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题壁诗说略

2022-12-06 来源:好走旅游网
题壁诗说略

李秉鉴

  古人的书写、印刷条件都极其有限,墙壁、门扉、柱头是现成的书写材料,有创作欲、发表欲的诗人墨客自然就会在上边逞其诗才,古人的许多诗也便藉此得以流传下来。唐宋时期,一般的酒肆驿馆等处多备有干净墙壁以供留题,为保护墙壁与更换方便还有的挂出诗板,任人挥洒。

诗题于壁是供人欣赏阅读的,而一旦读到朋友的诗歌,自然会引起亲切感与怀念情。唐代诗人元稹与白居易是挚友,两人都有多首读到对方题壁诗的诗歌流传下来。“通州到日日平西,江馆无人虎印泥。忽向破檐残漏处,见君诗在柱心题。”(元稹《见乐天诗》)元和十年元稹在赴通州任司马途中读到白居易《赠长安妓阿软绝句》的题壁诗,喜悦之情藉诗句而溢于言表。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急切读到朋友题诗的心情毕见,亦可见元稹题壁诗的数量之多。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李益的《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今日忆君处:,忆君君岂知。空余暗尘字,读罢泪仍垂。”读到朋友的这首题壁诗已是在其辞世之后了,读诗思友,情何以堪。

对于素昧平生的人,题壁诗提供了了解认识的机会,有的作者的人生便因此而有了巨大的改变。宋代诗人秦观久慕苏轼大名,但恨无缘一见。当他得知苏轼将经过扬州的消息后,即摹仿苏轼的笔法题诗于某寺庙。苏轼见诗大惊,未想到其笔法绝似自己的诗,于是两人得以相见。秦观因此而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词创作深受苏轼影响。其后苏轼被罗织罪名,贬官州县,秦观也被打入“元佑党人”之列,亦遭贬谪。宋仁宗时任枢密使的晏殊曾宿于扬州大明寺,他见寺内满墙的题诗,即闭目徐行,让手下人逐一读给自己听。其中的一首诗引起了晏殊的注意,其诗为“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羹。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急睁眼问作者姓名,回答是江州尉王琪。晏殊立即召来相见,并说自己有句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一两年了还未想出下句来,王琪应声答道:“可用‘似曾相识燕归来’相对。”晏殊大加赞赏,即留王琪在自己身边任职,后又推荐他在朝廷内任官。陆游则因偶然见到的一首题壁诗而结成一段姻缘。陆游曾宿于某驿站,见壁上题有一

诗“玉阶蟋蟀闹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一枕清凉眠不得,挑灯起作感秋诗。”他为诗中幽怨的情愫所打动,打听何人所作,原来是一驿卒女。陆游赏识其诗才,遂纳为妾。

优美的诗歌必然观赏者众,这类题壁诗若是在商业场所自然会引来旺盛的人气,带来良好的经营效果。元代诗人李邦美曾在一乡间酒店墙上题诗:“青裙白面哄挑菜,茅舍竹篱疏见梅。”刚题了这两句就遭到老板的阻止,老板埋怨说,这堵墙被人题诗弄脏,自己刚粉刷一新,你就又来乱涂抹了。李邦新只好停笔作罢。此后不断有客人来喝

酒时对这两句诗赞赏不已,可又为诗句的不完整而遗憾。老板见这两句诗如此引人注意,便也为自己当初的阻止而后悔。当李邦美又经过此地时,他赶紧请李邦美完成全诗。李邦美遂足成后二句“春事隔年无信:息,一声啼鸟唤将来。”因为有了这首诗酒客增加不少,酒店的生意也因此而红火。李邦美是无意间成就了店家的生意,宋人许洞却是有意为自己饱私囊。许洞以文才扬名于江南,他贫而嗜酒,以致欠下一大笔酒债。一日在墙上一口气写下数百首诗,引来观诗者络绎不绝,凡来观诗者一律收钱若干,酒债尽数得以偿还。

由于题壁诗通常可以在当事人不在场时题写,避免了许多麻烦,也就常常被用于讽刺或劝谏。明武宗时,太监刘瑾专擅朝政,为所欲为,弄得天怨人怒。当时的诗坛领袖李东阳身为台阁重臣对刘瑾的专横却只是俯首听命而已。有极为不满者题诗于门“文章身价:

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又西。回首湘江春水绿,鹧鸪啼罢子规啼。”一二句说他文名大、职位高,却是尸位素餐,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因此第三句便提到湘江。鹧鸪的啼声类似于“行不得也哥哥”,子规啼声为“不如归去”末句是利用谐音要李东阳卷铺盖走人。李东阳果真就羞愧难当地辞职而去。清朝时,江西某太守欲砍伐城中一株古树,一过路人得知,便题诗于树旁之墙“遥知此去栋梁材:,无复清荫覆绿苔。只恐月明秋夜冷,误他千岁鹤归来。”诗句说这株古树虽是去做栋梁之材,但从此就少了一处美好的景致,仙鹤也失去了栖息之所。太守被诗句打动,古树因此而得以保存。但是,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并非人人都像以上两位官员那样从谏如流,也有一意孤行,甚至变本加厉者。朱元璋登基后为政以严酷著称,一次游某寺院,见壁上画一布袋和尚,旁边墨迹未干地题有一诗:“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装。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诗句是对他的严酷嗜杀提出

异议。他不禁勃然大怒,急令手下人满寺院搜索,结果却是空无一人,否则就又将人头落地了。

受到人们珍惜的题壁诗常用纱笼罩起来,加以保护。这种保护不仅因人而异,就是同一人的不同时期

也有所不同。唐人王播贫寒时寄居于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靠吃和尚们的斋饭度日,和尚们日久生厌,遂改饭

前击钟为饭后,王播闻钟声去蹭饭,却连残羹冷炙也没

33

  在我的阅读生活中,对于回忆录与人物传记关注得较少。其主要原因是此类文本大都有粉饰的成分,让人难以动心动容。不过对于那些“以真实性见长”的文

—字,我是不会错过阅——读机会的。比如说对

于《母亲杨沫》的阅

读读,就因为难以抵御

其真实的魅力。

《在新中国,由于

杨众所周知的原因

,现母泽

在40岁以上的识字国民中,大都接受过

亲文“革命文艺作品”

的教

育和洗礼。其中《青,

杨春之歌》作为一部表

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

沫在民族危亡关头走向

革命道路的典型作

》品,曾经感动和激励

过千千万万的读者。于是,人们不能不记住了一个中国女作家的名字:杨沫。

流年似水,转眼之间我们进入了自由

阅读与自由思想的年代。杨沫的《青春之歌》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阅读视野,但它在感动共和国的“红色经典”作品中,依然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只要触及它,许多阅读者就会少不了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望已逝的艰难岁月。而以《血色黄昏》和《血与铁》蜚声文坛的作家老鬼,在母亲过世十周年之际,出人意料地推出了其新作《母亲杨沫》,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同时也给许

真实的魅力

多读者提供了近距离透视女作家杨沫的机会。如此一

来,对于《青春之歌》的广大新老读者来说,从“读其书到再读其人”,阅读即可趋于一种难得的圆满。

《母亲杨沫》共计33万字,按时间顺序真实而又详细地记录了杨沫的一生。在文本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创新可言,但这并不影响作者所进行的成功写作。很显然,对于《母亲杨沫》的写作,只要做到回忆的真实和写作的忠实,只要能让文字成为一种“生命与历史的见证”,广大读者自然会报之以掌声,毕竟读者希望了解的是一个真实的杨沫。而老鬼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深知对于笔下叙写的这一熟悉“人物”,要再现其真实性就必须大胆说真话。尽管他知道“说真话难,说父母的真话更难”,但只要下笔,除了说真话和写真事之外,其实已别无选择。或者说,如果放弃了一个儿子眼中母亲真实形象的本真记录,如果轻视了自己所拥有的第一手真实材料,那么也就失去了作为杨沫传记的最佳写作者的资格与荣耀。可喜的是,老鬼对于母亲的叙写,做到了冷静、客观和实事求是。于是我们得以看到杨沫那鲜为人知的曲折人生轨迹:十几岁大胆离家出走,与张中行相爱同居,而后走上革命道路,与共产党人马建民结婚,解放后以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一举成名,接着又因为该书而饱受冲击。“文革”中,与丈夫马建民相互揭发而长期分居,并与秘书小罗存在暧昧关系。而有了秘书之后动笔创作的长篇小说《芳菲

(原名)也遭遇了创作上的失败。至之歌》《东方欲晓》于晚年创作出版的《自白———我的日记》,则有许多掩饰、补写和删除的不正常现象。直至晚年第三次婚姻之后,才开始重视家庭温情,复苏母性,关爱子女,与人和解……

在《母亲杨沫》中,感受一个女人,感受一个妻子,感受一个母亲,感受一个作家,感受一个革命者,我们也许会失望很多和遗憾很多,但我们也由此愈加感觉到世事的纷扰与人性的反复。中国素有“为尊者隐,为贤者讳”的传统,而作家老鬼敢于突破世俗观念,实在是难能可贵。他所进行的真实回忆与忠实写作,并没有贬损和丑化母亲,而是让我们看到了更真实的杨沫形象: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歌的诗板百馀块。薛能将上边的诗全都读过后,认为除了李端的《巫山高》以外,其它的都不值一读,于是悉数去除,只留下《巫山高》一首。岳阳楼是天下名胜,楼上满目都是题壁诗,其中的好诗却寥若晨星。有未留下姓名者题诗壁间道“岳阳楼上一楼诗:,尽是胡题与乱题。我也上前题几句,他年泥壁一齐泥。”幽默滑稽,令人哑然失笑。还有人因题诗而吃了官司。宋朝时,有一自号豁达老人者专爱在人墙上乱题歪诗,一户人

家刚粉刷的墙壁就被他题得狼籍一片。主人怒而告官,受理之官员令其将人家墙壁重新粉刷一新,并告诫

剩下一点。王播后于德宗年间考中进士,以淮南节度使的身份重游惠昭寺。在寺中见到二十年前自己留下的题壁诗已被碧纱笼罩起来,不禁感慨万分地又题诗于墙“上堂已了各东西:,惭愧 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满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黎”指寺中长老。诗句对今昔作了对比,世态炎凉、无尽感慨尽寓其中。宋真宗时,隐士魏野与宰相寇准同游陕西某寺庙,两人都在寺壁上题有诗。后来重游该寺,寇准的诗已用碧纱精

心地遮护起来,魏野的诗却裸露于墙,布满了灰尘。跟

随同游的一妓女很见机地用袖子去拂拭魏诗上的灰尘,魏野因此而徐徐地吟诗道:“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两句牢骚话引得寇准哈哈大笑。

题壁诗中固然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构,但平庸之作亦不在少数,这类诗自然便遭致人们的嘲讽或撤换。

唐朝时,薛能赴四川上任途经飞泉亭,亭中挂有题满诗

道若是再犯必将重罚。

今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多有与古人不同处,当今的诗人已没有了题壁的爱好,倒是非诗人的某些游人爱在所游之处的墙上胡抹乱涂上“某某到此一游”,

可算是古人的一点流风遗韵吧。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