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简答题)
1、评价的原则;(P284-P285)
【分析】要确保评价活动的 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目标性原则,即在管理目标制订正确的前提下,对管理成绩和效果的评价,一般应围绕管理目标的要求来进行;(2)客观性原则,即在评价管理成绩和效果的过程中,评价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管理成果;(3)激励性原则,即在评价活动中,必须注重启迪人的思想觉悟,激发人的积极进取精神,以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目的。
2、法约尔提出管理五个职能的主要内容;(P51)
【分析】1916年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首次对管理职能急性了系统阐述和科学分类,指出企业经营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管理五项活动,而管理活动又可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项基本职能。
3、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P25)
【分析】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的、管理职能和方法、管理环境是构成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4、管理客体的特征;(P54-P56,各点具体内容详见参考书)
【分析】管理客体由于自身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有四大特性:(1)客观性,即主要表现为独立于管理主体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并具有不以管理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身客观运行规律;(2)系统性;(3)规律性;(4)可控性,即管理客体能对管理主体发出的信息做出反应,接受管理主体对其进行的协调和控制活动,而管理主体能够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影响和控制管理客体,使管理客体按既定的目标运行。
5、不确定性决策;(P340)
【分析】不确定性决策是指在对决策问题未来不能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对决策问题变化的各种因素分析,估计几种可能发生的自然状态,并计算各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然后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选择的决策方法。
6、管理的特征;(P7-P12,各点具体内容详见参考书)
【分析】由管理的概念,综合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基本情况,管理包含以下六大特征:(1)管理的二重性;(2)管理的目的性;(3)管理的人本性;(4)管理的综合性;(5)、管理的创新性;(6)管理的艺术性。
7、异体监督;(P261)
【分析】是指专门的国家机关和监督部门,对各种组织所实行的监督。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来自不同的系统,没有利害关系。
8、评价的作用;(P278)
【分析】评价是反馈原理和封闭原理在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是管理过程的结束阶段,也是管理相对封闭的最终环节。主要有两大作用:(一)评价是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良性循环的必要途径;(二)评价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体现在(1)通过评价活动,对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所付的努力及其所获得的工作成绩和效益进行肯定和认可;(2)科学的评价是公平分配的前提条件;(3)评价不当会严重挫伤人的积极性;(4)评价活动在引导人的行为和组织用人方面也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9、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作用;(P180,各点具体内容详见参考书)
【分析】由于管理的权变观念强调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组织应因人、因时、因地权宜应变,因而对管理者组织有效的管理活动有着以下重大的指导作用:(1)有利于管理思想的不断更新;(2)有助于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3)有利于管理理论不断完善。 10、职能制组织机构的优缺点;(P39)
【分析】职能制组织机构的特点是:单位内各级管理部门除领导人外,还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这些职能机构在自己所管的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组织下达指示和使命。它的最大优点是:将单位管理工作按职能分工,从而能大大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减轻各级领导人员的工作负担。他的缺点是:下级负责人除了接受上一级负责人的领导外,还要接受上级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因而容易形成多头领导,使下级无所适从,不符合统一指挥的原则。
11指挥与协调的区别与联系;(P246)
【分析】指挥和协调都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指挥是管理者为实现目标而采取各种命令性措施的行为;协调是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系统各要素间良好的配合而采取的各种协商调节性的行为。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主要体现在:(1)指挥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即被管理者;而协调不仅仅是对人,还包括财和物。人是协调对象中最重要的因素。(2)协调是对不统一有偏差之头现象和情况的处理,其直接目的是改善各要素间的联系状况,实现各要素协调一致,密切配合的关系;但指挥并不单纯着眼于改善联系状况,实现良好配合,还包括力量的部署前进的方向和方法的选择等内容。(3)指挥可以用于协调,可以具有协调的意义;协调往往可通过指挥得到实现,协调又利于提高指挥的有效性。由于协调和指挥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管理者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以利于有效的指挥和成功的协调。
12、管理幅度;(P46)
【分析】所谓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的限度。
13共有经济规律;(P65)
【分析】在一切社会形态或在几个社会形态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它是共同存在的经济现象或经济过程的本质的反映。
14、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看法;(P113-P115) 【分析】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突出了:提出了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行为科学理论反映了人类社会发 展的进步要求。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力资源为首要资源,高度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倡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工人,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工作生活的质量,培训劳动者的生产技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劳动效率。这些思想有利于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15、管理观念;(P111)
【分析】管理观念是管理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它是管理原理、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等的思想升华,是指导管理活动的灵魂。
二类(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管理主体主要指的是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单个管理者;(详见P27)
【辨析】题中这种提法是错误的。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它可以是单个管理者,也可以是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管理机构。
2、管理人本观念中的“人”,指的是管理客体中的人;(详见P113) 【辨析】题中这种提法是错误的。管理人本观念中的“人”,既包括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人”,也包括作为管理主体的“人”,既包括个体的“人”,也包括作为群体的“人”、组织的“人”乃至社会的“人”。 3、在管理活动中应以定性分析为依据,定量分析为工具;(P325)
【辨析】题中这种提法是错误的。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而且一定的质决定一定的量。因此人们认识十五一般总是按照质、量、度的顺序进行,即从质的研究出发,通过量的分析,达到对度的把握。在管理活动中,必须坚持以定性分析为前提,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集合起来的原则。 4、从在管理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在被动地位;
【辨析】题中这种提法是错误的。从在管理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其主动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当他们参与管理、行使管理的功能时,处于主动管理的地位,即管理者地位;(2)、当他们作为被管理者处于服从地位的时候,这种服从也不是完全被动地服从、盲目的服从、而是主动的服从,有条件的服从;(3)在同一管理客体中,人与其他组成要素,始终处于有意识的主动支配的地位。
5、在管理学中,所谓管理幅度,是指组织机构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
【辨析】题中这种提法是错误的。所谓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的限度。
6、财产所有权所获得的支配权是比较符合现代管理原则的;
【辨析】题中这种提法是错误的。财产所有权所获得的支配权是古典企业的类型,按法定程序获得支配权才是符合现代管理原则。
7、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P305)
【辨析】题中这种提法是正确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合作;地区之间要打破行政管辖界限,建立统一的市场,进行平等竞争。行政方法强调垂直性的领导和行政区域内的集中,因此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形成所谓的条条专政和地区封锁。这样既不利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和横向联合,也不利于地区间的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从而也就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8、管理客体的可控性不是一成不变的;(P57)
【辨析】题中这种提法是正确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人类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不断提高,管理范围不断扩大,这样就使许多过去只能凭感性经验管理的客体,变为科学管理的对象,使原来不被认识、力所不及的客体,变为可以认识、可以管理的对象。因此管理客体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客体的可控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9、西蒙所提出的决策准则是最优、最佳;(P207)
【辨析】题中这种提法是错误的。西蒙认为,人类实际的理性既不是完美无缺的“绝对理性”,也不是非理性的。他提出了“有限性”的概念。并指出,人们在决策时,不能坚持要求最理想的解答,常常只能满足于“足够好”或“令人满意的”决策。西蒙所提出的“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是符合实际的,也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三类(论述题)
1、科学决策应遵循的原则;(P204-P206,各点具体内容详见参考书)
【分析】一般说来,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情况明了的原则;2、系统思考的
原则;3、科学可行的原则;4、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及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考虑的因素;(P46-P47)
【分析】所谓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的限度。管理层次是指在组织机构中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呈反比例关系,即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就少;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就多。在管理机构的设计和建立中如何处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1)管理单位规模大小与处理问题的复杂程度;(2)领导与下属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强弱;(3)授权程度;(4)信息传递的畅通程度。
3、现代管理要经历的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决策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P191,P197-P198各点具体内容详见参考书)
【分析】现代管理要经历的过程主要包括:决策、计划、实施、监督、评价等不断循环的过程,同时也是各项管理只能发挥作用的过程。决策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点:(1)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2)决策决定着管理行为的方向、轨迹以及效率;(3)决策是各级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4、权变观念在组织方面的作用;(P182-P183)
【分析】权变观念认为,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在各分系统之间都有一致性。权变观念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出事宜于具体环境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为。它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1)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主要表现在:一是从组织的管理和决策上看,组织能否发展主要处决于组织的管理和决策,而良好的经营管理和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的选择。二是从组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看,组织的生产规模和建设规模不能凭空决定,而是要根据所在的环境,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条件决定。三是从组织的调整、改革上看,组织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变化的,每个组织都要根据环境变化来进行调整、改革,通过调整组织的规模,改善组织结构,不断使组织机构精简和增加效率,以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组织的目标。(2)组织适应环境应树立的观念。一是重视环境的观念;二是适应环境的观念;三是改善环境的观念。
5、管理目标的作用;(P76-P77,各点具体内容已经拓展)
【分析】管理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它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是:(1)凝聚作用,管理劳动是一种共同的社会劳动,就必然要求有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协作的意愿和团结奋斗的集体,管理目标可以是共同的价值观的反映,会同一人们的思想;(2)导向作用;管理目标不但规定预期结果,而且规定如何达到这一预期结果的措施,因此在管理中管理目标既对人们总的努力方向起到导向作用,又对人们的具体管理活动起到指导作用。(3)激励作用,目的激励作用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目标确定后,可以起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的作用;二是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由于目标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先进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因而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目标实现后,由于人们的愿望和追求得到实现,同时也看到了预期结果和工作成绩,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这样就会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息去承担新的任务。(4)评价作用。管理目标不仅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依据,而且也是评价各项管理工作成绩大小、质量高低的尺度。这一作用不仅适用对每个单位、每个部门工作成绩的衡量,而且也适用于对个人政绩的衡量。
6、实施的作用;(P240-P241,各点具体内容详见参考书)
【分析】实施是指决策、计划形成后,为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全部活动,也就是为实现决策、计划而采取的所有行动。它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1)实施是落实和完善决策、计划的环节和途径;(2)实施是现代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责任;(3)实施是检验管理机构、管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的主要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