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0-09-02 来源:好走旅游网
长安区201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淮考证号;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有很多好故事,需要作家去挖掘和表现,作家的写作资源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我们不间断地翻译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中国读者阅读优秀作品的世界同步性增强了。与之带来的效应就是,中国作家在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营养的同时,也能积极参照自身的悠久历史文化,这能激发、激活作家们更多的创造性,作家们也写出了更多的好作品。因此,也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在以往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学评价体系中,也开始出现以中国人的眼光来评价世界文学的尝试了。从2001年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每年都邀请专家、学者、作家组成评委会,来评选新世纪最佳外国小说,给出了中国人评判当代世界文学的标准。他们建立了严格的评审机制,连续十多年,评选颁发“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这个奖所颁发的世界各国作家中,有的如勒·克莱其奥,后来也很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中国的世界文学奖项有眼光,很专业,受到了一些外国重要诗人和作家的关注和赞许。事实证明,没有文化自信所带来的文学眼光,这种奖项的设立是不会成功的。

这些年,中国作协和地方作协也深入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通过国际作家写作营、国际作家写作计划等活动,深度开展国际作家交流。在广泛的、与世界各个语种的作家诗人的交流中,中国作家以自身的魅力成了世界了解中国人心灵和文化的重要桥梁。中国当代作家在交流中,也激发出对自身文学和文化的自信。

近年来,中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安徒生文学奖、雨果文学奖、入围国际布克奖

也说明,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已经建立了对话,继伟大的中国古代文学之后,中国当代文学也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评价和研究体系,这也使得中国作家进一步有了信心。中国当代文学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这样的成就,跟我们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也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作家继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像老树上生出的新枝,他们既受到了中国本土的文学、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他们跟世界文学也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各个国家、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之间,都会互相的激荡和影响。

我们正处于一个由中国深度参与和引领新全球化的时代。作家既要放眼全球,又要身入、心入、情入人民。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民认可的好作品。可以说,文化自信和创新发展相辅相成,对作家来说,以这两点为双翼,就可以更好地在文学的天空中飞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球化时代,作家只需不断地挖掘,就能扩展写作资源。

B.不间断地翻译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激发、激活了中国作家更多的创造性。 C.中国当代作家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展示自身魅力,激发对自身文学和文化的自

信。

D.文学评价体系历来以西方为主,人们一直以西方的眼光评价世界文学。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读者阅读优秀作品的世界同步性增强,论证了世界文学给中国文学提供了养料。 B.中国的世界文学奖项受到关注和赞许,是源于文学眼光和文化自信。 C.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和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和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D.在中国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化时代,中国人已经完全以自己的眼光来评价世界文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参照自身的悠久历史文化,才能有更多的文化自信。 B.因为各种优秀文化之间相互激荡和影响,所以中国文学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评价和研究

体系。

C.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促使中国当代文学不断取得成就。

D.以文化自信和创新发展为双翼,作家就可以在文学的天空中飞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草木恩典 李丹崖

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味,就好像这些香味纠缠在一起,我置身其中,可以免除疾病的侵扰一样。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在滚沸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这样才能彻彻底底地闻到草木的香味。

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个男孩走向青年,一个女人发育完善。旧时,在乡间,我喜欢睡在小溪边的草甸子上,一边看蓝天白云,一边嚼草根,我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小时候,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确保它们只吃草,不会啃食庄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着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仿羊的样子,去尝一尝草根。

羊吃草,在我看来,简直是一件艺术。用舌头把草揽到嘴里,嚓嚓而食,羊毛活白似雪,羊的嘴唇粉红似桃,青草如翡翠一样耐看,整幅画面简直太有感觉了。

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维生素多蕴含在很多青草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个循环看起来有些吊诡,实际上,又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

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扫垃圾,还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

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鱼大肉,诗性会逐渐泯灭,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长满茂密树木的禅房来住,日日食蔬,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一般都是寺院里的那些草木和蔬莱给予的。

——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有时候,我实在美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

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这样,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塑料味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

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就培育了高雅,就构建了和谐。草木的思典,也许是它们自己都不知晓的义举,但,一岁一枯荣,它们一直在照做。也多亏了草木的这份坚守,这种任性,才让我们有机会——食草,刷新自已;闻香,偷悦心智;观色,养眼醒神。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草木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时会散发出奇特的香,这种香有一种用生命换来的美。 B.文中关于羊吃草的描写,色彩鲜明,用词精准,比喻形象,具有一种艺术美。 C.作者借古人亲近自然草木,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情怀,抨击今人远离自然。 D.全文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由实而虚逐步揭示了草木恩典的内涵。 5.文章是以“草木”为核心谋篇布局的。请简要说明。(5分)

6.结合全文,说说“草木恩典”的具体内涵。(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从2017年9月1日的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审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

教育部相关专家介绍,对统编三科教材要从根本上把好“三关”——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审查教材的思想性,以保证教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审查教材是否注重学思结合,是否注重知行合一,是否注重以学生为本;审查教材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内容是否准确;容量是否适当,难度是否适宜,选材是否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内容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编排是否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

(据《中国之声》2017年8月报道)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强化革命传统教育方面,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思》《黄河颂》《我爱这土地》等文章。教材中既有叙写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袖的文章,也有描绘江姐、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以及记录钱学森、邓稼先等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的篇章,还有鲁迅、茅盾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历史教材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紹了中国抗战14年的史实。道德与法治教材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中新网北京8月28日记者阚枫)

材料四:

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2017年上半年完成了全部的编审工作。

为什么要统编三科教材?第一,统编三科教材是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第二,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第三,统编三科教材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三科教材的编写原则:一是要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易教利学;三是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

教育部有序推进教材的编审工作:第一,组建编写团队。通过推荐、评审,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政治立场坚定、学术造诣精深的一流专家担任三科教材总主编。同时,调集全国知名学科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建了一个140多人的编写团队,主编领衔,集体创作。第

二,精心组织编写的四个环节。研制大纲——编写样章——撰写初稿——修改完善。教材编写完成之后,还要强化实践检验,在10多个省300多所学校开展了试教试用。第三,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考虑这些征求意见的机构、专家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再一个,注重听取一线的意见,组织了东中西9个省份的特级教师对教材进行精细审读,每科教材请了100多位一线教师进行审读。最后是严格审查把关。按照编审分离原则,专门有一部分专家进行审查,实行四审(思想政治审查、学科审查、专题审查、综合审查)制度,严把“三关”。最后,报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投入使用。

(摘编自教育部网站8月28日《义务教育三科教材有关情况》)

7.下列关于新编三科教材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2017年9月1日的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审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

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投入使用。

B.新编的义务教育三科教材,秉承了德育为先、以学生为本、继承发展的三大编写原则。 C.新编三科教材,适应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 D.从教育部推进教材编审工作的程序可以看出,新版教材的编订十分严谨、认真。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由图二可知,新版语文教材改变了以课内精读为主的阅读模式,谈化了课外阅读。 B.新编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数量小学阶段成倍增加,初中只是略有增加,可见新教材更

注重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

C.新编教材经过研制大纲——编写样章——撰写初稿——修改完善四个环节后,在10

多个省开始试教试用。

D.新编的三科教材录人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加入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介绍,

强化了革命传统教育。

E.新编三科教材编订历时久、内容审查严,经历了5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了全部的编审工

作。

9.国家推行统编教材有什么意义?请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林光朝,字谦之,兴化军莆田人。再试礼部不第,闻吴中陆子正尝从尹焞学,因往从之游。..

自是专心圣贤践履之学,通《六经》,贯百氏,言动必以礼,四方来学者数百人。然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尝曰:“道之全体,全乎太虚。《六经》既发明之,后世注解..固已支离,若复增加,道愈远矣。”孝宗隆兴元年,光朝年五十,以进士及第调袁州司户参军。乾道三年,龙大渊、曾觌以潜邸恩幸进,台谏、给舍论驳不行。张阐自外召为执政,锐欲去之,党其不可摇,遂以老疾力辞不拜。而光朝及刘朔方以名儒荐对,颇及二人罪,由是光朝改左承奉郎、知永福县。而大臣论荐不已,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历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八年,进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史职如故。是时,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事,光朝不往贺,遂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茶寇自荆、湘剽江西,薄岭南,其锋锐甚。光朝自将郡兵,橄摧锋统制路海、本路钤辖黄进,各以军分控要害。会有诏徒光朝转运制使,光朝谓贼势方张,留屯不去,督二将遮击,连败之,贼惊惧宵遁。帝闻之,喜曰:“林光朝儒生,乃知兵耶。”加直宝谟阁,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帝幸国子监,命讲《中庸》,...帝大称善,面赐金紫。不数日,除中书舍人。是时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荐赐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命从中出光朝愕曰是轻台谏羞科目也。立封还词头。天子度光朝决不奉诏,改授工部侍郎,不拜,遂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宋史,林光朝传》)

[注]①曾觌(dí):人名。②茶寇:南宋时贩茶的商人为抵抗政府过度的盘剥、压榨而组成的武裝力量。③封还词头:驳回皇帝在人事决策方面不恰当的诏命。④后省:宋神宗元丰八年后对门下、中书外省的别称。

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荐/赐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命从中出/光朝愕曰/是轻台谏

羞科目也

B.是时/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荐赐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命从中出/光朝愕曰/是轻台谏

羞科目也

C.是时/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荐/赐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命从中出/光朝愕曰/是轻台谏/

羞科目也

D.是时/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荐赐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命从中出/光朝愕曰/是轻台谏/

羞科目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文官

③②

的任免、调动等事务。

B.《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

子学或国子寺。

D.除,指任命官职。古文中“陟”指提升官职,“黜”指罢免官职,“放”指京官调任地

方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向林光朝求学的人很多,然而他不曾著书,只是亲口将学问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心里

通晓理解。

B.乾道三年,皇帝重用龙大渊、曾觌,林光朝对两人的罪行议论颇多,触怒皇帝被改任左

承奉郎、永福知县。虽然大臣们对此论荐不已,但最终未能改变圣意。

C.调任广东后,茶寇气势十分嚣张,林光朝亲自率领郡里的士兵抵御,接连挫败敌人。

皇帝听说后,十分高兴,对他大加称赞。

D.淳熙四年,皇帝驾临国子监,命林光朝讲解《中庸》,皇帝听后大加赞赏,当面赐给他

金鱼袋和紫衣。过了几天,又拜他为中书舍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是专心圣贤踐履之学,通《六经》,贯百氏,言动必以礼,四方来学者数百人。(5分) (2)会有诏徙光朝转运副使,光朝谓贼势方张,留屯不去,督二将遮击,连败之,贼惊惧宵

遁。(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官舍竹

[宋]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

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竹”色泽清雅、身姿挺拔,成为古代文人用来寄托自己情怀的文学意象之一。 B.全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诗人与世无争、淡泊清高、坚守高尚节操的情怀。 C.首联用问句表达了唯有竹子与已相伴的感慨,“闲官”一词写尽了闲适自在的心境。 D.颔联动静结合,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官舍竹不与群芳争奇斗艳,独守坚贞的操守。 E.“雪里看”翠竹,既体现了竹子的坚贞,又表现了诗人的风雅,又照应了颔联。 15.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离骚》中的“ ,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2)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直接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3)杜甫《登高》中从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大学不应该成为名利场,大学里真正的大师不仅学识渊博,有沉潜专一的研学态度,而且人格高尚,有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 ....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秋季拍卖会上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步伐的加

快,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面临着一体化的趋势,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非常严峻。 B.古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

“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

C.平民文化的重新崛起,不仅会对我国整个社会文化的建设大有裨益,更会对我国电影

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D.新华发行集团主办旨在“推广深度阅读,倡导理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的第二期知

本读书会日前在新华文化空间举行。

19.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二十多年来,这个教人自强不息的回答总是像______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的一座灯塔,若隐若现,时明时暗,照亮我的人生航程。

②我的看法是,庄周一定能 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的“闲福”对于人生的意义。

③中国小说总是不只是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侧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行的表现使读者 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④“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_______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在艺术形象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A.伫立 称 领略 原先 B.肃立 称 体会 原本 C.伫立 掂 体会 原本 D.肃立 掂 领略 原先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在织女星的东方,白蒙蒙的像云一样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天河。天河的东南面有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三颗星中,中间的一颗很亮,① ,看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联结起来,② ,因此,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作天平星。③ ,也叫作牵牛星。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必然会使少年产生因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一定会诱发不良行为。在这个时期中,只要父母、学校及社会高度重视,有效疏导就会完全避免。

①青春期的变化不一定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91年,王朔在《动物凶猛》中写道:“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

德国诗人里尔克说:“倘若我假装已在其他什么地方找到了家园和故乡,那就是不忠诚。我不能有小屋,不能安居,我要做的就是漫游和等待。”

如今,无数个乡村企图变成城市,而无数个城市又在不断地重建中变得面目一致。过去,故乡是一种地理情怀。如今,故乡更多的像一个灵魂的寄存处。故乡在不断的拆迁与重建中沦陷,故乡亦在不同的介质中重生。有人最终于故乡中得到安宁。有人终身寻找始终唱着游子吟。

联系并思考以上材料,结合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长安区201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C 2.(3分)D 3.(3分)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3分)C

5.(5分)①闻草木香:铡青草或熬草药时闻其香;②观色悟意:放羊时尝草根、看草色,继而联想到草木的一生,感受草木的伟大;③受恩忆古:朋友亲近草木,诗性重返,古人亲近自然,情怀潇洒;④赞草本品:揭示草木恩典的内涵。(答案不完整酌情扣分)

6.(6分)①滋养健康:草药治病,食草充饥,替人畜打扫垃圾,还世界天蓝水碧;②培养情趣:愉悦心智,养眼醒神,使诗性重返,培养“任平生”的潇洒情怀;③构建和谐:生态系统的循环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④启迪人性:草水养人而不知晓,坚守却不居功。(答出三点即给满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3分)A 8.(5分)CE

9.(4分)①体现国家意志,有一定的思想性与方向性,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素养;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点1分,共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C 11.(3分)A 12.(3分)B

13.(10分)(1)(5分)从此他专心学习实践圣贤的学向,通晓《六经》和诸子百家的学同,一言一行必定遵循礼节,四方来向他求学的不下数百人。(得分点:“践履,通《六经),贯百氏,以”解释正确得4分,语句通顺1分,共5分)

(2)(5分)这时恰好有诏书调任林光朝担任转运副使,林光朝认为贼兵的气焰正处嚣张,就留在驻军中没有离开,督促两位将军拦击贼兵,接连挫败敌人,贼兵惊恐,连夜奔逃。(得分点:“徙,留屯,宵,遁”解释正确得4分,语句通顺1分,共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

14.(5分)CD

15.(6分)颈联两句对仗工整,运用拟人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竹子的声音和光影的变化带给人的雅趣和清欢。(3分)竹声“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竹影“侵棋”写出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使人感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3分)(若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5分)(1)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地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3)万里悲秋常作客

(每空1分,错字、别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共5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B

【解析】①光风等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②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此处成语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现众们欣赏小香玉的表演,句中并没有观众们用新眼光欣赏他的意思,成语使用不正确。③一言九鼎:形容言语极有分量,能起决定性作用。此处成语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藏族姑娘卓玛的诚信精神,成语使用不正确。④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此处成语用来形

容公安人员按照调查所得线索捉拿在逃人员,成语使用正确。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此处成语用来形容书法作品流畅飘逸,成语使用正确。⑥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望文生义。

18.(3分)A

【解析】B项,主客体颠倒,在“誉为”之前加“被”;C项,语序不当,把“不仅”与“更”后面的内容互换;D项,句式杂糅,在“新华发行集团主办”后加“的”。

19.(3分)C

【解析】“仁立”,长时间地站着;“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①句形容灯塔应用“仁立”。“称”显得呆板,面“掂”突出一个估计、权衡的心理过程,故②句应选用“掂”。”体会”,体验领会,含有理解感受的成分;“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③句应用“体会”。“原先”,从前,起初;“原本”,原来,本来。④句应用“原本”。

20.(6分)①两旁的光芒较弱 ②正像一台两臂相等的天平 ③中间最亮的就是牛郎星 21.(5分)②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诱发不良行为。

③只要父母、学校及社会高度重视,有效疏导就有可能避免。 四、写作(60分)

22.(60分)略 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20分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15-11)分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10-6)分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5-0)分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二等 三等 四等 基础等级感情真挚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表达20分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结构完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深刻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发展等级特征20分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焞求学,于是前往尹焞处与他交游。从此他专心学习实践圣贤的学问,通晓《六经》和诸子百家的学问,一言一行必定遵循礼节,四方来向他求学的不下数百人。然而他不曾著书,只是亲口将学问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心里通晓理解。他曾经说:“道的全部,完备齐全而又博大玄奥。《六经》已经阐发清楚,后代的注解本来就已经支离破碎了,如果再增加,距离道的本义就越来越远了。”孝宗隆兴元年,林光朝五十岁,因为进士及第调任袁州司户参军。乾道三年,龙大渊、曾觌因为在皇帝做太子时蒙受恩宠而得到任用,台谏、给事中和中书舍人的驳议都不得施行。张阐从外地被召回朝延担任参知政事,急切想要免除龙大渊、曾觌的职务,因为觉得他们(有皇上撑腰)不可动摇,于是就以年老体病坚决辞官不去就职。而当时林光朝和刘朔正以名儒的身份被推荐参加廷对,对龙大渊、曾觌两人的罪行颇多议论,(惹怒了皇帝),因此林光朝改任左承奉郎、永福知县。但大臣们对此论荐不已,于是林光朝被皇帝召试,在史馆任职,担任秘书省正宇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历任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乾道八年,林光朝升任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史官的职位依旧保留。当时,张说再次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林光朝因为没有前往祝贺,于是被外放担任广西提点刑狱,不久又调任广东。茶寇从湖北、湖南一直剽掠到江西,迫近岭南,他们的气势十分嚣张。林光朝亲自率领郡里的士兵抵御,又传书给摧锋统制路海、本路钤辖黄进,让他们各自率军分别控制住要害之地。这时恰好有诏书调任林光朝担任转运副使,林光朝认为贼兵的气焰正处嚣张,就留在驻军中没有离开,督促两位将军拦击贼兵,接连控败敌人,贼兵惊感,连夜奔逃。皇帝听说后,高兴地说:“林光朝是个儒生,竟然还懂得兵法啊!\"于是加封林光朝为宝谟阁直学士,又召拜为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淳熙四年,皇帝驾临国子监,命林光朝讲解《中庸》,皇帝听后大加赞赏,当面赐给他全鱼袋和紫衣。没几天,又拜他为中书舍人。当时,吏部侍郎谢廓然通过曾觌推荐,被赐予进士出身,担任殿中侍御史。诏命从宫中发出,林光朝非常愕然,说:“这样做是轻视台谏,让科举蒙羞啊。”立刻封还了诏命。皇帝估计林光朝决不会接受诏命,就改任他为工部侍郎,林光朝不就任,于是就让他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外出担任婺州知州。林光朝是个博学而年长的学者,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林光朝,宇谦之,兴化军莆田人。两次参加会试都没有考中,听说吴中陆子正曾经跟从尹

在士人中素有威望。他在中书省任职还没发表什么言论时,有人对他的才能表示怀疑,等到听说他驳还了谢廓然任命一事,士人们的议论才表示钦服。林光朝因为引病辞官,被提举江西太平兴国宫,不久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