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2022-12-09 来源:好走旅游网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骨干教师专业引领〔教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活动时间:

地点:办公室

活动方式:自主实践、协助研究

活动流程:活动背景介绍→做课人说课→授课、观课→ 议课 →生成课、提出要求

活动准备:由张胜先老师上一节示范引领课。

向全体语文教师征集课堂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确定观察点。

活动过程:

一、 由主持人说明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背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培养合格的人才迫在眉睫。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学生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那么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如何培养

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心学校的杨老师为我们做一节示范引领课,希望大家从中得到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运用,真正到达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 由徐老师说课

三、 主持人分配观课中观察点

四、 由张老师做课,全体教师进行观课

五、 议课记录:

张维旭:在字词的解决上,本节课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主要以学生的自学完成为主,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加以稳固,学生认读的正确率高。在认的基础上重视了写的训练,由易到难,效果好。朗读指导到位。

李水亭:本堂课中中教师在读的方面指导到位,以分段教学学生易于把握。

王军宣:本节课中教师始终以读为主线,读得形式多、数量多,到达了6次。从抓往字词的理解读到意境中去读,每次都有不同的目标,真正到达了阅读教学以读促讲、以读代讲的效果。

邹文昌: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本节课中教师评价的方式灵活多样,重要有:〔1〕手势语评价,用鼓掌的方式进行表扬评价。〔2〕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评价。〔3〕学生同伴之间的互相

评价。〔4〕发奖励卡有形式进行评价。

六、 本次教研活动生成性的成果:

1、 朗读指导的方法:〔1〕教师在一堂课中应该抓住一段话中的关键词、重点词进行指导。如本堂课中的“漂亮、生气”两词。〔2〕分段抓主要内容、重点语句进行朗读指导。〔3〕出示读的要求进行朗读指导。

2、 中高年级字词解决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可以按“读——勾画——自学——理解——写——应用”的六步法进行教学。

3、 评价是课堂的催化剂,课堂上教师应积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如鼓掌、师评、互评、画画评、手势评价、奖励卡评价等。

4、 概括能力的培养以考导式〔即填空〕形式进行,使学生在思维上有一个框架。

5、写的训练在课堂上必不可少,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进行训练,如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学生抄写词语等方式。

七、本次活动中的不足

1、教师的互动性不够积极,对某个问题的探讨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2、教师形成的观点应具有条理性、科学性、实用性。

八、今后改良意见:

教师的互动参与率要高。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

地 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 题: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形 式: 座 谈 会

教研记录:

邹主任: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是综合各种因素发挥整体效能的过程。研究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就要在树立现代教学效率观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有效

教学时间,完善有效教学的评价制度,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张维旭:首先要树立现代教学效率观。 科学的教学效率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想基穿现代教学效率观是指在师生互为主体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以师生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消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实效。

赵正平:在现代社会,“效率至上”、“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师生的教学效率意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教学效率既要反映教师教的效率,又要反映学生学的效率。教师不仅自己必须有强烈的效率意识,还要帮助学生增强效率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求知的主动性,并能配合教师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率。

吕淑德:我认为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科学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一要创设良好教学情景;二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其中师生两大主体是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三要研究教与学的目标,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四要研究教与学的操作过程,即如何进行具体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学设计有如媒介的作用,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将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是教学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

郭连香:增强教学的时效性也十分重要。由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所以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一般认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课时越少,教学的效率越高。我们把取得有效收获所消耗的时间称为“有效教学时间”,把教师和学生投入在课堂中的时间总量称为

“应有教学时间”,课堂教学的量化公式: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 应有教学时间*100%。有效教学时间是学生实际花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更多的受学生控制,主要是教学质量和教学设计的结果。现代对有效教学时间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他实际花在任务上的时间是有明确联系的。如果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就是100%。事实上这不可能,因为课堂上还存在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教学时间的消耗。因此,教学要尽量减少、进而排除无效或负效的教学活动。

张胜先:教师要从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入手,加强课堂管理,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定时实施,按时完成,防止教学的随意性和拖堂现象,减少课堂无效教学时间的花费,真正走向优化课堂教学之路。目前,课堂教学的严重问题是:师、生双方占有时间比例的严重失衡。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所以必须合理确定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比例安排。把被教师强占的时间夺回来,还给学生,把学生从“灌”、“抱”、“喂”中解放出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眼、动手、动脑的时间,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在参与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时间:

地 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语组全体成员

主 题: 课堂提问的艺术

形 式: 座 谈 会

教研记录:

邹主任: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表达〔诸如知识面、驾驭教材、洞察力、控制场面的能力等等〕,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表达。灵魂不仅表达在“启发式”上,更应建立在对主、客体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科学地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上。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居高临下地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具体地说要做到那几点呢?

张维旭:精心设计提问,要触动课文分析的“神经”。传统的教学是注意课堂提问的,但提问的目的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问一答,在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不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触动“神经”。所谓触动神经,一要触动课文的“神经”,即牵动文章核心的重要问题;二要触动学生的“神经”,把他们引领到探求问题的忘我境界,以到达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赵正平:要抓住思路从整体上设计提问。提问要沿着文章的思路,抓住主要人物、主要线索及主要特征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并能从一个问题引到另一个问题,使每个问题成为整个链条里的一环。例如小语第八册《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写的是飞机由于安装了雷达,夜航时能畅通无阻,从而彻底解决了飞机夜航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而雷达的发明又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文章的主要线索是:蝙蝠的启示→3次试验→揭开秘密→制成雷达。课堂教学时,我沿着文章的思路,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分析课文:开篇提问: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呢?问而不答,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在师生共同学习中设计假设干个小问题:这篇课文先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启示〕科学家们是怎样弄清这个问题的?〔3次实验〕飞机在夜间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制成雷达〕这些问题的总体设计,抓住了文章的主要线索,牵动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赵永德:要突出基础,围绕规律设计提问。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知,从而在不断的复现和深化中形成规律性的知识。例如五年制第九册《金色的鱼钩》一课,在讲第一段时我是这样提问的:①这篇课文开头是怎样交待记叙文四个要素的?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写记叙文的知识举一反三地答复出课文的内容。②课文的第二小节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几句话和后面的课文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读课文后,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答出:“这说明老班长是个饱经风霜、体质很差、和蔼可亲的人,为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为老班长的牺牲埋下了伏笔”。这样学生就很快地领会了作者安排后面几段内容的意图和作者的写作目的,为学生独立总结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奠定了基矗③在归纳总结时,我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恰当吗?为什么?通过对全文的分析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文章的题目贴切、含义深刻;文章的故事是紧紧围绕“鱼”展开的,而鱼是“鱼钩”引出来的,做鱼钩来解除饥饿威胁的方法又是老班长想出来的;老班长亲手钩鱼救了同志而牺牲了自己,表现了一位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刘建佳:目标指向学生,以调动学习主动性。设计问题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自己要尽可能少

讲一些,循序渐进地运用具有本质意义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注意那些虽然认识但从未深入研究的现象,并用问题引导他们自己作出教师想作出的结论。。

时间:地 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成员

主 题: 关于校本教材的实施

形 式: 座 谈 会

教研记录:

主讲:邹主任

1.考核奖励方法:出勤 讨论发言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定义

一、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

主讲 等来评定

1. 课程内容即教材

2.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3.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二、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

1. 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2. 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

3.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三、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连续性 顺序性和整合性

四、三对关系

1. 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

2. 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3. 直线式和螺旋式

五、课程的类型和结构 即组织方式

1. 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分类

2. 以课程哲学观为基础分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