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学校)【摘要】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等;法治,顾名思义,法治就是“法的统治”,法
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养成和三观确立的关键时期,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因为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考试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所以学生应有的道德与法制教育课程常常被其它学科挤占,这样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教育根本得不到落实,全面发展也成为空谈。但是要想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全新要求,教师就必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提起重视并认真落实。【关键词】初中学生道德法治解决方法一、问题分析
重视程度不足1.
就现阶段来看,各方面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都是不足的。在学校与教师方面,甚至于学生与家长方面,在应试教育的模式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为了应对初三的中考,甚至于长远来说的高考,各个方面往往只会重视考试的课程,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却得不到他们的重视,往往被其他课程所占用;其次,虽然现阶段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得到了学校与教师的重视,但是就重视程度来说还是远远不足的。比如说,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一些学校虽然保证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时间,甚至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形式上也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是却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进行合理的探讨和研究,导致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进行教学的方法流于表象,实际上的落实并不到位,当然,实际上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并不像表面上那样重视。
学生参与程度不足2.
虽然一些学校保证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学时,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足够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还是不够的,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因素。第一,在班级与学生方面,班级的整体氛围对于学生的整体参与程度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举例来说,有的班级或者小组整体来说不够活跃、比较沉默,所以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得不到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学习效果并不明显;第二,在学习成绩与学生个性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的个性对于学生的参与度与活跃度也有很大的影响的。举例来说,一些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的同学在整体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参与程度与活跃程度是明显低于班级中处于中上游的同学,这可以归结为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而导致的自信不足,另外,学生的性格也会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参与程度与活跃程度,一般来说,一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同学参与程度和和活跃程度比较高。
课程教授方面3.
现阶段,一些学校的课程安排与课程教授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举例来说,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或者是一些学校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112
另外,一些老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老师专业程度不够;
课程的教学时并不重视实际中的案例,只是照本宣科,并没有与现实生活中的事情结合起来。
二、解决方法
加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1.
在学校与教师方面,甚至于学生与家长方面,不应该只重视考试成绩,更应该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思维方面的发展,在前面也提到过,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养成和三观确立的关键时期,也是初中生身心能否得到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可以说,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学校要重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可以只流于形式,更应该在实际中进行落实,不仅要确保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时间不被其它的课程所占用,更要确保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比如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时,应该给小组的同学们足够的自主权,但是教师也不能够完全对小组的同学们放任自流,既要保证小组内的同学们有足够的自主性,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又要保证小组同学的探究合作学习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高效的进行,保证课堂的纪律和教学的效率。
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2.
班级的整体氛围、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自身性格,都会对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参与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应该如何让这些因素对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参与程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呢?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减少甚至消除这些因素对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参与程度的消极影响呢?那么,我们首先要重视这些因素。第一,在班级的整体氛围方面,有一些班级整体上来说在任何课堂上都不够活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呢?首先,我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首先要保证自身的活跃性,这是调动同学们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的积极性与活跃性的前提,其次,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根据不同的问题,设计不同类型的思考题目,层层深入,逐渐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的认识与掌握。第二,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老师不应该将学生按照学生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应该同样重视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上的问题,重视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来,可以通过一些小问
04/2019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题的提问以及小组的问题讨论,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参与程度与活跃程度,减小学习成绩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来。第三,在学生的自身性格方面,一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这些同学的课堂互动,引导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方法,让他们也积极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来。
科学合理安排课程3.
在学校方面,学校既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时安排,同时也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方面的专业老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招聘与选择时,既要重视他们的教学方法与相关方面的知识,更要重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法治思维程度;在教师方面,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要重视课程的教学方法,既要给学生们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应该从实际中出发,与生活中的事情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以礼待人》这一课的时候,课本中列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年轻人去旅游,不小心迷路了,中途碰到了一位老大爷,这个小伙子说‘喂,老头,这里离风景区还有多远?’这位老大爷看了看他,没有说话(上接第1()看一看。小组成员互相看一看,交流08页)2
一下这些物品分别是什么?
()掂一掂。自己掂一掂,感受一下130克,100克,500克分别有多重。
()记一记。记住这些感受,然后将物品放回原处。)4师:记住掂量这些物品的感受了吗?其实呀!一袋500克的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1斤,1斤又等于10两。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可以用“克”作单位?
生:略。师:生活中又小又轻的物品都可以用克作单位,请看:略……能说完吗?(说不完)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用“克”做单位的物品。
认识千克的教学3.师:现在,请同学们猜一猜一本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在小组里商量商量吧。
师:谁来说一说,一本数学书大约重几克?师: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一本数学书大约重,——5,——7,——2502本重—003本重—504本重—ggg,也就是1。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板书:1000k1000gg克)板书)什么重1千1000克也可以用1千克来表示?(克(板书:现在请将4本数学书放在一起,在4本数学书)小组里轮流掂一掂,记住1千克有多重。
师:孩子们,你能找到1千克重的物品吗?用手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师:孩子们,我们刚刚感受了1克有多重,也感受了1千克有多重,现在请你一只手拿1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1克很轻,1千克很重。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时就可以用克来作单位。克也可
课程探索这个小伙子走了六七公里,也没有找到风景区,就走了,
他停了下来,似乎悟出什么道理。”在课本上出现这个案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老大爷只是看了看小伙子,没有说话就走了”“这个小伙子究竟悟出了什么道理呢?”“小伙子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可以先让学生之间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讨论,再让学生进行回答,教师通过讲述课本中的主要的学习内容,通过疑问的设置,层层深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的参与程度,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可以在接下来让学生列举一些在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的案例,让他们分析自己提出的案例并且讲述一下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生所学习的课程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在对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法治思维地培养中非常重要,对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方面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方面都应该加强重视,另外学校、老师等方面也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来表示。板书:(;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以用字母“g”g)时,我们常用千克来作单位。板书:重。千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板书:。kkgg
师:为了方便,超过1通常用千克作单000克的物品,位。请看这两样物品,(课件出示:一桶洗衣液,一袋米)它们有多重呢?(一袋大米重1一桶洗衣液重30千克,千克)净含量是什么意思?
生:净含量是指桶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不算外包装。(2-3名)
师:老师把它们也带到课堂中来了,谁来拿一拿这两
重)。再拎一种物品?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先拿洗衣液(
拎这袋米,有什么感觉?(很重)。
师:生活中,你拎过、搬过、抬过、见过其他用“千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生:书包、体重、电视……师:用千克作单位的物品真不少(课件出示)孩子们,你再想一想,如果是一辆大卡车上装了牛,一间教室这么大的仓库放满了盐,这时用什么作单位更方便呢?要用比千克更
——吨,我们以后会学到。大的质量单位—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理性思维训练)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和克和千克有关的数学知识,请看:
填一填。1.
读一读。2.
聪聪写给姥姥的信。3.
比一比:4.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谁重?四、回忆交流,总结反思(适性发展)孩子们,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和1.
感受呢?
总结。在数学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学习数学知2.
识,更要探索怎样去学习,老师为大家出色的表现点赞!
04/2019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