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鲜食花生研究现状及展望

2021-08-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

2018,40(4) :604 -607

doi:10.7505/j. issn. 1007 - 9084.2018.04.020

我国鲜食花生研究现状及展望

房广辉\\王兴军u,石素华u,孙金波^2,赵术珍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

2.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鲜食花生是指收获后不经晾晒过程直接食用的花生,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保健作用强的优点,已成 为一种重要的休闲食品和餐桌佳肴,市场需求逐年增加。本文概述了我国鲜食花生种质资源、育种、栽培技术、加 工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鲜食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鲜食花生的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 发展方向。

关键词:鲜食花生;育种;栽培技术;加工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 9084(2018)04 - 0604 - 04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for fresh peanut in China

LI Guang - hui1,WANG Xing - jun1’2 ,SHI Su - hua1’2 ,SUN Jin - bo1’2,ZHA0 Shu - zhen1’2* *

(1.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dong Provincial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fresh peanut has become more popular in China because of its delicious taste, rich

nutrition, and benefit to human health. This review mainly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fresh peanut in

China, including germplasm evaluation, breeding, high - yielding cultiva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 existing constraints affecting fresh peanut industry, marketing prospec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priorities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fresh peanut; bree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product processing

花生在我国民间又称“长生果”,种子含油量约 为50% ~ 55%,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0% ~ 28%,有 的品种蛋白质可高达32%,钙、铁、锌、硒等微量元 素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且富含类黄酮及白藜芦醇 等功能活性物质,营养价值可与鸡蛋、牛奶媲美,被 誉为“植物肉”、“绿色牛乳”[1]。发达国家的花生以 食用为主,如美国花生总产量的65%以上用于食 品,日本和西欧等国家花生几乎全用作食品。我国 传统的花生消费方式主要是榨油,目前总产量的 50%以上作为油用,造成大量营养保健成分未能得 到充分利用[2]。鲜食花生是在荚果充实末期、果壳

开始变硬时收获,不经晾晒而直接食用或煮熟食用, 能够避免一些重要营养素流失。近年来,随着生活

7jC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高营养、利于健康的 饮食,鲜食花生越来越受到城乡居民的喜爱,市场需 求逐年増加[3]。国内相关科研单位也开始关注低 脂、高蛋白、高糖花生育种,探索鲜食花生的栽培技 术等,但这些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零散而不系统。 为了推动我国鲜食花生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在鲜食 花生的质量标准、种质筛选和创新、品种培育、栽培 模式以及采后短期保鲜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 研究。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Ecology and Physiology, Jinan 250100, China;2. Life Science College9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9 Jinan 250014, China)收稿日期:201841-30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GSF121032);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003);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面上项目(31471526);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5YQN19)

作者简介:厉广辉(1983 -),男,山东枣庄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作物抗逆高产生理生态,E - mail:ghli66@ 126. com*通讯作者:赵术珍(1978 -),女,山东诸城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作物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E - mail:zha〇shUzhen51@

126. com

厉广辉等:我国鲜食花生研究现状及展望605

1鲜食花生育种研究进展

目前,虽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界定鲜食专用 型花生品种,但人们对鲜食花生有一些基本共识,即 含油量低、蛋白含量较高、含糖量适中、口感风味好、 功能保健成分含量高等,其中低脂、高蛋白是鲜食花 生最基本的特性。前人提出鲜食花生应符合以下标 准,(1)产量与熟性:产量应与当地推广品种相当或 增产,上市时间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生育期以80 ~90d为宜;(2)外观品质:荚果白色,网纹浅、缩缢 生,行距30cm,在4月初同时地膜覆盖种植,鲜食花 生7月上旬上市,增产增收效果明显[2°]。崔凤高等 探索了鲜食花生在胶东地区一年两作栽培的可行

性,第一茬花生用地膜+拱棚膜覆盖,3月下旬播 种,7月上旬收获,第二在花生地膜覆盖,7月中旬播 种,10月中下旬收获,两茬的纯收入分别为19 350 元/hm2和9 030元/hm2,播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 键因素,通过调整播期实现与传统春播和夏直播花 生错期上市[21]。有关播期对鲜食花生产量和经济 效益的影响已有初步探索。选用早熟品种,早春露 不明显;(3)营养品质与风味:蛋白质含量在30%左 右,蔗糖含量6%以上,总糖含量8%以上,抗营养因 子含量低;(4)活性物质含量:亚油酸含量髙于其他 品种,油酸/亚油酸比值较低,白藜芦醇、维生素E 及类黄酮物质含量较高卜5]。

胰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抗营养成分,不同花生 品种之间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存在显著差异,罗虹 等筛选出了蔗糖、总糖和果糖含量较高,胰蛋白酶抑 制剂活性较低的适宜鲜食花生品种[5]。侯本军等 从全国搜集1〇〇份有特色的花生种质材料,蛋白质 含量超过30%的有74份,从中筛选出20份单株生 产力较高、单株结果数较多、有效结果枝数多的种 质,这些材料为今后优质鲜食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基 础[6]。长期以来,我国花生育种目标是高产、高油, 对其他品质性状及营养保健成分关注较少。目前, 国内培育的营养保健型花生品种主要有高蛋白品种 豫花8号、粤油79、湘花B、锦花9号、阜花10号、福 花7号、福花8号[7~13],高白藜芦醇品种有珍珠红 1号[14],特早熟品种开农15[15],高蛋白和髙钙花生 品种有桂花红35、桂花红95和桂花红166[16]。鲜 食花生专用品种还较少,主要是根据生长势、商品品 质、品尝得分、产量及经济收益从主推品种中筛选出 来。目前所用的鲜食型品种,大多具有早熟、高蛋 白、口感细腻等特性[17'18]。

2鲜食花生栽培研究进展

我国虽有食用鲜食花生的习惯,但针对鲜食花

生的栽培模式很少,将花生作为菜用的栽培方法更 为少见,鲜食花生栽培研究非常有限。

姜言生等最早提出了城郊鲜食花生/秋菜一年

两作种植模式,花生播种期较传统大田提前7 ~

l〇d, —般选择特早熟、早熟、中熟品种各占三分之

一,立秋前后收获,既达到髙产、高效,又不影响秋菜 正常播种[19]。棉花套种鲜食花生种植模式在丰县

有一定的推广面积,棉花行距120cm,套种3行花

地地温连续5d稳定在10丈即可播种,7月上中旬收 获,花生收获后可以种植蔬菜等其他作物;秋播鲜花 生需在7月中、下旬播种,尽可能推迟花生收获时 间,避开普通花生大量上市期,提高经济效益,秋播 种植还可以利用不同的前茬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22 - 25]。

鲜食花生播期早收获早,价格高、经济效益好, 但如果播种过早则较易出现低温烂种现象,带来较 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不影响花生正常生长发育的 前提下适期早播,提前上市,是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 因素。吴世明等调查发现,徐淮地区早春3月20日 播种的双膜花生,6月底7月初即可收获上市,经济 效益可达45 930元/hm2,且能早腾茬,早种下茬作 物[26]。鲜食花生的收获期根据品种而异,一般顶叶 变淡、基部叶片发黄、80%荚果成熟时采收,鲜食花 生产量高,食味佳,小花生品种适宜收获期为果针入 土 7 ~ 8周,大花生品种适宜收获期为果针人土 8 ~ 9周,此时荚果水分含量50%左右,产量和全糖含量 较高,口感最佳[27]。

石春梅等研究了鲜食花生的施肥方案,在一定 范围内适量增施氮、磷、钾肥均能提髙花生产量,N、

P205、K20 分别为 200kg/hm2、120kg/hm2、120kg/hm2,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28]。李金先等提出了鲜

食花生氮肥一基三追法施肥技术,40%作基肥,60% 作追肥,在3片真叶、盛花初期和盛花后期分别施 入[M]。此法操作繁琐,人工费用高,且后期果针入 土易伤害荚果。

3鲜食花生加工现状

鲜食花生营养丰富、质地细腻、易于消化、适口

性好,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鲜食花生的口感和 加工品质与原料关系密切,沙地种植的鲜食花生口 感较好,应选择籽粒饱满、无破损、干净无杂的花生 作为鲜食花生加工原料。鲜食花生代谢旺盛,极易

发霉变质,采用1 %和1. 5%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显

606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40(4)

鲜食花生消费区域不平衡,市场体系不完善。 目前,鲜食花生消费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及沿海发达 地区,很多花生主产区的消费量并不多,仍需拓展消 费市场。传统的花生市场从生产、流通、贮存到加工 消费都有稳定的营销体系,鲜食花生在以上各个环 节还比较孤立,没有形成网络体系。鲜食花生的市 场营销还没有被足够重视,缺少从事鲜食花生种植 的专业合作社、加工销售企业以及质量监管体系的 参与,制约了鲜食花生产业的发展。

著降低花生的呼吸强度,维持膜系统的稳定性,保持

较高的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从而延缓鲜食花生 采后的霉变进程,延长贮藏期,提高商品性[3°]。崔 凤高等初步探讨了夏播鲜食花生在原味花生、五香 花生、盐水花生、干煸花生等方面的几种加工方法, 只是涉及蒸煮方式和辅料的改变,没有对采后的保 存进行研究[31]。吴忠会等从鲜花生外壳清洗、表面 微生物杀灭、浸泡液的pH值、浸泡度和包装杀菌方 式等方面,探讨了鲜食花生的初步加工,发现浸泡液 的pH值在5.6 ~6. 8范围内,花生口感脆、香味浓, 常压灭菌有利于保持营养品质[32]。随着需求量的 逐年增加,鲜食花生市场已经形成了周年需求的模 式,因此需要配套的工厂化速冻加工和周年供应。 鲜食花生的速冻加工工艺已有部分研究[27],主要包 括清洗整理、挑选分级、高压蒸煮、冷却沥干、快速冻 结、低温包装和低温C:存等技术环节。王瑞英等将 荚果饱满、果形整齐、大小基本一致的双仁果作为一 级,单仁果等作为二级,花生蒸煮压力为200 kPa,温 度14(TC左右,时间5 ~7min,速冻前需冷却、沥干, 快速冻结需在-40^以下速冻30min,-5T低温车 间包装,于-18^低温库可安全贮存12个月[33]。

4鲜食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用植物油短缺,花生主要作为油用,因此

高产、髙含油量育种是各育种单位的主攻方向,而对 鲜食花生品种所要求高蛋白、高糖分、低含油量关注

较少。目前,虽有蛋白质含量大于30%的髙蛋白花 生品种,但专用鲜食花生种质资源还比较缺乏,也缺 少对品种的综合评价,在生育期、产量、营养成分含 量、口感评分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 此外,为了保证鲜食花生的绿色生产,品种的抗病 性、抗黄曲霉污染等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影响了鲜 食花生产业的发展[34’35]。

鲜食花生栽培与传统花生栽培有相同之处,但 因其品种特性、品质要求、生育期与生长季节等存在 一定差异,鲜食花生和油用花生的栽培模式和管理 方式还是有区别,优化鲜食花生栽培技术体系非常 有必要。通过双层膜覆盖种植可使鲜食花生提前上 市,提髙种植效益。但鲜食花生存在储存困难的问 题,销售周期短,难以满足周年市场需求,因此鲜食 花生周年髙效生产技术亟需研发。鲜食花生无公害 标准要比油用花生更严格,制定鲜食花生绿色无公 害栽培技术规程当务之急。目前,这些方面技术储 备还无法支撑日益扩大的鲜食花生产业,影响了鲜 食花生产业的发展。

5鲜食花生产业发展前景

鲜食花生食用方便,味美可口,又不至于因加工

而造成营养流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 花生作为休闲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也将跻身于城 乡居民的菜篮子。鲜食花生生长季节短,价格较髙, 见效快,较传统花生经济效益好,产量可达12 〇〇〇 ~ 15 000kg/hm2,每千克平均价格为5元,经济效益 较高。如果鲜食花生能够进一步加工或较长时间地 保鲜,可获得更髙的经济效益,能极大调动农民的种 植积极性[36~38]。鲜食花生收获后,茎叶还保持青 绿,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作为优质饲料。在山 东可实现一年种两茬,也可采用鲜食花生与秋菜两 作种植模式。因此,发展鲜食花生是推进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举措,可加快实现花生产业新 旧动能转换,丰富营养保健型农产品种类,满足日益 扩大的鲜食花生市场需求,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

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万书波.中国花生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

社,2003.

[2] 万书波,封海胜,张建成.打造强势花生产业,参与国

际竞争[J] •花生学报,2003,32(增刊):5-10.

[3] 王建文,李永军,赵国建,等.鲜食花生的发展前景、存

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09(2): 129 -130.

[4] 赵国建.鲜食花生的发展前景及育种策略[J].农业新

技术,2002(1 ):36.

[5] 罗虹,周桂元,方洪标,等.鲜食花生相关生化特性

的研究[J].花生学报,2004,33(4) :1 -4.

[6] 侯本军,符书贤,白翠云,等.海南鲜食花生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 (8): 33 - 38.

[7] 葛秀荣,张新友,汤丰收.高蛋白花生新品种豫花8[J].中国油料,1997,19(2) :60 - 61.

[8] 周桂元,梁炫强,李一聪,等.高蛋白、多抗、高产花生

厉广辉等:我国鲜食花生研究现状及展望

新品种粤油79的选育[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2, 24(3) :71 -73.

[9] 李林,刘海军,孙玉桃,等.高亚油酸高蛋白低油分

优质食用型花生新品种湘花B的选育研究[J].花生 学报,2003,32(S1) :220 - 223.

[10] 吕春晖.高蛋白花生新品种锦花9号无公害生产技

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 :128.

[11] 王德生.高蛋白花生新品种-阜花1〇号[J].科学种 养,2010(7) :48.[12] 唐兆秀,邹晓芬,徐日荣,等.高蛋白、高油亚比花生

607

[24]甄志高.播期对鲜食花生经济效益的影响[J].花生

学报,2006,35(4) :28 -SO-

pS]

许卫平,段莹, 张建立,等.播期对鲜食花生经济效 益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 :4 899 - 4 901.

[26] 吴世明,仲维建,张祖明.徐淮地区早春气温对鲜食

花生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16):

9 530 -9 532.

[27] 刘洪明,马秀珍,宋朝玉.鲜食花生适宜收获期与速

冻加工工艺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9 (9 ) : 84 -

新品种福花7号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

(3) :249 - 251,

[13] 唐兆秀,徐日荣.高蛋白花生新品种福花8号的选育

[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6) :529 -532.

[14] 李一聪,梁炫强,李少雄,等.高产、优质、特异花生新 品种珍珠红1号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2

(4) :13 -14.

[15] 李传强,赵国建,任丽,等.特早熟鲜食型花生品种

开农15[ J] •河南农业科学,2002(8) :20 -21.

[16] 贺梁琼,韩柱强,钟瑞春,等.3个鲜食保健型红花生

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南方农业学报,2011, 42(10) :1 202-1 205.

[17] 王瑞英,朱文峰,孙思风.鲜食花生品种比较试验

[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 : 122 -123.

[18] 秦利,韩锁义,刘华.我国食用花生研究现状.江 苏农业科学,2015,43(11) :4 - 7.[19] 姜言生,王德华,李法孟,等.鲜食花生高产高效栽培

技术[J ].花生科技,1999 (增刊):400 - 401.

[20] 金运兰,汪彩云,史慧英.鲜食花生-棉花一年两收

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18):294 - 295.

[21] 崔凤高,孙彦浩,张吉民,等.鲜食花生一年两作研究

简报[J].花生学报,2002,31(3) :36 -39.

[22] 陈殿绪,崔凤高,张智猛,等.早春鲜食花生高产高效

生产技术[J].花生学报,2〇〇3,32(增刊):472 - 473.

[23] 陈殿绪,崔凤高,张智猛,等.秋延迟鲜食花生的生产

与加工研究[J].花生学报,2003,32(增刊):474 - 476.

86.

[28] 石春梅,秦岭,闫立琴.紫花4号花生“3414”田间

试验初报[J].中国农技推广,2010,26(11) :36 -37.

[29 ]李金先,童文君,施渭尧,等.鲜食花生施肥技术研究

[J].上海农业科技,2012(3) :120-123.

[30] 毛金林,陈杭君,葛林梅,等.涂膜保鲜对鲜食花生采

后霉变和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9(2):

352 -354.

[31] 崔凤高,陈殿绪,宋国生,等.夏播鲜食花生的生产与

加工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3,22(4) :41 -

42.

[32] 吴忠会,李宏高.鲜食花生加工工艺的探讨[J].陕西

科技大学学报,2005,23(6) :80 - 83.

[33] 王瑞英,臧强真,李振清,等.鲜食花生荚果与小麦籽

粒的速冻加工工艺[J].上海农业科技,2008(3) :24.[34] 李双铃,崔凤高.对我国花生育种工作的思考[J].花 生学报,2003,32(增刊):88 -91.

[35] 付春,张小军,岳福良,等.特色花生新品系营养品

质解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5) :32 -

38.

[36] 江文远.鲜食花生发展前景与无公害栽培技术[J].

南方园艺,2012,23(1) :40-41.

[37] 李振华.鲜食花生的应用前景及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5) :54 -57.

[38] 万书波.对当前我国花生科研及产业化若干问题的

思考[几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〇〇4,6(5):53 -54_

(责任编辑:王丽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