象,召开了开题会。
2、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的操作体系。
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关注个体差异,突出发展和变化过程,按照整体构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本课题坚持整体性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单向评价和互动评价相结合,逐渐建立客观、科学、公平的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3、确立了激励、教育和反馈的评价功能机制。
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
4、确定了可量化分数即“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
⑴自己评: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对自己的品德、学习、实践等项按内容要求实事求是
地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按着各类评定标准自评得分,填入相应的“自评\"栏内。
⑵、同学评:每学期由班主任集中组织一次“面对面评价”活动。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可采取“班组结合式\"评价方式。主要流程:自我评价(实事求是评自我)——小组互评(三言两语话同学)—-全班共评(公正客观评同学)—-班主任总结(点评激励提希望)。通过自我认格、小组评格、全班定格,发挥小组长、班长以及全体学生的评价主题作用,增强评价的信度、效度和透明度,达到改正缺点,发扬成绩,团结一致,共同提高的目的.
⑶、师评:班主任及学科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并注意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对学生逐人、逐项进行等级评价,或写出充满关爱、期望、激励性的操行评语。
⑷、家评:由家长或代管人员按内容要求,对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认真逐项地进行评价,确定等级或写出操行评语,填入相应栏内。在家长评价前,教师要通过不同形式跟家长取得联系(召开家长会、家访、发放家校联系卡等),做好评价指导,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力争客观地对孩子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使之成为家校联系、共同形成教育合力的手段。
5、改变了过去只以考分选拔学生的做法,实行等级评价和积分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衔接和发展的必然需要。同时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推优入团、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明星少年和向中学推荐优秀学生的依据,改变了过去只以考分选拔学生的做法。
6、制定了标志性发展评价卡.养成良好习惯、品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必然需要。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一方面,学生成长因个性差异有其内在的自我成长动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成长需要
来自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外在评价,实现对学生点滴成长进步的有痕评价.
7、实现了班级的有效管理。实行班级综合素质评价,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尊心自信心,转化为学生不断快乐成长和成功的动力。才能转变为班集体教育环境.坚持过程性评价,不以点盖面.只有每一个班集体的育人环境优良了,学校的育人环境才能优良,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8、开展了家长参与式评价的开展方式,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构建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自我约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的集体氛围.
9、实施了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活动
我校与吉强镇、新营、红耀、火石寨和西滩中心小学结为“捆绑式发展\"学校,建立了以学校自主发展为基础,以示范带动为手段,以互动交流、互助互促、共同发展为目标,形成联合共赢、优势带动、资源共享的新机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捆绑学校的快速发展,使教育教学质量有了一个全面提高的良好局面。
10、实现师生评价信息化管理,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保障。
过去师生评价一直采取纸质手工操作,浪费人力物力,占用了教师不少的工作时间,评价效果还不尽人意.实现师生评价信息化管理,只需要按评价系统的规定录入简单的数据,计算机就自动生成统计计算结果,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还使评价更客观、更真实、更科学了。
11、学校通过素质教育评价管理数据对教职工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与绩效考核。
为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提供权威依据,解决了教师绩效工资发放难或“吃大锅饭\"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有效的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12、班集体捆绑发展,星级卡的使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3、过程性的评价真实客观,每位学生,每天、每节课、每次表现,每次考试都有记录,每次记录都彰显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校的人文化管理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今后研究拟要解决的问题
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进一步构建学生素质评价的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以品德与习惯、学习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实践与操作为基本内容.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注重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2、不同年级的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和方法以及老师、学生、家庭评价结合之间的研究。
保证了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每一个亮点都能及时获得老师的认可,保证了不同素质的学生都能彰显自己优秀的一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成长动力,为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动力保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