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夯实粤港澳大湾区联、通、融三条路径,推动科技创业创新发展

2023-08-21 来源:好走旅游网
名家■宏观视角

Insider

穷实粵港澳大湾区联、通、融三条路径,推动科¥支创业创新发展

申明浩

粵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07

港澳大湾区规划一个最重要的背景是支持港澳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巩固和维护一国两制的基

本国策,发扬_国的优势,减少两制的摩擦。香港近 年来有被新加坡赶超的势头,其产业空心化造就的就 业两极化问题也较为突出,瓶颈在于外国资本认为香 港是中国体系内,而香港却未有效融入中国体系,其 高端服务业与珠三角发达的制造业未能有效融合,从 而动摇了香港赖以高速发展的双向超级联系人地位。

今天的内地不是40年前的内地,所以今天香港也 不能是40年前的香港。40年前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招 商引资到内地做加工贸易,催动珠三角世界工厂的形 成,促进国内技、工、贸的产业发展模式。2000年后 深圳率先扬弃技、工、贸这种当时盛行的发展模式, 改为向硅谷、以色列学习风险投资+高科技发展模 式,取得巨大成功,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重心聚焦于 科技创新产业,香港的连接角色也应有所转变,应聚 焦于世界资金与科创产业的连接。

_、粵港澳大湾区的三个目标定位

香港目前的瓶颈某种程度是关境障碍导致的, 如果要素可以在内地与港澳快速自由流动,让香港 与深圳、广州、东莞、佛山这些地方的要素自由流 动,香港的服务业与珠三角发达的制造业体系结合 起来,共同向高端升级,香港就不存在产业空心化 这个命题了。这也是解决港澳现在的问题和困难, 服务港澳未来更好地发展,同时服务内地更好地走 出去的重要机遇。

所以,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定位是区域协调发展 的一个模板,要打造与港澳能够协同的机制,港澳与 珠三角协同、港澳与内地协同、产业之间的互相协 同、以及政府间的协同,尽可能发挥一国的优势,减 少两制的摩擦,打造粤港澳区域共同体。

粤港澳大湾区第二个定位是世界级的开放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度最高的区域,在我国逐渐

STF Monthly

June 2018

步入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应率先打造对外开放新 格局,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区,弓丨领中 国开放型经济娜制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个定位是世界级科技创新中 心,包括高端产业的集聚、高端要素的集聚、高级人 才的集聚等,汇聚全球高级资源要素推动湾区创新产 业生态群落建设。

二、 认清大湾区三重关系

1、

内部关系:促进湾区内11个城市融合,尤其是

港澳与珠三角的融合,改变过去城市竞争以邻为壑的 心态,跳出各自城市本身,要有宏观视野、大湾区格 局,背靠中国大市场,立足大湾区,配置全球资源, 引领高端发展。

2、

夕卜部关系: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广大内地增

长,利用湾区增长极功能,推动高级要素资源、高端 产业向内地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3、

双向关系:以大湾区为整体,发挥连接世界与

中国的超级联系人作用。

三、 探索粵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联、通、融路径

1、互联是大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

珠三角地区以前的科技资源属于中低端,依靠廉 价劳动力建立的“世界工厂”,未来必然要走向产业 的前端,进行产业技术仓噺。从区域关系上来看,粤 港澳城市间也将重构关系,随着交通的互联,中心城 市将进行产业扩散和区域扩散,像广东省就投入了 4.8万亿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 是值得全球推广的,1998年应对金融危机时,我们大 力建设了高速公路,公路的运行效率使得货物贸易量 迅速提升,为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迅速成为货物贸 易第一大国奠定了硬件基础。到了 2008年的金融海 啸,我们又建起了高铁网络,高铁的运营效率使得高 端人才流綱产业献升级有了挪的基础。

如今,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圏”已经基本实 现,交通改变了人们的居住习惯,城市化集中式居 住已成为全球趋势,世界上60%的GDP集中在海湾地

08

名家■宏观视角

Insider

世界经济史表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一个世界级湾区崛起,蒸汽革命带动了 伦敦港崛起,电气革命带动了纽约湾崛起,信息革命则带来旧金山湾的崛起。当 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世界各国都在抢占智能产业制高点,现在 中美贸易战争夺的本质也是如此。

区,70%的人口集中在海岸一百公里范围内。从中国 房地产交易的数据来看,全国50%以上的房地产交易 额都集中在三大城市群和六个主要城市。这种趋势 使得超大城市集中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资金,从而 形成一个消费中心,引领资源的配置。然而,这就 带来一个问题一一城市间互联互通之后,绝不能把资 金导入到房地产,因为实体行业本身金融成本就 高,我们的物流和金融成本都是美国的2到3倍,资金 流向房地产对实体产业及科技创新是不利的,未来 必须打破这种局面。

《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表明,在大中 华范围内收录共计120家独角兽企业,整体估值总计超 3万亿人民币。其中,北京是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最多 的城市,合计有54家企业上榜,上海28家、杭州13 家,分列二、三位。但遗憾的是,大湾区只有14家, 广州3家,深圳10家,东莞1家,所以说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技领域 需要有资本的流动,我们资金投入科创领域的比例有 待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风险投资年交易额是26.7亿 美元,而桂谷则达到267亿美元,猶繼福大学就孵化 了许多高科技仓噺企业,大企业再脾化更多小企业。 广东要打造广深科技走廊,包括珠江西岸的装备制造 产业带,在金融和科技的结合下,未来将会迎来美好 的鎌前景。

最后,除了内部金融、科技、产业资源的互联共 享之外,珠三角与港澳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引领中 国的产业进行国际战略对接呢?中国正在步人世界舞 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应发挥其重要的连通与枢纽作 用,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而且我们有能力做到。除了 硬件基础设施的连接,还需要软件基础设施的联通, 包括营商规则、通关程序等制度安排,以及衔接供求 方的供应链环节。全球供应链的衔接能促使全球 GDP增长5%,而落实贸易协定带来的经济增长,实际 上只有1%。而供应链的衔接,大湾区恰恰是最有实 力,因为全国80%的供应链龙头企业都集中在大湾

09

区,珠三角地区很多企业都是供应链龙头企业,具有 很强的整合生产能力。香港有全球供应链的整合能 力,以及全球运营能力,正是我们要开展离岸贸易,建设自由港最重要的基础。有了这样一个支持,我们 有能力把每求互联工作侧导挪。①

2、互通是发挥粵港澳三地互补优势的必经之路互通最重要的是要素市场畅通,集中高级要素来 支持创麵业,包含资金端和项目端两边。

从资金端来看,香港确实吸引了国际资本,香港 一直排名世界FDI流量经济体前5位。香港银行体系有 10万亿人民币的资金。港交所有34万亿人民币市值。如能把资金调动配置到内地和香港科创产业,应是一 大幸事。

一方面,我们通过CEPA、自贸区等制度安排设 想利用港澳资金服务内地科创企业,但事实上有很多 障碍,存在大资金小流通,小企业高门槛等问题,因 为有外汇管制等问题,能进入内地市场的很小,这两 年跨境贷是自贸区改革的一大亮点,但表现最好的前 海现在也只是停留在千亿左右。

另一方面,香港本土资金雄厚,也有世界级的研 发资源,5所大学进入全球百强,然而香港却没有独角 兽企业,全球评选的220家独角兽中国进入59家,没有 香港企业;胡润评的120中国独角兽也没有香港企业。什么原因?众所周知,香港金融和地产机会多、收入 稳定,香港人工和租金高企也挤出了创业活动;香港 资金主要是家族资金和国际游资,多寻求快进快出,不愿意投入高风险回报期长的创业项目。所以,即使 资金能实现与内地互通,也要避免进入地产和虚拟经 济,现在深圳地产沉淀的资金有30万亿,全国300万 亿,导致地价高企反而会抑制创业创新,央行在 2017年4月14日召开的金融稳定工作会议对此专门有所规制。

从项目端来看,打通研产融创环节,让资金多流

入创新创业环节,是新时代互联互通的重要抓手,是、 〇立已干uS掌

与金融》

4期。

第香港在新时代超级联系人的新定位。香港有世界级的 研发水平和巨量的资金,关键是研发如何产业化,这 里比较出色的案例是大疆,香港大学实验室研发和香 港融资,在深圳产业化,仓丨J造了Flying Camera的跨界 产品,产品行销欧美市场,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 还有一个案例是港资企业顺丰速运,本来是做顺德和 香港之间的快递业务,现在发展成深交所最大的上市 公司。我们看到香港不是不产生独角兽,而是不在香 港落地。这与香港市场本身狭小、必须依托内地大市 场有关,所以现在粤港招商引资位置互换。过去广 州、深圳去国际招商讲的是毗邻港澳,现在香港去世 界招商可以讲毗邻深圳,因为广深莞佛集聚世界最大 最全的硬件产业链,加上势力雄厚的软件和互联网产 业,形成三位一体的生态闭环。在香港做智能产业、 智能终端的开发,背靠珠三角巨大的产品配套,比世 界上贿脑都更有产业链优势。

所以,香港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背后中国大市 场,发扬本土优势,不仅要做好国内外超级联系人, 而且要做好研产融创的超级联系人,未来可能会涌现 一批金融科技、互联网应用和智能终端等方面的独角 兽企业。

3、互融是粵港澳三方体制机制相互借鉴的方向香港糊位于錄营商环境前5位’内湖丨J徘徊在 70位左右。湾区营商环境应接轨香港商事规则,进一 步推动湾区投资贸易规则一体化,加快社会治理相互 借鉴,信用互认互用,最终形成统一大市场和区域共 同体。

香港近年来科创产业发展不力,与香港政府研发 投入和信号传递不无关系,根据香港统计署数字和内 地相关报道,2016年香港研发投入占GDP比例为 0.79%,珠三角为2.8%,深圳超过4%。对比工业企业研 发支出占比(香港45%,新加坡59%,深圳87%)、研 发人员密度(每千人中研发和技术人员数目;香港 3,新加坡8,深圳17)、获得风投的资金量等一系列 指标,深圳在各指标上均高于香港,深圳的研发强度 (3.5%)是香港的5倍。据香港统计处及深圳统计部门 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的风投规模就已远超香港。在 “2017全球科技创新排行榜”中,香港深圳、广州位 列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综合评分百强城市分别为第 18、33和41位,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迅速。所 以,互融过程还需要三地政府相互借鉴,推动有效市

STF Monthly

June 2018

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促使湾区各地政府加大研发投 入,提振研发投入的信号和信心。

四、打通产学研用环节,推动粵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 智能革命引擎

500年前,牛津剑桥是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文明之 光。200年前,洪堡是现代大学的奠基石。现在哈佛耶 鲁是当代科学研究的殿堂。那么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 应该成为引领未来大学的智慧之力。

历史上,美国经济的几次转型升级都与重大科技 进步密切相关,而大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 如,被称为“航天弓I擎”的加州理工学院推动了航天 科技的快速发展,麻省理工学院引领了电子科技的发 展潮流,斯坦福大学奠定了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础。依 托大学开展原始创新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而发展核心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升 级,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责无旁贷的任务。深圳大 学马化腾团队创办出腾讯引领互联网革命,香港科技 大学李泽湘教授带领的80后汪涛团队创办大疆无人 机,都在开启湾区科技革命之门。

世界经济史表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一个 世界级湾区崛起,蒸汽革命带动了伦敦港崛起,电气

革命带动了纽约湾崛起,信息革命则带来旧金山湾的 崛起。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世 界各国都在抢占智能产业制高点,现在中美贸易战争 夺的本质也是如此。粤港澳大湾区能否抓住智能产业 革命,将是我国抢占科技产业制高点的关键。

研发资金多而中间成果转化弱是目前我国科技 产业发展的通病,研发资金往往是有保障的,重点 是中间成果转化的死亡谷缺乏支撑,这得靠金融创 新来突破瓶颈。而金融创新是湾区的崛起重要动 力。股票交易所推动伦敦和纽约湾区发展,主银行 制度带动东京湾大工业财团发展,风险投资是旧金 山湾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基石。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 打造成继纽约金融中心之后的第二大金融中心,香 港长期处在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位次(按照经度来 看,纽约、伦敦与香港存在日夜区隔的互补优 势)、深圳有潜力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广州有机 会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航运金融中心和产业金 融中心,金融中心结合科技中心的优势,将助推粤 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未来产业革命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