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荷叶母亲)同步练习 (8)

2022-07-22 来源:好走旅游网


《金色花》作业设计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 ) 沐浴( ) 祷告( ) 倘若( ) 罗摩衍那( ) .....

2. 《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4.《金色花》结尾写到“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题

精读泰戈尔的 《金色花》,回答问题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么?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5.《金色花》的写作主旨是什么?是借助什么抒发的?

6.文中“笑嘻嘻”“摇摆”“跳舞”表现了孩子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7.“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的什么心理?为什么?

8.你认为诗中塑造的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一个怎样的孩子?

9.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10.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11.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三、提高题

金色花

①偶尔看到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申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③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毅然挺拔,每一个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⑤许久以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么,且不说他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周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丑……

⑦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⑧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⑨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阳光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⑩是的 ,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花瓣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他不能不倾注全部的心血。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了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2.根据④—⑦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雷花草的特点。

(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13.根据③—段的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作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4.在第段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请根据③—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15.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 (1)纵向对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 (2)横向对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 16.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一、 基础题

1.nǎ mù dǎo tǎng yǎn 2.印度 泰戈尔 《吉檀迦利》 《新月集》 《园丁集》 《飞鸟集》 3.D 4.上文写到“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也一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嗔怪中恰恰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二、综合题

5. 表现孩子对母亲的爱。金色花。6.活泼、天真、快乐、可爱。 7.妈知道。他不图妈妈的夸奖,只求妈妈生活得更加快乐、温馨,所以就瞒着妈妈。 8.充满母爱的伟大的母亲,热爱母亲的顽童。9.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 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10.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11.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三、提高题

12.(1)外表丑陋却很倔强(或不美不雅却易于生活) (2)外表美雅却很娇弱(或既美又雅却不易于生活) 13.遗憾(或冷漠、冷淡、冷落);厌恶(或讨厌、讥笑、鄙

视);惊奇(或惊异);赞叹(或赞美、赞颂、称赞)。 14.(1)仙人掌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但他却倾注全部的心血,开出了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 (2)作者在仙人掌开花之前,曾厌恶、讥笑它的丑陋;只重视外在美而忽略内的精神 15.(1)开花之前的仙人掌;开花之后的仙人掌。(2)仙人;海棠、月季、文竹之类的花草。 16.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