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赵国

2020-03-27 来源:好走旅游网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赵国和秦国到底在这一次大战中投入了多少兵力?史书记载秦军有奋击之士即轻锐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匹;赵国带甲之士至少60万,车千乘,骑万匹。我们可以从这个数据中看出秦国的军队多于赵国。

那么赵国和秦国这个战役里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赵国分析起来似乎容易一点,赵军第一个统帅是廉颇,他带的军队最多25万多点,第二个统帅是赵括,他带了军队最多20万多点,加起来45万多点。而秦国分析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秦人惯用计,到了2000多年的今天秦军的多少仍然是个争论?秦军的第一个统帅是王龁,他带了最少35万;第二个统帅是白起,他在战争后期最少指挥了秦人(秦轻锐步兵和秦普通军队加秦骑兵)150万。

赵国的军队骑兵是一个主力,在战国时代,骑兵还没马蹬,在马上用战国时代的近战武器几乎是不可能的,赵国的骑兵主要是用弓和弩,战国的弓和弩还不是太强,赵国的灭楼兰和中山,都是以持久的骑兵打击再灭掉的,那时的骑兵要以一次战争中彻底的打败敌人一般是不可能的。

长平是一个不利于骑兵作战的地方,长平之战中赵秦还以步兵为主,赵军骑兵偏重点。

战役的伤亡,史书记载秦人死伤过半,国内空。从150秦人算,秦人死了75万,那这75万里秦军有多少,最少35万。赵国45主力全军覆没。

赵国到底被坑杀了多少,从目前的考古来看,出土的赵军残骸来看,不支持赵军45万被坑杀,几乎是战死。赵军统帅赵国在后期与秦人作战,秦军统帅白起用计围住赵军,赵括眼看形式危机,拼死突围,与秦军血战,已经消耗了赵军所有的军力,直到赵括战死,赵军剩下的寥寥无几。

这场战役四个统帅的对比,赵国廉颇和赵括;秦国王龁和白起。廉颇和白起是一个级别的,所以王龁没在廉颇手上得到便宜,自己倒损失不少。赵括是一个年轻人,没有统帅几十万军队作战的经验,但却是个兵法天才。白起是经历上百场战争的大将,老谋胜算,战国时,几乎没有那个将领能完胜他的。

战国名将赵括的可怜就出在他接受赵国军队时此时的赵国已回天乏术了,看这事件不能从后世的文语来看。要从当时战国的时代大背景.以及赵国国力国内各种情况来看.还有从秦赵两国国力策略兵种甚至以及两国统治阶层的状况来看这次大战。想知道的话就看下面。

当时秦国并吞六国之势不可挡,秦国在完全推测了多国策略,完成了秦国的战力 外交 决策 战略部署和布局后,秦国高层在从情报及各种情况推测赵国局势后下达灭赵的决策,秦国很清楚赵国的特点和能力,秦军在准备充分后把握时机发动了战争,当赵国看着浩浩荡荡的秦军时,才恍然大悟,赵国的高层终于从他们那保守愚昧的幻想中惊醒,仓促应战,这时的赵国统领才发现赵国所面临的环境有多么的无奈,赵国以现在一国之力是完全无法战胜这时的秦国,秦国的战争后勤准备有关中和蜀地的支持,而赵国战争贮备少而且还仓促应战,赵国国际情况也无助,当时还存在的国家都求自保,而和赵临近的韩国更是和秦国串通一气出卖赵国,各国迫于秦国的压力别说军队就连援助都不给所谓的联盟都是一句空话,赵国彻底被孤立了。

而从两国的高层来看秦国高层野心勃勃上下一心统一大业,能力强效率高决策果断利落不动摇。而赵国高层则君王无雄才者都思想保守迂腐无知,这就可看出差距。

就秦国国力鼎盛,在战争前秦国就做足了准备,人力物力等都不愁,而赵国外援算没了但赵国国内也不好过啊,人力物力都严重不足,而赵国统领在极力统帅时还要稳定国内局势,同时还要忍受各方面的猜疑指责攻击,还要受赵国统治层的瞎指挥。

就秦赵两军统帅来说都不差都是当时的名将,但两者所在的基础不一样身处的坏境不一样,秦国统治层给以了秦军统帅充分的信任和权力,给秦军以最大的合作和支持,确立了胜利的决心,士气军心高昂。而赵国就不一样,上层猜疑,大战在即而国情不稳,上层对战争国情的愚昧无知,在哪瞎指挥,最后还因流言而做出临阵换帅这种兵家大忌的蠢事来。 秦赵两国的军队战力也不平等,赵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如秦军,秦军生性勇猛,而且秦军久经战场,在灭多国战争中磨砺出来的秦军的战斗意志战斗经验来说,这是赵军不具备的。

秦军一开始就准备一口吃掉赵军主力,这被清楚情况的赵军统帅只能按兵不动,虽然赵军各方面都处于劣势但还有翻盘机会,但不是就说当自己处于劣势时只能等待,等待秦军犯错的时候,这也是赵军的无奈啊,同时耗死千里而来的秦军,运气好的话国内可以随着好转起来,赵军统帅的策略是好。但秦军也有

自己的对策,第一秦军根本不怕耗,秦军有打长时间消耗战的准备,同时秦军用这时间修筑工事困死赵国,同时秦军也在积极运用手段进行自己的谋略和战略部署。

最后赵国的情况没有好转,就战略形势还更危险了,而形势就更加深了上层的疑虑,最终换掉了统帅,或许流言只是给赵国了统治者一个借口而已,而年轻赵括接任赵国统帅,赵括或许和前任的战略理念不同,但他是不会拿整个赵国国运瞎干的,当赵括就任后就立马对赵军进行的检查,赵括就经过种种结果以及对战争的估计,得到的是赵国根本就没胜算,而不战的话,统治者又在叫他马上解决战争,如不开战,赵括自己就又会被撤下,赵括明白就现在赵国除了自己还有面对秦军一战之将吗,所以赵括无奈的发动了进攻。

赵括也对秦赵两国军队差异特点了然于心,秦军强的是重甲步兵阵强弩,就赵国的步兵想和秦国对抗那根本就不可能,但赵国还有最后手段那就是赵国的骑兵部队,赵国大骑兵队高于秦军,但这秦军也明白,所以秦军加紧修筑工事来就此困死赵国骑兵,赵括明白所以立马下达了决战,依然想用骑军的高机动大战略性来瓦解秦军,但赵军守城不出的时间秦军的建筑工事就已经基本上已完成了,同时秦军不是认为赵括是庸人,而是秦军知道赵括上台后认识到局势的危险,会立马孤注一掷的利用赵军的骑兵联合军的战略以决战态势来想击破秦军,所以秦军立马开始为此开始准备和部署,最后的结果以不多说,赵骑军的优势被秦军的工事消除,骑兵一旦失去了机动性在秦军的重甲强弩面前只有崩溃,但还是要肯定赵括在已是死局的战争中的勇猛和强指挥力的军事才能,虽然没能击垮秦军但也给秦军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其实当赵括接手时,赵国以及赵军就已是死局了,打不打,早打晚打结果都一样。 而后人老指责赵括,可不想一个人怎么可能使一战而败一国之亡,这只不过是历史需要一个罪责者,战事之败需要一个人来负责背黑锅

战国时期,北方的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进行了相当彻底的军事改革。赵武灵王志向远大,眼光不凡、意志坚定、立排众议大胆的推行移风易俗,并选练精锐弩弓骑兵。赵国在六国中率先组建起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在前307年至前296年的十二年间,赵国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余里。

赵国君臣睦、将相和。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良相名将辈出。赵国民风骠悍、崇尚气力、慷慨悲凉之士甚多,又得兵法之教,故迅速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北方军事强国。其崛起速度之快,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足令六国为之侧目。在战国中后期,东方三强(魏、齐、楚)相继衰落,秦国之威独步天下之时,赵国时为中流砥柱,其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

赵国对秦国而言可谓是东出的最大的阻碍,并有可能发展成为秦国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与军事宿敌。秦国不会看着他的对手一步步的壮大从而威胁自身地位,伺机削弱并沉重的打击赵国。秦赵两国统治集团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外交伐谋是越演越烈。武灵王使秦、完璧归赵与渑池相会等重大外交事件的发生,就是秦赵双方相互试探、暗中较劲的真实体现。秦昭襄王威震天下,却受辱与赵国大臣蔺相如并非其心甘情愿,实是迫于赵国实力,不敢造次发难、迫不得已耳。这一轮政治外交上的较量,秦国外厉内荏,赵国争锋相对,秦国没有讨得任何便宜。前269年秦派大将胡阳率精兵数万越韩境上党进攻赵国的阏与,反被赵奢所统领的赵军精锐突骑所击败。至此,事态似乎向着有利于赵国的方向发展,事情果真是这样吗?秦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在暗中积聚着力量,等待同赵国决战的有利时机。山雨欲来风满楼,秦赵这两大军事强国之间,早晚会有一场恶战以决雌雄。悲壮惨烈的秦赵长平大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前265年,秦采纳范雎远交近攻之策,连续4年不间断的攻韩。相继占领了韩国的少曲、高平、南阳、野王并阻断了韩上党郡与韩国本土之间的联系,秦国大规模的伐韩意图非常明确,一来可削弱韩国并为秦军东出,开辟通道;二来则可抢前攻占大行山以西各军事要点,对赵魏两国造成高屋建瓯之势,为下一步打击他们做准备。韩桓惠王在秦军凌厉的攻势之下焦头烂额,知上党必不保,故献上党与秦,求和以自保。韩上党太守冯亭为促成三晋联合共同抗秦的局面,拒绝执行王命,反将上党十七县献与赵国。

赵国统治集团内部,关于是否受地问题发生分歧,以平阳君赵豹为首的主和派认为冯亭献上党是引秦赵相

争的嫁祸之计,不可受地。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强硬派认为不战得上党十七县,控山西形胜之地机不可失,赵应迅速接收上党各县以防被秦国占先。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之议,派兵接收上党。赵国虎口夺食置秦国霸权于不顾,深深激怒了强秦。范雎劝昭襄王转兵锋大举伐赵,还之以颜色,破三晋和纵之势,以决韩魏两国之后援。秦逐于当年(前261年)初,令全国男子书年,进行了总动员,发倾国之师攻赵。秦军兵分两路,一路出宜阳攻韩国堠氏以防韩魏援赵。以掩护大军侧翼。秦军主力由左庶长王乾率领出安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上党。由于实力悬殊,上党陷落赵长党军民退守赵境长平。秦军主力迅速向长平推进。赵国见情况危急,紧急征发大军由老将廉颇统率星夜驰援长平。秦赵两国重兵集团之间的历史性大决战,由此展开了。

在此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秦赵两国所各自拥有的军事实力:

秦国是当时军事上最为强大的国家,秦军有奋击之士(轻锐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秦地近西北,故民风凶悍尚武,且加秦马优良,秦车迅猛,故真称得上是超级军事大国。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在战场上的秦军士兵左携人头,右夹生虏,所向披靡,如虎入羊群,甚至于为抢军功,赤膊上阵厮杀。六国士兵闻秦兵而丧胆。秦军大将如王乾、蒙毅、白起皆有勇有谋的军事统帅。秦军得兵法之教,注重各兵种协同作战,以步兵方阵为单位,令行禁止、进退有据,作战经验丰富,极难对付。此役,秦国前后投入的兵力总数估计在六十万左右。

当然赵国也不是软柿子,自齐国衰落后,赵国已成为山东六国中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赵国有带甲之士(精锐步兵)六十万,车千乘、骑万匹。赵国在总兵力的数量上不如秦军,但赵国以弩弓骑兵见长,赵组建骑兵部队较早,故赵骑兵训练有素,且军事素养高,经验丰富。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赵步兵的作战经验值、勇悍度方面似乎不如秦步兵。此役,赵国投入的总兵力大概在五十万以上。

综上所述,我们似乎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秦军参战的总兵力略高于赵军,兵力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秦军有备而来,赵军被迫仓促应战,故战争初期秦军拥有战场主动权。

秦军步兵的战斗力高于赵步兵。

以战车部队和弓弩骑兵为主的机动快速部队,秦赵旗鼓相当,且赵军略占上风。

这场战役,仍是步兵作战为主体。

秦军占有相对的优势,但不占压倒性的优势,这种优势决定不了战争胜负。

秦赵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其本上仍是势均力敌。战局今后的发展,事在人为。

长平之战,秦赵双方总共投入百万以上的军队,战争规模空前。(这麽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且集重兵于一役,只有后来的楚汉相争与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与其相当。)如今,山西高平县西北长平古战场上的许多地名,多是因此战而得名。诸如,弃甲院、箭头村、围城村、秦王城、白起堡等等比比皆是,至今仍向我们透漏出当年那场大战的许多信息。可见,长平大战影响深远,故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此战着重笔墨进行了描述。

前261年春,秦赵两军交战达到白热化程度,赵军副将统率的前锋部队,在长平以南与秦军激战,全军覆

没。赵军初战皆不利,廉颇率赵军主力四十五万退守长平以北,成囤居之势,筑垒自守,避不出战。四月至七月,王乾率秦军猛攻赵军营垒。双方激烈交战,秦赵两军均损失惨重。赵军前后六名尉官阵亡,丢失了两处要地,至七月,赵军西营垒被秦军攻占。在数战不利的形势下,赵军凭借工事,继续坚垒不战。秦军在之前的攻坚战中,死伤大半,攻势也逐渐减弱。双方在战场上,逐渐进入相持阶段。秦见赵军重兵集团缩成一团死守不战,一时难以吃掉,逐行反间,派间谍在赵境内,制造谣言,散布舆论。八月,赵撤换廉颇起用年轻将领赵括为大将统率全军。秦国暗中起用名将白起,并制定了诱其深入,分割包围、积极打援、聚而歼之的作战预案,并封锁一切消息。赵括至长平后,全面推翻廉颇的既定方案,准备同秦军决战。秦军诱赵军出战并佯退,赵括不知虚实,自率赵军主力倾巢追击,直至秦军营垒,秦军出动两万五千人的车骑快速部队,从两翼迅速穿插至赵军之后,控制谷口有利地形,切断赵军退路,并派五千骑兵监视赵军大营中的留守部队。秦军至此完成了对赵军主力的严密包围。

秦军为防止赵军突围在赵军被合围后,迅速出动轻兵反复冲击赵军,以挫其兵锋。合围圈中的赵军初战不利,赵括为防赵军被分割歼灭,命全军修筑营垒工事,联成一片,坚守待援。赵军在长平被围的消息传至邯郸,赵统治集团深为震惊,举国震动。赵国在全国搜集留守部队,竭尽全力援救长平。为防止赵军内外联合破围。秦昭襄王亲赴河内尽征十五岁以上男子从军,组建了打援兵团自河内直插丹朱岭,以出赵军长平大本营之后,实施更加深远的纵深包围,彻底地的阻断了邯郸与长平之间的一切联系。至九月底,长平赵军被围,断粮以达四十六日,赵军内部割死尸,宰战马,杀伤兵为食,人心浮动,濒临绝境。赵括知形势危急,集中所有精锐部队分为四个编队,不分昼夜,轮番突围。赵括身先士卒率赵兵冲秦阵,秦军万弩齐发,赵括身中数十箭,犹呼向前,力战而死。

赵军大将战死,赵军丧失统帅,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突围无望,在绝望之中,军心崩溃不复有战心,遂全体掷兵弃甲向秦军投降。秦军受降,在解除赵军士兵武装后,只将年幼者二百四十余人放回,用以震慑赵人之心,而将四十余万赵国降卒全部坑杀。这一天,几乎所有的赵国普通家庭都感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婴儿失去父亲。这恐怕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

围绕这场著名的大战,人们有如下一些疑问:

一、赵国君臣团结,将相和睦。赵孝成王通晓事理再有平原君与蔺相如辅佐。赵最高决策层,似乎不应该在长平大战,最关键的时候做出临阵换将这一匆忙的决定,原因是什麽?难道仅仅是中了敌国的反间计这麽简单吗?

应该说,赵孝成王对临阵换将这麽重大的人事命令的发布,是有他的考虑的,也是充分的听取了不同意见并不是草率的决定。(大臣中只有蔺相如坚决反对撤换廉颇起用赵括为大将)。赵王这麽作是有其苦衷的。

众所周知,这场大战双方共投入百万大军是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主力决战。赵国方面总共动员了五十万人参战。五十万大军的后勤保障,粮草与武器装备的补给,每日的消费支出绝不是小数字。战争已进行了八个月,赵国的战争经济不堪重负,战略储备也将消耗怠尽。赵决策层对此深为忧虑,廉颇坚守不战与秦军打消耗战持久战,其目的在于以老秦师,拖垮秦国。然而综合国力上是秦强赵弱。秦国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绕,东控潼关之险,奖励耕战、故战争经济十分雄厚,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非常充足。赵国虽军事实力强大,但地处北方,经济在六国中较为落后。战争储备也并不充足,无法支持大规模的连年战争。小国与大国拼消耗,只是权宜之计,岂能长久?

廉颇的持久战方针,虽在战役指导上是稳妥的打法,但有悖于国力,宏观的看并不符合赵国国情。这实际上是赵国本身难以克服的一个矛盾,同时也是国家统治者与军事指挥者经常发生的一个矛盾。赵王数次命廉颇出战,速战速决。廉颇鉴于战场形势,拒绝王命。故赵国决策层均认为廉颇是怯战,普遍对其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秦国不用反间计,赵国撤换廉颇也是迟早的事。应该说,赵王速战速决的方针是符合

赵国国情的(关于此点后文还将阐述),但撤换廉颇起用赵括为将的决定是错误的,蔺相如反对这一人事决定,并不是反对赵王的速战速决的方针,而是反对赵王用人不当。廉颇老成持重,自赵奢去世后,已是赵国唯一可独当一面的大将了。赵括聪明好学、有才辨,在赵国年轻将领中也算是佼佼者,但他缺乏实战经验的锻炼。赵王受其外表夸夸其谈所迷惑,从而让他代替廉颇指挥大兵团作战,是不合适的。赵王可谓是不知人。赵括至长平后,错误的理解速战方针,且年轻气盛不辨虚实,不明地理,行事轻率给赵军带来了灭顶之灾。赵王如用廉颇虽不能说必胜,但最起码不会把老本赔光,输的这麽惨。 二、秦赵双方军事实力并不悬殊,秦国因何最终能大获全胜,在九个月中干净利索的歼灭了赵军四十五万?

首先,秦国大举攻赵并不是因怒而兴师,是经过一番精心的考量与周密的准备的。秦军先发制人,有备而来,秦兵分两路,一路防韩魏援赵,而以主力迅速攻占了赵国的晋东南形胜之地,逼迫赵国在不利的时间不利的地点同自己决战,可谓掌握了先机,一直操控着战争主动权。在长平战场上,秦军屯兵与战场西南的山谷之中,地势险要,其势犹如掘坑待虎,而赵军驻扎大军于长平以北的平原地带,无险可凭,尽失地利。秦出山谷攻赵易,赵入山谷图秦难。赵大军如若入山谷攻秦军,秦军只要封闭山谷,断赵军后路。赵数十万大军成瓮中鱼鳖矣!秦军如此布置兵力可谓得兵法之要,老谋深算,用意颇深,赵括不明地理焉能不败?

秦国在大举伐赵之前,遣使赴韩魏诱之以利,迫之以威,使两国不敢救赵。在赵国初战不利,遣使赴秦试探求和的可能性时,秦国一方面加紧进攻赵军,一方面厚待赵使。一来以慢赵国抵抗之心,二来做出秦赵和谈的假象,使五国举棋不定放弃援赵。这一轮的政治外交较量,秦国手法老练。在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后,秦善于利于赵国君臣之间的矛盾,施以反间,并暗中换将,封锁消息,周密地制定了诱敌合围的作战计划。在赵军被围后,先发动进攻阻其突围,后积极组织打援,坚决割裂赵军内外联系,从而使赵军的援救与突围企图成为不可能。秦国君臣相互配合默契,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合围作战的光辉范例。

秦赵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统治者决断力、意志力与双方综合国力、军事实力、战争潜力上的全面较量。秦国军事强大、国力雄厚,秦统治集团注重政治、外交、军事多种手段打击对手,相互配合默契,且在伐谋用奇,军事指挥方面技高一筹,秦国的最终胜利不是偶然的。

三、赵军是否真的就打不过秦军?

我认为赵军是一支训练有素、意志坚定、战斗力很强的劲旅。尤其是赵军陷入重围后,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极端不利的条件下,英勇顽强地同强大的敌人战斗了四十九个日夜,称得上是可歌可泣。

(1)赵国失败的主因是在战争初期,赵国统治集团对秦国将大举进攻摧毁赵国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在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后,仓促应战。在战役前期,老将廉颇的战役指挥上,过于保守,无险可守还避而不战,完全是消极防御,后期又采用拼国力的持久战,使赵军数战不利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克劳塞为茨说过,最好的防御是由一连串进攻的盾牌所组成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消极防御是守不住阵地的,你就是一块钢板也会让敌人一点一点凿穿。后期赵国决策层制定的速决战方针虽说符合国情,但用人不当,致使速战速决成为了一场军事冒险。赵国不能利用外交手段力促魏楚两国援赵,反而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之下,派使赴秦侥幸求和,战和摇摆不定,实乃又一大败笔。在赵军被围之初,赵括如若趁赵军兵力雄厚,士气尚在之际,组织全军皆尽全力,拼死突围,从理论上讲,赵军突围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至少可以有部分部队突出重围,不至于被秦军全歼。赵括在军事指挥上,贻误战机,致使大军全军覆没。

(2)赵国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的话,并不见得打不过秦军。赵国抢先接收韩上党,控制晋东南险要,在战略运用方面是积极的。赵国应集中重兵扼守上党,控制险要,凭险据守,使秦军主力在崇山峻岭中无法展开,一来以老秦师,二来为赵国动员抗秦赢得时间,此为上计。如果,上党不守,赵军也可向邯郸方面逐

步退却,并抢占有利地形同主力汇合。从而诱使秦军出险地,深入赵境,处于远离本土、无险可凭的境地。赵国以退为进,可使秦军后勤补给线拉长,千里运粮,损耗日巨,况且秦军粮道暴露在平原地带,防不胜防。赵国却可以缩短粮道,就近取粮,以利坚守。赵国晋阳守军既可南下切断秦国在晋南的军事运输线,也可东出太行山威胁秦军之后。在邯郸的赵军主力可遣得力大将率领车骑快速部队远出,反复抄掠与争夺秦军在河内地区的粮道。这样可使秦军补给不济,并有后顾之忧,不敢全力向前。秦军如大举猛攻赵军营垒,赵军应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一方面坚守阵地,一方面选派精兵猛卒反冲秦阵挫其兵锋。秦攻坚不利,后方受威胁,再加上粮道不畅,六十万大军必乏食。这样,战争就会向着有利于赵国的方面发展。此正是用奇之时,赵国可寻求在持久中速决的良机。

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赵可充分利用外交手段,遣使赴魏楚两国,共约合纵攻秦。魏楚两国与秦世仇,并不希望秦胜赵败,之所以不援赵,是因为惧怕秦国威势,犹豫不决,故采取观望态度。如两国见秦军败势渐露,参战蹑秦军之后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如此,赵军破于内,魏楚联军击于外,将使秦军处于非常不利的态势之下。

这样的话,秦赵两国究竟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四、秦军在战后为什麽要坑杀赵国降卒?

实际上秦国坑杀赵国降卒,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赵国降兵为保活命,不得已才降秦,家小均在故国,人心思赵。他们不会真的为秦国买命的。且人数众多,一旦有变,非秦军所能控制,若放他们回国,前功尽弃。既不能用,又不能放,成了累赘,不如杀掉,以绝后患。秦国虽说大获全胜,但也受到重创,士卒死伤大半,国力疲惫,赢得也很勉强。赵国民风骠悍,君臣团结,秦国杀掉赵国降卒,可以彻底的摧毁赵国的军事力量。让赵国丧失所有的本钱,难以翻本。从而确保秦国的绝对优势,为下一步灭赵做准备。从此可见,秦统治集团的手段毒辣。

秦国坑杀赵国降卒,在短时间内,是有利的,但从长远来看,未必有利。因为,秦国坑杀赵国降卒,既坚定了赵人举国同仇,誓死抗秦的决心,又阻绝了其他五国军队降秦之心。此举,或多或少为秦国统一天下制造了障碍。

通过长平大战,秦国歼灭了赵国足够多的有生力量。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六国弱势以成,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进程大大的提前了。

长平之战打到第三年 秦国为何突然要与赵国讲和

2012年04月20日 18:23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韩单

字号:T|T

19人参与0 4条评论0 打印 转发

廉颇的过人之处在于战略目光,既然硬碰硬行不通,廉颇立刻转变了战争思路,一个字 拖。廉颇认为秦军远离本土,不利于持久作战,时间一长,后勤补给一定接济不上。明确了战争思路,赵军依靠稳固

的堡垒工事坚守不出,无论秦军如何挑战,赵军一概不理,这一拖就是三年。

三年过后,赵国人惊奇地发现,秦国人真够有耐心的,出门这么久了,竟然还没有回家的打算。几十万人在外征战,吃喝拉撒睡都得用钱,一晃好几年,两个国家都负担不起了。既然战场上僵持了,那就得从政治上寻找突破口。

早在赵军第一次兵败,裨将赵嘉被杀的时候,赵孝成王就坐不住了。这个裨将到底是个什么官职呢?三次战役损失了七个干部,只留下一个姓名:赵嘉。我们知道第一个参加长平之战的秦将是王龁,后来魔王白起挂帅,王龁变成了裨将,由此看来这个裨将在军中地位仅次于主将了,廉颇刚出战就把自己的助手给弄没了,赵王能不着急吗?赵王对楼昌和虞卿说道:“我要披挂上阵,你们看怎么样?”

楼昌及时制止了赵王不理智的想法,他认为双方僵持不下,不如遣使讲和。虞卿却不赞成楼昌的想法,楼昌之所以说要与秦和谈,是因为他认为,如果不讲和,赵国一定会败。然而是和是战的主动权掌握在秦国一方,从秦人的视角分析,秦国到底想不想打败赵国呢?

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赵王答道:“秦国当然是不遗余力地想打败赵国了”。所以虞卿提出的建议是,派使者携带贵重的宝贝去贿赂楚国和魏国,楚、魏想得到财宝,必定会接纳赵国使者,赵国和楚、魏密切来往,就能给秦国造成一种天下合纵的假相,秦国必定会恐惧天下合纵,这样,赵国就可以同秦国讲和了。

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下,一根鸡毛就可以决定胜负走向,毋庸置疑,秦人不惧怕一对一,就害怕打群架。假设山东各国站在了赵国一边,和平谈判不可避免,可是,犯了错误的赵孝成王没有悔改的意思,错误的道路上,他越走越远。

本来有人建议他不要接受上党,他接受了,上党纳入赵国没几天,就改姓为秦,费了好大劲也没到手,当初还不如不要。现在,虞卿又给赵王指出了最后的退路,这个赵王很有一股子执着的劲头,根本就不把虞卿的话当回事,依然坚持自我。

有这样一个领导人,就怪不得赵国会败得很惨了。

赵孝成王没有采纳虞卿的建议,先贿赂楚、魏,再与秦讲和。赵孝成王直接派使者西行入秦,表达赵国人热爱和平的愿望。秦国人愿意息兵和谈吗?当然不愿意,谁愿意跟比自己弱小很多的对手坐下来讲和。长平一耗就是三年,攒了多少年的粮食估计都吃没了,别说秦国挺不住了,就连赵国也困难啊!此时,一个正确的选择能够决定全盘的输赢,赵国撑不住了,选择了求和,意外的是,秦国竟然表示愿意和谈。

秦国人如果真的愿意坐下来多讨论一些关于世界和平的话题,这个世界会安静很多的。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阴谋是真的。秦国领导人高调接见了来自赵国的和平大使,并且强烈地表达了秦国人同样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秦国领导人再三发言强调,要拥护和平,痛恨暴力。

远在赵国的赵王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看来该死的战争要结束了,高兴之余,他还不忘了调侃一下虞卿:“不用你的计策,秦国人同样愿意和谈了,你看怎么样呢?”

虞卿长叹一声 和平没戏了!秦王和应侯大肆宣扬秦国与赵国和平友好的事情,天下都认为秦赵联盟了,如果赵国出事,楚国和魏国肯定不会救援,失去了楚、魏,秦国更加不会同赵国和谈了。

事实正如虞卿所料,秦国给山东各国造成了秦国和赵国联盟的假相,用以孤立赵国。这样还不够,如果真正开战,秦国还是怕别国进来插一脚,于是秦国许给了魏国垣雍之地,告诉魏国不要插手秦、赵之事,并对齐国和燕国放出了狠话:敢管闲事儿的,揍你没商量!

扫清了外围,秦国要对赵国放手一搏了。

秦国给山东各国造成了秦国和赵国联盟的假相,用以孤立赵国。这样还不够,如果真正开战,秦国还是怕别国进来插一脚,于是秦国许给了魏国垣雍之地,告诉魏国不要插手秦、赵之事,并对齐国和燕国放出了狠话:敢管闲事儿的,揍你没商量!扫清了外围,秦国要对赵国放手一搏了。

本文摘自:《战国就是一场游戏Ⅱ》,作者: 韩单,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赵国人进套了,秦国人该收网了。

切断太行道 上党孤立 郡守不降 换郡守 冯亭遣使献地于赵 赵国接受土地 平原君办理交接手续 赵军进驻上党,看着眼花不?我只是在简单地重复一个事实,赵国为什么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上党?这么多繁琐的程序,通讯不发达的二千年前,做这些事情可得耽误不少时间的,这些时间里秦军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拿下野王之后直接进攻上党?

因为,秦人在等。赵国人正式接手上党后,秦国人终于等来了下一个战争借口。

赵国军队进驻上党,脚跟还没站稳,秦国人就来了。赵国挂帅的将领是廉颇,杀奔上党而来的秦军由王龁(hé)带队。此次出征,廉颇带来了二十万赵国部队,秦将王龁军队数目不详,不过秦军攻陷上党似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史书中仅有一句表示结果的话:(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几十万军队聚到一起,打一仗仿佛连个过程都没有,由此推断,上党之地并不利于防守。赵军在将军廉颇的率领下退守长平,与此同时,源源不断来自上党的难民也在长平汇合。

刚刚攻下上党的秦军没有打道回府的计划,虽然打赢了第一场,但是秦兵更加在乎的是人头的数量,很显然,秦兵手中的这些头颅还满足不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刚刚吃了败仗的赵军也不想这么早就回家去,丢土丢地丢盔丢甲不说,重要的是丢人啊!再说了,秦军不撤,他们更不能先撤。赵军撤到了比较利于防守的长平,就地筑起防御工事,随后,秦军杀到长平。保守点估计,二十万赵军,二十万秦军,双方以死相拼,以命相搏,长平这个地方注定要被载入历史了。

秦军一举攻占上党,乘着这股士气,继续追击赵军,战火从韩国人的地盘上烧到了赵国。四月,王龁率军正式进攻赵国,横在眼前的是赵国名将廉颇重兵驻扎的长平。如果比较王龁和廉颇两位将军谁更能打仗的话,我认为王龁要强于廉颇,但为什么廉颇被人们评为“战国晚期四大名将”,而王龁不是呢?

这年从四月到七月,秦赵之间一共进行了三次交锋。

四月,赵军士卒犯秦国的侦察兵,裨将赵嘉被杀。

六月,赵军又被秦军攻陷,失掉两个堡垒、四个尉官。

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西垒壁被秦军夺去,失掉两个尉官。

第一轮交锋,秦国以三比零完胜,赵国损兵折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